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丝袜视频高清中文字幕,最刺激的欧美三级网站,在日本看免费XXXXXX,久久成人人电影网

   簡/繁 體

6月30日,在成都市武侯區(qū)新希望大廈外,身患白血病的大學男生莫向松身綁玫瑰花攜14名手持玫瑰的大學生集體下跪,并舉出寫有“借我100萬,我打工還你一輩子”字樣的廣告牌,指名向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暢借款100萬治?。?月3日新京報)。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回,悲情與不幸并未引來廣泛的同情和唏噓,反而招來鋪天蓋地的質(zhì)疑,甚至毫不留情的斥責。網(wǎng)友近乎一邊倒地譴責該絕癥男生“道德綁架”,媒體人王志安就在實名微博中寫道:“這是要挾,以自己的疾病要挾別人救助。不管對方是否有錢,都不欠你的。慈善的基礎是自愿,一旦違反自愿原則,就是惡?!痹S多網(wǎng)友直指“求生的欲望未賦予你道德綁架的權利”,用這樣的方式來求生,“為人處世的品德就已有很大問題”,甚至毫不留情地辱罵“軟骨頭”“沒底線不要臉”“活著還不如死了”“將自己的困難轉(zhuǎn)嫁到別人身上”“這是敲詐,建議以敲詐論處”。

誠然,從無原則地一窩蜂要求“劫富濟貧”、“打土豪分田地”,到今天“道德”和“義務”界限分明、“私人財產(chǎn)保護”理念深入人心,無疑是一種群體意識上的進步。質(zhì)疑莫向松“方式不當”、“道德綁架”之論確實有一定的理據(jù),設身處地,假如你是劉暢,也的確左右為難——幫吧,不說是否有這余錢,即使有,也極易引發(fā)其他困難者群起效仿;不幫吧,明擺著成了見死不救。

可,在各式“跪求”早已廣受撻伐的今天,需要多大的勇氣,才敢再“逆勢而上”,以“屈膝跪求”的方式去謀求關注、乞求幫助!那些一窩蜂地對莫向松實施“道德圍毆”的人,在站在“劉暢”一方去“設身處地”之余,可曾也試著站在一個走投無路的絕癥患者一邊去“設身處地”一分鐘?

沒有經(jīng)歷過絕境的人,很難想象那種絕地求生卻又連一根救命稻草也抓不住的滋味。愛心涌流、“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故事只存在于遙不可及的媒體敘事語境里;一旦真正陷入絕境,你才會明白,沒有人能夠真正幫助你,甚至,除了偶爾的一瞥同情目光,你的悲催根本就無法進入公眾視野,遑論獲得救助。有人說,該去找官方慈善救助體系??擅鎸Υ蟛♂t(yī)療救助申請,許多官辦慈善機構只會在層層審批之后給你三五百元;就算破例給你數(shù)千上萬元,你以為真足以托付生死嗎?

沒錢不等于應該等死?!肮蚯蠼杩睢惫倘徊凰闶裁春棉k法,但充其量也就是個“方式不當”而已,并未到應該群起上綱上線施以道德審判的地步。輿論資源有限,對一個危在旦夕的人說三道四,并不比一個絕癥患者的不當行為高尚多少。

6月30日,成都市武侯區(qū)航空路新希望大廈外,一名男子帶著14個人集體下跪,手舉標志牌向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暢借款100萬元治病,上面寫著“借我一百萬,我打工還你一輩子”的字樣。(7月3日《新京報》)

莫向松向富豪集體下跪借錢,不少人質(zhì)疑其道德綁架。從表面看來,這種行為確實有點過分。帶著一幫子人跪在那里,開口就是一百萬,沒有征求意見更沒有商量,分明就是給對方難堪,類似于乞丐的“逼捐”。愛心捐款應該遵循自愿原則。而且“借我一百萬,我打工還你一輩子”這類承諾也很不現(xiàn)實。加之男人膝下有黃金,小莫不應該如此跪下“借錢”。但從實質(zhì)上看來,不能簡單地將此看做是“道德綁架”。

