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丝袜视频高清中文字幕,最刺激的欧美三级网站,在日本看免费XXXXXX,久久成人人电影网

   簡/繁 體

在微博上炫富、炫“干爹”、捏造一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頭銜、曝不雅視頻……近幾年,郭美美不時成為網絡關注熱點。與她相類的一些“網絡紅人”,也常通過一些“大膽露骨”的丑態行為,隔段時間就要出來“吸引眼球”一下。

令人疑惑的是,網絡上的這種炫丑行為還挺“吃香”。盡管不少人對此類“網絡紅人”頗覺無聊、深為不齒,但也有一些人對她們的炫丑饒有興味。一些網站、行業展會則給她們提供舞臺平臺,聚焦她們的言行,放大她們的丑態。甚至在她們被揭穿后,還有人為她們“叫屈”,輕描淡寫為其開脫,令人匪夷所思。

如果說炫丑是一種病態,那么這種審丑也是一種病態。炫丑與審丑的共同特點是,在是非美丑善惡等基本價值觀念上,發生動搖、迷茫甚至錯位。炫丑者以非為是、以丑為美,覺得只要能得名得利可以不論方式,只要能過上奢華、富裕的日子可以不擇手段,甚至認為這便是生活的價值、人生的成功。在審丑者群體中,有的面對紛繁世象失去對原有價值、信念的堅守,有的則對一些丑陋行為表現出一種無原則、無底線的寬容,有的人是通過審丑來滿足自己的一些畸形低俗的欲念,有的人則想借此對自己不良情緒進行一種扭曲式宣泄。

網絡不是個人私域,而是一個公共輿論空間。網絡上所發生的一些鬧劇、事件,既是對社會時風與心態的折射,又會對社會公眾的心理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對一些價值觀正在形成階段的青年人,更會成為混淆善惡的負能量、顛倒是非的壞導向。如果炫丑反而得到激賞、鼓勵,如果做丑態、行低俗、干壞事反而成名、得利,如果行事可以只看結果而不辨是非,只會讓更多的年輕人誤入歧途。更嚴重的是,形成一種不良社會風氣,丑態橫行、正氣不彰,主流價值、向上信念、做人底線可以被挑戰、被嘲弄、被解構。如此下去,不僅使善良的人們失去社會信心,也會使一些道德滑坡、價值淪喪事件不斷出現。那些有毒有害食品的生產者、那些昧良心的商人、那些不講信用的“老賴”們,不都是價值觀錯位、道德底線棄守后的“社會病人”么?

主流價值觀,并非不食人間煙火,遠離每個人的生活,而是與我們的立身做人處世息息相關,恰恰是從每個人所信守遵從的信念準則中產生的。郭美美之流的行為選擇,畢竟只是“小眾”,雖能得一時之利,卻終究行而不遠。因為在一個文明的社會里,絕大多數人能夠原諒無知,但絕不會縱容無恥。對于個人而言,守住做人的底線和處世的原則,信守健康、向上的價值和積極、美好的信念,我們就始終擁有一盞前行的明燈。這樣的個人生活,也才是美的人生;對于社會來說,擁有這樣一種引人向上、催人奮進的價值氛圍,社會進步的動力與活力就擁有了不竭之源。這樣的生活環境,才是實現夢想的良好土壤。

網絡紅人郭美美因為參與賭博而被警方拘留,中國媒體近日來紛紛報道,央視還播放了獄中采訪郭美美的視頻畫面。BBC中文網和紐約時報等西方媒體借此大肆攻擊中國。對于逢中必反的西方媒體,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為什么要大肆報道一個炫富的女人”、“值得中國4大央媒如此陣仗浩大嗎”,“如此刻意安排急于廓清,不正說明有什么欲蓋而彌章之事嗎”、“沒有郭美美,紅會就干凈了嗎”,西方媒體站在道德的高地上,一連串發問,“‘未審先判’和 ‘游街示眾’式的報道,有妨礙司法公正之嫌”。

代表官方的中國媒體,無論如何做都是錯的。如果對于郭美美案不發聲,“BBC會搞另一個討論版本——中國媒體集體對郭美美事件封鎖消息是否恰當”。盡管警方調查已撇清紅十字會與郭美美的關系,西方媒體仍揪住紅十字會不放,“去向郭美美要捐款吧”、“官方表態似乎并不能幫助這家慈善機構在短期內擺脫信任危機”。

郭美美自封為“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嚴重影響了紅十字會聲譽,巨大地傷害了慈善事業,說“短期槍斃了中國的慈善事業”都不為過。國內近幾年持續地震,紅會民間募捐乏力,必須從源頭抓起。只有徹底曝光郭美美,才能達到挽回紅會聲譽的目的。

郭美美違法犯罪行為,與她的個人經歷和家庭息息相關。為還紅十字會一個公道,還公眾一個健康的慈善心,起底曝光她的隱私和個人信息十分必要。直到現在,善良的人們才相信她和紅十字會毫無關系,“媒體的確干了件輸送正能量的好事”。

至于所謂專家質疑的“未審先判”,請問誰判她了?判了什么罪?判了多少年?她的學歷和家庭如果不準報道,那么世界各地的八卦娛記是不是都要被判刑?何況這些真實的信息,均對澄清紅十字會有直接幫助。反過來,如果把西方的人權當作教條鉆牛角尖,就會損害受害人和公眾的知情權。

郭美美不是喜歡出風頭嗎?“這回上央視了,該滿足了吧”。郭美美給中國紅十字會造成了極其負面的影響,“中國媒體通過曝光她的丑惡,間接地挽回她對中國紅十字會的負面形象,不應該嗎”。那些大叫“侵權”的人,覺得讓郭美美說那些事是羞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郭美美曬出的余額數億的銀行帳號,數張500萬面額的賭場籌碼。是只占中紅博愛10%股份的小董事王軍的,還是背后有更大的利益集團,必須一步步地查清楚。如果連浮在面上的蒼蠅老虎都不要,是不是又要攻擊中國選擇性反腐?

