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網絡空間命運與共,現實空間所需的尊重、開放、安全、和平、有序,在網絡空間也如陽光和雨水一樣重要,不可或缺】 烏鎮,這座千年古鎮,這兩天正刮起新科技高能旋風。 走進正在這里舉行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許多人直觀體驗到了互聯網科技無與倫比的能量。無人車,通過攝像機和傳感器識別路線,由云計算決定怎么走、走多快,到達目的地后,能自行找到車位并泊車。虛擬試衣鏡,自動識別身材,對著屏幕便可360度呈現試衣效果,網上購買再也不用去實體店試衣??梢姽馔ㄐ?,有光就能上網,0.2秒就能下完一部高清電影…… 不過,在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看來,這只是剛剛開始。“過去30年,互聯網在技術上實現突破。未來30年,才是互聯網真正改變人類生活和思維的時代。” 互聯網產業自誕生以來,不僅引領著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也帶來了國家治理的新挑戰。就在人們感受著“互聯網發展惠及全體人民”的甜頭時,習近平主席關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講話,關于“自由與秩序”的論述,更引發了互聯網大佬們的注意與共鳴。 博覽會上,還有一個場面讓人印象深刻。奇虎360開發的“全球網絡攻擊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實時記錄著全球各地發起和遭受網絡攻擊的頻次及強度。中國地圖上,北上廣地區全是“紅色”,從世界多個方向“發射”而來的網絡攻擊一刻也沒有停止。顯然,如何制定網絡空間的技術規范和治理規則,如何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先要思考和解決安全問題。能否為世界互聯網治理提出中國方案,提供東方智慧,也將決定我們能否從互聯網世界的跟隨者轉變為引領者,從互聯網大國變為互聯網強國。 欣喜的是,互聯網大會上傳來一份捷報:中國自主研發的一項物聯網安全關鍵技術TRAIS被納入國際標準。這是中國在物聯網安全關鍵技術RFID(無線射頻識別系統)領域的首個國際標準。RFID是構建物聯網的關鍵技術,被認為是21世紀十大重要技術之一,其標準制定也成為當下發達經濟體爭奪的焦點。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開始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其意義不止于增加了技術多樣性,對全球互聯網的治理格局也產生了相當影響。 這還僅是技術層面的“治理話語權”。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感嘆,“邁向網絡強國的路上,必須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和制度環境?!敝袊幕ヂ摼W科技正在步入世界先進行列,6.7億網民、413萬多家網站,網絡已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中,關鍵是要不斷適應發展潮流,提升網絡治理能力。正因此,中國領導人在互聯網大會上提出的治理主張,被許多國外領導人和互聯網大佬們認為,提供了理念層面的“治理話語權”。 互聯網讓世界變為“地球村”,推動了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融合。在烏鎮隨便轉轉,就能看到互聯網把多少傳統業態帶入了現代化:賣特產的大娘習慣了手機支付,出行的游客熱衷于用掃碼租車。無論行走在現實世界,還是出入于網絡空間,人們都開始命運與共。因此,現實空間所需的尊重、開放、安全、和平、有序,在網絡空間也如陽光和雨水一樣重要,不可或缺。 (作者為本報政治文化部記者) |
盡管有各種跡象表明,互聯網用戶的年齡跨度在逐漸變大,但是就科學的數據統計而言,至今,上網依然主要是“年輕人”的事兒。截至今年上半年,來自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統計報告顯示:10~39歲的年齡段為我國網民的主要群體,比例達到78.4%。 提及“責任”,在網上不一定是個受所有人歡迎的詞——互聯網以其開放、自由和平等吸引用戶,用傳統話語在網上跟人講責任,多少會遭遇一些反感與抵觸,或者干脆被無視。從歷史維度看,對人類發展進程而言,互聯網的盛宴才剛剛開始,人們還沉浸于觥籌交錯,沒有太多機會體驗宴席結束的狼藉感。青年網民(也就是網民的主體)更好地理解責任問題,無疑就像弄明白吃完飯誰收拾碗筷一樣重要。 凡是上網的人,其實都被責任問題困擾過。因為責任的缺失,很多時候權利與義務以不對等的狀態存在著。比如,我們在享受各種“自由下載”的影視劇片源時,很少想到著作權的擁有方會因此而無法收獲一分錢;我們在圍觀此起彼伏的網絡罵戰時,很少擔心有朝一日自己也會因網絡暴力受傷。還記得去年“少年不可欺”的故事嗎?一個由20歲左右的學生組成的團隊,因為懷疑自己的創意被網絡巨頭所抄襲,憤而發帖維護自己的權利。可見,在互聯網上,只有人人講責任,人人才能享受責任帶來的公平與正義。 責任基于法律與規則。網絡上,規則無處不在,規則又往往被人們所忽視。舉個例子說,每當需要注冊成為一個網站、App的用戶時,都能看到一篇詳細的“用戶協議”,但是恐怕沒有幾個人在注冊時,會耐心閱讀“用戶協議”究竟寫了什么內容,只是徑直點擊了“接受”。要知道,你接受的每一個協議都是莊重的承諾,不要到因違反協議而被約束時,還抱怨管理方沒有事先提醒。盡管法律與規則會讓上網受限制,但是每多一個人遵守,互聯網生態就會變好一點——今天的限制是為了減少明天的侵犯。 責任始于價值追求。相信不少人在使用互聯網產品時,經常會發出“劣幣驅逐良幣”的感慨,大量無聊、沒有價值的信息被人追捧,反復傳播;而一些富有價值的內容卻經常淹沒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前些天在微信朋友圈里流行的“主要看氣質”,就是一個風靡一時的無聊游戲。很多人被卷入無聊游戲中,除了無奈,也常因為找不到更有價值的事情來做。或許,無聊真的是人類的一種天性,不過無聊不應該成為人類價值(包括互聯網價值)的主旋律,傳播太多無聊的互聯網會讓人感到空虛。 責任源于使命感?,F在的80后、90后青年很幸運地成長在互聯網興起的時代,“互聯網社會”對他們來說,既是一個客觀實在的場域,又是動態變化的綜合體。這給青年帶來的挑戰是,上網不僅要履行以線下社會為基準的傳統責任,又要重新定義互聯網產生之后的新興責任。不必否認,現在圍繞互聯網使用的還缺少許多規則,很多價值標準也沒有取得廣泛的共識。在基于共識的前提下,填補并隨時修正空白領域的規則,確立互聯網的責任邊界,是我們這一代青年網民的使命。 人們常愛用成語“無遠弗屆”來形容互聯網所能容納的海量信息。這句出自《尚書》的話強調:不管是哪個領域、怎樣生僻的信息,都可以在互聯網上找到答案。從反方向來說,不管互聯網多么大,都是人類通過認識世界來創造的。因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存在邊界,所以人類使用互聯網也存在邊界。我們所應當承擔的互聯網責任,就存乎于這種邊界之中。如果說,互聯網的邊界是不斷延生的軌道,那么互聯網責任就是軌道之下的路基。 |
習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指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絡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絡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大家都應該遵守法律,明確各方權利義務。要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法治是現代社會治理的共同準則,也是世界各國網絡治理的通行準則。習主席關于依法治網的重要論斷對于我們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依法治網的重大意義 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同樣,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近7億網民的網絡空間全面推進依法治網,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網絡空間法治化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是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是推動網絡空間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依法治網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依法治國建設進程。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網絡空間已經成為各種社會關系的重要載體。網絡空間不能也不應成為“法外之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包括“依法治網”。 