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丝袜视频高清中文字幕,最刺激的欧美三级网站,在日本看免费XXXXXX,久久成人人电影网

   簡/繁 體

云南魯甸地震災后重建工作,已經提上議事日程。重建家園的工作頭緒萬千,任務繁重,很多人都希望從日本災后重建中取經。日本的一個經驗是,有法可依讓災后重建更容易順利開展,也更容易維持社會穩定——作為一個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日本從防災、救災到災后重建,都有一套詳盡的法律體系。

早在1947年,日本就制定了與災后重建有關的《災害救助法》,以便在發生災害時,全國能在地方政府、紅十字會等其他團體和國民的合作下,有序組織必要的援助措施,保護災民和維護社會秩序。這項法律明確規定,災害發生后的應急生活援助,原則上由各地政府承擔;根據地方財政實力,國家也會負責一部分。

地震災害之后,失去家園的災民如何站起來,重新開始生活,是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日本在1998年又制定了《受災者生活重建支援法》,以援助遭受自然災害的災民生活為目的,向災民提供生活重建援助金,幫助災民重新自立生活。

其實,日本制定這些法律,也是吸取了現實教訓的結果。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后,有很多失去住宅的災民希望政府能提供補貼,但當時有不少人反對把公共費用投在私人財產上。時任首相村山富市甚至說:“自然災害導致個人受損時,原則上要通過自主努力進行恢復?!贝撕螅涍^民間不斷呼吁,1998年5月《受災者生活重建支援法》終于在日本國會獲得通過。有了這項法律規定和保障,人們因自然災害房屋全毀、半毀或成為危房時,都可以獲得來自政府的援助金。

除了房屋受損,因自然災害導致生活長期困難的家庭,也是政府援助對象。按照法律,日本政府為這些困難家庭,購買生活必需品的費用和搬家費用,最高可達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萬元)。此后,這部法律在2004年和2007年又經過了兩次修改,主要是在費用標準上有所增加,而且簡化了申請補助金的手續。

地震等大規模自然災害不僅對遇難者是滅頂之災,對遇難者親屬也是難以撫平的創傷。如何撫慰遺屬也是一個重要課題。1973年日本制定了《災害撫恤金支付法》,該法制定的契機是1967年8月發生的“羽越暴雨災害”。該法規定,對災害死難者遺屬,應支付“災害撫恤金”;對因災害精神受創傷或身體出現殘疾的人,應支付“災害殘疾慰問金”;對于受災家庭戶主或財產遭受損失的,還會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災害援助資金貸款”。這些資金主要來自國家和地方政府。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之后,特別是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讓人們發現了災后重建的法律空白和新的課題。為此,日本在2012年6月制定了專門針對此次災難的法律——《兒童和受災者援助法》。這項法律要求政府援助受災居民生活,尤其是加強對兒童住宅、學校和幼兒園周圍道路的清污工作,確保飲食安全等;同時,它還要求國家要對放射線對人體影響進行調查研究和技術開發,培養調查輻射和開展醫療的人才,根據放射線量調查結果,每年調整援助的對象等。

除了以上幾部主要的法律,日本政府對于洪災、海洋災害、堤防受損、農林漁業受損等災后重建工作,都建立了詳細的法律法規,總數達到30多部??梢哉f,這些涵蓋方方面面的災害法律,對于日本的防災和災后重建發揮了重要作用。

每次災難之后,社會很容易陷入無序和混亂,日本這些針對災害的法律,看起來很繁瑣,但卻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救災效率,促進公平,彌補對受災人們的傷害,更快更好地推動重建工作。中國也是自然災害多發國,這一點也很值得借鑒。

“人生為棋,我愿為卒,行動雖慢,可誰曾見我后退一步?!敝x樵,云南公安邊防總隊醫院中士,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東嶺村人。8月4日,在云南魯甸地震災區營救群眾時,他被山上滾落的石頭擊中,卷入堰塞湖激流。萬千群眾同守望,共祈福,期盼奇跡出現。8日9時45分,噩耗傳來,他的遺體在堰塞湖被發現。(8月9日《福建日報》)

24歲,正是人生最燦爛的青春歲月。大多數人心懷夢想,奔走于人生的職場,在這個年齡時段里,不拘于失敗,只有奮進。而謝樵,把自己喻為一個小卒子,一步一個腳印,勇敢面對困難。為了災區人民,為了抗震救災,即使付出生命又何所惜!他身上所體現出的定力與步卒精神值得高揚!

謝樵,之所以會主動請纓排險,是因為他有著閩東好兒郎的本色。“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的精神早已膾炙人口,更精準地刻畫出福建男兒的奮進與果敢。同時,作為一名軍人,謝樵“在部隊很努力,先后榮獲嘉獎2次,還曾獲評‘優秀士兵’和‘優秀學員’?!彼钠床c上進,正是年輕人學習的關鍵。

在謝樵眼里,好男兒志在四方。他十八歲考上閩東工業學校,但卻出于對軍旅生活的向往,毅然選擇入伍。他心中軍人,是最高的榮耀的象征,是最契合他向往的不囿于一隅,心懷家國的職業。在奉獻中將自己的最寶貴的青春年華融入時代與國家的脈動。這種大視野、大情懷,彌足珍貴!

在謝樵身上,危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戰友回憶他“不太愛說話,但辦事認真,工作起來是拼命三郎”。很多時候,沖在最前面是一種責任和擔當。犧牲前,他說:“我就是來救人的,我先上!我年輕、身體好、懂水性,我先來!”6年的軍旅生涯中,將他矢志不渝的本色磨礪得更具鋒芒。救災一線,他堅定,但非偶然。

新時代的年輕人或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困難,但不退縮,敢擔當,才是青春的寫真。英雄謝樵已長眠于閩東故土,但他的步卒奮進精神卻閃耀魯甸,照亮著更多時代青年。青春作伴,夢想起航,“我愿為卒,行動雖慢,可誰曾見我后退一步!”