令人揪心的是,面對網絡紅人郭美美,一些所謂的專家與西方媒體一唱一和,各種質疑聲不絕入耳,勢力異常強大。核心是攻擊公有慈善機構,讓紅十字全永世不得翻身。一些西方媒體還幻想借私營慈善機構斂財,達到“用中國人的錢攻擊中國人的目的”。

官媒起底郭美美,何罪之有?

王德華(作者是環球網特約評論員)

卸了妝,起了底,看守所里的郭美美夾雜著淚水與悔恨,抖落了華美衣袍上面的虱子。媒體長篇累牘地報道著她的身世、梳理著她在這三年里過山車般的人生。這三年里,圍觀者就像在追一部冗長的美劇,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它的狗血情節又冷不丁出來刺激一下。看看停停,一季又一季,這一次終于等到季終,只不過大結局“又黃又暴力”,以至于人們很難把劇中的角色和現實中的演員統一起來。末了,在總結觀后感時,總不免替郭美美感嘆一句,NO ZUO NO DIE。

曲已終人未散,被郭美美“綁架”了三年之久的中國紅十字會呼吁“忘掉郭美美”,可太多人知道這是一廂情愿。公信力的重塑,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紅會自然可以選擇“忘掉郭美美”,但教訓不能忘。而更多人,特別是裹挾在郭美美這場怪誕荒謬的狂歡事件中的年輕人,到底應該從郭美美的“成名史”中看到什么,反思什么?

“炫富”和“干爹”是郭美美人生中的關鍵詞。她一面高調炫富,一面又暗示或明示著巨額財物曖昧的來源。這個社會里富人并不少,所以富不是本事,會“炫”才是“能力”,這是郭美美一再證明自己“成功”的法則之一。在郭美美的人生法則里,絲毫不在乎自己的財富是靠賣身、涉賭所得,還是靠正當勞作所得,她崇尚的是拜金主義,于是,她不知疲倦而又高調地挑戰公序良俗。郭美美也深知這個社會的道德痛點在哪里,她在社會道德痛點上準確地“踩點”,然后贏得關注度,一路“高歌猛進”,炫富炫“干爹”之后,進軍娛樂圈,拍MV,拍電影,成立個人工作室,直至高調炫賭折了戟。

如果說NO ZUO NO DIE還不足以概括郭美美“炫富開始,炫賭結束”的江湖路,那么“人至賤則無敵”則完全可以精確提煉郭美美這三年里所張揚的價值觀。如果說郭美美只是“人至賤則無敵”的極端代表,那么,比這個樣本所彰顯的破壞力更可怕的是,一定程度上,“人至賤則無敵”已經成為一些人奉行的一種社會潛規則。

對于內心有恥感的人來說,如果被輿論責罵或嘲諷,即便他沒有氣急敗壞恐怕也郁悶難消。但郭美美們顛覆了這個做人的基本準則,他們喜歡享受因罵名帶來的關注度,繼而把關注度兌現為利益。人生即買賣,在一心逐利的“人生追求”中,逆傳統、逆底線、逆規則的病態表現層出不窮。而“人至賤則無敵”的病態價值觀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與社會的某些病態認知不無關聯。

沒錯,笑貧不笑娼的錯亂,成名要趁早的欲望,正腐蝕著一些人的價值觀。用張頤武的話說,他們在“無意識”中強化著一些扭曲的價值觀:一是扭曲的成功觀,認為不管怎樣,有名有利就是“成功”;二是扭曲的消費觀,認為炫耀性的消費就是人生的價值所在。對名利、物質的過度追逐,往往使人忘記生活的本真的自由,相反,很容易把自己推入欲望的陷阱。在一個浮躁的時代里,當太多人被欲望所殖民時,對郭美美劇情的圍觀,也往往會變成一場模糊是非的狂歡。

對于年輕人而言,改變錯亂的價值觀,絕非推倒一個郭美美就可以大功告成。郭美美的成名與墮落,無非再次提醒社會重建價值體系的重要性。如果無法徹底鏟除郭美美們所帶來的“成功幻象”,如果“人至賤則無敵”的道德觀得不到徹底顛覆,依然還會有一個又一個高調成名的“郭美美”。

在這場浮華的丑聞和鬧劇中,不知道那些圍觀了整部劇情的年輕人,是否會懂得“人自愛則無敵”的珍貴?自愛的人,才會自由自在,這才是誰都無法剝奪的財富。

郭美美被揭底后,中國紅十字會4日早發布了聲明:“公安機關的調查表明:郭美美不是中國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其炫耀的財富與紅十字會、公眾捐款及項目資金沒有任何關系。”同時,紅會官方微博呼吁“從這一刻起,請忘記她”(8月4日《法制晚報》)。

三年前,郭美美在微博上炫富,其“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的認證身份,引發了公眾對紅十字會持續多年的信任危機。

其實,早在當年郭美美炫富的第三天,新浪微博官方就公開澄清,其實名認證沒有經過嚴格審核,已被取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也兩次發表聲明,中國紅十字會沒有“紅十字商會”機構,也未設“商業總經理”職位,更沒有“郭美美”其人。當年底,監察部、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公布結論,進一步證實“郭美美”及其炫耀的財富與紅十字會無關。

按理說,紅會至此已經完全撇清了與郭美美的干系,但民政部報告顯示,2012年全國各級紅十字會系統接收社會捐贈與2011年相比下降23.67%。去年雅安地震首日,紅十字會僅僅收到14萬元捐款。

正如業內人士指出,“郭美美案只是一個導火線,最主要的是,官方公益組織體制導致的透明性不足、對外響應緩慢,在互聯網面前,難以滿足公眾的苛刻要求。”郭美美炫富,引發公眾對于紅十字會的圍觀,進而暴露出紅會在制度建設、品牌管理、信息公開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縱然知道郭美美的確與紅十字會無關,但紅基會下屬“仁愛基金”捐贈萬輛劣質自行車,上海市盧灣區紅十字會一頓飯消費萬元等負面新聞頻頻曝出,更進一步加劇了紅會的信任危機。顯然,即使公安機關證明郭美美與紅會無關,也無法從根本上幫助紅會重塑自身形象,挽回公眾信任。

