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丝袜视频高清中文字幕,最刺激的欧美三级网站,在日本看免费XXXXXX,久久成人人电影网

   簡/繁 體

深圳5月8日開始出現罕見強降雨天氣過程。11日6時30分開始,深圳自西向東先后出現強降雨,截至18時,強降雨已持續近12個小時。城市出現嚴重內澇,車道變成“河道”,城市變成“水城”。暴雨導致當地出現約150處道路積水,20處片區發生內澇,2000輛汽車被淹。深圳市交委官方微博發布消息,截至11日18時暴雨致深圳近400余條線路5458輛公交車輛受場站積水、道路積水影響無法正常運營。(5月12日《南方都市報》)

近年來,北京、廣州等多座城市因為連日暴雨而上演“水漫金山”的城市內澇,造成巨大的財產經濟損失,甚至發生致人傷亡慘禍。

深圳再次上演“水漫金山”景象,從直接原因上說,當然是遭遇罕見的暴雨天氣,短期之內累積雨量過大,用氣象專家的話說就是這一次深圳創下自2008年“6·13”以來的最強降雨與汛情。從這個角度說,深圳上演“水漫金山”景象是一場天災,這也是多數地方政府對城市上演“水漫金山”景象的定調。從深層次原因上說,深圳與北京、廣州等城市上演“水漫金山”景象,根源還是城市排水系統太落后、不科學、不合理,致使暴雨天氣來臨,城市排水管網跟不上,不能及時排澇,才導致城市內澇頻頻發生。這既是被公眾罵了很多年的老問題,也是很多普通公民的共同看法和公眾不滿城市內澇頻頻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所在。因為山東青島擁有100多年前德國人規劃設計的完善的、科學的地下排水系統讓青島遠離內澇,成為全國唯一一座不受內澇影響的大城市。

可見,對于深圳再次上演“水漫金山”這種人禍,公眾不應當局限于批評城市排水系統落后,不能還停留在拷問城市排水系統階段,不能繼續只是一味的批評城市排水系統規劃不科學、不合理,太落后了,因為這些我們已經罵了很多年了,病根我們已經找到了,藥方也已經開出來了,只是地方政府始終沒有跟進、改進城市排水系統。從這個角度說,對于“水漫深圳”,公眾應當要求追究地方政府的失職責任。只有追究責任,才能提高地方政府及其領導對城市排水系統規劃建設的高度重視,才愿意加大城市排水系統的投入力度,才把城市排水系統工程當成良心工程建設,而不是當作撈錢和官商勾結的腐敗工程。

5月11日,2008年以來最大的一場暴雨襲擊深圳。初步統計顯示,暴雨中當地150處道路積水,20處片區發生內澇,5000多輛公交車無法正常運營,約2000輛汽車被淹。(5月12日《廣州日報》)

每次暴雨來襲,公眾最熟悉的幾個詞匯莫過于“史上最強”——這是形容暴雨的空前程度,隱含著天災無法抗拒的宿命論。“看海”——汽車被淹,交通中斷,全城幾乎成為死城。“悲劇”——幾乎每次暴雨,都會帶來人員傷亡的悲劇,有無辜路人被沖進無蓋下水道或者河道的,也有因為公共電線漏電而被殃及的。從這幾個詞匯當中,能夠匯總一條鐵打不變的規律,那就是暴雨總是在突發事故的無可避免性中打轉。

深圳暴雨之后,市民呼吁加強排水管道建設,這個呼吁不僅在深圳,恐怕在全國各地都不知道重復了多少次了。然而,年復一年的城市內澇現象不僅沒有得以改善。內澇治理與民眾期望之間的責任鏈條斷裂,恐怕是最為關鍵的問題。據媒體報道,深圳地下水道,僅僅按照一年一遇的標準,這顯然扛不住幾十年、幾百年一遇的暴雨。然而,這個標準為何始終沒有得以提升,這其中除了之前的歷史原因外,還有多少規劃、建設中的人為責任?

