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八、九月份,全國各地出現了“家長一天跑8趟‘為上學’”、“凌晨三點排隊等報名”、“被自愿捐款”等“入園難”窘況。“入園難”,特別是“入公辦園難” 已經成為我國國民教育系列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成為影響教育公平的一個突出問題,成為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對晉江市而言,新建公辦園,扶持民辦園是其發展學前教育必要的舉措。 一、晉江市幼兒教育基本情況 據晉江市教育局資料顯示,2011年秋季,晉江市幼兒園(班)389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9所,集體辦園106所, 小學附設幼兒園(班)163所,民辦園101所;在園幼兒74701人(其中民辦園在園幼兒23154人,占31%。)公民辦幼兒園比例失衡,加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與日俱增,社會、家長對優質資源的渴求,教育資源的不均衡發展,主動、被動“擇公辦園”現象相繼產生,于是出現了公辦園僧多粥少的現象,公辦幼兒園已遠遠滿足不了適齡幼兒的入園需要。原因是政府相關部門對學前教育重視不夠,不僅對公辦幼兒園規模和投入不足,對民辦幼兒園也缺少必要的扶持和引導。因此政府部門一方面要把學前教育的規劃、建設和發展的工作切實地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并在著手增加公辦資源總量的同時,繼續大張旗鼓地宣傳、弘揚晉江歷來就有民間辦學的優良傳統,要鼓勵社會力量創辦幼兒園,把幼兒教育逐步納入普及的、義務的國民基礎教育系列中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真正緩解“入園難”現狀。 二、明確目標,實施公辦園發展規劃 教育部門應科學測算學齡前兒童數量分布,合理確定幼兒發展數量和區域布局,并據此制定本地區幼兒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及時和有關部門協調,做好此發展規劃的配套方案,以做到未雨綢繆。因此,晉江市聘請福建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全市幼兒園進行布點規劃,形成《晉江市學前教育三年發展規劃(2011-2013)》、《晉江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2011年全市公辦園數超過19所,大于鎮(街道)總數;2012年,各鎮均建有公辦中心幼兒園,全市公辦園總數達到25所;2015年,每鎮建有2所公辦幼兒園,全市公辦園總數達40所以上,公辦園占幼兒園總數10%以上,把公辦幼兒園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同時拓寬辦園機制,把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的、面向社會招生的普惠式民辦幼兒園升格為公辦幼兒園,提高社會力量辦園的積極性;鼓勵公辦幼兒園與集體辦園或民辦園聯合辦學,實行小片區管理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比例。使學前教育基本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發展格局。 三、扶持監管,促進民辦園多元發展 2010年國發41號《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學前教育問題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晉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工作意見的通知》,鼓勵“創新辦園模式”,嘗試引進先進的學前教育機構,試行股份制合作辦園、企業辦園、集團化辦園模式,允許以聯合、承辦、民辦公助形式辦園,鼓勵華僑、企業、社會團體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舉辦幼兒園,引導民辦幼教機構向高層次、規模化發展,鼓勵創辦有特色、高水平、能滿足群眾不同需求的優質學前教育機構,促進民辦園多元發展。在扶持的同時建議教育主管部門通過有效的管理和政策導向,引導民辦幼兒園克服辦學上的盲目性、運行上的無序性、保教上的隨意性,增加收費上的透明度,積極探索搞活民辦幼兒園的新路子。著手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同進規范管理民辦幼兒園。 (一)加強民辦園管理工作 以政府文件形式把“未經注冊擅自招生、未辦理變更登記、園舍設施不符合標準、發生事故且處理不當、違背教育規律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違規承包或變相提高收費標準”等行為列入薄弱幼兒園整頓對象,明確教育、衛生、交警、消防、藥監、住房、建設、交通等部門要加強合作,定期組織檢查,認真做好《民辦教育辦學許可證》和《注冊登記證》等各項年檢跟蹤工作,不合格對象立即取消辦學資格;各鎮(街道)要切實肩負起“屬地管理”的職責,由鎮(街道)安辦牽頭,針對不同類型的無證辦園現象,履行各自職能給予及時取締。 (二)注重民辦園師資隊伍的穩定和優化 要將民辦園的教師隊伍納入有關職能部門的管理范疇。將民辦幼兒園在園所等級認定、教師培訓、職稱評定、教育科研、表彰獎勵等方面與公辦幼兒園享有同等待遇。保證其工齡、職稱以及工資待遇的延續性。同時加大師資培訓力度,落實民辦幼兒教師與公辦幼兒教師同等的全員培訓工作。 (三)加大對民辦園經費支持力度 市級財政對取得民辦教育許可證的民辦幼兒園,核撥生均公用經費,核撥標準為50元/年.生。經費核撥到教委辦、教育辦賬戶,主要用于幼兒園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福利待遇、辦理教師養老保險等。依托每年“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導考核”、“教育強鎮”督導評估等綜合督政指標體系,對那些資質、師資較好而辦園條件較差的幼兒園,政府部門可加大扶持力度,參照核撥公辦園建設經費標準,給予民辦幼兒園建設補助經費。 (四)給予獎勵政策上的扶持 對辦園規范、質量合格、普惠式收費及優質規模民辦幼兒園及時轉撥上級扶持經費,執行免征所得稅,免征營業稅,按照居民用水、用電、用氣價格供水、供用、供氣等政策進行扶持。根據幼兒園辦園的基本條件,對幼兒園上報的辦園成本進行審核,對符合規定的,及時明確;對不符合規定的,責令整改。同時政府部門可拿出一定的資金針對民辦幼兒園設立教育獎勵基金,獎勵辦得好的民辦幼兒園,增強民辦幼兒園創辦者的辦園信心。 (五)探索扶持民辦幼兒教育的相關政策 嘗試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對城鄉辦園規范、質量合格、班額符合標準、收費合理的集體辦、民辦幼兒園給予補貼,使其提供普惠性服務,爭取2020年前,普惠性民辦園占民辦幼兒園總數50%以上;落實獎勵機制,力爭2020年前,全市40%以上的民辦幼兒園達到縣級以上示范園標準。 總之,解決教育公平問題,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必須先解決 “入園難”問題。政府部門應在加快公辦園建設的同時,加大對民辦園的扶持力度,使民辦和公辦“兩條腿”走路,從而建成惠及全民、適應不同人群需求的學前教育體系,切實提高民辦幼兒園的辦學質量,從源頭上緩解“入園難”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