謝樵,真正的閩東好兒郎,我們將把你的名字刻在心上!

【尊重生命不止是言辭的表達,更隱含在每一個細節中,比如制度防范、災難后的快速反應、最大程度撫慰人心及通過制度銜接和落實讓公民有尊嚴。】

8月3日16時30分,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截至4日零點30分,地震已致367人遇難。

還沒從慘烈的昆山爆炸回過神來,云南昭通地震猝然而至。不得不接受的殘酷事實是,昭通地震導致的遇難人數可能還會上升,這是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更令人揪心的是,巧家縣沙壩村沙壩小學遭受重創,有人被掩埋。

災情就是命令。地震發生后,多種搶險隊伍迅速投入救援。事發后,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緊急啟動國家救災應急響應,國家減災委秘書長、民政部副部長姜力率8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趕赴地震災區查看災情,協助指導地方開展抗震救災工作。中央的快速批示和行動,對抗震救災勢必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震后“黃金72小時”,救援必須爭分奪秒,與死神拼速度。由于地震震中海拔較高,救人殊為不易。魯甸夜間最低氣溫在17-18℃左右,而據中國氣象局預報,未來7天魯甸多降雨,救災需警惕余震和降雨造成的地質災害。

每有災難,民間力量的動作同樣不可或缺。一定程度上,志愿者能夠彌補官方力量難以觸及的地方,也能發揮更靈活、更細致的特點,最大程度撫慰遇難者家屬的傷痛。

2009年5月修訂的《防震減災法》明確規定,學校等已經建成的建設工程,“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或者抗震設防措施未達到抗震設防要求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抗震性能鑒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誠然,必須把學校建成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能夠抗擊地震的沖擊,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孩子安全。不幸中的萬幸是,這次地震發生在暑假。

魯甸地震牽動億萬人心,惟愿通過制度化安排,讓傷者得到最好的救治,讓災民得到最有力的安置。更期待的是,“生命第一”有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尊重生命不止是言辭的表達,更隱含在每一個細節中,比如制度防范、災難后的快速反應、最大程度撫慰人心及通過制度銜接和落實讓公民有尊嚴。無論在平時還是災難時節,尊重生命都應該是一種篤定而自覺的價值傳承。

本報特約評論員 王石川

【每一次災難,都能讓我們更好地認清現實、發現問題,進而轉化為改變現實、解決問題的經驗?!?/p>

魯甸地震災區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學開建,意味著魯甸抗震救援工作,正式轉入重建家園的新階段。逝者已矣,生者堅強,被地震打亂的生活將逐漸回到正軌。有汶川、玉樹、蘆山等災后重建的經驗,有黨和政府堅強有力的支持,有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幫扶,在地震中痛失家園的魯甸人,再過一段時間應該就能住進新房。

與以往所有地震一樣,災民的房子依然是公眾關注的焦點,同樣也是災后反思的落腳點。在這段時間的媒體報道中,我們已經無數次地看到魯甸房子的脆弱,“絕大多數遇難者是被倒塌的房子壓死的”;我們也曾深刻感受到魯甸人的貧窮,年收入不足5000元的他們,即使拿到微薄補助也蓋不起需花費10余萬元的抗震房。

地方政府當然知道遍地的土坯房弱不禁震,也早在2008年就啟動了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甚至還提出了“2020年農村民居基本具備抗御6級左右地震的能力”的目標。然而,進展緩慢的農房改造工作仍沒有跑贏地震——官方數據顯示,2013年的農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中,魯甸縣的開工率僅為59.08%,在昭通11個縣中排倒數第二;竣工率方面,魯甸縣僅有0.08%,排名倒數第一。

曾多次參與抗震救災的新華社記者發現,在去年蘆山7.0級地震中,很多農房在汶川地震后進行了加固處理,房倒屋塌的情況并不多;而在此次魯甸6.5級地震中,有的村莊震后基本看不到高于一米的建筑,傷亡因此比蘆山慘重數倍。試想,如果魯甸的農房改造工作完成得更好,地震災難造成的損失可能會小很多。

念魯甸,望西部。在地質災害多發、經濟基礎薄弱的西部地區,還有很多地區都像魯甸一樣,有很多抗災能力極差的房子,有很多蓋不起抗震房只能自求多福的百姓。隨便一次地震、一場洪水或是一次泥石流,就會讓這些地方成為“下一個魯甸”。從這個視角來看,接下來我們該重建的不僅是魯甸,更是整個西部。

如果說抗震救災是與死神賽跑,那么,防患于未然就是與災難競速。從汶川、玉樹重建中吸取經驗,從魯甸地震中吸取教訓,補齊西部地區尤其災難多發地區的“欠賬”,消除潛在的地質災害隱患,落實中央部署的農房改造工作,讓老百姓都能盡快住上結實抗震的房子,從長期來看,是一項比直接扶貧更緊迫的任務。

在對危房進行改造加固的同時,也可以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對部分確實不適宜居住的地區進行“災害移民”。歷次災后,都有一些地方因交通不便、地質環境復雜而成為“孤島”,即使災后原地重建新房,未來的生存、生活依舊堪憂。四川、甘肅等地的經驗是,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將部分民眾遷移出去,在更適宜居住的地方科學規劃新的聚居區。這種成熟的模式,值得地方借鑒。