不客氣地說,說“道德綁架”的人本身就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審視這件事,也無異于一種“道德綁架”。如果設身處地地站在莫向松的角度看,就不會發(fā)出此類“惡”的評論了。

莫向松出生3月后母親去世,父親因此精神失常,自己從小與養(yǎng)父母一起生活,他不可能承擔巨額治療費用,他的困難是一種現(xiàn)實。他并未向紅十字會等慈善機構求助,也沒走官方渠道獲取援助,是因為不清楚怎樣的渠道可以實現(xiàn)求助。即便向這些渠道申請了,實際作用也有待于檢驗。而且,此前他也曾嘗試過“裸曬”曬死癌細胞的活動,引來不少本地媒體關注,但都收效甚微。

在這種情況下,莫向松的下跪借錢只是一種積極自救的“行為藝術”而已。每個人都應當珍惜生命健康權,為了抵抗白血病,爭取好好地活著并沒有錯。被借錢的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暢可以說不,但不能說是遭到了“道德綁架”。如果有愛心,捐獻或借錢也可以。當一個人處于生命困境時,任何機會都可能是拯救其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對小莫的行為我們應該給予理解和支持,甚至直接伸出援手。

無論是炒作也好,“綁架”也好,小莫的積極自救沒有錯。他的這種“行為藝術”,對被借錢的富豪,對我們,對社會都是一種愛心檢驗。如果沒有切身體驗,沒有贈人玫瑰,只是“鍵盤俠式”批評與指責,豈不也是種冷漠的“道德綁架”?

成都農(nóng)業(yè)科技職業(yè)學院大學生莫向松,因罹患急性白血病,在14名同學的幫助和配合下,身披玫瑰,來到新希望大廈外下跪。手中所舉的標志牌上寫著:“借我一百萬,我打工還你一輩子”,以此欲向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暢借款百萬元治病。在引發(fā)大量圍觀的同時,更引發(fā)了無數(shù)爭議,甚至有人認為此舉是“道德綁架”。

請理解一位求生者的本能

一些類似于行為藝術的方法,更像是“弱者的武器”,借此更容易引起關注,從而往往更便捷、更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

客觀上看,輿論在對莫向松同情之余,出現(xiàn)不少質(zhì)疑的聲音,這不但不是壞事,相反彰顯著可貴的理性精神,這是在一次次的社會事件中鍛煉出來的公民素養(yǎng)。為此,對于一些類似“道德綁架”“公開逼捐”之類的事情,一些輿論都會保持一份警惕。很簡單,每個人都有捍衛(wèi)和追求自身權利的自由,但是須牢記自由的邊界就是到他人的權利邊界為止。所以,雖然眾聲喧嘩,但很少有人因為同情莫向松而指責相關企業(yè)為富不仁。

不過,看了媒體對莫向松的報道,和一些輿論的反響,我認為還是有必要說一句:理性之余,別忘了人性,請理解一位求生者的本能。

莫向松有兩句話讓人動容,一句是“我如果有能力或者有資源,也不會這么來求助”,一句是“網(wǎng)上的評論我都看到了,他們不是病人,沒法理解我的心情,我現(xiàn)在就想努力讓自己活下去?!睉撜f,莫向松的不幸體現(xiàn)在兩個層面,一個是突如其來的白血病,一個是救助乏力的制度設計。相對于質(zhì)疑個人是否炒作來說,追問制度設計之憾,以及如何通過正常途徑緩解莫向松的燃眉之急,更為迫切,也更為重要。

就莫向松個人經(jīng)歷來看,目前養(yǎng)父養(yǎng)母為了給他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積蓄,已經(jīng)沒有辦法繼續(xù)住院治療了。雖然他“不太清楚官方救助的渠道”,但根據(jù)經(jīng)驗看,即便通過這些渠道,也不容樂觀——一是需要救助的人數(shù)較多,有一定的門檻限制;另外即便通過,救助的金額也相對有限。往往到最后,容易將人帶入更為絕望的境地。