內澇發生,造成巨大的人員財產損失,是否應有人為此負責?這個命題需要的答案很少有地方清晰給出。在公眾記憶中,2010年,南京3官員因暴雨被問責,然而類似案例是如此稀缺,以至于暴雨過后,一片風平浪靜,沒有人為此承擔責任,反而可能會有相關責任人,儼然成為親切慰問受災群眾的正面主角。

讓內澇問責也有暴風雨的力度,該來就來,來就來得更猛烈一些。內澇問責應從現在開始,首先,內澇治理的職能部門必須下軍令狀,將內澇治理的年度投入、治理進度向社會公開,尤其是相關責任人的名單更要公布。如果到年底各項承諾都打了水漂,相關責任人該負什么責,公眾一清二楚,有關部門也可以按此進行問責。責任清晰可以讓社會各界看到有關部門對于內澇治理的決心,依責查處則能體現有關部門內澇治理的行動力度。

如果有了完整清晰的責任體系,那些沒有蓋子的窨井就不會長期無人管理,危險的河道也早就豎立了警示牌,內澇高發地區在暴雨之前,也許就能提前采取防水舉措,比如居民大門口放置擋水板、配置小型抽水設備,等等。這些舉措和想法,恐怕之前不是沒人想到,而是沒人愿意為此負責。外面的風雨再大,吹不到官員的身上,本應負責的職能范圍捅了大婁子,官員就仿佛有保護傘罩住,內澇自然會一年比一年嚴重。

公眾和公共資源為此付出的代價,需要有責任人來買單。遺憾的是,哪怕是之前因暴雨內澇問責官員的地區,也沒有形成常態化機制。顯然,毛毛雨式的零星問責嚇唬不了瀆職不作為者,只有讓他們感受到問責如同暴風雨般猛烈,自己的烏紗帽會隨著內澇暴雨而沖走,內澇問責才能形成制度化的治庸風暴。

水的問題,困擾著國內的許多城市。一遇到暴雨,動輒街道變河道,民眾因“城內看海”而怨言四起;缺水少雨的時候,又經常陷入“喊渴”的困境。城市在與水打交道時如何化危為機、變廢為利,新加坡為我們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新加坡僅有700平方公里的陸地,卻承載了500萬的人口,這意味著天然淡水資源遠不能滿足繁華都市的需要。盡管如此,新加坡也曾和我們一樣飽受暴雨內澇之苦。為此,負責水務的公用事業局建立了完善的預警系統,會通過免費短信等手段為公眾提供預警服務;一些地勢低洼的商場,則會在門前安裝可從地面彈出的矮墻,一旦發生暴雨內澇就會緊急啟動,進而贏得寶貴的疏散和應對時間。

不過,最值得稱道的是,淡水資源短缺的新加坡,并沒有將雨水和污水一排了之,而是將防治暴雨內澇和充分利用水資源很好地結合了起來。這種變廢為寶的水資源綜合利用觀念,已經滲透到新加坡的城市規劃和市政管理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多建水庫,盡可能多地收集地表水。到過新加坡的人,往往對其濱水美景印象深刻。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新加坡是將新加坡河的入海口攔截成一個水庫,才造就了濱海灣著名的環水城市景觀。新加坡共修建了17座水庫,而且各個水庫通過水道相互連通,這使得新加坡2/3的地表面積都成為了雨水收集區。

其次是污水回收循環再利用。污水管網和地表水收集系統,能盡可能地將可用的地表水收集起來。去新加坡市區看一看就會發現,當地的空調幾乎沒有往地面滴水的——新加坡在建筑標準中明確要求,每家每戶都要在空調下、廚房內、洗衣機出水口和晾曬衣服的陽臺上鋪設專門水管,將污水引入專用的污水管網。

在城市規劃方面,新加坡也對污染物排放有嚴格的控制,以此保證地表水不受工業污染的影響。有一部分污水經過回收處理,達到一定的標準后,會直接排入海洋;另一部分會經過現代膜技術處理成高純度的工業用水,滿足芯片制造等企業的用水需求;還有一部分注入當地蓄水池,與飲用水混合之后輸入千家萬戶。