當然,監管介入、加強審計、賬目透明,也是前幾次災后重建的寶貴經驗。無論是推進農房改造工作,還是開展“災害移民”,只有未雨綢繆地做好監督,防范偷工減料、擠占挪用資金等亂象,才能讓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失去的,必將在民族的進步中獲得補償?!迸c災難作斗爭的過程,正是我們認識自然規律并不斷趨利避害的過程。每一次災難,都能讓我們更好地認清現實、發現問題,進而轉化為改變現實、解決問題的經驗。為避免魯甸今日遭遇的不幸被其他地區“復制”,為西部地區排險的工作已刻不容緩。

新華每日電訊 易艷剛

【災難頻發,卻也逼得我們轉型、進步,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成熟、堅韌,甚至從中生長出不可小覷的中國力量?!?/p>

中午,平時話不多、更少議論國是的鐘點工忽然跑來找我聊天:“不順呀,我們國家怎么有這么多災難,又是火災,又是地震!”她嘆著氣絮絮地說著,替失去生命的災區同胞和家人而心疼,也因天災人禍對國家發展可能的影響而心急。

云南魯甸,既不是她的家鄉,也不是她會去的地方,更沒有親人朋友在那邊。在這場地震發生之前,不僅是她,對于我們多數人,魯甸只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所在,從未聽說,也不必在乎。

但是災難,讓整個中國的目光齊齊地聚焦在這里,讓數以億計的百姓人心被這里的每一次坍塌、掩埋、犧牲、救援所牽動。“渾水泡面”的新聞初出,真假莫辨,但它透露出的信息,讓人平添擔慮:到底,災區百姓和救援人員能不能得到充足、安全的食物供給,讓他們在大災之后不致再受凍餒之苦?為營救災民而犧牲的24歲武警戰士謝樵的遺照,在網上一次次被打開、轉發,雖然不能到現場,但在心底,恐怕已有無數人表達了感動與敬意。傷亡人數隨著搜救展開而日日更新、持續上升,專業人士與媒體已在反思鄉村民居的建設安全該如何加固和保障,一個集體哀悼儀式將在頭七的日子里舉行。更多的人們則點起蠟燭,為災區百姓祈福;在網上獻花致意,為救援工作加油。

關切,在意,忙而不亂,因為災難已經發生,生活依然會繼續。

我們很難不回想起6年前的汶川大地震。那場巨災的發生和最初救援,曾經讓我們窺見了無數“問題”,也有了許多破天荒的第一次:及時公布遇難者人數、名單,讓國旗為失去生命的普通國民而降半,直面校舍安全,建立災難遺址博物館,救援效率與志愿者管理問題……從那時起,經歷了玉樹地震、雅安地震,再到如今的魯甸地震,曾經的混亂、遲緩,漸變成有序、積極,曾經的敏感、艱難,如今變得自然而然,不言而喻。

斜貫中國西部的那條地質斷裂帶,似乎已進入新一輪活躍期,動不動就要發一回威,讓人類感受一下生命的渺小、脆弱與不可預期。然而,災難頻發,卻也逼得我們轉型、進步,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成熟、堅韌,甚至從中生長出不可小覷的中國力量。

這個魯甸地震遇難者的頭七,讓我們又一次在同一時刻低下頭,為逝去的生命,送去最真切的痛悼與哀念。然后,反思并行動,看我們該怎樣防范災禍、減少傷害,從遷出不安全、不適宜人類居住地帶到加固簡陋鄉屋,從切實做好逃生、救災演練到更好利用先進科技成果。裨補缺失,消除隱患,不因災難發生于偏遠而輕忽,也不因被埋葬者是鄉野小民而怠慢。

災難教會我們懂得,生命不能獨在而要相互依存,生命需要平等對待與尊重。中國的發展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最終都要落足在一個個個人的健康、平安、幸福上。

本報特約評論員 姜泓冰

【“哀悼遇難同胞成為制度安排,彰顯了國家對生命的尊重,讓人充分感受到公民之于國家的意義。經過災難的洗禮,公民更加珍惜生命,全力重建家園,以尊重生命的名義緬懷逝者,以愛的名義追求美好生活,愿逝者安息,生者更加堅強?!薄?/p>

為表達對魯甸6.5級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云南省人民政府決定,今天10時起,全省在各條戰線上工作的人員及在廣場、商場、公園、車站、碼頭、機場等公共場所的人員,就地駐足默哀3分鐘,全省防空警報鳴響,汽車、火車、船舶鳴笛志哀3分鐘。

近年來,哀悼地震中遇難的同胞漸成慣例,從汶川大地震發生后5月19日至21日設立“全國哀悼日”,到玉樹地震、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后,全國默哀,皆降半旗,漸漸成熟的制度安排,彰顯了國家對生命的尊重,培育了國民讀懂生命價值的意識,讓人充分感受到公民之于國家的意義。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災難洗禮,公民更加珍惜生命,全力重建家園,以尊重生命的名義緬懷逝者,以愛與堅強名義追求美好生活,愿逝者安息,生者更加堅強。

尊重生命,體現在千方百計救援上。連日來,災區涌現不少感人事件,比如在搶險途中犧牲的云南邊防戰士謝樵,他最后的勇毅定格成了永恒,用生命書寫了軍人的偉岸與職責;巧家縣包谷垴鄉紅石巖村冷家坡社小組長周清順帶領村民抗震自救,連續工作三天沒有睡覺,因腦溢血復發去世,年僅43歲。我們還看到,“切糕王子”阿迪力,不遠千里送去5噸切糕;“羊肉串慈善家”維吾爾族大叔阿里木,采購大鍋、鮮牛肉、胡蘿卜和洋蔥,為災民做手抓飯……這些可歌可泣的義士令人感佩,值得濃墨重彩點贊。