依法治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皼]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絡空間是國際社會公認的陸、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權空間。放眼世界,各國都在大力通過法治方式加強網絡安全建設和頂層設計。只有依法治網,積極加強國家網絡安全法治建設,統籌規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及軍事各個領域的網絡安全重大問題,才能不斷增強安全保障能力,維護國家主權不受侵犯。 依法治網是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皼]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智能工業、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新興產業快速崛起,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讓信息資源的經濟價值得到充分挖掘。國際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競爭,越來越聚焦在信息網絡領域。只有大力推進依法治網,切實保障網絡經濟各方主體合法權益,規范市場秩序,才能夠推動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加快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和實現信息經濟的全面發展。 依法治網是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根本要求。曾幾何時,網上亂象叢生,包括虛假信息亂象、網絡侵權亂象、虛假低俗廣告亂象、網絡淫穢色情亂象、標題黨亂象等大行其道,侵害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網絡犯罪等時有發生。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既要尊重網民交流思想、表達意愿的權利,也要依法構建良好網絡秩序,引導互聯網企業依法辦網、網民依法上網,這有利于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二、網絡空間法治建設成就顯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切實加強網絡立法,初步形成了涵蓋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互聯網法律體系。同時,進一步加大網絡執法,引導網民守法,積極推進網絡依法規范有序運行。 網絡立法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加快。十八大以來,在中央高度重視下,立法進程進一步提速、立法層級明顯提高,一大批互聯網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先后出臺?!毒W絡安全法(草案)》已經面向社會征求意見,《電子商務法(草案)》正在加緊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對若干網絡犯罪行為作出規定并已正式實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均對相關網絡服務作出規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還先后出臺了《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相關司法解釋。國家網信辦制定出臺《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約談工作規定》等一批規范性文件,為網絡空間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據。 依法開展網絡生態綜合治理。依法加強互聯網基礎管理,逐步建立了ICP備案信息、IP地址使用信息、域名信息相關基礎數據庫,互聯網信息服務準入退出機制逐步完善,相關部門依法對互聯網信息服務實施行政許可、日常監管和行政處罰。逐步規范網絡信息傳播秩序,指導督促網絡媒體建立健全信息內容審核發布、違法信息應急處置等管理措施,開展移動即時通信工具專項治理,依法關閉違法違規微信公共賬號,開展整治網絡傳播“九大亂象”專項行動,刊發虛假新聞信息、惡意篡改標題等網絡傳播亂象得到遏制。依法打擊網絡違法犯罪,開展“鏟除網上暴恐音視頻”專項行動,有效斬斷網絡暴恐傳播鏈條,依法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持續開展打擊“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整治網絡欺凌暴力、“黑網吧”治理等一系列專項行動,網絡環境得到明顯凈化。 三、加速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進程 在充分肯定這些年來我國網絡空間法治建設各項成就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與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發展需求相比,當前我國網絡空間法治建設依然存在不少差距。比如網絡空間立法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有待加強,現行立法效力等級不高、及時性針對性不足、存在立法碎片化和制度老化問題,制度體系有短板、制度規定有漏洞;網絡執法不夠規范,存在執法不嚴、執法不到位等問題;網民依法上網意識和網絡文明素養還有待提高等。面對這些問題,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網治網,加強網絡立法,嚴格網絡執法,引導網民守法,全方位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 加強網絡立法。積極落實網絡空間立法規劃,推動《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及早出臺。借鑒國際先進網絡立法經驗,加快起草制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互聯網數據管理、個人信息保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等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同時,積極推動傳統法律適用延伸至網絡空間,對于傳統部門法中涉及網絡空間相關法律問題的,分類梳理,堅持立改廢釋并舉,與網絡專項立法共同形成健全完善的網絡空間法律體系。 嚴格網絡執法。“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睉喂虡淞⒁婪ㄖ尉W意識、提高網絡空間執法水平、規范網絡空間執法行為、依法維護網絡空間秩序;全面落實網絡行政執法責任制,明確執法機構、執法崗位和執法人員責任,建立網絡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嚴格落實責任追究機制。持之以恒重點治理各類涉及互聯網的不法行為,嚴厲打擊利用互聯網傳播暴恐、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行為,嚴厲打擊利用互聯網發布虛假新聞、虛假違法廣告行為,嚴厲打擊利用互聯網實施侵害人身權益、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嚴厲打擊利用互聯網實施賭博、詐騙、侮辱誹謗、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行為,依法營造健康綠色的網絡環境。 促進全網守法。“法立于上而俗成于下。”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變成自覺行動。一是進一步發揮互聯網行業自律管理作用,指導網站和平臺落實主體責任,成為尊法守法、依法辦網的踐行者。二是加大網絡法治宣傳力度,倡導正確的輿論導向,提高網民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的網絡意識,提升網民遵守網絡秩序、端正網絡行為、注重權益維護的網絡素養,引導廣大網民尊法守法、依法上網。三是堅持依法治網和以德治網相結合。加強網絡倫理、網絡文明建設,發揮道德教化引導作用,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養網絡空間、修復網絡生態。 ?。ㄍ跫?作者單位: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 |
