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丝袜视频高清中文字幕,最刺激的欧美三级网站,在日本看免费XXXXXX,久久成人人电影网

   簡/繁 體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評論熱詞>>劉翔退役

【卸下了運動員的重擔,擺脫了體制的束縛與期望的壓力,重新做回一個普通人,去選擇自己愿意過的人生。這對劉翔,也是一種重生。】

4月7日,在與傷病抗爭了32個月之后,劉翔終于作出了艱難的決定,徹底告別了這條曾經給他帶來榮耀和傷痛的110米賽道。這位雅典奧運會110米欄冠軍在宣告退役的微博長文《我的跑道!我的欄!》中寫道:“從今天起,我將結束我的職業運動生涯,正式退役。這是自己反復深思熟慮,最終做出的決定。雖然不舍,雖然痛苦,但我別無選擇。”

或許,對于31歲的劉翔來說,在這樣的時間節點選擇退出,難免有些壯志未酬的悲壯之感。但對劉翔的整個人生來說,這個決定無疑是成熟與慎重的,是理性與負責的。一個為運動本身而生的運動員,本不該為國家榮譽與公眾期待背負過重的包袱,尤其是在面對不可抗拒的身體傷痛時,就更該實事求是,理性做出選擇。這些年來,隨著國民心態漸趨成熟與理性,公眾逐漸擺脫了對體育舉國體制的迷信,少了對金牌至上的崇拜。盡管對于那些取得優異成績的體育健兒,人們依然欣喜于他們帶來的偉大榮光,但在成敗的問題上,公眾更多了一絲人性的關懷與理解,少了偏狹的功利與浮躁。因此,劉翔選擇在這樣的時候退役,其實也是最好的時刻。

從劉翔宣布退役后的公眾及輿論反應可以看出,人們似乎都松了一口氣。人們紛紛在網上留言祝福劉翔,媒體對他在雅典奧運會上展現的偉大榮光表示了真誠的感謝,至于北京奧運會上退賽和倫敦奧運會上的摔倒,人們也釋然地表示,一切皆會過去。在邁過而立之年以后,劉翔終于用退役給自己松了綁,卸下了運動員的重擔,擺脫了體制的束縛與期望的壓力,重新做回一個普通人,去選擇自己愿意過的人生。這對劉翔,也是一種重生。

重生的劉翔或許將開啟與原來的人生截然不同的一扇門。對于未來去向,劉翔在退役微博中就稱,要“做一些對中國青少年體育發展和提升國人健康體質有利的事”。在最近兩年的兩會上,劉翔提交的提案,也包括了“開門辦體育讓體育回歸生活化”。成敗皆起于競技體育的劉翔,對于中國體育未來的改革與發展,或許有自己更深刻的領悟。這幾年,全民健身空前火爆,跑步很熱,馬拉松很火,體育健身開始成為人們重要的生活方式。當體育開始回歸到強健體魄、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本質上,這既照亮了無數人健康的前程,也為劉翔施展體育才能開啟了新未來。

4月7日下午5點,飛人劉翔通過微博正式宣布退役,告別他的跑道他的欄。48次國際大賽36次奪冠,劉翔當得起成功二字,擔得起亞洲飛人的美譽。但兩次奧運會退賽,又讓他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退役后,劉翔計劃投身體育公益事業,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

(4月8日《北京青年報》)

劉翔退役的新聞是4月7日下午5點得知的。當時并沒有想寫評論的想法。我覺得,劉翔雖然是公眾人物,但是他是堅守,還是退出,都是私人的事情。我們可以關注,但是卻無須去評說什么。有了寫這篇評論的沖動,是因為看到了大江奔流氣勢一樣的口水。

有的人說,劉翔希望你不要走進娛樂圈;有的人說,劉翔希望你不要去經商;有的人說,劉翔你走的也不光彩;有的人說,說好從事公益事業的你,別忘了自己的承諾。當然,愛之越深,才會有了這樣的牢騷和叮嚀。問題是,劉翔雖然是明星,但是也是一個普通人,我們何必用這么多的標準去約束人家?

劉翔引起熱議,說白了還是在一些人看來,他沒有成就心中的期待。在他們看來,劉翔就應該為國爭光,就應該多拿金牌,就應該雖然腳傷了也要為了榮譽而戰。只有這樣,才是他們心中的劉翔。劉翔,曾經拿了金牌,曾經是第一,這讓很多人感到揚眉吐氣了。而恰恰是這樣的想法,讓體育精神變了味道。拿第一固然美好,爭口氣必然美好,可是如果是付出了努力,沒有拿到第一難道就齷蹉了?

在劉翔退出的時候,之所以有這么多的口水,其實還是源于我們心中的那種情結,我們總是希望把偶像塑造成自己想象的模樣。因為沒有再次拿到第一,劉翔曾經希望得到全國人民的原諒。我想說的是,劉翔你無需內疚,其實你誰的也不欠。

劉翔退出了,輿論又來了。有人幫助劉翔反思,還整出了一個“十大事件”回顧,有人開始提醒劉翔不要經商,不要演戲。我覺得這純粹是吃跑撐的。劉翔退出了,他脫離了體制,他就是一個自由之身了。未來從事什么職業,只要不犯罪,只要不違法,人家愛干啥干啥,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自由。至于說,劉翔曾經承諾的要投身公益事業,如果他踐行了諾言,我們自然歡迎,因為這樣也是有所擔當。但是,即使他沒有從事公益事業,我們也沒有譴責的理由。

躺著、趴著、睡著、坐著、站著、臥著,那都是劉翔的自由。功過是非本來有時候就無法定論,我們何不讓劉翔安靜的離開?