此外,新加坡還發展和大規模應用了海水淡化技術。在污水再用和海水淡化的過程中,新加坡堅持了市場化的標準,不會為不成熟的技術提供水價補貼。

11日,2008年以來最大的一場暴雨襲擊深圳,這座年輕的現代都市在30多年的時間里,陸續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卻依然在暴雨面前不堪一擊。初步統計顯示,暴雨中當地150處道路積水,20處片區發生內澇,5000多輛公交車無法正常運營,約2000輛汽車被淹。據介紹,深圳大部分的排水管道是按照1年1遇來建設的。(5月12日,新華網)

道路積水、航班停運、列車延誤、汽車損毀,中國最年輕、最開放的城市,竟然在“雨打風吹”之后一地雞毛,令人唏噓。更讓人無語的是,深圳上演暴雨襲城,已不是頭一遭。僅在2013年,深圳就多次“雨后看海”,而且伴生地陷等次生災害,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傷。我們在努力撫平大雨創傷的同時,更該反思,“暴雨城傷”何以附體深圳?

表面看,深圳在大雨下哭,都是標準落后惹的禍。目前,深圳大部分的排水管道是按照1年1遇來建設的。一年一遇的標準,僅能防御每小時為50毫米的降雨強度,如何能抵擋五年,甚至十年一遇的瓢潑大雨?標準落伍,即使鋪設再長的下水道,也都是“看天吃飯”的樣子貨,遇到老天不給力,比如深圳2008年以來最大的一場雨,豈能不“受傷”?

誠然,由于歷史原因,每個城市都曾經,或多或少地仍照搬蘇聯的“老套路”,但用“蘇聯標準”為“暴雨城傷”擋槍,卻有點牽強。以深圳為例,建于80年代的老城,發生內澇,尚情有可原。90年代以后發展的新城,照樣變成澤國,怎好意思和前蘇聯“碰瓷”?說到底,標準落后是因為思維麻木。深圳身處亞熱帶且瀕臨海洋,本就多雨,市政工程為何始終保持“一根筋”?標準也該與時俱進,中國最創新的城市不該外人教!

事實上,即使標準落后,如果預防超前,暴雨也難讓城傷。想想看,如果有關部門“前戲”作到位,在低洼地區,掛上警示牌,提前疏通下水管道,甚至預置水泵等排水設備,怎么可能還會“水漫金山”?其實,今年開始實施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已經把城市排水管理的應急之策、治本之路都描述的非常清晰,可遺憾的是除了埋怨前蘇聯,公眾并未看到其它有力的舉措。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如果只是片面追求高樓大廈的光鮮,而不重視城市良心,就會有血的代價。我們不該忘記,近年來被雨后井蓋,吞噬的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也許此次“暴雨城傷”,只是一次警告。中國最年輕的城市,你能聽懂么?

【當公眾無奈地在網絡吐槽,相關部門是否該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認識到執行,這“最后一公里”又該如何打通?】

5月11日,深圳遭遇了一場2008年以來的最強暴雨。暴雨導致當地出現約150處道路積水,20處片區發生內澇;據媒體報道,深圳全市共有近400余條線路5458輛公交車輛,受場站積水、道路積水無法正常運營,并有約2000輛汽車被淹。不少網友在網上吐槽說,“現在有房有車已經不算啥了,關鍵是要有艘船。”

“到城市看海”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關于城市內澇的原因,公眾已有基本共識:一方面是因為災害性天氣的頻次和強度增大,加重了暴雨的危害;另一方面,一些做著“大都市夢”城市管理者過于重視“面子”,忽視了“里子”——城市在無限擴張,相應的排水管網建設卻沒有跟上,覆蓋率低、設施排澇能力偏低,歷史欠賬多。多種原因綜合作用,使得幾乎每次遇到大雨都會出現“海景”。

每次出現城市內澇之后,媒體都會通過調查和專家探討,提出很多應對辦法和整治措施。比如,暴雨應急機制應該更加完善;再比如,城市規劃要有遠見。這些已經成為公眾的“常識”,但蹊蹺的是,很多政府部門和政府官員似乎不知道這些“常識”。城市建設問題依舊,于是,每次大雨一來就“濤聲依舊”。