【網信網評】“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系列評論之十二:“三管齊下”建設“網絡強國” 歷時三天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于12月18日在浙江烏鎮落下帷幕。三天議程,10場分論壇的高峰對話、22個議題交流互通,較之上屆,內容更豐富,交流更活躍;三天活動,有對話、有合作,形式多樣,交流廣泛。千年烏鎮,古典與科技結合,傳統融合了現代。在小橋流水的美景中,各方暢談互聯網未來發展成果,共謀互聯網發展未來。 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不僅為推動網絡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注入了“中國智慧”,更為中國乃至世界各國未來互聯網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正在向 “網絡強國”邁進中,除了加強技術自主創新之外,還要“三管齊下”——堅持依法治網、加強互聯網環境治理、大力提升網民素質。注重“三管齊下”,為推進中國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保駕護航。 堅持依法治網,保障網絡空間在法治環境下健康運行。網絡空間法治化是互聯網清朗環境建設的根本之道。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強調,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要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ヂ摼W搭建的便捷平臺,讓別有用心者如獲至寶,現在,網絡上肆意侵犯他人隱私、造謠生事,損害其他公民合法權益者;為一己之私利進行無底線炒作者;以媒體公知自居卻以偏激思想誤導公眾者大有人在,這些都對現實社會造成極壞影響。對此,立法機關、管理部門應加快完善互聯網法治建設對類似亂象予以堅決治理。互聯網空間亂象亟待加強網絡空間的法治化。 從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至今的21年,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依法治網,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進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多次指出,要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只有用強有力的法律武器來治理網絡“霧霾”,規范網絡信息傳播秩序,懲治網絡違法犯罪,才能確保網民在清朗的網絡空間內有秩序地自由運用網絡。 弘揚主旋律、用積極態度、優秀傳統文化引導網民傳播正能量。互聯網發展迅速,移動互聯網應用普及,網絡媒體和自媒體對于輿論引導的作用成為當今輿論引導的主要力量。互聯網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影響范圍大,互聯網輿論陣地的道德建設、法治建設對于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在日益加大。營造積極、健康的現實社會環境,就勢必要加大對網絡輿論的思想道德建設、法治建設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培養。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指出,要加強網絡倫理、網絡文明建設,發揮道德教化引導作用,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養網絡空間、修復網絡生態。弘揚主旋律,傳播真善美,抨擊假丑惡,讓網絡真正成為群眾發揚民主、輿論監督、暢所欲言、傳播正能量、實現中國夢的平臺。 大力提升網民素質是保障網絡空間清朗重要手段。當前,我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攻堅期,互聯網給人們提供了關注政府加強行政能力建設、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平臺。網民對輿論熱點事件的關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情民意和網民的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意識的加強,當今社會化、現代化、信息化需要大力提升網民素質。習近平主席指出:“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里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互聯網管好治好辦好,大力提升自身素質,人人都要為凈化網絡環境出力,切實做到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共建網絡清朗空間,每個人都應該是參與者,每個人也都將是受益者。(吳天文) |
【網信網評】“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系列評論之十三:烏鎮倡議奏響中國“網絡強國”最強音 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淳樸秀美的水鄉烏鎮,深厚的人文積淀使其成為東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傳承伴隨脈脈書香,此季的烏鎮不但展現一幅迷人的歷史畫卷,而且散發著清新怡人的現代氣息,古老與現代文明的智慧在這里交相輝映,《烏鎮倡議》在這里誕生,中國互聯網華麗蝶變將在這里綻放。12月16日——18日3天里,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位嘉賓相聚烏鎮,共同聆聽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主旨演講,見證了中國互聯網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信心和決心。 習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指出:“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各國應該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遍_創了互聯網歷史上的里程碑,必將為推動全球互聯網深入發展、更好造福人類作出新貢獻,注入新動力。當今,網絡技術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最前沿的科學技術。特別是習近平主席的演講,既主張網絡的互聯共享,又指出網絡空間離不開治理有序;在闡明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活動空間的同時,也強調國與國之間應當尊重彼此的網絡主權。自由而不失秩序,共享又具有界限。上述辯證觀,應成為各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石。 網絡不是“無本之木”,網絡這一載體,具有包容性,多元的文化“和而不同”,使世界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加強各國間的文化溝通與交流,有助于消除誤解,增進理解互信。優秀的文化應被人類共享,各種文化彼此取長補短,才能實現人類共同進步。虛擬的網絡空間同樣需要現實的設備與技術支持。要實現網絡互聯互通,習近平主席提出“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極具現實意義。中國除了自身正在實施“寬帶中國”戰略,也愿與各方協同合作,讓更多發展中國家和人民共享互聯網帶來的發展機遇。這也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應有形象。 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信中就指出:“當今時代,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著社會發展?!睍r隔一年,烏鎮再一次發出最響亮的中國聲音:中國不但要加快互聯網的發展,釋放互聯網紅利,大力打造“互聯網 ”的全新模式,促進經濟發展及產業布局調整,改善人們生活方式,提高幸福指數。同時,中國站在世界共同發展的高度,構建“互聯互通、共治共享”的平臺,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與世界人民共同搭乘信息時代的快車、分享互聯網發展帶來的福利。 網絡信息人人共享,清朗網絡環境人人有責。當今時代,社會信息化迅速發展,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一國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越來越具有重大意義。要構建惠利全世界人民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當然離不開共治。作為網絡用戶的我們要共同擔當,用點滴行動構筑“網絡強國”。一要做好綠色上網的踐行者,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用事實說話,抵制不良信息,傳播和諧風氣。二要做好清朗網絡的捍衛者,要做網上的“熱心腸”,而不是“沉默的大多數”,大膽地同網絡上的雜音噪音、歪風邪氣作斗爭,用正能量覆蓋烏煙瘴氣。三要做好文明網絡的開拓者,做到既能對網絡亂象 “評論抨擊”,又能擔當起凈化網絡環境砥柱中流的重任,用雙手書寫中國網絡文明。首屆烏鎮互聯網“論劍”,主要聚焦在互聯網發展和開發創新等議題上,主要面向“共享共治、合作共贏”;而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則明確了“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將成為互聯網未來發展的目標和方向。習近平主席出席烏鎮峰會,體現了中國政府對此次大會的高度重視;習主席發表的重要演講,將對中國網絡強國戰略推進,以及全球互聯網治理、網絡安全及互聯網可持續發展等注入強大動力,演講內容不僅為互聯網全球治理提出了新主張,更從中國文化的高度,從中國精神的高度去探討互聯網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為構筑中國網絡強國戰略發出了烏鎮最美的聲音!(清哲木) |