【超負荷的跟腱,是劉翔榮耀的一個基準,也是他滑鐵盧的一個起點,譽謗皆與此相關。這不獨是劉翔的寶貴經驗,也是中國體育以及關注他的人的。我們都需要跨過“劉翔”這道欄。】

劉翔退役了,他說自己“病”了“老”了。他帶給中國體育十年的狂歡,是到了說再見的時刻。但和此前姚明、李娜的退役不同,在劉翔精心打造的告別文本《我的跑道!我的欄!》中,我們看得見他試圖辯解的語姿。

在中國,沒有一個體育運動員,像劉翔這樣在一夜之間躍升為一哥,又在一夜間跌至谷底,從此飽受陰謀論之苦——它給劉翔帶來的傷害,似乎超過了跟腱斷裂。如果將劉翔的時代從中間切開,那恰好是兩個迥異的世界,在上半葉,他是神一樣的存在,是中國、亞洲乃至黃種人的田徑驕傲;在后半葉,他則成為舉國體制、商業利益與個人意志合力擠壓下再難出頭的一個跛足者。即便今日,他告別跑道,民間仍有五味雜陳的情緒揮之不去。

如果不是承載了那么多期待,他應該不會在有腳傷的情況下,還不斷加大訓練負荷,以至終難支撐不得不退賽吧。在北京奧運之后,他仍試圖克服生理上的障礙,冒險“再快一點”,終至再一次倒在跑道上。在兩個因跟腱而退賽的年度,劉翔都仿佛不是他個人的劉翔,而是整個國家和全民的。在此之后的各種非議,也很大程度上顯示出,在一面痛罵體育界的舉國體制之時,不少人仍以舉國思維在要求劉翔。

劉翔之“中國制造”,悲劇也正在此。

在其退役的時刻,他仍試圖告訴大家,所有的陰謀論其實都不存在,“我真的盡力了……”他回憶自己失敗時如何內疚“為什么我辜負了全國人民的期待?”,并準備在將來“力所能及推動和促進中國田徑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

他努力站出一個優雅的告別姿態。但身后卻仍是一地雞毛的輿論雜音。

劉翔是那樣中規中矩的健將。除了他天外飛仙般的跑技,鄰家大男孩的羞澀笑容,他幾乎沒有任何話語深印在觀眾的記憶里。而劉翔適時而出,成為這個時代頗具標志性的代表者。但他對速度、掌聲和榮耀的過分迷戀,終未與自身體質相和諧,以至于半路折戟。

劉翔跟腱的超負荷運作,其實違背了體育健身的根本精神,淪于獎牌數的盲目競技。此番他終于宣告道別,表示要“做一些對中國青少年體育發展和提升國人健康體質有利的事”,站在劉翔的角度,實在是再合適不過。就個人而言,體育應回到強身健體和娛樂的原點。劉翔此前困頓于此,退役或正是做一了斷的好時節。這一次,希望劉翔要為自己而活。

“我將帶著運動生涯中所學習到的寶貴經驗去再次飛翔。”劉翔這樣說。而他運動生涯中,寶貴的經驗實在很多。超負荷的跟腱,是他榮耀的一個基準,也是他滑鐵盧的一個起點,譽謗皆與此相關。這不獨是劉翔的寶貴經驗,也是中國體育以及關注他的人的。我們都需要跨過“劉翔”這道欄。

□韓福東(專欄作家)

再見!我的跑道我的欄。從今天起,我將結束我的職業運動生涯,正式退役。這是自己反復深思熟慮,最終做出的決定。雖然不舍,雖然痛苦,但我別無選擇。劉翔發布長微博宣布退役。(網易體育4月7日報道)

一句“再見!我的跑道我的欄。”讓我們感傷,在休整、調養了許久后,劉翔用一條長微博向世人宣布他的選擇。這中間摻雜著劉翔本人多少的無奈與不舍。

筆者小時候就是劉翔的粉絲,羨慕他有一雙可以奪得世界冠軍的長腿;敬佩他有堅強的毅力,跌倒后能頑強的跑到賽道的終點;更崇拜他能為祖國爭光,有著“翔飛人”的美譽。他的運動員生涯曾獲獎項包括一枚奧運會金牌(2004雅典)、六枚世錦賽獎牌和兩枚亞運會金牌,并曾打破世界紀錄(成績12秒88),是110米欄史上第一位同時集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世界紀錄(現已被破)。這么多的殊榮在一個人的身上,除了驕傲、自豪,更多的就是壓力。我們看到的只是劉翔風光的一面,他跟腱斷裂后做手術、做復健的過程,并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痛苦。他的腳卻在一次次和他說“不”。導致出現了2008年、2012年奧運會劉翔的退賽。

作為一名運動員,退賽意味著你不可以,你已經放棄了機會。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沒有人會主動認輸,人們都愿意在自己摯愛的事業上把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展示出來。尤其是劉翔,他代表的不單單是自己,而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所以,那個時候的痛不只是腳痛,更多的是心痛。

然而,事實就是這么殘忍,退賽后,社會給他投來的有些許同情,也有罵聲,懦夫、臨陣逃脫等詞語扣在了劉翔的頭上。其實,我認為出了問題作為世人需要做的不是指責與批評,要學會寬容與理解,學會換位思考。在微博中劉翔感謝曾給予他幫助的團體和個人,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感謝他曾帶給我們國家的榮譽與自豪。劉翔用一篇長微博,以和他的跑道、他的欄告別的口吻,宣布自己退役,目的也是在告訴世人,請理解他、寬容他、祝福他。我們祝福劉翔的人生有再次的飛翔。

這是2008年8月18日,中國選手劉翔在比賽前進行上場準備時感到不適。當日,劉翔在北京奧運會男子110米欄第一輪比賽中,因傷退出比賽。新華社記者李尕攝

7月10日,中國選手劉翔在比賽中。當日,在日本神戶舉行的第19屆亞洲田徑錦標賽男子110米欄決賽中,中國選手劉翔以13秒23的成績奪得金牌。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從今天起,我將結束我的職業運動生涯……

