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了一次老家,好幾位鄉鄰都頗為痛惜地說:“炳爺走了,往后誰來給咱們評理和拿主意?”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往下一沉。是的,也許自此以后,這個村子就再也沒有像炳爺這樣德高望重、為人正直、處事公道的德賢長輩了。
我們這個村子是個族村,2000多村民有三分之二都是同姓同宗。然而,村莊就是一個小社會,像村中修路鋪橋這樣的大事,以及鄰里之間產生矛盾糾紛這樣的小事,多年來一直都靠像炳爺這樣的德賢長輩出來拿主意、出計謀、斷是非。
為村民主事的德賢長輩,幾十年來,一般都維持在五六個人左右。他們當中,有讀過私塾的,有見過世面的,有輩分高的。遇到村里有什么事情,他們就聚集在一起商量對策,通過點點滴滴的努力,或者憑著高尚的人格魅力,獲得了鄉親們的尊敬和愛戴。所以,只要他們出面,幾乎沒有什么事情是辦不成的。
有一次,村里要拓寬道路,要征用一戶人家的幾分地,村干部怎么做工作都不行。村里的幾位德賢長輩知道這件事情后,就把這戶人家的戶主叫到村中的祠堂,狠狠地罵了一頓。這位強壯如牛的漢子,當時連一句話都不敢申辯,回去就把地讓了出來。
村里有位老人,共育有四個兒女,可當老人失去勞動能力后,卻沒人愿意贍養他,老人只好向幾位德賢長輩哭訴。幾位德賢長輩氣得不行,也不顧年老體弱,每人拿著一根指頭粗的竹竿,找上門對老人的不孝兒女劈頭就打,一邊打一邊罵:“打死你們幾個不知好歹的畜生?!闭f來也奇怪,老人的兒女連躲避都不敢,一再保證會好好地照顧老人。
其實,像類似的事例還很多很多,村里的德賢長輩,積極主動地配合村兩委會解決了許多棘手的問題。前些年,為了喚起鄉親們的同宗同祖意識,他們還籌集資金修了宗譜,主持過幾次祭祖儀式。
正是有了為村子為眾人主事的德賢長輩,多年來,村里從沒有發生過一起刑事案件。偷蒙拐騙、打架斗毆、賭博酗酒、棄老遺子的現象也很少出現,村里人都本分為人,認真做事,鄰里之間更是相敬如賓,和諧相處。
然而,隨著村中幾位德賢長輩的年事漸高,以及相繼去世,再加上村子里一些接受過教育,有一定文化知識,也有一定能力的“精英人士”融入城市工作和生活,鄉村的德賢長輩開始“斷檔”,直至消失了。
失去德賢長輩的鄉村,肯定會給鄉村治理帶來負面影響。真期待一批有德行、有經驗、有學識、有資本的“能人”,能夠重返鄉村,續接上鄉賢治理鄉村的傳統文化命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