目前,災區的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復,電力線路已經全部修復,災區應急供水保障取得重大進展,已解決20多萬人的應急供水。不過,由于情勢復雜,抗震救災比想象的更艱難,一些突發情況令人防不勝防,甚至危機四伏。

在此次地震的次生災害中,最嚴重、威脅最大的當屬牛欄江紅石巖堰塞湖。來自國家防總的消息稱,截至9日下午4點,紅石巖堰塞湖水位距離堰塞體埡口底部只剩39.67米,風險等級已經升到最高級別。此前一天,中國解放軍工程兵用浮橋向牛欄江紅石巖堰塞體運輸挖機時,突然遭遇余震,余震造成堰塞湖上方山體滑坡,落石飛滾而下,險象環生。紅石巖堰塞湖的周邊環境,甚至比汶川地震時的唐家山堰塞湖更惡劣。盡管救援排險有巨大難度,但為了災民的生命安全,救援隊員仍在堅守,令人感動之余生發無限敬意。

按照相關部署,各路救援隊全力搜救被困人員,轉運傷員的同時,災區抗震工作逐漸進入轉移安置階段。據報道,災民的衣、食、住、用、醫等,正進一步得到保障,人們正重拾生活的勇氣;派出所、信用社、郵政所很快搭起了帳篷,各項服務正在開展。秩序恢復,基本生活有保障,災民才能逐漸點燃重新生活的信心。

除了生活保障之外,災民還需要心理救援。2008年11月,一項對都江堰、北川等極重災區20萬人口的調查結果顯示,90%左右的災區個體心理狀態均不同程度受到影響,約30%的個體存在心理問題。日本導演北野武談到日本的一次地震曾感言:“悲慟是一種非常私人的經驗。震災不能籠統地概括為‘死了2萬人’一件事,而是‘死了1個人’的事情發生了2萬件。2萬例死亡,每一個死者都有人為之撕心裂肺,并且將這悲慟背負至今?!焙茱@然,對幸存者進行科學、有序的心理重建,他們才能越過悲傷,更好地面向未來,否則,嚴重的心理損傷將伴隨他們數年甚至一生。家園毀了,人心不能毀,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健康的心理,人才會有繼續前行的勇氣和力量。

此外,災區重建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災區不僅脫胎換骨,更強筋壯骨,最終實現家家有房住、戶戶有就業、人人有保障、設施有提高、經濟有發展、生態有改善??拐鹁葹闹械拿篮脙r值,應該傳承、放大和更大范圍地具象化。我們堅信,有愛在,希望就在,災難可以摧毀家園,但災區自我生長的力量不會失去。

今日社評 本報特約評論員

【魯甸震災頭七之日,正是傳統歷法中元之日。點一盞荷燈,為亡者照亮回家的路。無論是汶川,玉樹,雅安,還是魯甸,所有這些被一場災難重新命名的地名,無不需要用一場面向未來的重建來獲得補償與進步?!?/p>

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魯甸震災頭七之日,正是傳統歷法中元之日。點一盞荷燈,為亡者照亮回家的路;以那片遭受瘡痍的大地為道場,超度所有死難者的靈魂。

頭七之日,悲傷蔓延。截至8月8日15時,云南魯甸地震造成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永善縣和曲靖市會澤縣108.84萬人受災,617人死亡,112人失蹤,3143人受傷。為表達對“8·03”魯甸6.5級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云南省政府決定,8月10日10時起,全省在各條戰線上工作的人員及在廣場、商場、公園、車站、碼頭、機場等公共場所的人員就地駐足默哀3分鐘,屆時全省防空警報鳴響,汽車、火車、船舶鳴笛志哀3分鐘。作為另一種形式的哀悼,許多網友開始在微博上點起了蠟燭,或吁請降旗志哀。

那些失卻了疼痛與感知的亡靈,今夜何處安魂?但無論如何,死者已矣,所有的儀式永遠都只能是生者的表達。死難者幸存的親人用他們當地一向遵循的喪葬習俗,來表達他們痛失親人、百身莫贖的悲慟,也更表達生者堅強的生命意識。而來自官方以及社會的公共儀式,則在此之上,更要表達的是一種生命至上的文明法則,以人為本的政治倫理。從這個角度而言,這樣的一種公共儀式,也正是政府以及國家力量在震災發生之后,迅速啟動并投入的抗震救災工作的有機部分,也正是必將延續至未來的行動信條。

如果說儀式是一種表達,那么行動才是真正的紀念。面對魯甸,曾經有人疑惑,我們的向善之心是否因為災難的頻繁而有所減低,我們是否還擁有對于一些個體苦難的悲憫?盡管如此,我們仍不應忽視,所有行動者的努力,所有愛心的方向。士兵在突擊,志愿者在向前,幸存者在自救的同時也在救人。如果說汶川大地震曾讓我們見證一種公共精神的生長,那么國人以及國家力量對于魯甸救災的有序介入,同樣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在災難面前守望相助的共同情感。魯甸頭七之日,這無疑是最好的告慰。

如果說死難者是以他們的死難來賜福生者,那么幸存者也將以最大的哀痛來領受祝福。617名死難者用他們的生命指給我們看,一場震級并不特別巨大的地震災難之外,貧窮所帶來的更加真實而逼仄的生存與現實?!棒數榱赊r民日生活費不足7元”,“震區多為無抗震設計的土坯房”……在媒體報道中,人口稠密、經濟落后,儼然成為這個西南小城面對地震時如此脆弱的重要原因。假如逝者真的可以安息,生者真的可以堅強,那么如何不讓每一個人的生命安全受困于貧窮,必將是一張不能回避的良心試卷。