一條長微博,讓淡出我視野許久的劉翔再次回歸。只不過與2009年9月20日的回歸相比,跨欄人沒有帶給我驚喜。

我稱劉翔為“跨欄人”,或許是他更樂于接受的。在此前央視的專訪中,他坦言,2008年前很少有人對他說真心話,很少有人對他有過真心的指責和批評。

過多的順從和贊美導致劉翔對自己產生了錯誤的判斷,更高的希望與期待給了他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于是有了北京奧運會的田徑賽場內,劉翔退賽后落寞的身影,以及他在休息室的掩面而泣。

劉翔的確是“飛人”,但絕不是無休止的“飛人”。既然選擇了做一名運動員,就要做好與傷病相伴的準備。當然也有避免傷病的辦法,那就是消極地訓練、比賽。然而劉翔肯定做不到。為了回報支持者,為了超越自己,只有“拼命”。

“拼命”也許會換來更大的成功,對身體的傷害卻是不可避免的。對于劉翔這種級別的運動員來說,傷病是難以逾越的“鴻溝”。正如劉翔在微博中所說,“雖然我的心中仍有熱血,但我的腳卻一次次對我說不,它無法再承受高強度的訓練和比賽”。

對于一個普通的跨欄人來說,巔峰與谷底共存,才應該是其運動生涯的真實寫照。就像人的一生一樣,總要經歷起起落落,遭遇悲歡離合。

因此我們都是“跨欄人”,無時無刻不在跨著無形的“欄”。當你失敗時,你要跨過一蹶不振的“欄”;當你成功時,你要跨過驕傲大意的“欄”……你也曾體驗過跨越時的焦慮與掙扎,也曾感悟過跨越后的興奮與釋然。

比跨過跑道上的欄更可貴的,是跨過心理上的“欄”。從這個角度說,劉翔在不斷進步。比如2009年在上海莘莊基地訓練期間,劉翔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我覺得每個運動員都會受傷,都有低潮,起起伏伏這很正常”,“我不會刻意強求自己怎么樣,但我會努力去訓練,做到最好,不管結果怎么樣,反正過程做好吧”。比如2011年的大邱世錦賽上,劉翔在最后兩個欄受到對手的干擾,與冠軍失之交臂,遺憾面前,他卻很坦然:“人生就是這樣。”

同是“跨欄人”,就該惺惺相惜。劉翔的努力與付出,值得我們理解與尊敬,何況他曾創造過輝煌,令我們感動。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運動員,助力中國田徑事業起跑、跨欄、沖刺。

再見!我的跑道我的欄……我將帶著運動生涯中所學習到的寶貴經驗去再次飛翔。

同是“跨欄人”,就該懂得彼此的傷與痛。我祝福劉翔,相信你也會的。

再牛的體育英雄,都擋不住歲月這把殺豬刀。姚明如此、李娜如此、劉翔同樣如此。2012年8月7日,當劉翔在倫敦碗的體育場跑道上跌倒時,在很多人心中,他就已經退役了。只不過,當退役這則消息推遲了兩年八個月才來臨的時候,我們在情感上還是有點難以接受這個事實。伴隨著劉翔的退役,迎來的是中國職業體育全民偶像的真空期。

在新中國歷史上,全民體育偶像大致經歷過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容國團。在需要以體育向世界證明中國的年代,容國團開啟了中國體育的艱難發軔,也享受到“民族英雄”般的禮遇。“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名言,激勵了幾代中國人。

第二階段則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女排、容志行和聶衛平。那時候的中國,剛剛開始試探著向世界打開國門,在中國人陡然意識到自己與世界的巨大差距而變得失落和彷徨時,“女排精神”、“志行風格”和“聶旋風”所書寫的奮力拼搏精神和取得的輝煌成就,向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女排精神”更是成為一個熠熠生輝的符號,帶給國人的精神激勵和示范效應遠遠超越了體育范疇,成為全民族的精神財富。

第三個階段,則是21世紀以來,姚明、劉翔和李娜這三張中國體育的名片。三個人的運動項目都是當今職業體育的主流項目,其關注度和影響力巨大。他們代表了新時代中國職業體育的訴求與開放,也宣告了中國體育由專業體育時代向職業體育時代的邁進和發展,是新時代中國體育高度、速度和力度的象征。在三人的背后,是東方大國進一步融入國際主流力量的渴望和努力。

劉翔的退役,與姚明、李娜不同。姚明和李娜都是在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急流勇退,華麗轉身時,帶走的是鮮花和掌聲,留下的是國人濃濃的贊譽。劉翔則是在巔峰之后陷入了長達近十年的低迷期。在他欲走還留之際,質疑聲和批評聲甚至蓋過了褒揚聲。劉翔不服,所以在倫敦奧運會之后依舊試圖與命運抗爭,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在職業生涯的晚期,再一次書寫中國田徑的傳奇。然而,歲月不饒人,傷病給運動員帶來的傷害超出外界的預料。經過兩年多的恢復和努力,他最好的成績只有13秒50。這是一個怎樣的數字?單以劉翔師弟謝文駿來說,這位后起之秀,目前已經能把成績穩定在13秒30左右,但就是這樣的水平,闖入頂級賽事決賽的可能性依然很低。在這個數字后面,劉翔看不到未來,東山再起也只是黃粱一夢。心有不甘,卻回天無力。于是,退役,成為唯一的選擇。因為是在低谷時退役,劉翔選擇了低調,沒有鮮花、沒有掌聲、甚至沒有退役儀式。而這些,原本是這位英雄應該得到的。