值得欣慰的是,面對輿論質疑,紅十字會不是一味地自我辯解,而是努力用行動證明。雅安地震賑災被喊“滾”后,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表示,當前最重要的是救災,網絡輿論暫“不去管它”。此次昭通地震,紅會發布微博稱,“三年謠諑也許并非一朝能清除,只有不懈的行動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能滌除污水,戰勝謠言,也戰勝自己。”希望紅十字會能夠透明賑災保障善款善用,用實際行動完成自我救贖。不過,“郭美美”這個名字已然成為某種符號,見證了紅會的信任危機,承載了公眾的慈善焦慮。與其選擇忘記,不如正視歷史將其銘記。就讓她成為心中長鳴的警鐘,時刻提醒紅會等慈善組織,完善制度建設,加強信息透明,呵護公眾愛心。

郭美美,這名因“紅會”事件而一夜成“名”的網絡“炫富女”,近日涉嫌賭博犯罪被刑拘。據報道,郭美美租房開設賭局“抽水”,非法牟利數十萬元;“2.6億賭債”屬虛假炒作,以“商演”為名從事性交易。

揭開面紗,郭美美顯形。與其名字恰恰相反,郭美美展現的是丑態、丑行,人們很難想象,一個20來歲的年輕女子,經歷如此復雜,所涉及的丑陋如此之多,又是如此愛慕虛榮,如此拜金,如此不潔身自好。從19歲到被包養,到此后以商演為名賣淫,郭美美在歧路上狂奔,如果不是涉賭被抓,恐將越陷越深。

郭美美的沉淪,與不幸家世有關。據悉,郭美美1991年出生在湖南益陽一個單親家庭,其父有詐騙前科,其母長期經營洗浴、桑拿、茶藝等休閑服務,其大姨曾因涉嫌容留他人賣淫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其舅舅曾因販毒被判刑。郭美美自幼隨母親生活,1996年起先后在廣東深圳、湖南益陽等地念書……誰害了郭美美?不良家教以及缺乏法律意識的家庭,對其影響顯然很大。

郭美美的沉淪,與缺乏自重、愛慕錢財有關。2010年,時年19歲,郭美美認識深圳商人王某。當時從北京飛到深圳,住進安排好的酒店,第二天就跟王某發生了關系,并索要3萬塊錢,后被包養。年紀輕輕,好逸惡勞,不走正路,如此不自重,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郭美美的沉淪,也與過于貪慕虛榮有關。為增加炫耀資本,郭美美根據自己的想象,把個人微博認證從“演員歌手”更名為“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發布豪車、奢侈品等炫耀奢華生活方式的照片,將與她本人、中紅博愛均無關系的中國紅十字會推進了輿論漩渦,進而引發慈善信任危機。中國紅會確有不夠完善之處,但陷入空間信任危機,郭美美難辭其咎。如今郭美美雖然痛徹道歉,但造成的傷害難以在短時間內彌補。

郭美美已是成人,她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正如專家所稱,郭美美被刑拘,說明人生還是需要有底線意識,不惜以踐踏公序良俗、違法犯罪來搏出位,終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網絡炒作就是這樣,當炒作者們從最開始的審美目的出發步入迷途之后,卻意外地發現原來審丑更能制造轟動效應迎來眼球經濟】

警方還發現,不論是炒作紅十字會,還是“2.6億元賭債”,以及為郭美美量身定制的網絡電影《我叫郭美美》,甚至郭美美因賭博被抓后,其母親配合北京警方調查時網上出現的“郭母連夜從日本飛回國”等不實消息,都疑似有幕后推手進行網絡炒作。對此,警方正在深入調查中(8月4日新華社)。

筆者在兩年前曾經接觸過長期從事網絡炒作的人士,他宣稱參與過和郭美美有關的網絡炒作,此人如今已失聯。他所說過的一句給人印象最深的話就是,“網民的心態是影響網絡炒作的決定性因素,像我這樣的網絡推手也只能根據當前網民心態和熱點現象進行炒作。”

誠如斯言,如果我們仔細去考察網絡炒作的發展軌跡就會看到,最開始的網絡炒作以純美為主,比如天仙妹妹、最美清潔工。這個時期的網絡炒作還沒有完全脫離網絡炒作者個人創作參與的痕跡,甚至寄托了網絡炒作者個人某種美好的愿景。但是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就連網絡炒作者自己都感嘆越走越窄。人們時常會說“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但如果不加甄別就破窗而入的話,事后才會發現,開窗的很可能是魔鬼。

網絡炒作就是這樣,當炒作者們從最開始的審美目的出發步入迷途之后,卻意外地發現原來審丑更能制造轟動效應迎來眼球經濟。

于是,經過眾多網絡推手的精心策劃,一出出互聯網審丑大戲逐一上演,如郭美美一般,令人大跌眼鏡、三觀盡毀。網絡炒作者沿著這條不歸路狂奔不已的后果,就是淪為網絡謠言批發商、網絡黑社會分子,與不法分子同流合污、各取所需。

如果仔細分析網民不良心態,不外乎是審美情趣低級、爭議解決方式粗暴、喜好進行人身攻擊,現實中不少人內心深處都或多或少存在類似的想法,網絡炒作實際上為一少部分網民提供一個現實中找不到的宣泄口,在網絡推手們看來,開罵的人越多越能體現炒作的效果。但這樣的宣泄方式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是十分危險的,不僅客觀上宣揚了一種違背法治、戾氣十足的負面文化和價值,而且很容易將網絡問題擴大化,從而引申為現實問題,影響社會秩序和穩定。

網絡炒作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灰色行業,往后縮一步,可能達不到炒作的效果;往前走一步,很容易觸犯法律,但忘卻審美初衷的網絡推手們總是傾向于通過各種方式試探底線。對于經濟利益驅使下的網絡負面炒作,必須要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進一步完善網絡立法,轉變執法觀念,強化執法技術,決不能讓現實中存在的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問題向網絡蔓延。

但是從長期看,要想真正徹底祛除網絡炒作的負面效應,避免下一個郭美美似的網絡紅人出現,還應該著眼于解決現實問題。如果不是慈善體系本身問題不少,郭美美的炫富又豈能一炮而紅?如果不是現實中干爹若隱若現,網絡炒作者們又怎能樂此不疲?可以說,網絡炒作由于其深厚的現實根基成為網絡社會治理難題的集中體現,這進一步提醒人們網絡社會治理需要以法治為主線,把思路向現實社會不斷延伸、融會貫通,而不是彼此割裂、各自為戰,才能從根本上對一些影響網絡和諧穩定的因素進行深入持續地治理。