無論是汶川,玉樹,雅安,還是魯甸,所有這些被一場災難重新命名的地名,無不需要用一場面向未來的重建來獲得補償與進步。這種重建,不僅是大地之上的家園,更包括人心之上的信念。

近日,云南媒體報道了魯甸抗震救災中的一個插曲:8月4日,魯甸縣縣長張雁在災區遇到李克強總理,在被問及救災有什么困難時,她大著膽子拉總理來到安置帳篷,據實反映了物資缺乏、缺水短糧、道路不暢、很多受災群眾住不上帳篷等問題。李克強總理當即要求相關部門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在隨后召開的現場協調會議上,總理3次提及張雁,表揚她敢于直言不諱提出救災的困難和問題。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沒有誰能做到十全十美,“我們來這里就是要解決問題,就是要聽真話”。在抗震救災的關鍵時刻,地方領導干部如實匯報災情,及時反饋受災群眾實際所需,更有利于有效開展抗震救災。魯甸縣長敢講真話的精神得到了總理“點贊”,也給參與救災的基層干部樹立了標桿。

毋庸諱言,地方干部講真話獲“贊”,是因為過去曾有一些干部在反映災情時沒有做到實事求是。例如,有些地方官員為了獲取更多救災物資和救災款,故意夸大災情,甚至借機從中牟利;再例如,有些地方官員擔心面子上過不去,刻意縮報災情甚至瞞報災情,使得一些家園被毀、親人離散的受災群眾,未能及時得到救助。

無論是哪種情形,在抗震救災時不講真話、不報實情,都是不允許的。一方面,這種行為不是從民生出發,而是從官員自己的政績出發,缺乏執政為民的情懷;另一方面,在反映受災現狀和災區問題時弄虛作假,很容易掩蓋房屋抗震能力弱、救災工作組織不力等問題,不利于統籌和解決問題。

相反,在實際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摸清災民需求,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如實匯報、傳遞信息,才能將救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個擊破。災害已經發生,受災群眾的利益已經受損,抗震救災最緊要的工作就是將受災群眾安置好,幫助他們解決現實難題,盡快重建家園。要實現這一點,講真話、報實情是底線要求。

過去,一些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有些地方政府在匯報傷亡人數時不敢講真話,在社會上引發了爭議和質疑。此次魯甸地震中,我們已感受到非常明顯的進步——不僅相關部門認真統計和通報了最新的受災情況,而且參與救災的救援部隊、慈善組織和志愿者,也通過網絡等渠道最大限度地披露了災區的真實需求。

災害可怕,人為制造“信息堰塞湖”更可怕。李克強總理表揚敢說真話、說大實話的魯甸縣長,實質上也給參與抗震救災的各方人士傳遞出了一個非常清晰的信號——在抗震救災之時,必須以受災群眾利益為上,不夸大也不瞞報災情,有什么問題都拿出來及時解決。在以后的救災工作中,講真話、報實情應成一種常態,一種基本原則。

原標題:用現代科學觀念指導抗震救災

魯甸地震發生后,災區搜救、排險等各項工作迅速有序展開。地震災難讓人猝不及防,“多難”激勵著我們砥礪奮進,用現代科學觀念指導抗震救災戰勝災難。

科學高效的應急機制是用現代化觀念抗震救災的基石。魯甸地震發生后,按照應急預案,各方抗震救災力量以最快的速度集結,國家救援體系全面啟動。為了保障救災有序有力、科學有效,抗震救災由地方具體負責,國家全力給予支持。這種責任明晰、主次分明的良性互動,有利于盡最大可能做到信息共享、步調一致、協同作戰,各方齊心協力奪取抗震救災的勝利。

魯甸抗震救災,救災裝備“鳥槍換炮”,為決策指揮提供服務的“千里眼”和“順風耳”更好使了,使抗震救災得到先進技術的支撐。地震后,測繪部門很快用無人機航拍制作首批高分辨率影像圖,房屋損毀、道路受阻、山體塌方、堰塞湖情況等一目了然。利用先進儀器,在震后半小時地震部門就準確判斷出受災最嚴重的區域,為救援力量的精確部署指明了方向,為搶救寶貴生命爭取了時間。

應急醫療救援能力的提升,是用現代科學觀念指導抗震救災的直接體現。應急救援隊根據各地醫療機構的水平、條件組建,有針對性攜帶設備,有了野戰手術車等先進設備和多學科聯合會診機制,醫療隊可以在災區就地為傷員手術。重災區巧家縣醫院原本不具備條件的開顱手術都已經進行多例,在震區開通了一條生命的“綠色通道”。

地震后,震區群眾守望相助的正能量讓人熱血沸騰,更多人用平和的心態默默為抗震救災“保駕護航”。公路搶通人員依然冒著危險搶通施工,家園被毀的干部仍然咬緊牙關尋找失蹤的村民。而在震區外的網絡空間,呼吁理性表達愛心和科學支援災區,不作秀、不幫倒忙的倡導成為主流聲音。

魯甸抗震救災還在持續。從未來一段時間看,受災群眾安置還是以滿足衣、食、住為主要目標,這牽動著“生命線”搶通、群眾安置、供水供電、物資發放、衛生防疫等方方面面。當前余震仍不斷發生,次生災害隱患大,加上雨季降水影響,震區各級黨委政府當繼續以現代化科學觀念引領抗震救災,眾志成城,直至取得抗震救災的勝利。

從轉移救援群眾到帶領群眾自助自救,從沖到抗震一線到打通救災通道……在災難襲來,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傷害時,黨員干部振臂而起,在群眾最需要的關鍵時刻站出來、沖上去,真正體現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