而一些類似于行為藝術(有時也被稱作炒作)的方法,更像是“弱者的武器”,借此更容易引起關注,從而往往更便捷、更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當莫向松陷入絕境,無疑這不僅是一根可以“死馬當活馬醫(yī)”的“救命稻草”,甚至是一個最優(yōu)的“理性”選擇。所以,這完全可以看作是莫向松為完成生命自我拯救的本能行為。

當然,“求生本能”絕對不是可以對救助方法不加選擇的理由,并且莫向松此舉也無法回避有評論所質(zhì)疑的“道德綁架”等問題,但看到他提出的“去孤兒院當志愿者”、“將來回報社會”、“希望能到借款企業(yè)去打工,慢慢償還借款”等向善設想與本真考慮,還是請設身處地從莫向松的角度想一想,想辦法幫他一把。

□高明勇(媒體人)


重病大學生的醫(yī)療保障在哪里?

“托底線、救急難”的表述方式寫入了《社會救助暫行辦法》中。但是,要在《辦法》的基礎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可能有待時日。

竊以為譴責莫同學“病急亂投醫(yī)”的行為似乎并不那么重要,當務之急應該是幫助莫同學和與他有類似遭遇的大學生找到出路,討論一下在罹患諸如白血病之類的重病時,大學生可以向誰求助?

中國的大學生雖然絕大多數(shù)已經(jīng)成人,但他們的生活來源主要還是要靠家庭提供,這決定了他們并不能參加主要為有工薪收入或經(jīng)營收入的勞動者設立的城鎮(zhèn)職工醫(yī)療保險制度。目前,在一些城市,大學生可以參加城鄉(xiāng)居民的基本醫(yī)療保險制度。但這個制度的醫(yī)藥費報銷率只有50%,如果再加上與之相關的商業(yè)性大病保險,據(jù)說報銷率可以提高到70%。

在網(wǎng)上可以看到成都市2010-2011年度的“大學生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和大病醫(yī)療互助補充保險宣傳資料”,其中談到:在成都市各類高校中接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本科生、??粕?、研究生都可以參加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同時規(guī)定:大學生參加了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后,還可以參加成都市大病醫(yī)療互助補充保險來提高自己的醫(yī)療保障水平。當然,關鍵在于大學生參保是“由高校統(tǒng)一組織”的,不知莫同學所在的學校是否組織學生參保?如果參保了,那就應該可以報銷醫(yī)藥費。即使只報銷一部分,那也可以減輕莫同學的家庭負擔。

其次,最近出臺的《社會救助暫行辦法》中,專門開辟了“臨時救助”的條款。其中規(guī)定,國家對因家庭成員突發(fā)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xiàn)嚴重困難的家庭,給予臨時救助。莫同學如果家庭確實困難,應該可以根據(jù)這個條款,在家鄉(xiāng)申請社會救助。當然,也可以由學校出面,幫助莫同學向成都市民政部門申請救助。

再次,莫同學還可以嘗試向公益慈善機構求助。不知道莫同學的白血病屬于哪一種?中華慈善總會應該有針對某幾種白血病設立的慈善項目,可以向成都市慈善基金會詢問一下。

當然,通過媒體向社會求援,也是目前一些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重病患者常用的辦法,有時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向社會求助不能專門針對某一特定的自然人,而且是否捐款應該是自愿的,否則就有強捐索捐的嫌疑了。

2014年以來,建立托底性民生保障的問題擺上了黨中央、國務院的議事日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說:“總會有一部分人因病、因災等特殊原因陷入生活的窘境,基本保障兜不住,還要進行社會救助。我們絕不能讓無家可歸、因貧棄醫(yī)等現(xiàn)象頻發(fā)。”這個思想以“托底線、救急難”的表述方式寫入了《社會救助暫行辦法》中。但是,要在《辦法》的基礎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可能有待時日。