【“千人千面”的自媒體近年來影響力飆升,在迅猛成長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亟待規范的治理難題】 剛剛閉幕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自媒體也成為會場內外的話題之一。相關專家表示,“千人千面”的自媒體近年來影響力飆升,尤其在文化、思想、歷史等領域,自媒體文章占據了70%以上的數量。與此同時,諸如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起訴“頂尖企業家思維”,阿里巴巴集團起訴“福鼎茶農五月”,人人網起訴“芭莎娛樂”等因自媒體引發的官司也在增多。這說明,自媒體在迅猛成長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亟待規范的治理問題。 自媒體興起時,有一種流行說法:粉絲數量超過1000的是布告欄,超過1萬的是一本雜志,超過10萬就相當于一份都市報。和傳統媒體相比,自媒體運營平臺成本不高,但其媒體功能已相當強。同時,不少自媒體平臺估值過億,激發了大眾在自媒體平臺上的創業夢想。然而,有些自媒體雖然公司化運作,但更像小作坊,在內容發布上缺乏媒體倫理意識。為了獲取關注度、博得話語權,常常發布出格的內容,而追責較困難。這種情況如果聽之任之,必會對良性的輿論生態產生破壞作用。這種不良傾向亟待遏制并加以糾正。 對當下的新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生態而言,首先應反思的,就是追求所謂“眼球效應”,即認為關注度比內容本身更有價值。早期的自媒體平臺更像是一種“我手寫我口”,不太在乎訂閱者的感受;今天,許多人則可能更關注如何積累粉絲,更看中傳播效果。內容和影響力當然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不過,當內容片面單一地追求所謂影響力時,自媒體的商業屬性就有可能對媒體倫理形成沖擊。一方面,有了強大利益驅動的自媒體平臺,必將吸引更多的人和實體單位加入進來;另一方面,對商業利益過度追求,而無法及時被媒體責任所平衡,導致受其輿論傷害的主體,往往要付出較高的維權成本,甚至落入無可奈何的境地。在最近的案例中,人人網也好,阿里巴巴集團也好,能站出來用法律維權,本身就是對媒體倫理和法治秩序的呼喚。但事實上,很多企業出于息事寧人的考慮,對自媒體發布的不實言論,都采取了縱容忍讓的態度。 對公眾而言,也需要提高自身的鑒別力和媒體素養。一些自媒體推送熱點事件之后,公眾通常都會根據各自的價值標尺、經驗水平等,對事件進行是非判斷和道德評判。然而不可忽視的是,一些自媒體先聲奪人的價值判斷,往往會妨礙公眾做出客觀評價,甚至有可能讓少數人被其利用、誘導。因此,自媒體時代的信息受眾,也需要“換個角度看問題”“冷靜下來想一想”,不要輕易淪為“輿論暴力”的幫兇。 “網絡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絡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大家都應該遵守法律,明確各方權利義務。”習近平主席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發言,為互聯網治理指明了方向。早在去年8月,國家網信辦就出臺十項規定,規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讓自媒體告別“野蠻生長”,一方面需要加強立法和執法,用法律營造自媒體運行的安全環境;另一方面,也需要自媒體從業者自覺遵守媒體倫理,讓這個新的互聯網平臺對社會更具建設性。 |
繼去年烏鎮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今年此大會的召開,讓這江南古鎮再度火了一把。各國政府首腦蒞臨,各位互聯網大佬相聚,從這里發出的聲音傳向世界的四面八方。“千年古鎮”與“互聯網時代”構成的時空格局有一種特別的“混搭”感。 如此高熱的大會永久地選址中國的一個千年古鎮,可與之相比的是著名的世界經濟論壇選址瑞士小鎮達沃斯。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達沃斯雖小(當地常住人口僅萬余),卻是世界著名旅游勝地,當初更是以空氣質量而名世;烏鎮雖老,卻集聚了鮮明的中國風尚,尤其近些年來,傳統的人文山水又不斷嫁接著現當代的文化元素——如以臺灣知名導演賴聲川為首的團隊經營的烏鎮戲劇節,吸引了中外戲劇精品的匯集;有相當影響力的畫家、文化人陳丹青,對烏鎮人氏、天才的作家和藝術家木心的發掘及不遺余力的推介等等,更讓烏鎮由一個常規的旅游景點到了炙手可熱的地步。有達沃斯在前,世界互聯網大會選址烏鎮,說起來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如此重要的全球性會議吸引了各路媒體,有關方面報道已然相當充分。我注意到的是有些記者的觀察:會議即將召開之際,前往烏鎮的各色人等突然增多,創業者、企業家、投資人等絡繹不絕;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后的這一年,烏鎮借著這會議的“東風”產生了不少創業創新品牌和躍躍欲試的創客及創客空間,創客們有的是從北上廣深殺回老家的年輕人,有的則直接由外地引進。故此,大家“在這里突然有了一種中關村的感覺”。 顯然,世界互聯網大會給烏鎮帶來了發展或“雙創”的機遇,事實上,當地政府也意識到這一點,正在為此制定相關規劃,并推出一系列政策,包括免費為創客提供辦公空間等。 “中關村的感覺”,自是指其當下氛圍:充滿機會,“創”字當頭,激情澎湃,活力四射,如此等等。中關村當然好。烏鎮落實為另一個中關村,地方GDP指標的大幅提升自不待言,但必然也將面臨一系列挑戰:難以承受的人口和環境壓力,急劇上升的生活成本,相對優勢的有所旁落……更嚴重的后果,是烏鎮可能不再是烏鎮。這樣的轉換是否合算,很值得深入想一想。 “達沃斯論壇”至今已近40載,達沃斯仍不改其小鎮風姿。我相信世界經濟論壇一樣給達沃斯帶來“發展”的機會,小鎮上的人們難道不想成為日內瓦或伯爾尼第二嗎?我更愿知曉他們對此機會成本的算計和考量。 當然,由于條件所限,我料定烏鎮成不了中關村第二。一番杞人憂天,不過借機再說那些重復了千百遍的理兒:“發展”不是唯一目標;城鎮的千姿百態更是難得。 |
一句話,建設網絡強國,我們人人都當是參與者和建設者,而不該是旁觀者和局外人。只有我們人人文明上網、善于用網、合力護網,人人成為“中國好網民”,實現網絡強國的目標才有堅實的根基和強勁的動力,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在中國千年小鎮烏鎮召開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18日圓滿閉幕,8個國家領導人、50位外國部長、五大洲120個國家和地區2000多名嘉賓代表共聚在這個7000年文明史中國小鎮,探討人類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明確提出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引起與會國際代表、專家關注和共鳴。(12月18日央廣網) 與去年相比,本屆大會規格更高、規模更大、代表性更強,參與更廣,社會影響更深遠。本屆大會共有2000多名中外嘉賓與會。會議期間,圍繞網絡文化傳播、互聯網創新發展、數字經濟合作、互聯網技術標準、互聯網治理等前沿熱點問題,共設置10場分論壇,覆蓋22個議題,上百位中外嘉賓共作了328次富有創見的演講和發言,場場爆滿、場場超時。 本屆大會,與會各方坦誠交流,共商互聯網發展大計,共話互聯網治理之道,有關互聯網企業、機構組織簽署了一大批合作協議,并發布了《烏鎮倡議》,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互聯網扶貧”聯合倡議,“數字絲路”建設合作宣言,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互聯網發展倡議等20多項成果。這些累累碩果必將對今后全球互聯網發展產生巨大而深遠的重要影響。 特別是本次大會發表的《烏鎮倡議》,集中反映了有關各方推動網絡空間建設、發展和治理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的愿望和責任,進一步增強了國際社會對加強網絡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信心和決心,成為國際互聯網發展和治理領域的重要成果,無疑是互聯網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將為推動全球互聯網深入發展、更好造福人類注入新動力、作出新貢獻。 