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來說,為群眾作表率既是黨章的要求,也是應有的責任。在危難之際應該體現“主心骨”的作用,在關鍵時刻必須發揮“領路人”的作用,以實際行動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讓群眾的期盼有所回應。

災難是檢驗黨員干部作風的“試金石”,抗震救災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考場。葫蘆橋村民小組組長宗朝祿迎著地震跑進村子提醒村民快跑,青山社老社長李國發不顧安危積極轉移群眾,沙壩村村支書李玉凡克服困難連夜打通村里救援“黃金通道”……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但面對考驗不辱使命,勇敢地挺身而出,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

在青山社,在沙壩村,在魯甸災區的各個村社,震不垮的是黨組織,挺得住的是共產黨員。到災情嚴重的地方去,到群眾需要的地方去,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共患難,共同應對抗震救災考驗……一個黨員干部的稱號,讓他們成為群眾的服務員,民情的傳聲筒,讓群眾有了“主心骨”,也為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增強了戰斗力。

魯甸地震災情嚴重,抗震救災任務繁重,后期還將面臨艱巨的災后重建,更加需要黨員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需要更多的黨員干部站出來、沖上去?!耙屓罕姺?,首先要公正,其次要帶頭?!?4歲的李國發道出了黨員干部的真諦。

從汶川地震到舟曲泥石流,一個個黨員干部成為突擊隊、救援隊、先鋒隊,正是在黨員干部的模范帶動下,我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自然災害??拐鹁葹倪€在繼續,考驗還在繼續,需要我們的黨員干部繼續深入救災一線,繼續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作用、旗幟作用和堡壘作用。

云南昭通魯甸6.5級地震牽動國人的心,原本震級不高,卻造成如此大的傷亡,太多孤島村莊,太多次生災害,讓我們不得不吞下苦果。

中國平原面積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一半,在農耕時代,地少人多,只好進山,初期只是包圍山麓,但明中期以后,大航海帶來美洲作物,特別是玉米,產量高且耐寒,適合山地種植,大量棚戶入山墾殖,破壞了生態平衡。

特別是清代康乾時期,由于皇家承諾“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百年間人口暴增至原來的3倍,只能向荒山要糧。兼之政府疏于管理,棚戶往往采取放火燒荒等掠奪式耕種手段,地力一旦退化,立刻轉戰他山,造成水土嚴重流失。而童山濯濯的代價就是自然災害頻仍,據估算,清代中國農民人均年工作時間超3000小時,歐洲農民僅1500—2000小時,可勤勞者反而難得溫飽。

其實,西方人口同時期也在翻倍增長,但因城市迅速發展,不僅沒落入“馬爾薩斯陷阱”,反而取得迅猛增長,而中國城市人口始終停留在7%左右,僅及宋代三分之一,事實上,我們卻落入了“馬爾薩斯陷阱”中。

不同的歷史選擇,決定了不同文明的命運。過去30年,中國在苦苦追趕,從1983年城市化率21.62%,到去年53.37%,我們超越了發達國家百年才走完的路,并在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城市人口超過鄉村人口。

但,昭通地震告訴我們,在偏遠山區中,還住著許許多多的人們,他們還無法充分享受到現代文明的成果,難以得到更及時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艱險的小路,不僅會給救援帶來困難,也會給生活品質帶來傷害,給人的尊嚴構成威脅,而這些問題,不能總靠災難來提醒,總靠災后來解決。

未來10多年,中國將進一步加速城市化建設的速度,不否認,城市有城市的問題,進了城,也許還會想念鄉村,甚至會逃回鄉村,但,從既往的歷史可以看出,由分散到聚合,由原子化到社會化,這是人類發展的大勢所趨,這個門檻再難邁,我們也得邁過去。

減災減震,提高福利,最終要靠城市化的進步,經歷幾次地震的慘痛教訓,我們正在凝聚共識。

云南魯甸地震已經進入第五天。據抗震救災指揮部消息,截至7日19時,地震造成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永善縣和曲靖市會澤縣108.84萬人受災,615人死亡。云南省方面表示,隨著道路的打通信息更加具體、次生災害影響造成的新傷亡等原因,導致遇難者人數增加。從震情來看,地震次生災害危害嚴重,須給予高度重視。

李克強總理對進一步做好抗震救災工作提出了“三個確?!钡囊?。其中有一條就是要加強對次生災害的預警、排險和救援工作,確保不因工作不到位導致新的人員傷亡。重大自然災害往往伴有次生災害,特別是大型地震,山體崩塌會形成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和疫情等也時有發生。魯甸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歷史欠賬較多,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比較弱,因此余震的危害性不小。李克強總理在對防范次生災害的指示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對牛欄江堰塞湖的科學處置,加強對牛欄江水系的調度,開挖堰塞湖導流槽,進行泄洪排水,同時抓緊疏散轉移群眾,確保下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近幾天氣溫高、濕度大,細菌易于滋生,要切實加強災區防疫工作,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這都說明防范震區次生災害工作,需要提升到更高級別。

汶川大地震以來,我國積累了應對自然災難次生災害的有效經驗,這些經驗已被積極應用到魯甸地震抗震救災行動中。目前災區已有249名專業防疫人員全面開展各項防疫工作。其中,重災區龍頭山鎮、火德紅鄉每個村有一名專業防疫人員駐點。只有次生災害被控制住了,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才能夠一馬平川,最大程度地降低震災危害。全面防范次生災害,不僅要有科學的檢測預報預警措施,還需要有適應當地情況的避險搶險應急預案,要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不利因素考慮得更細致一些,把避險搶險的方案設計得更周到一些,把工作任務分解得更明確一些,唯有如此,群眾和救援力量的生命安全才能牢靠一些。

