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下午,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與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第一次握手,舉行會面,坦誠交談,就鞏固兩岸和平發展成果、推進兩岸交流等問題交換意見。他們一致認為,應建立兩岸領導人會面常態機制,努力使兩岸和平發展的現狀繼續保持下去,使臺海成為和平之海、發展之海。
這是66年來,兩岸領導人第一次會面,會面在親切、親和的氣氛中展開,引起全球媒體的廣泛關注。海內外同胞為兩岸領導人勇敢邁出關鍵一步,而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7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浴血奮戰,終于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臺灣光復,回到祖國的懷抱。臺灣同胞本應與大陸同胞一道,共建一個民主、自由、富強的新中國。因國共內戰,這個美好愿望波折不斷。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繼承了中華民國的主權和領土,國民黨政權退據臺灣。
蔣介石以中國正統自居,反對搞“兩個中國”、“一中一臺”。在“一個中國”立場上國共雙方有著相似的看法,使和平解放臺灣成為可能。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一直心系祖國的寶島臺灣。1956年4月,毛澤東主席提出“和為貴”、“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先后”等主張,設想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在東西冷戰劇烈的時代,這個想法缺乏實現的外部環境。
因長期的政治對立與軍事對峙,兩岸人民很長一段時間是“老死不相往來”,淺淺的海峽寬過太平洋,隔閡日深。
隨著東西方冷戰趨于緩和,中美兩個長期敵對的大國建立了外交關系。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告了中國政府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大政方針,呼吁兩岸就結束軍事對峙狀態進行商談,盡快實現“通商、通郵、通航”。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一直想與國民黨領導人會面,雙方坐下來談。1981年10月9日,胡耀邦總書記在首都各界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我今天愿以共產黨負責人的身份,邀請蔣經國先生、謝東閔先生、孫運璇先生”等人,“親自來大陸和故鄉看一看”。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建議舉行兩黨平等會談,實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和地方談判”。鄧小平還通過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先生,傳話給蔣經國,希望能與老同學見上一面。
蔣經國對鄧小平的會面口信小心應對,害怕驟然調整兩岸政策可能帶來的巨大沖擊。在病逝前,1987年11月,蔣經國不顧守舊勢力的反對,毅然決然開放老兵返鄉探親,為兩岸關系的改善開了一個小小的缺口。
經過兩岸雙方的共同努力,1992年10月,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在香港商談,就海峽兩岸事務性(公證書使用)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進行了討論,達成“各自表述”、“一個中國”的口頭共識。
1993年4月,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與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兩岸授權民間機構領導人的會談,達成四項協議。
為了早日結束海峽兩岸的敵對狀態,1995年1月,江澤民總書記提議:“我們歡迎臺灣當局的領導人以適當身份前來訪問;我們也愿意接受臺灣方面的邀請,前往臺灣。可以共商國是,也可以先就某些問題交換意見,就是相互走走看看,也是有益的”。
李登輝對兩岸領導人會面提出許多大陸難以接受的條件,如“要在國際場合”、“要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等。為了避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臺”,大陸對臺灣方面的過份要求沒有答應。
2000年5月,代表民進黨的陳水扁上臺后,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就從根本上否定了兩岸會談的政治基礎,兩岸領導人也就失去了會面的前提條件。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國民黨主席連戰。雙方就促進兩岸關系改善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及兩黨交往事宜交換意見,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共同發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愿景”的新聞公報。“胡連會”是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60年來的第一次會面。
1979年以來,大陸積極倡議“三通”,通過經濟交流來推動兩岸民眾的互動。經過近30年的努力,自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系終于進入和平發展階段。兩岸“三通”得以實現,兩岸經濟交流不斷深入,海協會和海基會恢復商談,簽署了23項協議,各階層的互動日益頻繁。2014年兩岸交流約800萬人次,每天往來于兩岸的航班近120多個。這為兩岸關系的突破打下了強大的經濟基礎、民意基礎。隨著兩岸交流進入深水區,需要擴大人員互動的范圍與提高人員互訪的層級。
兩岸一家人,人員互動,就要常來常往,不應將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排除在外。兩岸領導人共商和平發展的大計,是推動兩岸保持良性互動的關鍵舉措。由于臺灣方面的嚴格限制,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以上的領導人從未訪問過臺灣。
代表國民黨的馬英九上臺后,兼任國民黨主席,反對臺獨,堅持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大陸領導人多次表示愿意與臺灣領導人會面。臺灣島內的臺獨分子一再給兩岸領導人會面制造障礙,西方大國也不愿意兩岸走的太近。受限于多方面因素的約束,馬英九對兩岸領導人會面一直小心謹慎、如履薄冰,提出在國際場合等要求。
化解歷史分歧,鑄劍為犁,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期盼。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福建工作多年,與臺胞接觸頻繁。他從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出發,強調“兩岸一家親”,“著眼長遠,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
對此,馬英九做出回應:“我們的基本態度是,如果兩岸領導人要會面,一定是在我方有需要、人民能支持,同時是在一種對等尊嚴的狀態下才有可能。”
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政治基礎是“九二共識”。兩岸領導人都有意會面,分歧在于具體的時間、地點、身份等問題。
為了臺海的和平與穩定,正視復雜的兩岸關系,兩岸領導人懷著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擔當,不計較身份、稱呼這些次要問題,排除障礙,通過多次溝通,終于在新加坡會面。此乃第三地,既非大陸,亦非臺灣,有“汪辜會談”的先例。馬英九已不再兼任國民黨主席,此次會面,是大陸領導人與臺灣領導人的會面,互稱“先生”,體現了對等包容、相互尊重。時間是11月7日,馬英九還有近7個月的任期。此時距臺灣大選還有2個多月,國民黨還是執政黨。此次會面對臺灣下一任領導人亦有示范作用。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兩岸關系經歷66年的風風雨雨,沖突坎坷,走到今天,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第一次握手,成功會面,相見恨晚,互訴衷腸,在兩岸關系發展中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推動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進程,將為兩岸化解歷史恩怨、共謀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大計,探索出一條新路。(褚靜濤中國社科院兩岸關系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