相信莫同學一定能夠通過正當合法的求助渠道,在各方力量的扶持和幫助下,成功地“活下去”。

□唐鈞(學者)

跪求富豪 借錢治病2014-07-04 07:26

“跪求”是道德綁架

更應追問救助制度勇敢求生并無錯

6月30日,成都市武侯區(qū)航空路新希望大廈外,身患白血病的大學生莫向松,帶著14個人集體下跪,手舉標志牌向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暢借款100萬元治病,上面寫著“借我一百萬,我打工還你一輩子”的字樣。莫向松的行為在網(wǎng)上引發(fā)了爭議。(7月3日《新京報》)

“跪求”是道德綁架

由于家境貧寒,其渴求得到富人幫助的心情,也可以理解。然而,莫向松向富人“跪求借錢”,這種做法明顯欠妥。一方面,先入為主地將富人置身于被動的局面,等于是一種道德綁架。另一方面,是否借錢或捐款,全憑個人自愿,向富人“跪求借錢”與“逼捐”無異。(張連洲)

更應追問救助制度

困境中的個人越來越傾向于把獲得救助的希望寄托在社會公眾或者是富人們身上,而本應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政府民政部門或者是像紅會這樣的社會組織卻日益變成了“次優(yōu)選擇”甚至是可有可無的選項,只能淪為“綠葉”,這背后,到底是繁瑣的程序、過高的門檻阻擋了民眾的求助訴求還是這些機構和部門本身難以得到民眾的信任,抑或是就算是好不容易能求來了,救助力度也只不過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毫無疑問,無論答案是哪一個,都不是什么讓人賞心悅目的好消息,背后暴露的都是社會救助體制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溫國鵬)

勇敢求生并無錯

14人的集體下跪,也是一種權利表達。只是因為,此一舉動太過張揚、太過強勢,方才引發(fā)爭議。在我們的固有認知中,求助者理應是收斂、弱勢、楚楚可憐的形象——他們同樣呼吁“伸出援手”,但從不向特定對象伸手要錢;他們習慣,以徹底的卑微去換取同情??陀^說來,其至少是無惡意且無害的。積極點看,其對民間慈善的發(fā)育,也許還會有所推動。一方面,求助者高調(diào)曝光,讓潛在的行善者找到了合適對象;另一方面,他們勇敢走向前臺,也是對于富人階層社會責任的一種提醒。(然玉)

近日,走投無路的白血病患者莫向松攜14名大學生跪在了成都新希望大廈外,他們手持玫瑰,舉著廣告牌向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暢借款100萬治病,并承諾“借我一百萬,我打工還你一輩子”。

莫向松下跪“借錢”的行為在網(wǎng)上引起很大爭議,支持者認為每個人都有求生的權利,盡管這種方式不恰當,但在生命面前,都應該被理解。而反對者雖然同情莫向松的不幸遭遇,但卻質(zhì)疑他這是在進行道德綁架。這種利用輿論力量來“逼迫”富豪的行為,無異于“打劫”,很難讓人接受。

其實,不久前莫向松就已經(jīng)通過“裸身曬死癌細胞”的方式,吸引了媒體和大眾的目光。在媒體報道之后,莫向松獲得了一些社會捐助。但募捐來的幾萬元,對于治療莫向松的白血病實在是杯水車薪。所以我們也就可以理解,“就是想活下去”的莫向松張口要借100萬的無奈。

有網(wǎng)友指出,白血病的救助渠道鮮為人知可能是莫向松出此下策的重要原因,但問題顯然沒有這么簡單。

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干細胞異常的克隆性惡性疾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在各種腫瘤中占第六位。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至少有400萬白血病患者,因為環(huán)境污染等原因,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4萬人左右。其中兒童是白血病的主要人群,占到50%左右。對于兒童白血病患者,不管是政府還是社會慈善組織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2012年《關于開展重特大疾病醫(yī)療救助試點工作的意見》出臺,將包括兒童白血病在內(nèi)的20種重大疾病納入到了大病醫(yī)保范圍之內(nèi),提高了治療這些疾病的報銷比例。兒童白血病的免費救治行動也正在全面開展。中華慈善總會、中國紅十字會等慈善組織都有針對兒童白血病患者的專項救助計劃。但是,白血病患者中的成人群體卻似乎被社會救助系統(tǒng)忽視了。