防范次生災害還需要社會給予更多關注和支持。特別是要填補信息的鴻溝,讓救災工作沒有盲區。國家救援體系業已全面啟動,從中央到云南再到其他省份,大家對抗震救災工作具有高度共識,一切把救災放在第一位,做到信息共享、步調一致、協同作戰,齊心協力去奪取抗震救災的勝利。但是,抗震救災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然而不同的階段要有不同的重點。一方面我們要繼續救人,尋找生命的奇跡,另一方面要重點防范次生災害,把余震、堰塞湖、疫情等的危險性降到最低。從國家救援層面到民間救援層面,應當各自發揮作用,有漏洞就填補漏洞,有盲區就消滅盲區。比如在新的傳媒時代,抗震救災工作完全可以在救災指揮部的指揮下,充分運用新媒體、自媒體功能,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溝通方式掌握次生災害的每一個可能發生的時間與空間,從而調動一切力量戰勝次生災害。通過全方位的震區信息開放與流通,我們可以做好判斷和調查工作,排除環境和信息混亂的影響,掌握災情對環境的真實危害程度,盡快使受損的設施和生態環境得到恢復,避免產生更大的環境災害。相信各方面互相協調,互通有無,有機掌控,完全可以進一步提升救災工作效率,把災后救助和災后重建的通道變得越來越寬闊。

防范次生災害工作更及時、更扎實,把所有的隱患消弭于無形,全面推進抗震救災工作有的放矢,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生活保障才能更穩固,災后重建工作才能更早展開。(《南方日報》評論員)

災后重建是一場持久戰,各級政府的責任自不必說,社會各界及輿論,也還須一如既往地關注、支持,送上力所能及的幫助】

我們經常會通過某個大事件知道一個新地名,比如云南魯甸。在“8·3”地震之前,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知道,在云南東北部山區有這樣一個小縣城。截至8月7日傍晚,地震已造成近615人遇難。隨著救援“黃金72小時”過去,遇難者人數將逐步定格,救援工作重心也將從搜尋幸存者轉為幫助災民重建家園。

隨著救援工作重心的轉移,輿論的關注度必然漸趨常態。但以人為本、生命至上,決不只是體現在從廢墟中搶救幸存者,而應貫穿于災后重建的全程。如何安置好災區逾百萬受災群眾,讓他們遭此劫難之后回歸正常生活,災后重建注定是一場持久戰。這場艱巨的持久戰,需要全國各界繼續關注,繼續給予支持和幫助。

災區重建家園,黨和政府當然是依靠,災區人民當然是主體。但災后重建,也離不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注與襄助,在魯甸這種經濟基礎薄弱、自然生態脆弱的地方,更是如此。

我們有必要重復幾個關于魯甸的數字:一個是4300元——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當地人均年收入僅為4300元(中國城鎮居民去年人均年收入是27000元),這次地震還將讓很多家庭的經濟狀況倒退數年;另一個是44次——自有地震記錄以來,震區200公里范圍內曾發生過5級以上地震44次,僅2003年的兩次5級地震就曾造成全縣三分之二的農房倒塌。

在新華社記者從前線發回的報道中,有這樣一個細節:龍泉村村民馮忠祿家的土坯房在地震中倒塌,女兒不幸遇難,家里養的6頭豬有4頭被砸死,另外兩頭不知去向——這意味著,他的兩個即將上大學的兒子的學費沒了著落。在魯甸,這里有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貧窮,這也正是一些災民逃難時舍不得放棄一些豬、雞和日常用品的原因,那些外人看來不值錢的東西,可能是這些貧窮者的全部財產。

據新華社報道,雖然當地政府一直在推廣抗震房,但抗震房十幾、二十萬元的造價對大多數農民來說幾乎是天文數字。此次地震,魯甸縣城建筑幾乎未受影響,但農村地區成片房屋倒塌。因而,災后重建的當務之急,是幫助魯甸農民住上抗震能力更好的新房。這次地震,應該成為改寫魯甸命運的轉折點。災后重建中,各級政府的責任自不必說,社會各界及輿論,也還須一如既往地關注、支持,送上力所能及的幫助,直到災區人民住上更牢固的新房,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在支援魯甸重建家園上,其一,可借鑒汶川、玉樹災后重建中取得了良好成效的“對口援建”模式,由云南省內較富庶的城市或其他有意向支援魯甸的城市,以結對幫扶的方式,幫助魯甸人重建家園。在這個過程中,有關方面可以幫魯甸更好地設計和規劃,讓一些魯甸人在災害風險更小、交通更便捷的地方重建新家。

其二,在“輸血”的同時,更關鍵的是提升魯甸的“造血”能力,進而從根本上改變魯甸人命運。魯甸雖窮,但也不乏可以開發的旅游資源、農林資源等,尤其是花椒等特色產品,也都有轉化為“造血因子”的潛質。一些愛心企業如果能幫當地改善交通、投資設廠、辦學,必將讓魯甸人的生活狀況有制度性的好轉。

有人說,如果不是發生地震,還真不知道中國竟然還有如此貧窮落后的地方。事實上,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既有光鮮靚麗的大城市,也有像魯甸這樣落后得讓人吃驚的貧困地區。在近幾年地質災害多發的那些地區,普遍都面臨外人意想不到的困境和窘境。一枝獨秀不是春,無論是國家層面的財政投入,還是地方層面的資源配置,都應該給這些地區更多關注、傾斜。