為期三天的互聯網大會雖已閉幕,但誠如烏鎮街頭一句廣告詞所說的那樣,烏鎮,來過,便不曾離開?;ヂ摼W大會雖已結束,然而對與會各方來說,推動大會成果落實的工作才剛剛開始,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征程才剛剛開啟。面向未來,與會各方理當攜起手來,把加強交流溝通、團結協作作為常態,共同推動本次世界互聯網大會成果在實踐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對我國來說,本次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召開,意味著按下了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邁進的快進鍵,意味著開啟了與世界、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之旅,意味著更多的人才、資本、信息、技術將會涌入我國,意味著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發展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我們應該順應時代潮流,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 ”行動計劃,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對我們每個網民來說,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在建設網絡強國的征程中離不開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和科學布局,但更有賴于我們每個網民在網絡建設、維護和應用等各方面的勇于擔當、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一句話,建設網絡強國,我們人人都當是參與者和建設者,而不該是旁觀者和局外人。只有我們人人文明上網、善于用網、合力護網,人人成為“中國好網民”,實現網絡強國的目標才有堅實的根基和強勁的動力,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為此,我們每個網民都當牢記自身的網民責任和社會責任,堅守文明和法治價值,強化高度的安全意識,培養文明的網絡素養,形成守法的行為習慣,掌握必備的防護技能,自覺做到堅持依法自律上網、用網和護網,自覺遠離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網絡欺詐、色情低俗,旗幟鮮明地同任何破壞和污染網絡良好生態的言行作堅決斗爭,為構建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秩序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唯此,我們的互聯網才能真正成為文明之網、綠色之網、健康之網,我們的網上家園才會更美麗、更干凈、更安全。也唯有如此,網絡強國的理想目標才能變成觸手可及、普惠人人的生動現實。(南方網羅建華) |
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屆世界網大會在中國烏鎮舉行。三天里,50余位各國政要、600多位互聯網領軍者在白墻黛瓦、槳聲舟影間論道。14場新聞發布會、10場論壇、22個議題,從陽春白雪的網絡文化傳播到“極客范兒”十足的互聯網創新,智慧的火花在水鄉上空閃耀。習近平主席構建互聯網命運共同體的中國主張引發世界共鳴。有國際輿論驚嘆:中國在烏鎮發出了“現象級”互聯網強音! 用“現象級”形容此次大會可謂實至名歸。規格超高、規模超大,大會植根中國、放眼世界、面向未來,既熔鑄了開放平等、協作共享的互聯網精神,也滲透著融義于利、兼濟天下的人文情懷。 與剛登陸中國時的稀奇時髦相比,今天的互聯網已如柴米油鹽般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ヂ摼W為誰發展、向何處發展事關重大。習主席在大會開篇就指明:“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更好造福各國人民。”從國家領導人到互聯網巨頭,都在思考著如何讓互聯網發展更好地惠及廣大民眾。高談闊論之間,“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水鄉文化和“共享共治”的大會主題在烏鎮實現了和諧交融。 大會前夕,馬云將大會比作互聯網領域的“達沃斯峰會”。會上,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全程中文點贊中國互聯網發展;“數字絲路·合作共贏”論壇里,亞投行候任行長金立群、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等共商“一帶一路”沿線共建信息基礎設施、創新資源整合模式;“互聯網 ”論壇里,20多位中外互聯網金融專家共話創新合作、跨界融合;300多位中美青年學子暢談互聯網夢想。正如外媒評價的那樣:“大會展現了中國開放自信的互聯網大國姿態,中國將為世界互聯網發展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創新二字是互聯網的靈魂所在。在這里,習近平試騎平衡車,為互聯網企業創新打氣鼓勁。在這里,互聯網監管者、從業者、研究者共同思考如何讓“互聯網 ”創造更多財富,讓互聯網安全常伴你我。在這里,互聯網大佬們圍坐一起、言無不盡,暢談如何將各自的互聯網藍圖對接融合、相得益彰。在這里,智能互聯汽車、智慧醫療等一系列互聯網創新產品向人們展現了互聯網“化腐朽為神奇”“變夢想成現實”的奇妙能力。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這句習近平幾次引用的古話道出了世界互聯網大會成功的奧妙所在:中國發展互聯網的思路是與時俱進的,中國管理互聯網的理念是包容開放的,中國互聯網產業的業態是世界領先的?;仡櫋盀蹑側铡钡漠惒始姵剩欣碛上嘈?,中國在烏鎮發出的聲音,就是叩擊世界互聯網強國俱樂部大門的叩門之聲。(國平) |
一句話,建設網絡強國,我們人人都當是參與者和建設者,而不該是旁觀者和局外人。只有我們人人文明上網、善于用網、合力護網,人人成為“中國好網民”,實現網絡強國的目標才有堅實的根基和強勁的動力,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在中國千年小鎮烏鎮召開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18日圓滿閉幕,8個國家領導人、50位外國部長、五大洲120個國家和地區2000多名嘉賓代表共聚在這個7000年文明史中國小鎮,探討人類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明確提出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引起與會國際代表、專家關注和共鳴。(12月18日央廣網) 與去年相比,本屆大會規格更高、規模更大、代表性更強,參與更廣,社會影響更深遠。本屆大會共有2000多名中外嘉賓與會。會議期間,圍繞網絡文化傳播、互聯網創新發展、數字經濟合作、互聯網技術標準、互聯網治理等前沿熱點問題,共設置10場分論壇,覆蓋22個議題,上百位中外嘉賓共作了328次富有創見的演講和發言,場場爆滿、場場超時。 本屆大會,與會各方坦誠交流,共商互聯網發展大計,共話互聯網治理之道,有關互聯網企業、機構組織簽署了一大批合作協議,并發布了《烏鎮倡議》,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互聯網扶貧”聯合倡議,“數字絲路”建設合作宣言,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互聯網發展倡議等20多項成果。這些累累碩果必將對今后全球互聯網發展產生巨大而深遠的重要影響。 特別是本次大會發表的《烏鎮倡議》,集中反映了有關各方推動網絡空間建設、發展和治理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的愿望和責任,進一步增強了國際社會對加強網絡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信心和決心,成為國際互聯網發展和治理領域的重要成果,無疑是互聯網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將為推動全球互聯網深入發展、更好造福人類注入新動力、作出新貢獻。 為期三天的互聯網大會雖已閉幕,但誠如烏鎮街頭一句廣告詞所說的那樣,烏鎮,來過,便不曾離開?;ヂ摼W大會雖已結束,然而對與會各方來說,推動大會成果落實的工作才剛剛開始,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征程才剛剛開啟。