當姚明、李娜、劉翔相繼退役,留下的是當下時代全民體育偶像的暫時終結。放眼當今中國體壇,暫時沒有人能與此三人比肩,要么是運動項目在國際上太小眾,如羽毛球的林丹、乒乓球的張繼科;要么是成績還遠不如三人,如職業拳擊的鄒市明。下一個姚明、李娜、劉翔在哪里?成為國人心中的疑問。

但我們很堅定地相信,在一個開放而又充滿活力的國度里,正在生根發芽的體育產業必將孕育出下一個體壇巨星。如今,職業體育已從國家層面進行規劃和推動,中國體育理念的自我更新和進步,使得我們具備了培養世界級體育巨星的優質土壤。或許,下一個姚明、劉翔、李娜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再現世人面前……

劉翔終于向全國人民承認,自己“病”了、“老”了,要“退休”了——對一個32歲的年輕男人來說,用這樣的三個詞謝幕,讓人聽出諸多悲壯,甚至悲涼。

這位“飛人”,終于卸下了沉重的翅膀。

盡管,國人對他最深刻的記憶,仍是他的兩次退賽。特別是2008年在家門口的北京奧運,背負著13億人為國爭光的殷殷期盼,劉翔以令人驚愣的方式,一瘸一拐地亮相,滿臉痛苦地吻別欄架,哀哀退出“鳥巢”。那個孤獨而痛楚的背影,成了北京奧運最深刻的記憶之一。這讓很多人扼腕痛惜并送上祝福,也給了諸多“健盤俠”們痛詆飛人的機會。而這顯然還是翔飛人自己最痛苦的回憶——在他今天對國人的長篇告白中,用了比追憶輝煌更多的篇幅,坦陳自己的失敗與傷痛。

然而,這對劉翔并不公平。

從他出道至今,48次比賽,拿了36個冠軍、6個亞軍、3個季軍。為什么我們只記住他的北京和倫敦,卻淡忘了他的雅典、洛桑和大阪,淡忘了他為中國、為亞洲爭得的有史以來第一個田徑項目大滿貫?

其實,我們更應該記住的,還不僅僅是劉翔的世界冠軍和世界紀錄,更有他代表中國向世界呈現的翔式笑容和不加掩飾的翔式自豪。他敢于公開叫板,“誰說黃種人拿不到奧運前8,我就是冠軍!”他敢于公開表達,“絕不犧牲健康去換運動成績”,他敢于對著鏡頭做鬼臉、大馬金刀地坐在成績紀錄儀上,他還得意于擁有一個“金嗓子”,敢于成為卡拉OK“麥霸”……

劉翔不但代表亞洲征服了110米欄,也用他天真舒朗的微笑和生動多變的表情,征服了世界。生動的劉翔,象征著一個生動的中國,生動的中國新體育。

當年,中國初登奧運會賽場,我們的選手在鏡頭前總是拘謹而沉默;我們的代表團,開幕式上總是服裝統一,步伐如士兵般齊整,卻少了幾分張揚個性和開放氣韻。即使奪冠的激動表達也顯得小心翼翼,如背標準答案。甚至當中國女足“鏗鏘玫瑰”盛開之際,還有人在媒體上期待,“中國姑娘請笑一笑”!

劉翔出場之后,用他的不羈他的笑,自如揮灑著生動的個人魅力,充分表達著享受運動、享受比賽的快樂——這才是回歸奧林匹克精神的真諦。這甚至比他的金牌、他的世界紀錄更賞心悅目。翔飛人和姚巨人一起,代表了中國體育的一個時代——更輕松,更開放,也更奧林匹克。而這個時代,和中國改革開放的節奏高度重合,讓世界從他們的臉上,讀懂進步中的中國。

可惜的是,“成王敗寇”的信眾仍然不少。劉翔的賽場失意,似乎給了一些人足夠的理由,徹底封存了他此前對中國體育的巨大貢獻,更封存了他的自豪,他的個性,他的笑容。甚至他自己,退賽后的一切努力和拼搏,都變得咬牙切齒的沉重,甚至沉痛,曾經無比享受運動樂趣的“劉翔”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個急切想洗清“劉跑跑”羞辱的傷者。

劉翔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國民性的優長與劣根。他曾經的生動與笑容,揮灑出的是改革中國的浩蕩底氣;而他曾經的無奈與凄惶,也映射出傳統中國對成功者的專寵與對失敗者的不善寬容。或者說,劉翔的得意,固然是我們的得意;而劉翔的失意,則讓我們反省自己:不能善待失敗的英雄,還有誰敢橫刀疆場——畢竟,天下從來沒有常勝的士兵。

劉翔是一個傳奇,而這個傳奇必將不朽——不管你是褒是貶。

劉翔退役了,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一天遲早要到來;雖然前兩屆奧運會他參賽又退賽,我也如大家一樣發出過噓聲,但當他真的退役,心中還是有萬分不舍。想到從此不能在賽場上看到他矯健的身影,但那一抹紅色閃電已經遠去,心中還是有萬般的失落。

十年前的那場勝利仿佛還在眼前,十年前的那場歡呼至今仍讓人意猶未盡,日子一天天過去,新人一代代出現,奧運賽場上從來不缺神話,但劉翔已經老了。英雄遲暮,壯心不已,劉翔一次次重返賽場又一次次退出,但他留下的巔峰時刻,讓全世界驚嘆,這樣的成就早已經化為中國人前行的動力和自信,化為了世界對中國人的尊重,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都是劉翔效應的受益者。

現在想來,當年的那一聲聲嘆息里,其實哪里是恨,分明是愛。我們把為中國人正名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把榮耀與驕傲寄托在他身上。在雅典,他成功了,但是在北京和倫敦,很遺憾,他沒能實現大家的重托,沒能在雅典之后的兩屆奧運會上延續神話。也很遺憾,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平靜地對待失敗的,在那些狂風驟雨般的日子里,各種猜測各種咒罵,這里面展現出的極度不理性與當年歡呼的海洋恍如兩個世界。

