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院士、大學教授因身陷科研經費腐敗丑聞被查,科技投入問題再次成為社會熱議話題。與此同時,《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獲批,有力地回應了公眾關切。有專家稱,這一方案的出臺,意味著我國科技投入的管理將出現歷史性轉折。(10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
資料顯示,2013年全國公共財政科技支出超過5000億元,而1978年這一數據僅為52億多元——不到40年,我國的財政科技投入增長了近100倍。科研投入的增長,在近些年呈現出喜人景象,但與此同時,科研腐敗和科研注水現象也越來越普遍,以至于有人痛心發問:科學家們怎么在曾經孜孜以求的科研經費面前倒下了?
對于這組數據,我覺得有兩個背景信息需要留意:其一,科研經費亂象實際上是一個老問題了,這些年科研經費多了之后浪費驚人,在過去科研經費捉襟見肘之時候同樣存在類似問題;其二,財政經費“跑冒滴漏”現象,不僅存在于科研領域,其他政府撥款的項目中也大量存在,有些甚至比科研領域更嚴重。
結合這兩個背景信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當前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其根本原因不是錢太多(事實上我們的科研經費總體還是太少),更不是科學家集體性墮落(雖然不排除個別人有此情況),而主要是一個科學管理的問題。
道理很簡單。科學家可能是這個星球上最有智慧的一群人,既然他們能精確地把衛星送上月球,管好5000億元的科研經費,想必也不是什么難事。但問題恰恰在于,科學研究工作與科研經費管理,奉行著幾乎完全相反的邏輯順序。
科學研究奉行的是“共榮原則”,它是以最優秀人的水平為代表的。一個拔尖人才的一項科研突破,代表著一個群體的科研水平,讓大家都覺得“與有榮焉”。然而,科研經費管理適用的恰恰是“木桶理論”,它總是受最差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的約束,即使多數人是自覺的,但也不能忽視那些最差的人的表現。
有人認為,科研經費的管理者必須是一個“惡人”。這個“惡”,不是說管理者的品質低下,而是他在被管理者面前應該是一個不講情面的人,追求“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更重要的是,他假設被管理者都可能有潛在的人性缺點,而管理的目的就是讓不自覺的人無從下手。
因此,科研經費存在的問題,本質上是一個管理學命題。這跟科學家的能力以及總體品質,并沒有太大關系。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管理制度,即使再聰明的科學家,恐怕也不能做到毫無紕漏,因為漏洞無處不在,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哪條是正確的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講,不是科學家自己管不好科研經費,更多的還是管理的導向沒有做到明確具體、獎懲分明。
可以看出,此前媒體對科研經費的批評,最終指向的不僅僅是揭露和批判,更多的是一種期待和關切,呼吁完善的監管制度的出現。在這個意義上,《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出臺,對于科研工作者來說,既是一種約束,更是一種保護。通過約束少部分人內心的“小惡魔”,能夠保護執著科學研究的“天使”。
一個管理方案的出臺,能夠回應民眾的一部分關切,解決現實中的一些問題,讓科研經費回到其科學屬性。不過,除了用制度約束不自覺者,防止出現“一個課題報銷一千多張火車票”的亂象,還得要創新分配方式,讓更多具有探索精神的突破性科學研究得到支持。畢竟,有效率才是最大的節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