云南魯甸6.5級地震,雖然震級不算太高,卻造成了較大的傷亡。專家分析了五大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震中區域距離縣城有26公里左右,當地多為農村民房,多數為土坯房和磚混房,抗災能力差。

這個原因,我們在汶川、玉樹、雅安、定西地震中都似曾相識。從以往案例可以看出,板塊摩擦導致的地震運動,很大比例覆蓋在農村和山區。和城市建筑的深地基和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相比,農村房屋質量可謂不在一個級別上。本人老家就在農村,那里的房屋基本上都是農民的自建房。農閑時節,從農民“跨界”成泥瓦匠的不在少數。由于意識常識的空白,以及從業資質的無從談起,導致他們搭建房子的時候,腦海中根本就沒有“抗震防震”的這根弦。這樣的建筑作品,衍生出大量的“一震就倒”農村自建房,也成為地震傷人的“幕后幫兇”。

農村自建房抗震能力弱不是今天才暴露出來的問題,那些血淋淋的教訓是那么的慘痛和無奈,但為什么不能引起各方的重視?

對農民來說,他們并不是不愿蓋更抗震的房子,而是他們不知道地震的危害、不知道怎么去蓋,有關部門也鮮有這方面的宣傳引導。這些年,各地開展轟轟烈烈的新農村建設,鱗次櫛比的、看似光鮮的農村房屋背后,是抗震結構的欠賬和質量管理的缺失。如此現狀,一旦地震襲來,農民千辛萬苦建起的房子,極有可能成為傷人害己的脆弱資產。

每次地震,農村自建房倒塌的比例遠遠超過城鎮商品房。這個問題不是沒有人看到,而是沒有人去管。農民自己動手建設住房,規劃、土地部門樂于去做的是收費;而對建房來說最重要的設計標準和質量管理,往往無人問津。建筑質量監管的缺席,導致大量“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房屋實際存在于農村地區,繼而出現“不堪一震”的慘狀。

這些年,已經進入“震動模式”的地球可謂“小震年年有,大震三六九”。對地震的應對不力,已經不是“僥幸心理”所能遮掩和開脫的。地震雖難防,但減少流血傷亡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可以根據地區特點,按照抗震標準編制印發設計模板和施工標準,供農民選擇參考;可以通過公益廣告、免費宣傳等方式,將地震中暴露出的農房質量案例,在農村擴散傳播,讓農民把錢花在刀刃上;還可以向日本、加拿大等國學習,采用補貼等方式,倡導采用抗震能力強的木結構和輕鋼結構建房等。

監管農村自建房,固然有很多現實的困難,但這決不能成為無動于衷不作為的理由。地震導致的重大傷亡,倒逼著農村自建房監管的加速推進。對災后重建的房屋必須按照抗震標準實施;對四川、云南等地震多發區自建房的防震建設,必須納入抗震設防的統一規劃;對廣大農村地區自建房的監管,必須有完備的制度保障。有關部門應該行動起來,對農村房屋進行全面的評估,對自建房質量進行干預、抗震標準進行強制要求。否則,下一次地震出現在哪里,哪里又是一片狼藉。

災難已然發生,抱頭痛哭一場固然能夠宣泄情緒,但我們更應該做的是節制悲傷就事論理、反思問題切實整改。唯有化地震的“?!?,為災后重建和提升廣大農村自建房質量的“機”,我們同胞的鮮血才沒有白流。

云南魯甸震中龍頭山鎮的龍全中學目前食品匱乏,只能吃外面輸送進來的泡面,地下水和自來水因為地震水質現在比較渾濁,目前救援人員只能用渾水泡面做飯。(8月4日,光明網)

自8月4日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了有關“震中食品匱乏,救災官兵用渾水泡面充饑”的一組圖片之后,立即引起了媒體及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方面是我們的子弟兵為了爭分奪秒、舍生忘死地搶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是“一口大鍋里面的泥巴水,幾名官兵站在旁邊拿著一碗方便面站在旁邊”的揪心畫面。兩者放在一起相對照、相比較、相碰撞,自然會讓人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

作為救災部隊,或許認為這組新聞畫面有可能對正在救災的官兵的情緒產生不利影響,對整個救災工作帶來不利。由此,他們在8月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強調說,網傳圖片中用如此渾濁的水泡方便面明顯不符合常理,“不管誰煮開水也會選盡量澄清的水源”。他表示,前方救災部隊攜帶有凈水設備,不會胡亂飲用不衛生的水。他呼吁,前方部隊正在忘己的全力救災,請后方不要誤信這種別有用心的圖片,以免傷害救災部隊的士氣。

作為新聞報道方,或許只是想對震中的真實情況進行客觀報道,于是堅稱:“是真的,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第一天群眾缺水部隊缺水,混水是這里的自來水,部隊里要求只吃面不喝湯,我和同事都吃了,也有人是用礦泉水冷的拌了一下吃。什么都運不進來更何況補給了。真的在排隊,每次水燒開很快就被打光了?!?/p>

于是,一場圍繞部隊是否用“渾水煮面的爭論戰”由此拉開。部隊一再解釋,說得有道理;記者再三強調,有憑有據,大有一種相持不下的架勢。是渾水煮面,也屬正常,地震災害引起地下水變渾濁不足為奇。不是渾水煮面,那更好,說明隨著我們的國力增強,部隊的后勤保障更加有力。

筆者認為,無論是部隊也好還是記者也罷,在我們同胞飽受震災煎熬、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當下,我們不必關注和糾結是否“渾水煮面”?應該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搶險救災”的感人畫面;投向向災區奉獻愛心的人們。

對于那些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同胞來說,對于一只“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隊伍來講,就算是“渾水煮面”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