也許我們都不了解運動員有多脆弱,尤其不了解做一個短跑世界冠軍的艱辛和付出,也不理解劉翔親吻欄桿的那一刻是如何不舍。但從另一方面說,這種希望之下的失望以至于失態,也都是可以理解的,愛之深才會恨之切,我們沒有權利要求每一個人必須勝利,我們當然也要受得起鮮花掌聲也經得起謾罵和嘲笑。

我們塑造了一個近乎神一樣的劉翔,然后又親手將其打碎。這對劉翔不公平,但社會學會了將人和神分開,誰也不能指望一個運動員在短暫的運動生涯中一次次站上世界之巔,飛人也有折翅的時候,我們原本就該以更平常的心態對待劉翔。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不是每個英雄都有個圓滿的結局,但時代給了劉翔們足夠大的舞臺,讓他們能自由飛翔,施展自身的抱負。

這一刻,已經沒有遺憾。重溫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一幕幕滿含著的都是一個民族自強不息的吶喊。讓我們都明白了,個人成就哪怕再高也是有限的,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造就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都應該走出冠軍的光環。

很多人會想,如果沒有那兩場刻骨銘心的失利,沒有鋪天蓋地的質疑,劉翔的退役是不是就用不著這么沉重?我們無意去指責誰,圍繞著劉翔的爭議,很多時候其實與劉翔無關。一直到現在,雖然劉翔已經淡出公眾視野很長時間了,但依然有人津津樂道于當年所謂的各種黑幕。在這樣的日子里,我們很少看到劉翔的辯解,也幾乎沒有看到有關于他的是非,他只是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然后把汗水灑到賽道上,希望有一天還能給大家帶來幸福。對于這樣一個人,時間已經證明他是可以信賴的。他承受了很多指責,卻沒有還以抱怨,人生應該有這種豁達的境界,一時的勝利畢竟是短暫的,只有人格魅力才經得起歲月的洗禮。不是冠軍獎杯,而是這種執著這種無怨無悔,才能最終贏得所有人的尊重。

現在劉翔退役了,所有的感動都應該化為一聲真摯的祝福,希望他今后的人生路一帆風順,希望他從此能甩開包袱擁抱生活。天空不曾留下鳥的痕跡,而我已經飛過,僅這一點就足夠了。

中國田徑明星劉翔昨天正式宣布退役。在那些獲得了奧運金牌等最高體育榮譽的中國人里,劉翔算得上是標志性人物之一。

中國以往的體育明星都與國家榮譽有一定聯系,輿論不時把這種聯系當做“問題”指出來,提出運動員就應為運動本身比賽,他們沒理由背上國家榮譽的包袱。這是一些人很真切的想法和呼吁,它們在社會多數人欣賞競技體育和愛國情懷的混合激流中沉浮。

中國社會還是很需要劉翔2004年所創造的那種勝利的。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直到今天仍然渴望它們,盡管不斷有人批評舉國體制,主張李娜式的成功更應成為榜樣,但這樣的呼聲從未壓倒過奧運會中國運動員奪冠時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如果奧運會男子110米欄金牌是今天被中國人摘取的,同樣會很轟動。但我們仍要說,2004年中國人因此收獲的快樂、振奮和自信比今天還是多一些。那時的中國加入世貿不太久,我們參與全球化的深度遠不及今天。中國體育向外邁的步子總是最快的,劉翔奪冠成為雅典奧運會中國最突出的收獲,它的熱度持續燃燒了4年。隨著時代的變遷,那樣的激情井噴或許在中國今后的體育中不太容易再現了。

劉翔得到巨大的榮譽,也為延續輝煌承受了難以置信的壓力。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在2008、2012兩屆奧運會上的表現是讓個人非常困窘的,社會因此而出現多少噓聲和嘲弄可想而知。無論劉翔是出于什么原因兩次帶著傷還要出現在賽道上,他顯然都是當時十幾億中國人中最難受的那個人。

有人說,劉翔的退役“拖拖拉拉了十多年”,這是中國最優秀運動員之一從巔峰最充滿戲劇性的滑落。人們經常搞不清應當同情他還是質疑他,挽留他還是“勸他走”。

昨天劉翔宣布結束職業生涯,他自己和公眾大概都松了一口氣。由于這一天總是要來,輿論毫不吃驚。最重要的是,在有了種種曲折之后,昨天劉翔的退役最終成為很有尊嚴的告別。輿論昨天集體回憶了這位年輕人曾經帶給國家的榮譽,以及帶給我們大家的那份驚喜,重溫了我們曾經受到的鼓舞。對于之后兩屆奧運會的不快記憶,人們很像是得到釋懷,真正放下了。

劉翔帶給我們的美好感受要比之后因他而生的復雜感覺分量重得多,這應算是公眾回望劉翔十幾年職業生涯的一份總結。他的成功來得正是時候,成為當時中國高歌猛進的一個激越音符。他的衰落則更多是個人悲劇,他已經獻給社會的東西,并不會因為他之后的賽場表現而打折。

中國需要劉翔這樣的青年,他們有天賦,而且能夠經過努力,在社會的鼓勵和幫助下把天賦釋放出來,登上輝煌的頂點。無論他們在這個頂點上站立多久,把這些頂點連起來,就有可能形成中華民族的新高度。劉翔大概要算“被議論最多的”奧運冠軍,但回頭看,他仍是那樣精彩、正面。

“極燦爛時光,一生難再遇上一次”。

劉翔職業生涯中的“極燦爛時光”其實不止一次。早在大多數國人2004年雅典奧運會認識他之前,他就已經拿到過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冠軍、全運會冠軍、國際田聯大獎賽冠軍,并且打破過亞洲紀錄和世界青年紀錄。即使是在他受傷退賽、不如巔峰期那么耀眼之后,他也依然在東亞運動會、亞錦賽和全運會上實現過三連冠,并一度回到世界男子110米欄排名的榜首。