4日凌晨,媒體發布了“網絡炫富女”郭美美涉嫌賭博犯罪被刑拘案的始末。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隨后發布了多條微博,表示“三年謠諑也許并非一朝能清除”,但在昭通地震營救的關鍵時刻,“請忘記郭美美”。(中國新聞網2014年8月4日)

郭美美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本應毫無任何關系,卻因為三年前郭美美的一場“網絡炫富”,讓中國紅十字會這個有著百年歷史與榮譽的慈善機構處于輿論漩渦,倍受質疑與煎熬。三年來,郭美美帶給中國紅十字會的傷害不亞于正在營救的昭通地震。雖然她落網后已親口對紅十字會說了“真的很對不起”,但遲來的道歉無法挽回已經造成的負面影響。這種損失,郭美美應該承擔,不問清紅皂白瞎起哄的網絡圍觀者應該承擔,制造“郭美美鬧劇”的幕后推手更應該承擔。

“郭美美鬧劇”發端于網絡,興盛于網絡,持續于網絡,它就像一個幽靈,時不時出現在人們的網絡視野里。去年8月,策劃并炒作“郭美美事件”的網絡水軍頭目“立二拆四”和“秦火火”已受到了公安機關的嚴厲打擊。本以為該鬧劇可以消停了,但事實并非如此。今年以來,網絡關于郭美美的消息一個接一個,一個比一個吸引眼球。比如:“郭美美澳門豪賭欠2.6億賭債”、“郭美美找到新靠山”、“郭美美母親從日本回國”等等。如果說郭美美初期的“網絡炫富”是她的性格始然,被網絡水公司作為炒作目標帶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此后的種種鬧劇就明顯帶有炒作策劃性質,人為色彩十分突出,只不過偽裝得非常巧妙。郭美美涉嫌賭博應該查辦,但其系列鬧劇的幕后推后也應該查處。比如:究竟是誰在策劃與炒作“郭美美鬧劇”的后續事件?他(她)們的真實目的究竟是什么?在這些事件中,郭美美究竟扮演了一個什么角色?

家庭教育的缺失讓郭美美喪失了道德底線、“三觀”偏差,對混亂的生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浮躁的社會風氣讓郭美美偏離了人生的正確方向,分不清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最后走向了違法犯罪的深淵。管理相對滯后的網絡環境讓郭美美事件高潮不斷,不僅給像中國紅十字會這樣的慈善機構帶來傷害,而且對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一定影響。“多行不義必自斃”,臭名昭著的郭美美已被刑事拘留,等待她的將是法律的嚴懲。高調“炫富”者已去了她應該去的地方,但她留給家庭教育與網絡管理的課題才剛剛開始,需要很多家庭與機構去深入思考。

當前,我國已是有著近7億網民的互聯網大國,網絡正在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但網絡并非法外之地,任何人都要對其在網絡空間的言行負責,只要觸犯法律,同樣會受到嚴厲的懲處。持續三年的“郭美美鬧劇”已經謝幕,只希望那些還在蠢蠢欲動的鬧劇萌芽或胚胎能夠在“依法治國”“依法管網”的陽光中枯萎與衰死,真正還廣大網民一個清新、綠色的網絡環境。

4日凌晨,媒體發布了“網絡炫富女”郭美美涉嫌賭博犯罪被刑拘案的始末。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隨后發布了多條微博,表示“三年謠諑也許并非一朝能清除”,但在昭通地震營救的關鍵時刻,“請忘記郭美美”。(8月4日 中國新聞網)

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六點五級地震發生后,全國人民的關注目光也為之聚集。同時,紅十字會等官方救援力量也及時趕赴現場。而4日凌晨,權威媒體起底郭美美。一時間焦點碰撞,有網友說當天早晨頭條位置的歸屬成謎。

當然,關于頭條事宜是絕無商量性。魯甸地震牽掛著全國人民的心,其關注度豈能是郭美美這樣一個攪盡世間三觀之人所能取代。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也發表了微博,表示無數人正在為昭通地震的救援行動徹夜奮戰,時間就是生命,“從這一刻起,請忘記她!”

是不是該以昭通地震的由頭,而選擇把郭美美忘記呢?恐怕這并不是以紅會的意志而轉移的事情。想必,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是以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來呼吁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救援上。然而事實上,中國絕大多數地方的人們并沒有因昭通地震而打亂節奏,在捐助、轉發消息之外,我們的生活還在繼續,甚至還有多余的精力來關注些花邊新聞。而此刻被媒體起底的郭美美,又以無孔不入的信息傳達鉆入我們眼球。不關注是根本不行的。

同時也有個疑惑,紅會并非忙碌到無法對郭美美事件分身乏術的地步。這位把中國紅會這家百家老店予以重擊的90后女孩,如今聲淚俱下地在電視面前,要還“紅會一個清白”,同時更有遞增級別的“對不起百姓,對不起得不到救助的人……”此刻,作為觀眾的中國紅會,心情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看來郭美美對于給紅會潑的臟水早已經了然于心。這幾年紅會因為郭美美遭的罪,恐怕真是罄竹難書。不管是呼吁給雅安捐助而得到的萬人喊滾,還是郭美美自己炫富、欠債造的孽,最終雙方都能得到“非辯證的統一”。而郭美美4日凌晨對紅會說出的“對不起”,似乎足以讓紅會這么多年背負的竇娥冤一白天下。而在此時,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很寬厚地說出了“請忘記郭美美”,這讓我們看不懂了。

按理來說,郭美美供認不諱對紅會帶來的傷害,理應得到法律上的追責,至少要有份義正言辭的聲明。而且這事在一年前就早該進行了。當初轟轟烈烈的中國紅十字會社監委要調查郭美美事件,結果到最后不了了之。這種虎頭蛇尾,反而更增加人們對紅會的不待見。如今,面對被扳回的局面,紅會又怎能以“請忘記她”來輕輕的舉起,悄悄的放下呢?

