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后重建是一場持久戰,各級政府的責任自不必說,社會各界及輿論,也還須一如既往地關注、支持,送上力所能及的幫助】
我們經常會通過某個大事件知道一個新地名,比如云南魯甸。在“8·3”地震之前,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知道,在云南東北部山區有這樣一個小縣城。截至8月7日傍晚,地震已造成近615人遇難。隨著救援“黃金72小時”過去,遇難者人數將逐步定格,救援工作重心也將從搜尋幸存者轉為幫助災民重建家園。
隨著救援工作重心的轉移,輿論的關注度必然漸趨常態。但以人為本、生命至上,決不只是體現在從廢墟中搶救幸存者,而應貫穿于災后重建的全程。如何安置好災區逾百萬受災群眾,讓他們遭此劫難之后回歸正常生活,災后重建注定是一場持久戰。這場艱巨的持久戰,需要全國各界繼續關注,繼續給予支持和幫助。
災區重建家園,黨和政府當然是依靠,災區人民當然是主體。但災后重建,也離不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注與襄助,在魯甸這種經濟基礎薄弱、自然生態脆弱的地方,更是如此。
我們有必要重復幾個關于魯甸的數字:一個是4300元——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當地人均年收入僅為4300元(中國城鎮居民去年人均年收入是27000元),這次地震還將讓很多家庭的經濟狀況倒退數年;另一個是44次——自有地震記錄以來,震區200公里范圍內曾發生過5級以上地震44次,僅2003年的兩次5級地震就曾造成全縣三分之二的農房倒塌。
在新華社記者從前線發回的報道中,有這樣一個細節:龍泉村村民馮忠祿家的土坯房在地震中倒塌,女兒不幸遇難,家里養的6頭豬有4頭被砸死,另外兩頭不知去向——這意味著,他的兩個即將上大學的兒子的學費沒了著落。在魯甸,這里有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貧窮,這也正是一些災民逃難時舍不得放棄一些豬、雞和日常用品的原因,那些外人看來不值錢的東西,可能是這些貧窮者的全部財產。
據新華社報道,雖然當地政府一直在推廣抗震房,但抗震房十幾、二十萬元的造價對大多數農民來說幾乎是天文數字。此次地震,魯甸縣城建筑幾乎未受影響,但農村地區成片房屋倒塌。因而,災后重建的當務之急,是幫助魯甸農民住上抗震能力更好的新房。這次地震,應該成為改寫魯甸命運的轉折點。災后重建中,各級政府的責任自不必說,社會各界及輿論,也還須一如既往地關注、支持,送上力所能及的幫助,直到災區人民住上更牢固的新房,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在支援魯甸重建家園上,其一,可借鑒汶川、玉樹災后重建中取得了良好成效的“對口援建”模式,由云南省內較富庶的城市或其他有意向支援魯甸的城市,以結對幫扶的方式,幫助魯甸人重建家園。在這個過程中,有關方面可以幫魯甸更好地設計和規劃,讓一些魯甸人在災害風險更小、交通更便捷的地方重建新家。
其二,在“輸血”的同時,更關鍵的是提升魯甸的“造血”能力,進而從根本上改變魯甸人命運。魯甸雖窮,但也不乏可以開發的旅游資源、農林資源等,尤其是花椒等特色產品,也都有轉化為“造血因子”的潛質。一些愛心企業如果能幫當地改善交通、投資設廠、辦學,必將讓魯甸人的生活狀況有制度性的好轉。
有人說,如果不是發生地震,還真不知道中國竟然還有如此貧窮落后的地方。事實上,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既有光鮮靚麗的大城市,也有像魯甸這樣落后得讓人吃驚的貧困地區。在近幾年地質災害多發的那些地區,普遍都面臨外人意想不到的困境和窘境。一枝獨秀不是春,無論是國家層面的財政投入,還是地方層面的資源配置,都應該給這些地區更多關注、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