但確實,對于大多數國人來說,從認識劉翔那一刻開始,他就是帶著燦爛的光芒來的。以至于之后的很多情節,人們反而不太習慣。

2004年,筆者還在上高中。雅典有時差,110米欄開始比的時候,中國已經進入深夜。當時我還問室友:劉翔是誰?他說:跑得挺不錯的,據說是中國男子田徑里最有希望沖擊前三名的。

其實劉翔奧運奪冠時我們并沒有第一時間看到,因為宿舍里沒有電視。我們的吶喊,是伴著收音機里解說員近乎歇斯底里的聲音一起的——在那個漆黑的夜里,整幢宿舍樓都爆發出吶喊。

對中國男子田徑,甚至對整個亞洲田徑來說,劉翔都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短距離男子項目,此前一直有“黃種人無法奪冠”的說法。但劉翔的出現讓世界看到,原來黃種人也是可以在這個項目上成為世界最佳的。甚至在劉翔奪冠后,我還清楚地記得,一夜之間,幾乎全國所有的中小學,都加開了110米欄的項目,以“發現更多的劉翔”。

有人把這種培養方式稱為“舉國體制”——舉全國之力,廣撒網,發現好苗子進行培養。與之相對的是職業體育模式。很多“舉國體制”的項目,本來就沒有太多的鎂光燈聚焦、沒有完善的職業聯賽,他們心中能期待的,只有亞運會、奧運會這些大賽。

于是,在北京、倫敦連續兩屆奧運會退賽之后,有人說劉翔是因為身背巨額的贊助合同所以不能提前退賽,也有人說是他背后的管理機構不讓他退賽,總之陰謀論滿天飛。其實,只要熟悉體育的人就知道,對一個爆發力極為重要的項目來說,“跟腱斷裂”四個字意味著什么。只要看看劉翔生涯的最后一幕就可以知道他心中的百味雜陳:他用單腳跳過終點,去親吻給他榮耀也給他非議、給他美好回憶也給他悲情畫面的欄架。因為,這就是他的人生,他以此為人所知,又最終要離開這里。

我們無意去揣摩當年的劉翔是為什么退賽,因為我們相信,任何一個優秀的運動員,如果實在不是力不能支,都不會浪費4年的美好時光,去完成一次陰謀論的安排。

直到現在,當劉翔終于可以說出“我努力過,是時候說再見”時,人們才發覺,距離上一次他出現在賽場上,已經過去3年的時間。3年,足夠我們適應飛人不飛,也終于可以理性平和地看待他的退役,并祝福他今后的生活。

花不能長好月不能長圓,殘酷的競技體育更是沒有永遠的冠軍。但當一切塵埃落定,回首往事,我們會發現,原來,有過最美好的時光,也就足夠了。

畢竟,他曾是最耀眼的那一個。

劉翔退役了。他在微博上寫下《我的跑道我的欄》,細數從13歲接觸跨欄以來的輝煌與黯然,如今終于說告別。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奪得110欄冠軍開始,劉翔便成為亞洲在田徑賽場上的傳奇與形象代表。“世界有我,亞洲有我”的自信猶在眼前。輝煌總是讓人銘記的。續后北京奧運會、倫敦奧運會的兩次退賽,卻讓他步入了接連的輿論漩渦,失意也是讓人難以忘懷。

被銘記的便是那個屬于劉翔的時代,那個曾經肆意青春、個性張揚的飛人,也是那個步履蹣跚、小心翼翼的失落人。其實,又有什么好失落的呢?成敗乃兵家常事,何況劉翔早就登上過巔峰。沒有必要苛求劉翔繼續從成功走向成功、從輝煌走向輝煌。從2004年迄今,11年里我國出現過三個具備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運動員:姚明、李娜、劉翔。他們的出現,既有舉國體制之力,也有個人團隊之功。姚之隊、娜之隊、翔之隊,都在體育與市場等方面刷新了人們對體育明星的認知、對體育產業的思考。

從2002年姚明被休斯頓火箭隊選為狀元秀開始,中國運動員的影響力開始為全球矚目,此后2003年至2008年姚明連續六個賽季入選NBA西部全明星陣容;2004年劉翔以平世界紀錄的方式榮膺雅典奧運會110米欄冠軍則是第二次,“中國速度”在全球范圍內刮起旋風,這股旋風一直刮到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其中故事廣為人知;到了2011年,年僅31歲的姚明因傷病宣布退役,而李娜卻強勢崛起。這一年,李娜首度摘得法網女子單打冠軍,成為亞洲第一位大滿貫女子單打冠軍得主,并在2014年三次闖進澳網決賽后封后,二度榮膺大滿貫冠軍。可也在此后不久,在網球運動員中已屬高齡的32歲的李娜宣布退役,留下無數傳奇。

現在,劉翔也退役了。屬于他們三人的體育競技時代畫上了一個句號,但新的人生又將開始。對于劉翔來說,退役并不算突然,年齡、傷病、跨欄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運動員生涯的有限性。遲至昨天才宣布退役,其中或許有種種考量。但人們其實是寬容的,絕大多數網友送來了祝福,送來了對他昔日摘得桂冠的肯定,人們都希望劉翔能夠在退役之后越過越好,當好政協委員,干好自己的事情,為中國體育作出其他貢獻。畢竟,劉翔掀起的黃色旋風,證明中國人也可以攀上速度的巔峰!劉翔一共參加了48次世界大賽,36次冠軍,6次亞軍,3次季軍。這樣的成績,已經足夠。