面對年復一年的城市內澇危機,地方官員們可能會找出一大堆理由。比如,管網改造投入巨大、周期長、資金有限等。但是,在舉辦各種大型活動、興建各類“地標”工程時,為何沒聽說哪個城市缺錢?更讓人憂心的是,目前絕大多數城市采取的防澇排澇標準,都在下限徘徊,排水管道建設還存在造假現象。

以深圳為例,此次僅僅是遭遇六年來最強暴雨,就讓這座最年輕的現代都市不堪一擊,實屬不應該。按照常理,作為一個雨水天氣較多的沿海城市,當地應該有更完備的預警機制才對。況且,僅僅在一個月前,深圳已遭遇過一場持續強降雨,難道他們沒發現問題和汲取教訓?暴雨預警機制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但從現實情況來看,深圳的應急預警機制似乎沒起到作用。

客觀而言,城市暴露內澇是各種“城市病”集體發作的結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徹底解決。不過,公眾并不要求立竿見影的治理效果,而是擔心政府部門的防澇“常識”比百姓還少。如果政府部門沒有未雨綢繆的意識,甚至在防治內澇的問題上不作為或者亂作為,每一次暴雨都將伴隨著“街道變河道”的老問題。

無奈的是,“在城市看海”幾乎已成很多地方在雨季的常態。年復一年的城市內澇,讓公眾不得不遭遇航班取消、公交停運、城市交通幾近癱瘓的現實困境。當公眾無奈地在網絡吐槽,相關部門是否該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認識到執行,這“最后一公里”又該如何打通?

【“為發展求安全、以安全促發展”,六年過去了,再看汶川大地震重災區“三川”之地今日的嶄新景象,這種體會分外深刻】

5月12日,帶著汶川大地震刻骨銘心的記憶,我們迎來了第六個國家“防災減災日”。就在各地不忘巨災之痛,紛紛進行相關科普、教育、培訓等活動的時候,來自大自然的挑戰也不期而至。8日以來,我國南方多地遭遇暴雨襲擊,引發洪澇、風雹等災害。初步統計,已有5省區逾120萬人受災,3人死亡。當“暴雨模式”再次開啟,人們的心里難以平靜。

“最年輕的現代都市為何在暴雨面前不堪一擊?”媒體的質疑,凸顯了一座城市的尷尬與困境。日前,深圳遭遇了2008年以來的最強暴雨,城市頓成澤國,20處片區內澇,數以千計的汽車被淹,讓“看海”之類揶揄又多了一個對象。深圳雖新,問題依舊。據介紹,當地大部分排水管道還是按1年1遇標準來鋪設,相當于每小時降雨強度約50毫米,面對平均177.7毫米的巨大降雨量自然捉襟見肘。

“下水道瓶頸”“逢暴雨必澇”,何嘗不是不少城市普遍的成長煩惱?據統計,2008年以來,我國每年洪澇成災的城市都在130座以上,2010年高達258座,2013年為234座。城市暴雨洪澇災害趨于常態化,已經成為威脅公共安全的重大問題。這一嚴峻的現實,不斷警示我們城市生活的另一面:擁抱了現代與繁華,也必然面臨風險與挑戰。

生物學者賈雷德·戴蒙德說,農業的出現使病菌交了好運,而城市的出現則給它們帶來了更大的幸運。有的時候,城市也是一個冷酷的放大器。光翻閱近一段的新聞,不只是內澇,諸如地下管網泄漏、水源污染、火災肆虐等,不時在一些城市發生。正是進入這樣的現實語境,我們才更深刻理解了學者“城市聚集了人口與財富,也聚集了風險”的感嘆,也才能深入思考今年防災減災日的主題——城鎮化與減災。

進而言之,城市各種災害的頻發,正是現代社會風險性的一個集中體現。回顧世界歷史經驗可以發現,各國在城市化進程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環境問題、社會問題和工業化并發癥。對中國而言,不僅有地震、臺風、洪水、泥石流等傳統災害的侵襲,也有與城市建設、工業發展、社會治理等密切相關的非傳統災害。更可怕的是,二者一旦交織在一起,就會使得風險之翼撲騰得更為猛烈。