對于郭美美的追責,并非是在破鼓萬人捶的情況下再來一次補刀,而是法律早已經明確的邊界。作為最主要的受害人,中國紅會能否在以此找回自己失去的尊嚴,我們拭目以待。

別讓想象遮蔽真相2014-08-05 09:21

日前,曾讓中國紅十字會飽受質疑的網絡紅人郭美美,在涉嫌賭博被刑事拘留后遭媒體“起底”。公眾這才發現,此前網友關于郭美美的各種天馬行空的聯想,以及一些言之鑿鑿的傳聞都不太靠譜。

真相與想象的差距再次說明,我們對一些人和事的判斷不能過于武斷。事實上,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公眾從來不乏豐富的想象力,人們很容易依據一些捕風捉影的信息,推出一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論斷。尤其是一些信奉“陰謀論”的人,更是慣于讓想象力盡情馳騁,進而得出一些沒有根據的論斷。

最新的例子是,幾天前有人發布了幾張攝于天津動物園的照片,呼吁大家幫助照片中那只骨瘦如柴的老虎。在新聞后面的跟帖中,很多人都感嘆老虎可憐,還有人將批評矛頭指向了動物園的園長,并呼吁有關部門查查該園長是否有問題——不久前,北京動物園副園長貪污1400萬元的消息,顯然給了一些人“靈感”。

然而,天津動物園的回應,很快證明事實并非一些網友想象的那樣。那只老虎看上去骨瘦如柴,是因一出生就腸胃功能不好,并非被克扣了伙食。它與別的老虎相比,這些年一直獲得了更多額外的照顧。這件事最值得玩味的是,一些人看到“瘦老虎”就懷疑有貪腐,卻忽略了“瘦弱可能是因為有病”這種情況。

寧可相信自己的想象,也不去探究真相,可能會讓自己成為謠言的制造者和傳播者,甚至可能因此滅家毀國。試想,若項羽在聽到四面楚歌時,意識到“吟唱楚歌的不一定是楚人”,或許不會絕望地喊出“天要滅我”,或許還能帶領殘存兵將殺出去;若司馬懿在諸葛亮打開城門淡然撫琴時,派士兵去打探虛實或做個大數據分析,知道他只剩殘兵敗將無抵抗之力,之后哪還會有諸葛亮再出祁山?

因此,對于網絡上一些子虛烏有的傳聞,有關部門應及時以權威聲音澄清事實,盡可能避免謠言滋生;作為普通民眾的我們,也應保持一定的理智,凡事且慢下結論,兼聽各種信息,通過多方求證之后再做出理性判斷。

【忘記郭美美,并非記住教訓的最好方式。牢記公眾重托,以行動證明自己,才是告別“郭美美事件”的不二選擇。】

“郭美美與紅十字會沒有任何關系。”這是北京警方最新調查及郭美美本人供述所透露的重大“利好”消息。獲悉相關消息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當即于8月4日凌晨發布微博呼吁:“這一刻,請忘記郭美美。”

時值云南昭通抗震救災非常時刻,紅會仍不忘抖落“郭美美事件”留下的陰影。正是這一事件,使得中國紅十字會三年多以來備受公眾質疑。也因這一事件,公眾對官方慈善組織的信任度大為降低,個人捐款一度遭遇“重創”。更因這一事件,紅會高層人事更迭,連續推出各種改革措施,力圖重塑公眾形象。對紅會來講,“郭美美事件”確實是一個沉痛回憶。

然而,這一事件對公眾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作為中國最大規模的公益慈善組織,中國紅十字會系統在各種慈善賑災活動中一直扮演著主要角色,公眾對其寄予厚望,信任有加。可想而知,當公眾獲知紅十字會系統可能存在善款被濫用現象以及不當商業行為后,該是多么意外與震驚。

“郭美美事件”不僅是紅會的噩夢,也是公眾的一個心病。在這一事件中,沒有誰是受益者,包括因此一夜躥紅的郭美美本人。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呼吁“忘記郭美美”,實際上,假如時光能夠倒流,想必許多人也寧愿選擇遺忘這一切。

某種意義上,“郭美美事件”更像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不是紅會的“使命終結者”。事件發生后,紅會不是沒有辯白,許多人對郭美美也不是沒有絲毫懷疑,為何紅會一直身處百口莫辯的不利境地?這就在于,此前紅會的管理運作確實存在種種弊端,其公開透明度更是備受公眾詬病。“郭美美事件”則以一種夸張的方式,為公眾提供了“老賬新賬一起算”的出口。

這才是整個事件的關鍵,也是紅會的軟肋。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公眾選擇紅會,是寄望于通過這一公益平臺表達愛心、扶貧濟弱。紅會要重塑形象,最重要的是通過行動證明自己依然值得公眾信賴。做到這一點,永遠離不開公開透明運作,明明白白做事。因此,換一個角度看這次的風波,這一事件也促使紅會去聽取公眾心聲,反思自身弊端,重新整裝出發。

忘記郭美美,并非記住教訓的最好方式。對紅會來說,牢記公眾重托,以行動證明自己,才是告別“郭美美事件”的不二選擇。

【謠言之上生長出來的懷疑幻覺,偏見之下滋生的極端情緒,也在拷問:理性哪去了?】

“虛榮心讓我犯下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導致紅十字會這幾年名譽受損……真的很對不起”。隨著郭美美故事真相揭出,曾經掀起軒然大波的“紅會炫富”事件也水落石出:郭美美及其資金來源都與中國紅十字會毫無關系。回顧事情的來龍去脈,讓人悲憤于中國“紅十字”的無端被黑,猶如百年大樹被蚍蜉所撼。