曾經閃耀的畫面可以被無數次回放,但新的閃耀必然需要在路上。姚明的青春、李娜的青春、劉翔的青春,都揮灑在運動賽場上,他們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中國當代體育的崛起,他們影響了無數體育迷,也會帶來更多人對體育的熱愛與參與。青春是無敵的,歡送青春,歡送劉翔,是為了歡迎新的姚明、新的李娜、新的劉翔,歡迎越來越多敢于挑戰國際體育傳統格局的青年運動員。當然,英雄不是突然產生的,以足球改革為先導的體育改革大局,必將解放更多的體育生產力,促生新的更多的英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三五年,就拭目以待吧。

劉翔退役了。回首劉翔的職業生涯,客觀地說,毀譽參半。前半程,劉翔因雅典奧運會奪冠而成為民族英雄、全民偶像;后半程,他在北京和倫敦奧運會以相似的方式輸在“起跑線上”,招致口誅筆伐。

劉翔只有32歲,未來的路還很長,有報道稱其退役后有意進入影視娛樂圈發展。無論今后做什么,劉翔想要卸下身上無形的包袱,再見藍天,都需要做巧妙的未來規劃。

縱觀世界體壇,危機公關是一門科學——處理好了,前途依然坦蕩;處理不好,則是永不見底的深淵。遭遇危機的職業體育大腕著實不少,“高球王子”老虎·伍茲、“網球女王”海寧、“飛俠”科比、“野獸”泰森等都曾經歷過大起大落。作為運動員,成績是硬道理,即使中途跌倒,只要隨后有拿得出手的成績,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爬起來;要是成績平平,如果處理巧妙,也可以延續知名度和關注度。

2009年11月,世界高爾夫天王伍茲在自家附近發生一起“離奇”車禍,事后隨著媒體的刨根問底,伍茲原本隱藏“地下”的緋聞勁爆涌現,僅媒體曝光的與其有染的女子竟然有14人之多。作為當時高球乃至世界體育第一人,“偷情門”讓伍茲好男人形象瞬間崩塌,不得不離婚,多家廣告贊助商與其解約。不久,伍茲發表致歉聲明,還決定無限期退出職業高爾夫比賽。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在丑聞“風聲”最緊的時候,伍茲選擇退出,其用意就是讓時間來沖淡甚至抹掉一切。在高爾夫界,伍茲的地位無人撼動,缺少了伍茲的高爾夫球場,注定會流失大批觀眾。伍茲剛剛宣布退出,就有人開始盼望他復出。等到觀眾以及整個高爾夫球界都急切地想念他時,那時就是他復出的最佳時機。時至今日,伍茲依然是高球賽場的巨星,盡管成績較此前有所下滑,依然不乏贊助,球迷和贊助商早已將他當年的丑聞拋之腦后。

另一個例子是比利時網球名將海寧。2008年4月,當時女子世界排名第一的海寧突然宣布退役,成為首位宣布掛拍時仍然位居世界第一的選手。海寧的急流勇退,引起一片嘩然。海寧退役時只有25歲,正是當打之年,且集所有榮譽于一身,很多人對其退役無法理解。其實,海寧退役事出有因,比利時網球選手羅胡斯懷疑海寧退役是因為服用了興奮劑而被秘密禁賽。18個月后,海寧重新復出。退役成為職業運動員規避問題的一種辦法,“風頭過后”再次上陣,只要能保證有效“曝光”并輔以一定成績,就可再聚人氣。

科比則靠賽場表現挽回聲譽。2003年夏,一位名叫菲貝爾的19歲女子起訴科比性侵犯,科羅拉多鷹郡警方簽署了對科比的逮捕令,令科比人氣大傷。此后科比多次在球場和法院之間來回奔波,但科比每次從鷹郡返回賽場時,一定會在球場上爆發活力,狂飆高分。科比的性侵事件在雙方和解后,人氣就很快得到恢復。

公關危機處理也有敗筆,最典型的就是“莽漢”泰森。1997年,泰森在與霍利菲爾德的重量級拳擊比賽中,情急之下居然張嘴咬傷了對方的耳朵。時至今日,泰森連一句道歉的話都沒說過。外加之前因強奸而坐牢的不良記錄,曾經一場拳進賬幾千萬美元的泰森家道中落,2003年宣布破產。此后,泰森演過色情片,玩過自由搏擊,當過人肉沙包,也在拉斯維加斯的酒店里當過供人合影用的道具……沒有合適的公關處理手段,又缺乏自我約束,即使“牛”如泰森,最終也只會破敗不堪,一地雞毛。

劉翔職業運動員的生涯結束了,要想重新塑造當年陽光活力的形象,還有很長路要走。劉翔想要轉型成功,保證曝光率,多參加參加慈善活動,或者做體育公益推廣,都是不錯的選擇。

“再見!我的跑道我的欄。”昨天下午5時,劉翔在他的iPhone 6 Plus 手機上點下微博發布鍵,同時按下職業生涯停止鍵。

近五千字的長微博文字,沒有分段,看上去有點凌亂,但這可能正是劉翔此刻的心情。回顧往昔歲月,他感慨“人生太順了,也許并不是好事”。能把自己看清楚,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只是因為怕再被說“劉跑跑”,接二連三強求硬上,結果得不償失,這是劉翔的另一個痛的教訓。戲劇性人生,不要用戲劇的方式對待。在文字開頭,劉翔留戀兒時把欄架當做大玩具的甜美時光,這與他成為職業選手后的情形是天壤之別。其實人生很多事情可能就是這樣,“玩”得好,才能贏。