白血病治療手段主要是化療、干細胞移植,其費用對于大多數(shù)普通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白血病可以分為慢性和急性兩大類,其中急性白血病分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等種類,宮頸癌、乳腺癌等惡性程度比白血病低很多的癌癥都納入了大病醫(yī)保范圍之內(nèi),白血病中卻只有兒童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納入了大病醫(yī)保范圍?,F(xiàn)實情況是,城鄉(xiāng)醫(yī)保雖然已經(jīng)覆蓋全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成人治療白血病可報銷的比例仍較低,成人白血病患者更是很難從現(xiàn)有的社會救助系統(tǒng)中得到幫助。通過引起關注獲得社會募捐,甚至為了提高影響力以出位、出格的行為吸引關注,然后獲得救助,是想活下去的成人白血病患者沒有選擇的選擇。莫向松的尷尬和無奈正在于此。

莫向松只是眾多成人白血病患者中“脫穎而出”的一個代表而已,更多的人選擇了默默接受命運的安排,等待死神的來臨。說到底,莫向松的無奈和出格,反映的是現(xiàn)有社會保障體系水平偏低,發(fā)展不均衡這一必須面對又難以立即改變的沉痛現(xiàn)實。但成人白血病患者理應得到政府和社會的更多關注,其救助渠道理應拓寬。

木亦(北京 學生)

點名式慈善要不得2014-07-04 07:04

有媒體報道,成都農(nóng)業(yè)科技職業(yè)學院24歲的大學生莫向松身患白血病,為了籌得骨髓移植的費用,小莫帶領十幾名同學在成都新希望大廈前下跪,想向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暢借款100萬元。一跪之下,輿論嘩然。

同情者說,為了治病不惜下跪,小伙子一定是走投無路了;質(zhì)疑者說,人家企業(yè)家又不欠你,這不是逼人家拿錢嗎?

24歲,本該蓬勃綻放的年紀,生命卻面臨中斷的風險,求生的本能下,不顧一切去抓救命稻草,其情可憫;然而,求生的欲望并不是肆意而為的理由,用道德綁架的方式進行強迫式慈善,并不合適。

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用正義和愛心逼迫捐款,最大的危害是扭曲慈善精神。

慈善的基礎是自愿,強迫式慈善的本質(zhì)是一種掠奪,是對公民合法財產(chǎn)的自由支配權和擁有權的一種侵害。而像莫同學這種點名式慈善,也會給求助對象施加無形壓力。捐吧,以后有困難的都照方抓藥,怎么辦?這不是企業(yè)的義務;不捐吧,人家都得絕癥了,都給你跪下了,輿論壓力、道德壓力全部襲來,“冷血企業(yè)家”的帽子弄不好就得扣頭上。

慈善的光輝在自覺,是施予者發(fā)自道德內(nèi)省的一種高尚行為。施予發(fā)生時,困難者得到救助,施予者的心靈也得到了凈化。如果是在強迫的情境下進行,捐獻者既無內(nèi)省,也無主動的發(fā)心,凈化難以實現(xiàn),高尚也無從談起。這樣的事多了,對慈善熱情是很大的傷害,是慈善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阻礙。

近年來,有大媽捧著募捐箱,往公共場所一站,攔著誰誰就得掏錢,不掏錢一頓數(shù)落。盡管目的是為了支援災區(qū),但方式遭到慈善界人士的詬病,原因也在于此。

再看莫向松的行為,先是脫光“曬”死癌細胞,后是下跪要錢,除了求生的渴望外,似乎還可以看出一種傾向:通過“行為藝術”,引發(fā)公共關注,實現(xiàn)有錢救命。如果這樣,也是一種提醒:正常的救濟路徑,是否暢通給力?年輕的生命,能否更有理性、更有尊嚴地得到幫助,而不必乞靈于公共轟動?