1904年,日俄戰爭在中國東北爆發,為救援難民,從英倫劍橋留學歸來的學者沈敦和,發起成立上海萬國紅十字會——即中國紅十字會前身。紅十字從此活躍在中國救死扶傷的戰場,并以撫貧恤病的菩薩心腸,贏得百姓敬重。從辛亥革命戰地、安徽北部瘟疫、抗戰烽火前線,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奔襲、2008年汶川大地震,甚至東南亞海嘯災變、日本福島大地震等災難現場,中國“紅十字”的身影,總是出現在最危險的地點,出生入死,醫傷救難。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無數志士仁人,為了捍衛“紅十字”的榮譽,窮盡一生智慧、激情和夢想。中國第一家紅十字醫院——上海華山醫院老院長錢悳,1957年成為中共黨員,他報名遠赴西南組建重慶醫學院,自降薪金,給農民病患補貼生活費,晚年還為籌建科學會堂捐出畢生積蓄……最終以99歲高齡客死西南,用生命擦亮了“紅十字”。

然而,痛心的是,一個無中生有的炫富簽名,竟然衍生出無數匪夷所思的段子,一些機構和推手興風作浪,演變成一場消費紅會形象的網絡狂歡。無數懷疑之箭雨一般落下,陷入風浪的紅十字,經受著造謠中傷的傷害,情緒裹挾了很多人的判斷,募捐微博甚至收到了超過十萬的“滾”字。這是紅十字之傷,也是社會誠信、慈善事業之痛。一位紅會救援隊員曾對記者敞開心扉,他郁悶的并不是自己受傷的尊嚴,而是受傷的災難救援體系以及慈善系統,“善款一落千丈,最終傷害的是災區百姓啊!”

郭美美事件終于吹散迷霧、浮現真相,但我們的思考卻不能停頓。炫富的輕薄、無聊的炒作,盡管實際上與紅十字會并無干連,何以讓“躺槍者”陷入如此嚴重的信用危機?為什么虛構的故事、臆造的信息,漏洞百出卻依然被很多人追捧和轉發?固然,文明法治的社會,不會放過那些違法者,但回過頭來想想,謠言之上生長出來的懷疑幻覺,偏見之下滋生的極端情緒,何嘗不是在拷問:理性哪去了?冷靜哪去了?

令人心懷敬意的是,即使是在網絡上被萬炮齊轟,中國紅十字會的眾多救援人員仍然頂著輿論壓力,第一時間沖向地震、臺風、洪水等國內國外人道主義災難現場,任勞任怨,無懼無悔。最近的“威馬遜”臺風災害、臺灣高雄燃氣爆炸、昆山工廠爆炸、云南魯甸地震等救援工作中,紅十字人依然奮戰在第一線。他們在用行動為自己正名,為紅十字正名。

風雨過后是彩虹。中國紅十字會已走過110年的歷程,中國的慈善事業正是方興未艾的好時候。經歷了郭美美事件的風風雨雨,對誠信建設、信用培育的重要與迫切,人們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讓“紅十字”更加公開透明,讓公眾豐沛的公益熱情擁有更堅實的出口,“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將會為未來的進步寫下新注解。

近日,因牽扯“紅會”一夜成名的郭美美,在看守所承認其在世界杯足球賽期間參加賭球以及組織賭博,并供認了長期參與賭博活動、為牟取暴利開設賭局的犯罪事實。

郭美美案,還只是足球賭博的冰山一角。世界杯期間,公安部集中偵破了一批重大賭球案件,涉案金額逾180億元。不久前廣州審判的特大網絡賭球案,設局開賭竟達5年多,投注總金額超過4840億元,而2013年全國彩票銷售額才剛剛達到3000億元。相比因非法賭球流失到海外的巨額資金,足球彩票銷售額相形見絀。

為什么頻頻出手打擊,巨額國民財富依然經由地下賭球流向國外?

自世界杯開賽以來,各類門戶網站不遺余力地推銷足球彩票,卻仍無法紓解人們的博彩熱情。更為刺激、更為暴利的網絡賭球,成為一些人的選擇。在移動互聯網高度繁榮的今天,賭博已經無需賭具、無需場所、無需聚眾、無需現錢,一臺電腦或手機,一個賬號,就可以到世界任何一個賭博網站瞬間完成賭博。簡易的終端、便捷的支付、不斷更改的域名以及技術更新的靈活,防不勝防。賭博莊家設在國外,也給執法造成諸多困難。執法對象的變化,要求賭博治理要進行思路轉變和手段升級。

賭博的歷史悠久,在我國,無論管理者還是平民百姓,對賭博有一種本能的情感排斥,把賭博看作一種劣行,一種公害,立法加以禁止。然而,賭博的誘惑力也不小,生活中具有賭博性質的事情比比皆是。賭博的兩面性好比硬幣的正反面,禁止和打擊之外,還要加強引導,使本國民眾能夠正確看待賭博的危害性和娛樂性。不能一面國內“嚴防死守”,一面卻讓國外莊家坐收中國財富的漁利。

我國目前只把彩票作為公益金籌集手段而非獨立行業。從定位上看,福彩中心和體彩中心兩家彩票發行機構只被賦予了籌集公益資金的職能,并沒有賦予保護購彩市場、避免國民財富流失,協同旅游、游戲、金融、電信等相關行業發展,共同防治私彩和地下賭球的職責義務。這種制度設計下的彩票發行機構,可以滿足得了國內市場的擴大,實現銷售業績的增長,但缺乏動力和手段去防止博彩市場的喪失和國民財富的外流。

地下賭球猖獗,反映了我國彩票定位的偏差以及治賭手段的落后。根據互聯網博彩業發展的形勢,健全相關法律和管理政策,升級非法聚賭的治理手段,促進彩票發行部門的市場化改革,才能真正疏堵并舉,解決地下彩票和網絡賭球的問題。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彩票事業研究中心研究員)

郭美美,這個因“紅會”事件一夜成名的網絡“炫富女”,再次陷入輿論的漩渦——7月9日,她因涉嫌在巴西世界杯期間賭球,被北京警方采取強制措施。7月14日被依法刑事拘留。隨即,央視等主流媒體報道了她自供“以‘商演’為名從事性交易”“以賭博的名義詐騙”等罪狀,輿論對這個舊紅人生出的新新聞,報以了最熱烈的關注。

別忽略了郭美美的“圈內人”

