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感言:“回歸”辦實業,需要“沃土”
swjmn.cn?2012-06-25 07:56?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福建日報駐福州記者 段金柱 林熙/制圖 金融危機影響猶在,加上歐債危機的疊加效應,導致全球經濟發展面臨極大挑戰。在此情境下,實體經濟的重要作用再度被強調。 其實,金融危機是“試金石”,可以測試出一個區域經濟的抗風險強度。晉江、長樂等地因為有堅實的實體經濟支撐,經濟運行總體較為平穩。反觀一些過度依靠金融創新、房地產投資的縣市,受到的沖擊就較大,而且再抬頭壓力巨大。 因而發展縣域經濟,抓住實體經濟這個“牛鼻子”至關重要。就福建而言,在鼓舞本土資金投入實體經濟之外,吸引在外閩商資本回歸辦實業,也很重要。 僅就福州市而言,一些縣市實施“回歸工程”頗有成效,長樂市是典型。2011年,長樂紡織化纖產業產值突破700億元,成為我省頗具規模的產業集群之一。其中,相當多的企業是回歸企業家創辦的。山區縣閩清也有亮點,通過吸引在廣東創業的企業家回歸,“無中生有”興起鐘表產業,目前,專門為其“量身定做”的東橋產業園區一期正在加快建設。 不過,相較于在外民資的總量,“回歸”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若想使“回歸”形成澎湃氣勢,尚需優良的軟環境支撐,打造投資的“沃土”,才會有吸引力,而不僅僅是靠鄉情親情感召。 其一,要有真正親商的投資軟環境。眾所周知,做實業投入大、風險大、管理難、收益小。資本是逐利的,企業家把錢拿去做金融或房地產投資,所獲之利遠超做實業,那他很難有動力去投資實業。記者在一個在外民資極為豐厚的縣域采訪,就觀察到此類現象。問為什么那么多在外的企業家不愿意“回歸”?答案是:本土還沒有形成好的投資軟環境,而在外投資房地產、礦業等,獲利豐厚且錢來得快,為什么要回來? 其二,要有真正的服務意識。做實業不易,需要政府部門的援手。企業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而不是動不動借助服務的名義進企業“檢查”、“約談”。剛辦實業,也許很多方面不規范,這時需要“扶上馬送一程”,而不是嚴令“下馬”。服務意識與打造軟環境密切相關,只有形成長久的良性“磁場”,企業家才有意愿做實體經濟。 其三,要有真正有力的扶持。實體經濟中,中小微企業占絕對主體。近來,從中央到我省,都出臺了諸多扶持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的舉措,包括結構性減稅、金融資金扶持等。具體到一個縣域,迫切需要將利好政策落到實處。如果在同等條件下,本就在資源稟賦、市場渠道等方面不占優勢的實業企業,仍然得不到同等扶持,那就會產生傳導效應:一個企業如此,其他觀望者就更不愿意投資實業了。 涓涓細流,方能匯成大海。政企合力,戮力同心,方能做強“實體”。我省縣域經濟“排頭兵”晉江市的發展歷程,足見此點。因而,發展實體經濟,需要政府部門練好“內功”,打造優良發展軟環境,而不是僅寄望于一兩次的招商引資就能奏效。有“沃土”,才能形成投資“高地”,讓實體經濟之花開得更艷麗。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17]走基層感言:山區發展,需要更用心
- [ 06-11]走基層感言:致敬理想堅守者
- [ 06-04]走基層感言:守住綠色,需要制度支撐
- [ 05-28]走基層感言:澤瀉興衰與中藥材產業發展
- [ 05-14]走基層感言:平淡的力量
- [ 05-07]走基層感言: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