北京時間今晚7點,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正式揭曉,甚囂塵上近半年,諾貝爾文學獎已經進入驚心動魄的“全球大猜想”時段。近一個多月來,又因“莫言穩占賠率榜榜首可能獲獎”連番引發關注。
昨天,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官方微博“CCTV新聞值班室”發布消息稱,“全球獲準采訪諾貝爾文學獎的只有3家電視臺,央視首次受邀采訪”,并冠以“央視首次獲邀采訪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獲獎的信號? ”的標題。與此同時,網上甚至傳出“莫言起身赴斯德哥爾摩”、“莫言已然獲獎,頒獎評語如下……”等等消息。
然而,就在今天,“開獎”當天,賠率榜再起波瀾,莫言自第一跌至第四,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占據榜首,匈牙利小說家彼得·納達斯和愛爾蘭文學家威廉·特雷弗緊隨其后。有網友分析多年來賠率榜與最終得獎結果后,得出了“臨近開獎之際的賠率榜黑馬獲獎概率更高”的結論。
國人與諾獎,的確已多年擦身而過,除了一貫諉過于“翻譯問題”,很多人忽視了諾貝爾文學獎本身明文規定的“理想傾向”標準,成與敗,刨去各種外界揣測的邊角原因,最終只由文本質量而定。
諾貝爾遺囑
諾貝爾的最后遺囑中,提到諾貝爾文學獎對于“理想傾向”的重視:希望“授予在文學領域中創造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優秀作品的人”……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家的共同風格,無不是關心社會、敢于直面人生、無所畏懼的人,是社會責任感的出色代表
媒體評論
與其羨慕諾貝爾獎,不如多修煉文化責任,多追求文化的獨立性,多倡導積極的職業操守和精神導師的責任,拒絕讓文學成為物欲的附庸,讓文本本身得到回歸,這遠比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更重要,更有積極意義
博彩賠率已生變 莫言從榜首跌至第四
因為諾貝爾文學獎嚴格的五十年保密制度,讓媒體報道熱門人選的主要依據多為博彩公司的賠率排行,“莫言可能獲獎”的消息也是由此而來。
記者了解到,各大博彩公司會針對諾貝爾文學獎設立特別的團隊,這些人員既是文學愛好者也是精算師,他們負責計算賠率以及排列表格。影響賠率的因素并不局限于作品本身的質量,也包括讀者的反饋、媒體的報道以及評委的喜好等等,團隊將向文學評論家、作家進行咨詢,根據從他們處獲得的信息計算賠率。文學評論家止庵則表示,莫言高居賠率榜前列,也很有可能與國人出于愛國熱情和對中國作家獲獎的期許,紛紛押寶在其身上有關。
據此前的賠率顯示,中國作家莫言以及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最有可能獲獎。但臨近結果公布之際,記者發現,賠率榜已然生變,匈牙利小說家彼得·納達斯和愛爾蘭文學家威廉·特雷弗的賠率突然成為奪獎熱門。事實上,早在8月,全球兩大著名的博彩公司Unibet以及立博便為諾貝爾文學獎開出了賠率,當時莫言以1賠6.5領銜Uni-bet賠率榜,而在立博的賠率表上,村上春樹以1賠10暫時領先。但從上周起,賠率風云突變,立博公司網站上的最新數據顯示,愛爾蘭文學家威廉·特雷弗的賠率從1賠100驟降至1賠8,匈牙利小說家彼得·納達斯更是降至1賠3.5,以微弱劣勢落后于村上春樹 (1賠3)。而莫言憑借1賠9的賠率與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門羅并列第四。
但從近三年來的得獎情況以及賠率表來看,博彩公司的預測都不盡如人意,只有2011年,賠率位于第二的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最終獲獎。他曾在2010年處在賠率第一位,但那年笑到最后的卻是秘魯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2009年博彩公司更是遭遇大冷門,德國女作家赫塔·米勒以1賠50的高賠率最終問鼎。
村上暫居榜首 曾多次上賠率表均未得獎
據了解,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負責評選,他們會先從18名院士中選出5人組成諾貝爾委員會,負責邀請次年候選人以及從中排除不夠資格的提名者,拿出“初選名單”。經過一系列程序,最后確定大約5人的“短名單”,之后瑞典文學院的全體院士將閱讀5名候選人的作品,撰寫評估報告,并在最后進行表決,得票超過半數者則成為文學獎得主。
讓我們再次回到博彩榜上,國人眼中當仁不讓的焦點莫言,在2006年就曾表示:“我認為,當這些人被提來提去時誰都沒戲,很可能是一個被大家忽略冷落遺忘的人才有可能獲獎,我覺得我沒有可能,真的。 ”針對今年自己成為奪獎熱門,即將擔負“改變歷史”的重任,他則說,“幾乎所有的中國作家對諾貝爾文學獎的問題都比較害怕、反感,而幾乎所有中國媒體采訪時都不會忘記問這個問題,然后把諾獎情結強加到我們身上,搞得包括我在內的中國作家很為難。 ”
截至記者發稿仍雄踞榜首的村上春樹則一直被冠以“離諾貝爾文學獎最近的人”的稱號。他曾多次處于各大博彩公司賠率表前三名,卻至今未得獎。
多匹黑馬殺出 今夜文學大家激戰諾獎
博彩公司Ladbrokes的賠率表不斷變化,有精通博彩的網友表示:“開獎前突然名次飆升的作家,很有可能得獎。 ”據悉,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公布前,瑞典詩人特朗斯特羅默從1賠13升至2賠9,開獎當天上午曾一度上升到4賠6,最終成為文學獎得主。那么,今年賠率榜上突然躥升的黑馬都是何許人也?