【和郭美美性交易、參與賭局的人,是否被我們忽略了?找到他們,也許能揭開郭美美之所以成為郭美美的原因。】

不費吹灰之力,郭美美又一次站在了各大網站新聞排行榜的前列。與她相關的各種傳聞,又一次甚囂塵上,網絡及論壇的跟評和吐槽,更是一浪高過一浪。足見人們對郭美美結局的關注和等待,從來沒有冷卻過。這與桃色與八卦無關,卻與道義的最終走向有關——人們對郭美美一直以逍遙姿態快樂而恣意生活,并時不時跳出來刺激一下公眾渴望公平的神經,心有不甘。

通過媒體公布的信息,人們逐漸看到一個與自己想象的陰暗生活狀態有直接聯系的郭美美。這個曾經用滿臉不屑的笑容嘲諷過千萬個良知者的小女孩,美艷鮮亮的外表背后居然有那么多令人不堪的事情——無休止的奢侈淫靡生活,令人發指的賺錢方式,令人嘆息的價值觀。向人們展示的,是一個紙醉金迷,卻又墮落的人生風景,而這種生態,在我們社會的某個領域,卻是一種常態。它像浸入水源地的毒螺,于無聲處,向整個社會灌注著毒汁。這些人,包括把包養當成生存方式的歌手或主持人,把毒品當成娛樂方式的影星,把賭博當成盈利和消遣方式的富翁名媛,還有將獵艷與買春當成雅好的高官巨賈……這樣的人和事,因始作俑者多為在社會中有影響者,而使得眾人對社會的認知發生迷失,令無知者引為時尚加以效仿,令有知者嗟嘆世風日下,令整個社會空氣為之毒化。

當然,將這種結果的原因歸咎于郭美美這個二十來歲的女孩子,如同將把整個大海的水變黑之責歸咎于一只小烏賊一樣,是既不現實,也不公平的。真正應該搞清楚的,是構成這個格局的種種內外在元素。以郭案為例,那些在郭美美賭窩中一擲千金的“有實力有名望的人”,那些一擲數十萬一親芳澤的風流客,那些以“商演”為名介紹賣春的演出機構,那些在郭美美成名之后“再貴也要和她上床”的人,那些為了讓郭美美成名,編織出無數個“熱點”和“炒點”的高手們,他們究竟是誰?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郭美美的“圈內人”都到哪兒去了?

這些看似被忽視的細節里,也許隱藏著的,就是郭美美之所以成為郭美美的原因。

□曾穎(作家)


誰成就了“壞女孩”郭美美

【普通的大眾,聯手商業公司、公關公司、部分媒體,在消費她的炫富過程中,培養起了極其低端的惡趣味,讓“壞女孩”漸漸長大。】

哪個時代、哪個社會都不缺乏郭美美這樣離經叛道的“壞女孩”。略薩為壞女孩寫過小說《壞女孩的惡作劇》,德萊塞為壞女孩寫過傳記《嘉莉妹妹》,梅艷芳甚至有首歌就叫作“壞女孩”。可關鍵是,像郭美美這樣顛覆了大眾道德觀、價值觀,甚至顛覆百年紅會形象的“壞女孩”現實中并不多見。她似乎是“壞透了”的典范。

可問題是,她并沒有因為這一系列舉動而受到輿論的譴責,相反,她成了網絡紅人,成了變相揭露紅會問題的“女俠”,她參加的商演越來越多,有賭球公司找其代言,甚至連“接客”的價位都在水漲船高。我們是不是該反思一下,到底是誰給了郭美美這樣的壞女孩生存的土壤呢?是不是公眾一窩蜂而上地對郭美美的圍觀,才幫助她實現了依靠惡名聲獲取利益。

這些年,有著類似郭美美經歷的女孩不在少數,一路走來,一路將她們的丑陋展現給公眾,可她們非但沒有被大眾所唾棄,相反,依靠網絡形成的巨大“惡名聲”而爆得大名,繼而將名氣轉化為資源、金錢與利益。

因此,我們不得不問一句,在郭美美變壞的過程中,誰最有責任?

在郭美美變壞的過程中,那些不斷請她們商演的演藝公司、公關公司責任重大。不請郭美美參加商演,無疑就不會有人去給她捧臭腳,形成眼球經濟,自然她也就不可能興風作浪。當然,在這些壞女孩“變壞”的過程中,也有部分媒體的責任。

在這些離經叛道的“壞女孩”身上,哪見道德領域的譴責與唾棄?我們看到的卻是鎂光燈的追逐與聚焦,是不斷地上頭條,高價的出場費、代言費,是遠赴大洋彼岸的光鮮生活。似乎“壞女孩”們一旦獲得利益、成功,就可以將她們不擇手段上位的過去洗白。于是不少人在一邊消費這些“壞女孩”們的新聞,一邊發出的卻是羨慕與慨嘆。看看大洋彼岸的美國,“壞女孩”萊溫斯基因為插足“第一家庭”,這些年來活得像過街老鼠一樣,而我們的“壞女孩”們卻活得揚眉吐氣,名利雙收——這并不是我們這個社會變得寬容的表現,而是我們道德領域撕裂、是非界限模糊的典型體現。

將郭美美變壞的,并不僅僅是她那個看上去罪行累累的家庭,而是一些普通的大眾,聯手商業公司、公關公司、部分媒體,在消費她的炫富過程中,培養起了極其低端的惡趣味,才令她在泥潭中如魚得水地游了這么久。

□陳小二(媒體人)

郭美美案終于水落石出。這是一個價值觀和個人生活都嚴重扭曲的女孩子,她經常同有錢人發生性交易,并在參與賭博和組織賭博方面越陷越深。她本人和她的所謂“干爹”王某都與紅十字會全無瓜葛,圍繞她的標志性信息有不少是虛假的,其中部分是媒體捕風捉影炒作出來的,部分是她故意釋放的。

郭美美作為一個輿論泡沫,卻在中國社會上掀起了一場“臺風”,除了她本人,炒作、利用她的很多力量都應當感到羞愧。甚至,這是中國全社會都應參與的一場反思。

回想郭美美炫富被炒熱的當初,紅會的聲譽遭到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但這個女孩從一開始就只是個噱頭。她與紅會并沒有什么關系,這個事實當時就被指出,而且很多人也是大致明了的。然而該事實被大量媒體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已經潑到紅會頭上的臟水,參與熱炒的人沒有興趣再伸手把它們擦掉。