劉翔退役的傳聞從6年半前就開始了。記得北京奧運會男子110米欄預賽那天,我正在“鳥巢”門口漫無目的地溜達。突然一位女觀眾眼圈泛紅跑了出來,一頭栽進層層熱浪。被記者們攔下后,她緩了半天才擠出五個字“劉翔退賽了”。體育場內隨后響起了Beyond樂隊的《海闊天空》,我當時就在心里痛罵現場DJ,是不是事先有意準備好的。你聽歌詞里就有一句:“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從北京奧運會退賽,倫敦奧運會退賽,直到今年清明節假期首次確認,關于退役,真真假假,反反復復,幽幽暗暗。怎么會這樣?劉翔是務實的巨蟹男,不會有天秤座的反復糾結。那是因為他在賽場之外的反射弧特別長?也不對。事實情況是,盡管劉翔宣稱只會在個人微博上發布最終消息,但退役從來都不是他自己能決定的私人事務。退還是不退,并非劉翔一人的糾結選項,他只不過扮演了一個孤單角色。這是一場各級體育主管部門、運動隊、贊助商等多方的激烈博弈,絕不是劉翔肆意任性的獨角戲。它們反復角力的,不單單是劉翔的傷情和成績,更有現實的利益。

印象中劉翔成名后第一次引發爭議,應該是因為他走進了上海中小學教科書。當地電視新聞曾經放過這樣一個畫面:陽光燦爛的教室里,學生們齊聲朗讀“一聲槍響,炸裂長空。劉翔疾如炸雷……”那會兒我就擔心,劉翔的運動生涯和人生還都很長,中間萬一出點差錯,顛覆了原先完美形象,讓這些天真的孩子們情何以堪?從那時起,劉翔不再只屬于運動場,而是國家榜樣、民族英雄。他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為國爭光,同時也代表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正確價值觀。被推到英雄的高度,劉翔就更加不屬于他自己。

英雄可以遲暮,絕不可氣短。退賽沒那么簡單,退役就更難。在劉翔退役這個爭論漩渦中,出現了一個奇觀:一邊是公眾的心疼和理解,“退吧退吧快退吧”;另一邊卻是劉翔一方的苦苦相熬,“不退不退就不退”。這其中,牽扯的因素眾多,劉翔怕也是身不由己。當潮水退去,唯留各自唏噓。

很多人說,劉翔的“悲劇”是體制種下的苦果。包括體育行業在內,現在一說起改革,好多領域都可以把“去行政化”作為目標。不論何種方式,面對的障礙仍然是利益。當中央深改組第十次會議將足球改革放在第一項時,我并不覺得意外。因為困擾中國體育幾十年的體制性弊病,或許能從此找到改革突破口。困擾劉翔們的問題,可能會找到比李娜們更好的解決辦法。

足球改革是要為體育、文化和其他領域的改革蹚路,為那些同類組織團體的轉型尋找方向。不僅僅是足協從上到下的剝離重組,喊了很多年的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團體改革,也都可以參照跟進。但必須注意的是,在一個資源被行政力量高度掌控的社會環境中,單單把個別單位的行政化色彩去除,表面上看改革目標已經完成了,其實前景仍然堪憂。“去行政化”改革首先需要資源配置手段的改變,需要整體環境的共同轉變。

說再見不易。再也不用被卷入利益紛爭了,劉翔使用微博文字發布退役詳情,聽不出他敲每個字時聲音是否顫抖。希望劉翔不再恨他的腳,不再揭開那段傷,終于可以卸下包袱,步入新的生活。祝福他在未來人生中,能繼續“玩”好。

昔日“翔飛人”的職業生涯即將畫上休止符,隨之而來就是關于“下一個劉翔”的諸多猜測。其實,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回望一下上一個“劉翔”——昔日短跑名將、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的故事,或許更有裨益。

劉長春是上世紀30年代中國的“短跑王”。1932年第十屆奧運會舉辦時,中國東北三省被日本侵占,內憂外患的國家連運動員出國經費都難以支付。日本強迫劉長春代表偽滿洲國參加洛杉磯奧運會,被劉長春斷然拒絕。他含淚告別妻兒,歷盡艱險逃出日軍重圍,輾轉找到張學良將軍資助赴美船票,經過23天的海上漂泊,終于代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站在奧運會賽場上。

如果說,劉翔是舉國體制培養出來的運動員,那么劉長春則一定程度上稱得上是一位“高手在民間”的體育人,他首度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時還是個大學生。

劉長春所處的時代,中國尚積貧積弱,依然誕生了這樣偉大的選手,現在國力殷實,為何尋找下一個“劉翔”反倒顯得如此之難?

誠然,如果說劉長春與劉翔所處的時代跨度太大,如此縱向比較顯得有失偏頗,那么橫向比較又會如何?

美國一直是奧運霸主之一,其實力主要來自大學體育。高校是培養高水平競技體育人才的重要場所,一邊上大學一邊參加運動隊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美國的大學運動員中,涌現了眾多的奧運和世界冠軍。

中國已經提出了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轉型的口號,這也成為一條從競技體育輝煌帶動群眾體育發展的路徑。一段時間以來,像劉長春一樣的“民間高手”正越來越受到關注與歡迎,優秀選手的誕生路徑正逐漸多元化。

極限馬拉松跑者陳盆濱就是這樣一個人,日前他從廣州海心沙開啟“100天100個馬拉松”的挑戰。姚明談及此事時說,現在越來越多這樣的體育人在社會上被大家所推崇,創造出價值,這讓人們對體育的理解有更大的突破,人們需要更多像他這樣的人。

陳盆濱希望用自己挑戰極限的行動感染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姚明認為,增加體育人口是中國體育實現突破和改革的關鍵因素,“體育人口是一個很關鍵的要素,2025年要實現體育產業的5萬億,這個5萬億要用什么來衡量?我認為重要的是有更多精彩賽事,更重要的是有更多的體育人口,一切經濟數字都是以人口作為基礎,”姚明說。

不管怎么說,劉翔一度是中國體育的標志性人物之一。當昔日巨星逐漸落幕,不妨關注更多像劉長春、陳盆濱一樣的民間高手。劉翔無法憑一己之力帶給中國體育新生,但眾多的“劉長春”卻能給中國體育帶來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