威廉·特雷弗,愛爾蘭的契訶夫
威廉·特雷弗,愛爾蘭文學界元老,當代短篇小說大師,素有“愛爾蘭的契訶夫”之稱。 1964年特雷弗憑借小說《老男孩》獲得霍桑頓文學獎。目前他已經出版長篇小說29部,短篇小說集16部,獲得了各種最具聲譽的文學獎項。他的大多數作品大多以愛爾蘭和愛爾蘭人為主題,關注小人物內心豐富而隱秘的悲哀。特雷弗因其巨大的文學成就,于2002年被授予英國榮譽爵位。其作品《紙牌老千》和《愛情的夏天》分別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彼得·納達斯,多年賠率表常客
匈牙利小說家彼得·納達斯多年來雖是賠率表的常客,但其作品尚未有中譯本發行。
托馬斯·魯格斯·品欽,晦澀復雜著稱
今年75歲的托馬斯·魯格斯·品欽以寫晦澀復雜的小說著稱,被許多讀者和批評家視作當代最優秀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長篇小說《V。》、《叫賣第49組》、《萬有引力之虹》、《葡萄園》、《梅森和迪克遜》和《抵抗白晝》。曾獲得麥克阿瑟獎和英國布克獎。
阿摩司·奧茲,作品譯成30多種文字
阿摩司·奧茲是當代以色列文壇上極具影響力的優秀作家,也是最富有國際影響的希伯來語作家。他發表了12部長篇小說,多部中短篇小說集,雜文、隨筆集和兒童文學作品。作品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其作品《愛與黑暗的故事》一向被公認為巔峰之作,僅5年時間就翻譯成20余種文字,曾獲包括法國“費米娜獎”,德國“歌德文化獎”,“以色列國家文學獎”、西語世界最有影響的“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等文學獎項。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其作品陸續被翻譯成中文,包括《何去何從》、《我的米海爾》、《費瑪》、《愛與黑暗的故事》等,在中國學術界、創作界和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塞斯·諾特博姆,作品極具實驗風格
塞斯·諾特博姆被A.S。拜厄特譽為現代最杰出的小說家之一。作品中的實驗風格最讓讀者印象深刻。他遍游歐洲,用文字表達他對生活和自我的思考。他獲得過包括P.C。胡福特獎、飛馬文學獎、康斯坦丁·惠更斯獎、奧地利歐洲文學國家獎等各類文學獎項。
諾獎標準被忽視更看重“理想傾向”
在情緒化的氣氛中,到底諾獎的獲獎標準是什么,反倒被忽視了。對照一探便知的諾貝爾文學獎標準,或可評判莫言能否獲獎。
自1895年諾貝爾文學獎開設以來,獲獎作家多來自歐洲和北美,到底是什么讓亞洲作品難以在諾獎中站穩腳跟?語言是首要因素。亞洲作品很少以全英文書寫,評審學識再豐富也不可能了解世界各地的特有文化。于是,翻譯就成為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翻譯者對于作品的理解越深刻,作品自然越好,反之,必然會降低原有作品的藝術價值。所以,語言仍是左右諾獎價值判斷的條件。
然而,相較國人可以將不得獎推諉于“翻譯障礙”與評委口味“西化”,另一個明文顯現的標準卻一直被忽略著:諾貝爾的最后遺囑中,提到諾貝爾文學獎對于“理想傾向”的重視:希望“授予在文學領域中創造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優秀作品的人”。于是“理想傾向”一詞,在諾貝爾獎105年的歷史中從未中斷。事實上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家的共同風格,無不是關心社會、敢于直面人生、無所畏懼的人,是社會責任感的出色代表:奧地利女作家艾爾芙麗德·耶利內克,“是一個無所畏懼的社會批評家”,“對于社會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公共事務的批判精神以及政治敏感度”,萊辛“是一個很有社會責任感、有道德擔當的作家”。赫塔·穆勒榮獲200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是一個堅決反對東德某些作家與秘密警察合作的高音喇叭。從大江健三郎、凱爾泰斯、耶利內克到品特,都是這樣。
有媒體評論道:與其羨慕諾貝爾獎,不如多修煉文化責任,多追求文化的獨立性,多倡導積極的職業操守和精神導師的責任,讓文學本身得到回歸,這遠比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更重要,更有積極意義。(記者謝正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