事實上,圍繞郭美美與紅會的關系,當時的輿論場形成了畸形的狂歡。那是個在網上造謠、以及故意傳謠可以不負責任的時期,對那場惡作劇的推手們來說,打擊紅會大概要比炒作一個明顯與主流價值格格不入的女孩,要有趣得多。

把郭美美炒紅是網上輿論審丑逐臭的突出例子,該過程也是通過制造“莫須有”罪名,或者用炒作、放大某個案例將公共機構妖魔化這一惡劣做法的定型之作。那是一個轉折點,在郭美美事件之后,一些在互聯網上活躍的力量像流水線作業一樣,向一個又一個公共機構發起攻擊。

當然,出了這么大的問題,不能通通歸罪到一個女孩子頭上,不管她的問題有多多。那些參與污名化公共機構的人和力量,也是極其復雜的,他們的動機和所使用的手段,都打上了社交網站突然在中國社會勃興的烙印。

應當說,社會各方對這一局面的出現同樣負有責任。首先當時的紅會高層對事件的應對非常不力,紅會沒有成為讓事情真相大白、并且讓這些真相到達所有公眾的堅定推動者。與此同時,相關的其他官方及主流社會力量也缺少應對社交媒體的經驗,面對趾高氣昂的輿論推手們,大家都反應消極,急于躲避和不知所措。

客觀而言,紅會的確有不少管理問題,整個社會又何嘗不是這樣。但郭美美事件開了全面否定公共機構的先河,這種否定是不由分說的,往死里打的,而且經常以否定社會的一切作為延伸目標。這樣的所謂“輿論監督”不能說毫無推動官方機構改革的作用,但它們的負面影響太強烈,嚴重扭曲了中國改革開放成就與問題的比例,打擊了公眾的信心。

中國的前進離不開實事求是精神的伴隨,求實既要是微觀的,也應是宏觀的。微觀真實就是不能造謠,不能明知是謠言還故意參與傳播它。宏觀真實就是要把每一個問題放到它在中國的真實格局中,而不應對它們做惡意炒作,賦予它們對整個國家不真實的代表性。

希望通過郭美美這檔荒唐事,中國的輿論場能夠增加一份見識和成熟。但愿這樣的事情在中國不再重演。

這是一場關于丑聞的“傳奇活劇”將要謝幕的節奏——文化學者張頤武如此評價郭美美世界杯期間涉嫌賭博被行政拘留。

3日晚間,警方公布了郭美美案件的最新調查進展。事實上,郭美美“炫富”“賭博”多次引發網絡鬧劇、甚至是輿論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一種值得關注的社會文化現象。對此,記者采訪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

越罵越紅的社會土壤:挑明欲望+釋放壓力+看客心理

實際上,自2011年至今,從扯上紅十字會的各種炫富到不雅視頻再到涉嫌賭博犯罪,關于郭美美的話題就沒消停過。越來越多的人發出詰問:一系列拜金到無恥的言行,居然能一直吸引輿論關注,明明是“假惡丑”的代言,卻在網絡上不乏擁躉?而且這種越罵越紅的網絡“紅人”,如鳳姐、干露露等,為何近年來有批量產出之勢?

“這種社會現象值得我們反思。”張頤武分析說,這些“紅人”常常是一些年輕人,言行舉止雖然有爭議,卻釋放了公眾的一些潛意識——明知虛榮拜金不是正確價值觀,卻暗合自己心底“漂亮又有錢真好”之類的欲念;另一方面,這些“紅人”口無遮攔、放縱不羈,讓一些年輕人的壓力和困擾得到一種宣泄。

滋生這種現象的社會土壤中還有一種成分——看客心理。“有些人把價值錯位和荒誕當做社會的傷口,抱著看笑話和起哄的態度。”張頤武說,與此同時,互聯網新媒體的傳播,無形中也具有放大效應,經過幾輪連番傳播而形成相當大的影響。

價值觀錯位:扭曲的成功觀和消費觀分裂年輕人的價值觀

對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而言,郭美美們危害頗深。有網友表示憤慨:干了壞事不需要付出代價,相反依然可以過著令人羨慕的豪華生活……郭美美事件糟糕之處在于她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反向影響。

張頤武曾在他的博客中總結郭美美現象的負面價值:在一些年輕人的“無意識”中強化一些扭曲的價值觀,一是扭曲的成功觀,認為不管怎樣,有名有利就是“成功”;二是扭曲的消費觀,認為炫耀性的消費就是人生的價值所在。

“這些負面的價值對于年輕人的影響力既不必高估,但也不可小覷。”張頤武說,“一個個體的行為被放大,引起公眾覺得這樣的行為是可以接受的,而其后繼者也往往走得更加極端,這就是負面‘示范效應’。”

理性疏導浮躁虛榮風氣:負能量事件要第一時間澄清

“這次郭美美賭球被警方拘捕,說明人生還是需要有底線的意識,出軌的言行和錯位的價值觀會把人引向不歸路。”張頤武在博文中寄語年輕人,“一時的所謂風光不過是過眼煙云,人最終還是要靠努力奮斗,貢獻社會獲得價值和意義的,年輕人實現夢想的路也只能靠自己的一步步努力,人只有靠著正面的價值才能走得遠,這些教訓雖然古老,但卻不斷顯示出其人生最真切的本質。”

在被問及如何疏導和遏制社會上這種浮躁虛榮的風氣與現象時,張頤武說:“人性中原本就有這種對丑聞感興趣的傾向,而社會也總會有一些縫隙。我們要做的,是秉持平常心,不要那么膚淺亂追捧,要有些耐心和韌性,要有理性判斷力,等待真相的還原。”

他同時說,類似事件的復雜性在于其似乎暗示社會的某種陰暗之處,但又含含糊糊。這其實最傷害社會本身,也會打擊人們對于社會的基本信任。在應對類似情況時,政府和媒體都應盡量在第一時間澄清負能量事件背后的陰暗與含糊,不要留有很大的猜想空間,以致于最后陷于被動。 “現在看來,法律是讓人們成功脫離密室的最后那把鑰匙。”張頤武說,“一些看起來一團亂麻,卻對社會造成傷害的事件,其實在法律面前沒那么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