面向未來,與會各方理當攜起手來,把加強交流溝通、團結協作作為常態,共同推動本次世界互聯網大會成果在實踐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對我國來說,本次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召開,意味著按下了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邁進的快進鍵,意味著開啟了與世界、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之旅,意味著更多的人才、資本、信息、技術將會涌入我國,意味著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發展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我們應該順應時代潮流,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 ”行動計劃,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對我們每個網民來說,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在建設網絡強國的征程中離不開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和科學布局,但更有賴于我們每個網民在網絡建設、維護和應用等各方面的勇于擔當、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一句話,建設網絡強國,我們人人都當是參與者和建設者,而不該是旁觀者和局外人。只有我們人人文明上網、善于用網、合力護網,人人成為“中國好網民”,實現網絡強國的目標才有堅實的根基和強勁的動力,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為此,我們每個網民都當牢記自身的網民責任和社會責任,堅守文明和法治價值,強化高度的安全意識,培養文明的網絡素養,形成守法的行為習慣,掌握必備的防護技能,自覺做到堅持依法自律上網、用網和護網,自覺遠離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網絡欺詐、色情低俗,旗幟鮮明地同任何破壞和污染網絡良好生態的言行作堅決斗爭,為構建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秩序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唯此,我們的互聯網才能真正成為文明之網、綠色之網、健康之網,我們的網上家園才會更美麗、更干凈、更安全。也唯有如此,網絡強國的理想目標才能變成觸手可及、普惠人人的生動現實。(南方網羅建華) |
仲冬時節,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演講中“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的主張,獲得國際社會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稱贊。 當前,全球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的問題仍然非常突出。有的奉行“雙重標準”,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有的依仗技術優勢對別國“橫挑鼻子豎挑眼”。同時,缺乏監管協調的互聯網灰色地帶還在蔓延擴大。需要清醒認識到的是,在網絡空間,已經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無論什么樣的問題挑戰都需要大家共同面對、一起解決?;ヂ摼W是人類的新空間、新領域、新家園,需要新思想、新規則、新秩序。弱肉強食、以鄰為壑的做法決不能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聯網時代延續。 中國對構建公平正義的互聯網治理體系有多重視?跟著習近平的足跡就能看出:盛夏時節,他在巴西呼吁,“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金秋時節,他在美國表示,“中國倡導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主張各國制定符合自身國情的網絡公共政策”。這些,不能不讓人感嘆中國領導人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的不變初心、不懈努力。 一個以公平正義為底色的互聯網治理體系怎么建?這一次,習近平在烏鎮給出了務實的中國方案。談目標,“使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講原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應該堅持多邊參與、多方參與,由大家商量著辦”。給辦法,“各國應該加強溝通交流,完善網絡空間對話協商機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聯網治理規則”。有目標、有原則、有辦法,一個新的互聯網治理體系構建藍圖已然初步成型。 “當今世界,每4個網民中,就有一個是中國網民,中國理應肩負起網絡大國的責任和擔當?!比蚧ヂ摼W共享共治的烏鎮平臺,體現了中國矢志讓全球互聯網治理閃耀公平正義之光的努力。(國平) |
2015年12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系統的闡述了中國對全球網絡空間的主張和看法。其中,強調尊重網絡空間里的國家主權,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構成中國主張的全球網絡空間新秩序最重要的特點。中國的主張,系統體現了新興大國對信息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最主要使命——構建全球網絡空間的秩序與結構——的核心觀點與看法。 網絡主權,即國家主權在網絡空間的延生、投射、發展與實踐,是信息時代國際體系面臨的歷史任務。自1648年以來,主權原則構成支撐、維護與保障國際體系正常運行的最重要的國際法基本原則;從1648年至今,人類社會經歷的各種實踐最終證明,必須建立以尊重主權為最大公約數的游戲規則,才能有效地保障國際體系的和平與安全。70年前的1945年,聯合國成立之初,尊重主權即作為最重要的國際準則,被納入其中,并由此支撐起運行至今的國際體系。作為負責任的新興大國,中國強調網絡主權,是在網絡時代踐行聯合國憲章與國際法基本準則,維護國際體系安全與穩定的具體表現。 在前網絡時代,主權原則的實踐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從歷史發展的經驗看,第一批倡導主權原則的先發國家,關注的問題是如何用主權原則保障自身權益,尤其是在面臨來自教廷的普世權力壓力時,保障國家獨立性的問題。但當這個問題歷史性地解決之后,發達國家并無意自覺讓實力弱小的行為體自發獲得主權保障,擴張與反擴張,侵蝕與反侵蝕,損害與保護,貫穿國際關系史的始終。即使在有了聯合國之后,相關的爭論與博弈也始終沒有停止過。 從誕生之日起,主權就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對內,主權意味著對領土內事務處理的至高權力,包含對合法使用暴力權利的壟斷,以及面對外來干涉的自主抵制。這一需求,歷史上是通過《威斯特法利亞條約》中規定“神圣羅馬帝國境內各諸侯國無論大小有權自主確定其領地內領民的宗教信仰”而體現的,盡管那時還沒有互聯網,也沒有全球網絡空間,但抵制來自普世教權對領地內信仰問題的干涉,天然地成為了主權原則要實踐的優先任務。對外,主權意味著國家不分大小、強弱,在法理基礎上一律平等。長期以來,對主權的認識,主要聚焦于對內主權的至高性,而較少實質性的涉及對外主權的平等性問題,尤其是在構建國際秩序的過程中,具備實力優勢的歐美先發國家,并無意過度強調主權原則,以避免構成對自身對外擴張戰略的法理阻礙。只是在遭遇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之后,才得以收斂。 主權原則的適用范圍,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具體時空環境下的生產方式,密切相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活動空間從傳統的領土空間,擴展到了更加廣闊的非領土空間。這類非領土空間,包括海洋、天空、外層空間、極地、電磁波譜等。如何構建這些非領土空間的游戲規則,始終有兩種競爭性的指導原則。歐美發達國家普遍傾向于“先占者主權”原則,認為在這些非領土空間中,行為者可以依靠自身實力的強弱,先來者先占,獲取與自身實力相匹配的利益,而無需考慮實力相對弱小者的利益訴求;發展中國家傾向于“人類共同財產”原則,認為應該遵循主權平等原則,無論實力強弱,都有權平等享有從非領土空間獲益的權利,即使暫時不具備相應的技術能力,也應該通過制度化的方式進行保留。最終,國際社會對非領土空間游戲規則的確定,還是達成了建立在尊重主權原則基礎上的基本一致。 主權原則在全球網絡空間的適用問題,是一個重要但沒有得到相應重視的問題。從21世紀初期開始,國際社會即開始關注高速擴展的互聯網以及由此帶來的全球網絡空間如何有效治理的問題。具備先發優勢的美國將互聯網以及隨著互聯網擴展而形成的網絡空間看做是戰略工具,1995年美國國防部分管特種行動與低烈度沖突的副部長辦公室戰略評估助理修特即提交了《互聯網:戰略評估》的機密報告,這份2007年前后解密的報告指出,網絡空間“是實施心理戰等特種行動的空間?!ㄟ^投放特定類型的信息,可以讓受眾采取美國政府希望他們采取的行動。……原先美國政府必須通過派遣特種部隊(滲透、煽動和組織)才能實現相似效果,現在可以避免人員損失的風險,也能降低美國政府直接介入面臨的政治風險?!?/p> 國際社會對全球網絡空間置于霸權掌控之下也早已表現出了擔憂,2003年聯合國組建的互聯網治理工作組提出的報告中明確指出“網絡域名解析系統的根服務器、根區文件和根區文件系統事實上處于美國政府的單方面掌控之下”,從那時,國際社會就開始啟動了網絡治理國際化的進程。