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駐省辦”需要引入有效的外部監督,把摸清的家底公之于眾,把規范清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必要的公開】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關于清理規范駐省會城市辦事機構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提出,要撤銷縣級政府駐本省省會城市的辦事機構,撤銷市、縣兩級政府職能部門駐本省省會城市的辦事機構。這一消息立即被不少敏感媒體所捕捉和報道,引起社會普遍關注和極大期待。
清理規范駐省會城市的辦事機構,通俗點說就是撤銷“駐省辦”。這一消息很自然地引起人們對于5年前開始的撤銷“駐京辦”的聯想。明眼人不難看出,兩者不僅存在內在相似性,也存在遞進深入的關系。撤銷了各地的“駐京辦”,再來撤銷“駐省辦”,正是反腐深入和細化的必然。
從治理公車腐敗到關停豪華私人會所,從大力“簡政放權”到約束“三公”經費,掃除作風問題滋生的各個角落,不給作風問題以反彈機會,大力鏟除滋生腐敗的環境和土壤,著眼于建設好廉政文化的“軟環境”,是中央始終關注的重要方向。
撤銷“駐省辦”贏得了不少人的積極評價,但不少人也擔心,是否會像撤銷“駐京辦”那樣,留下一些死角?客觀而言,撤銷“駐京辦”在過去幾年里的確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不少“駐京辦”被關,一些“駐京辦”的功能也發生了轉化。但同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駐京辦”的轉型并不徹底,一些“駐京辦”如今至少仍是有地方特色的“吃吃喝喝”的重要場所。
正如不少人所說的那樣,不少“駐京辦”的吃喝不是一般公眾消費得起的,其售賣的地方特產也并不便宜,社會公眾去那里消費的能有多少?如果真從餐飲的角度來看,它要是不能與市場化的經營實體同臺競技,那么它又靠什么生存?如果“駐京辦”退化為只具有吃吃喝喝的功能,那么還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對此,不少人懷疑,“駐京辦”極有可能存在它不為人知的“生存秘籍”——很大程度上仍是地方“跑部前(錢)進”的前沿陣地,并且仍然是一些地方領導干部的世外桃源。
這些關于“駐京辦”的感受與判斷決非空穴來風,在“駐省辦”上也同樣有所體現。正如撤銷“駐省辦”的文件當中所稱的,“一些駐省會城市辦事機構公務接待不規范,鋪張浪費,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顯然不是一種套話,也足以表明中央對“駐省辦”的相關情況是非常清楚的。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交通條件逐步改善,簡政放權不斷推進,向久遭詬病的“駐省辦”動刀子,是反腐敗深入的必然,也無疑是人心所向。
為此,撤銷“駐省辦”要吸取撤銷“駐京辦”的經驗,要避免被搞變通、打折扣。首先,要清理規范駐省會城市的辦事機構,需要對各市、縣在省會城市到底有多少這樣的機構進行詳細統計,對各自的功能、財務花費等進行調查分析。只有摸清“駐省辦”的“家底”,才能在清理規范中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撤銷“駐省辦”同樣需要引入有效的外部監督。把摸清的家底公之于眾,把規范清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必要的公開,讓群眾都看得見,并引導群眾參與到監督過程中來,發現問題及時舉報,決不能讓“駐省辦”變換花樣來逃避檢查。
開弓沒有回頭箭,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以人民群眾的期望為目標,始終著眼于人民群眾身邊的各種作風問題和腐敗現象,包括“駐省辦”這樣的還不曾得到有效治理的問題,發現一個解決一個,讓清理規范駐省會城市辦事機構取得人民滿意的成效,推動黨風、政風、民風持續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