30日,在成都市武侯區(qū)航空路新希望大廈外,一名身綁玫瑰花的男子攜14名大學生集體下跪,他們手持玫瑰,并舉出廣告牌向某企業(yè)家借款100萬治病,廣告牌上還寫著“借我100萬,我打工還你一輩子”的字樣。(7月2日,中國新聞網(wǎng))

網(wǎng)絡留言中,一些網(wǎng)友對這種行為進行了質(zhì)疑,認為它是在進行一種道德綁架與索捐。是在作秀。再聯(lián)想到之前當事人“裸曬”曬死癌細胞的舉動,同樣傳遞出一種作秀的味道。這種指名道姓要你捐錢救命,的確會給當事人制造一種輿論的壓力。你捐了的話,可能更多的人會仿效。你不捐的話,很容易被描敘成冷血自私。任何時候,慈善都貴在自覺自發(fā),被脅迫要挾的慈善行為,總是有違慈善精神。

可是,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該怎么看待這種偏激,或者說,我們能不能對這種出格之舉持寬容態(tài)度?

一位年輕人,在最美的青春年齡陷入了與病魔進行殊死斗爭。在醫(yī)療領域,我們經(jīng)常把這樣的人成為“落水者”。當?shù)蒯t(yī)院的主治醫(yī)生介紹,這名大學生的確病情屬實,目前已經(jīng)進行了6個療程的化療,現(xiàn)需要做骨髓移植,需要高昂的費用,等錢救命。對他而言,什么最重要?我認為的答案是,活著最重要。

為了活下去,他便嘗試各種各樣的自救行動,哪怕在行為上偏激一點,那也可以接受。這種偏激只不過為行為個體制造了一點心理上的不適應而已。如果這種犧牲可以讓一個人重獲新生,那無論多么“浮夸”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一個理性的社會,不應該是一個永遠無條件鼓勵忍耐和犧牲的社會。在一個人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自救是一種本能,應該受到尊敬,甚至應該得到社會的肯定。愛自己才能愛別人愛社會,如果一個人連愛自己的本能都沒有,他卻說他愛這個世界,那也是一種機器人的愛,不符合人類的本性。

在一個正常的社會,我們需要尊敬富人,保護他們花錢的自由和選擇。但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保障窮人們活下去的生存權利,這是一種最大的自由。失去生命,意味著自由的終止。當兩件事情開始相互打架時,我們必須做出一種抉擇,應該犧牲哪一個?我的答案是,拯救人的生命更重要!公開索捐并不令人愉快,但我們必須捍衛(wèi)這種自救的自由與權利,不能因為富人的不快,就反對或者是禁止窮人公開呼救的權利。

我甚至反對把這種行為定義為“索捐”。求助人公開承諾,以“我打工還你一輩子”的成本代價借100萬,是借而不是要。借是需要還的,不同于給。為了表達自己愿意交換的誠意和態(tài)度,集體下跪把自己放到卑微的位置,主動權完全交到別人手上。從廣告營銷的角度來說,它是成功的,充滿了真誠和力量,看起來是努力精心策劃的。

一個好的社會,是一個鼓勵“自救”精神的社會,只要這種行為沒有沖破法律的底線,即使稍微有一些偏激,也是可以得到寬容的。對一個社會而言,千方百計讓一條生命得到活下去的機會,這就是一種最大的道德。為了讓生命更好的得到拯救,我們需要這種寬容的理性。窮人有呼救的自由,富人有救與不救的自由,兩種權利都是需要捍衛(wèi)的。但我們首先需要捍衛(wèi)的是第一種自由,明白這一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