就本質而言,這涉及兩種有關如何在網絡空間實踐主權的主張:美國政府偏好的“多利益相關方”模式,本質上是排除其他主權進入網絡空間,保障全球網絡空間及其關鍵基礎設施處于美國單一主權掌控之下,這是一種名為互聯網自由的霸權主張,核心主張,是通過形式上的淡化與實質上的強化,來追求擴張美國的主權管轄范圍,擠壓其他國家的主權管轄空間的目標。國際社會追求的是建立在主權平等原則基礎上的治理新秩序,但因為力量分布,技術發展與既定游戲規則等多種因素,長期未能得到有效的實踐。 中國自1994年接入互聯網以來,取得了高速的發展和長足的進步,同時在實踐過程中形成了以尊重主權平等原則為核心訴求的全球網絡空間治理新主張。這種主張的形成,與來自美國的刺激,即美國憑借自身先發優勢進攻性的使用互聯網服務于美國外交戰略,存在密切的關系。這種刺激,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在政治上,2010年1月8日,全球青年運動聯盟的聯合發起人之一利伯曼在赫芬頓郵報實名發表文章,稱“臉譜、推特和優兔是外交的工具”,介紹了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里克林頓于1月7日邀約包括谷歌總裁施密特、推特創始人杰克多西等在美國國務院探討用新媒體社交平臺在全世界推進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民主的戰略構想。在此基礎上,美國政府進一步完善和強化了后來被稱為“互聯網自由”的網絡外交戰略,以進攻性的姿態在廣大地區實踐。這種實踐的后果,包括顯著改變中東地緣政治的阿拉伯之春等,展示了無視網絡主權,濫用技術優勢,推進網絡霸權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果。 在安全上,2013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雇員斯諾登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棱鏡”項目,以無法否認的證據證實美國如何在全球網絡空間實現高度進攻性的全面監控;而美國政府在2015年5月頒布的國防部網絡行動戰略中,將攻擊和癱瘓主要競爭對手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作為一種戰略選項,納入美國網軍的建設目標。2015年7月31日,在紐約時報發表的文章中,匿名美國政府官員公然承認美國在中國大陸的計算機網絡中放入了數以千計的植入裝置,用于監控中國的網絡。2009年前后,美國對伊朗離心機系統實施的奧林匹亞行動,更顯示美國在研發、部署和使用網絡武器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在經濟上,美國政府依據冷戰時期形成的對抗思維,從2013年開始,以披露所謂中國網絡商業竊密的方式,系統制造網絡時代的考克斯報告,將中國經濟高速成長歸因于對美國實施系統的網絡商業竊密,并以此為依據,展開對中國的反制措施,不僅起訴中國軍官,威脅制裁中國企業,還努力試圖擴大《瓦森納爾協定》的禁運目錄,阻止中國獲得提升網絡空間防御能力的軟硬件和相關技術。2015年10月,美國媒體還對保持和發展與中國經貿合作關系的美國信息企業進行了公開的點名批評。 以上種種戰略態勢,促使中國關注有效保障和維護網絡主權的戰略意義,并初步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戰略認識和論述。2014年在巴西國會的演講,以及發給首屆互聯網大會的賀詞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系統的闡述了在尊重網絡主權的基礎上構建網絡空間新秩序的主張。 中國強調尊重網絡主權,核心是尊重各國自主制訂相關戰略、政策與主張的合法權利,反對將網絡空間作為推行單一或者少數國家利益的工具,而不是要阻斷信息跨界自由流動。阻斷信息自由流動,是在面臨外部威脅時的防御性反應,而非主動主張。美國強調互聯網能夠作為在美國認定的非民主國家實施政權更迭與與和平演變的工具,構成促使被針對的國家阻斷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信息流動的直接動因。曾經深度參與相關活動的突尼斯網絡活動分子加布里亞于2010年9月17日曾經撰寫長篇博客,題為“互聯網自由的悖論與阿拉伯的數字活動主義”,指出美國的介入、資助和干預,實質上阻礙而非推進了阿拉伯世界的互聯網自由與真正的民主化進程。 中國強調尊重網絡主權,目的是確保網絡空間能夠真正的服務于全體國家的發展,而非成為少數國家壟斷的游戲場。美國將全球網絡空間看做是蠻荒西部,美國則在其中扮演警長的角色;中國根據自身的經驗認識到在信息時代網絡空間對國家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指出國際社會應該共同致力于確保網絡空間為發展服務,而非為少數國家的霸權利益服務。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美國,真正的研究者也逐漸認識到了主權在網絡空間的重要性,2013年9月18日,美國國務院法律顧問哈羅德在美國網軍司令部跨部門會議上,發表題為“網絡空間的國際法”的主題演講,明確表示國家在網絡空間采取行動時,必須考慮到其他國家的主權。美國學者推動完善的《塔林手冊》中,也明確承認主權原則適用于網絡空間,國家的主權管轄通過對位于其領土范圍的信息基礎設施的司法關系得到體現。在實踐中,美國政府理所當然的認為對美國公司具有司法管轄權,并以此為理由,要求微軟公司將存儲在愛爾蘭數據中心的電子郵件信息提交給美國執法機構。 就此而言,真正的問題不是網絡空間是否存在和適用主權原則,而是以何種具體方式踐行主權原則,如何構建真正反映主權平等,同時符合信息技術發展內生需求的網絡空間治理新秩序。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講話可以視作為啟動了“烏鎮進程”,后續中國將秉持網絡主權原則,在世界范圍持續推進如何構建網絡空間新秩序的工作,這將是崛起中的中國對世界做出的最主要的貢獻之一,也是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秩序變革邁向深入的重大標志之一,值得人們為之努力和奮斗。 |
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主旨演講,全面闡述了中國關于網絡空間發展和網絡安全的基本立場,提出了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的“四項原則”,并就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出“五點主張”。 隨著互聯網高速發展,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發生變革。這種影響遍及全球,具有普遍性。同時,因互聯網發展具有地域和國家間的發展不平衡性,網絡發展問題凸顯。因此,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至關重要。作為傳播渠道和平臺的媒體業,受互聯網影響較早且較為深刻,其作為互聯網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地位尤其重要。早在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就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出要“要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因此,媒體融合發展,是推動互聯網治理,共建網絡空間的有利方式和必要手段。 互聯網對人類生產生活影響深刻,媒體融合勢在必行 “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里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突出了互聯網的連接作用:互聯網拉近了世界距離,改變了人類關系。人們的閱讀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變革,這種因新技術帶來的沖擊是全球性的。比較突出的是一些報刊因盈利收入下降等運營問題被迫??蛲V褂∷姘l行。例如,從2014年7月開始,屬于巴西第三大新聞集團EJESA的巴西經濟類報紙《巴西經濟》正式從新聞媒體的舞臺上消失。同年10月,日本《漫畫俱樂部Original》雜志宣布最新發售的12月號是這本刊物的最后一期,此后將正式休刊。2015年5月,因報紙業務營收逐年下滑,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今日美國報》表示大約五年內將會停止發行印刷版,轉為純互聯網新聞媒體。同時,美國著名的政論周刊《國家》將于2015年年底??D型成一個提供新聞產品、服務、工具的綜合性集團。 面對危機,歐美等世界其他國家的傳統媒體正在網絡浪潮中進行著改革探索。目前,可以看到,歐美傳媒業進行的探索是全方位而具有顛覆性的,具體涉及到報業、廣電、傳媒產業等整個媒體業。全球傳統媒體都在通過采取各種具有融合特征的轉型措施,來應對數字化和移動化帶來的變革。 目前,中國有6.7億網民、413萬多家網站,網絡深度融入人民生活。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絡新聞用戶規模為 5.55 億,較 2014 年底增加 3572 萬。其中,手機網絡新聞用戶規模為 4.60 億,與 2014 年底相比增長了 4420 萬人,增長率為 10.6%。