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推進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與現實保護的有效融合,不僅要消除網絡給未成年人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更要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去彌補未成年人現實保護的不足,實現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跨越式發展。 ●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不應以犧牲未成年人基本權利為代價,把未成年人隔離在網絡環境之外,而是要積極支持、引導未成年人參與網絡保護,在參與過程中培養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以最終實現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張明芳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于2019 年2月發布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其中10歲以下網民占比4.1%,10~19歲網民占比17.5%。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首次“觸網”年齡的持續走低,對于心智不成熟、辨別能力差的未成年人來說,網絡世界帶給他們很多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摻雜著一些不那么友好的因素,甚至潛伏著危險。 為了更好推動中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8月20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律政策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圍繞中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律政策的六個主要問題開展了專題研究并提出具體建議。 以兒童權利為導向 建立堵疏結合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律政策體系 報告認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要遵循兒童權利公約,確立以兒童權利為導向的法律政策理念。 報告重點從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三個角度進行了研究。 首先,報告明確了在新時代,互聯網對實現兒童發展權具有重大積極意義。其次,報告強調要充分實現網絡環境下兒童的受保護權,具體提出了三項立法政策建議:加大對發布、傳播不良信息行為的處罰力度;在刑法中規定對持有兒童色情信息行為的處罰;對涉及未成年人網絡欺凌的資料采取阻斷傳輸、刪除等措施,對實施網絡欺凌的行為進行處罰。最后,報告強調要保障兒童在網絡時代的參與權。明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不應以犧牲未成年人基本權利為代價,把未成年人隔離在網絡環境之外,而是要積極支持、引導未成年人參與網絡保護,在參與過程中培養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以最終實現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 近幾年來,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新型媒體形式獲得未成年人的青睞。據相關數據顯示,在4.25億網絡直播用戶中,青少年觀看直播的比例達到45.2%。但其中內容良莠不齊,給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價值觀塑造都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于是,很多立法政策制定者、老師和家長在應對未成年人接觸網絡的問題時,傾向于“一堵了之”。那么,如何正確認識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中“堵”與“疏”的問題呢? 報告認為,國家要建立堵疏結合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律政策體系。首先,在保證個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為未成年人提供網絡娛樂空間。其次,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網絡產品分類制度等。最后,社會應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娛樂空間。 網絡不是洪水猛獸,它帶給未成年人的不僅有危險,也有機遇和快樂。簡單的“堵”和“疏”都是草率的,哪些情況需要“堵”,哪些情況需要“疏”,這都需要審慎的研究和精細的制度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