通過平板電腦和手機等移動終端獲取新聞,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在網絡化和數字化社會,媒體傳統的新聞生產流程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去中心化的扁平式的新聞生產。豐富的新媒體產品和平臺使用戶生產內容優勢盡顯,也使傳統媒體逐漸失去了對信息發布渠道的專有控制。新媒體主要具有提供及時分享、個性化服務、富媒體閱讀體驗等方面的優勢,更加受到廣大網民的青睞,也更加具有市場發展前景。傳媒業態變化使傳統媒體業轉型成為必然。 推動互聯網治理和網絡空間良性發展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指出:“十三五”時期,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 ”行動計劃,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媒體融合發展便是互聯網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表征之一。媒體融合要以共享和開放為核心,建立起全球化思維,將目光放遠全球,將觸角伸向世界,提高國際傳播與影響力。 未來,移動互聯領域成為媒體融合的主戰場,技術進步深刻影響媒體融合和互聯網治理發展。4G移動通信技術、大數據、物聯網、可穿戴智能設備等新傳播技術的發展會引起媒體業的變革。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圍繞移動終端進行業務探索和產品開發等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媒體融合的主體工作。在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需要具備適應互聯網生態環境的靈活運營機制,要積極參與到管理機制創新的探索中,發掘大批熟練掌握現代傳播工具的復合型人才。傳統媒體體制機制創新,是進行“一體化發展”的前提,只有有了制度保障這一根本性保障,媒體才能進行組織結構改革,建立起現代傳播體系,深度融合發展。 同時,網絡傳播渠道的多元化使版權問題日益凸顯。產生于傳統媒體的原創內容被新媒體通過照抄或者改寫的方式進行無條件使用成為常態,作為內容生產商的一方無疑受到了侵權傷害。進行互聯網治理,版權保護工作是重要的一個方面。 |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WIC)的舉辦,再次表明了中國致力在網絡世界扮演負責任大國的決心。它闡釋了習近平主席的承諾:中國將“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深化國際合作,維護網絡安全,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p> 誠然,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體現出全球性的多邊努力。在2000多名代表中,約半數來自國外,其中包括Facebook、微軟、IBM、領英和網飛等科技巨頭的代表。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也是首次與聯合國、世界經濟論壇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重要國際機構合作組織共同舉辦的。 中國對世界網絡發展的貢獻,遠不止在互聯網峰會中發揮的積極角色。過去幾個月,中國與英美兩國簽訂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網絡安全協議,承諾與兩個互聯網大國加深合作,打擊網絡攻擊。甚至在與美國達成協議前,中國就已經應美國的要求逮捕了多名黑客,充分展現出合作的誠意。 而在國內,為使互聯網與經濟社會更好地實現一體化,中國還推出了“互聯網 ”規劃,以促進互聯網發展。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舉辦地—烏鎮正是網絡與社會經濟一體化的典范。作為歷史悠久的偏遠小鎮,今天烏鎮已成長為一座以智能自行車、互聯網醫院、二維碼和無數網絡平臺與企業為特色的“智能”城市。網絡已經成為烏鎮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些發展無不體現了中國在網絡世界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然而,這并不能阻止有些國家(尤其是美國)的不當言論,聲稱中國是網絡安全與互聯網的威脅。我們需要對這種言論進行嚴正的質問。 首先,網絡對話經常忽視的一個事實是:中國也是網絡攻擊的主要受害者。賽門鐵克公司旗下殺毒軟件諾頓(Norton)的一份報告將中國列為“受網絡危害侵襲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近期,一項刊登在國際領先的同行評審學術期刊《國際安全》(International Security)上的研究發現,人們“低估”了中國遭受的網絡威脅。 第二,中國因受網絡威脅的影響嚴重,所以更加關注國際和國內的網絡安全。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社區,互聯網也必會在推動中國經濟增長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問題。2014年,中國召開了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2015年7月,中國又擬定了網絡安全草案,征詢公眾意見。 第三,中國已經出臺多項舉措改善網絡治理,然而全球的網絡治理條例規范才剛剛起步。美國不僅發明了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機系統,還是全球領先的互聯網和技術強國,因此影響了網絡治理方針政策的制訂。美國的看法并不全面,但他們的看法卻會被聯合國采納。美國還經常忽視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也不重視個別國家的獨特情況。 美國的武斷本質體現在他們對網絡威脅的定義上。比方說,美國將網絡商業間諜視為違法,但在國家安全的大義下,網絡間諜卻又合情合理了。從道德方面來講,這就相當于人們可以以自衛為前提隨意闖入別人的家門。 中國是一個正在發展的網絡大國,網絡發展之路還很長。農村和城市間還存在著數字鴻溝,技術創新也有待進一步發展。盡管如此,中國正沿著網絡發展之路繼續前行,并將盡職盡責地把網絡空間打造成一個更加美好的地方。 關于作者:符祥文(Hoo Tiang Boon),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副教授。 |
在中國美麗古城烏鎮舉辦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是一次全球互聯網精英的盛宴。這次大會讓我們看到,中國正以一個更加開放、合作的姿態,審視人類發展互聯網的未來。 本次大會上中國向世界宣告了在治理發展互聯網方面的態度和建議,為世界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建設性的指南。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成為人類生活、經濟的重要組成。而作為一個擁有近7億網民的網絡大國,中國對互聯網發展和治理的重視,無疑對世界互聯網的安全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不僅如此,中國在治理好本國互聯網的同時,還積極尋求與世界各國在互聯網方面的合作與發展,力求共同發展,實現共贏。我認為這是一個很開放,很積極的態度,也是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大國意識不斷加強的結果。 本次互聯網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世界各國攜手共同治理互聯網保障網絡安全等一系列主張。縱觀這些主張的核心目標就是實現“雙贏”和“共治”,這兩點很重要。 中國的網絡技術走在世界前列,中國在本國網絡發展的同時,也積極關注其他國家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尋求合作的同時也實現了雙贏。以土耳其為例,中國公司在土耳其與三家移動通信商合作的3G手機上網項目十分成功,該業務極大地便利豐富了土耳其人民的生活,也為兩國實現了互利共贏。而一個成功的合作,必將為兩國人民的友情的增進帶來契機。此外,一些中國企業也把許多高端技術帶到了土耳其。中國的優質技術,改變了土耳其以往對中國產品“低端”、“低質”的印象,讓土耳其老百姓看到了中國科技技術發展的一面,這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也為樹立了中國良好的形象。 中國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于其他發展中國家,是比較完備的。雖然處于不同的互聯網發展階段,但中國在治理互聯網方面好的經驗,愿意和其他國家共享,在互聯網方面積極尋求合作,這說明中國以一個環球的視野看待互聯網事業。中國看到了全球的互聯網發展格局,并積極尋求人類的一個更加美好的互聯網未來。 (作者:卡米爾·埃爾鐸都KAMIR ERDOGDU 土耳其資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