下水道的狹窄,不正讓暴雨在城市橫行無忌?超量排放遇上靜穩天氣,不正帶來揮之不去的霧霾?幾天前,在南京,由于違規操作和管理不當,放射源銥—192丟失達3天之久,同樣讓丟失地經歷了驚心動魄的污染恐慌。由此也可發現,在一個越來越現代化的社會,風險的最大特點就是系統性。地下管道的口徑,關乎一城人的安危;每一個排放者的作為,會影響一方天空的陰晴。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強調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在解決個別具體問題的同時,著力解決面上的普遍性問題。這既是作風建設的明確要求,也是防災減災、化解風險的重要方法論。如果不向“攤大餅”的發展模式開刀,不扭轉重地上輕地下、重建設輕規劃的不良慣性,僅憑個別地段的管道擴容、渠道疏浚,就難以在下水道與降雨量的競逐中贏得主動,難以讓城市在各種難以逆料的風險面前挺起腰桿。

“為發展求安全、以安全促發展”,六年過去了,再看汶川大地震重災區“三川”之地——青川、北川、汶川今日的嶄新景象,這種體會分外深刻。天地之性人為貴,穿越災難浴火重生的錦繡巴蜀,向我們詮釋了人的力量、人的價值。只有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們才能真正夯實抵御災害、化解風險的安全堤壩。據天氣預報,13日夜間起,一輪新的強降雨又將向南方地區襲來。暴雨將至,在又一次人與天災的較量中,我們將會交出怎樣的答卷?我們的城市將有怎樣的表現?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早在暴雨之前就開始書寫……

11日起,深圳普降大暴雨,這是2008年以來的最強降雨。暴雨逼停廣深高鐵,五千多公交車停運,萬名旅客滯留機場。據初步統計顯示,暴雨中當地150處道路積水,20處片區發生內澇。盡管目前尚未收到人員傷亡報告,但暴雨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小。

與有悠久歷史的城市不同,深圳是一座只有30多年發展歷史的年輕城市。在一般人印象中,歷史悠久的城市會存在基礎設施老化、城市規劃滯后等問題,經不住暴雨考驗,沒有想到,從“0”起步的年輕城市深圳,也經不起考驗。

對這個年輕的城市曾經有很多贊美之詞,比如說,“深圳精神”、“深圳速度”等。在政治改革、經濟增速、人口增長等方面,“深圳精神”、“深圳速度”確實體現得淋漓盡致。然而,一場暴雨也會將發展的短板暴露無遺。

從相關報道來看,這場暴雨澆出了深圳城市規劃管理五大問題:規劃滯后——100萬人規劃最終服務1800萬人;模式不適——高寒少雨蘇聯模式用到南方多雨城市;歷史欠賬——“二線關”內外投入及重視程度不一;責任不明——原關外排水至今仍問題重重;配套欠缺——配套設施跟不上城市發展步伐。

這些問題說明,深圳規劃管理起步就有問題,比如,模式不當,規劃短視。在此后發展中,既沒有解決歷史欠賬問題,在配套設施建設方面也沒有跟上城市發展步伐。換言之,這座年輕的城市,在城市規劃方面先天不足,后天營養不良,才造成今日之結果。其他發展中城市應吸取深圳這方面的教訓。

按理說,年輕城市自我修復、調整能力是非常強的,而且,深圳又處在改革開放的前沿,自我修復能力應該更強,但深圳似乎沒有吸取教訓。這是令人遺憾的地方,也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盡管深圳這次遭遇的是6年來最強的暴雨襲擊,但從相關報道來看,就這6年而言,已經出現過多次暴雨導致城市多處被淹甚至生命和財產遭受嚴重損失。比如,2012年幾場暴雨都讓深圳多處變成了“海”。2013年5月一場暴雨襲擊深圳之后,媒體用“馬路可行船”來形容深圳內澇嚴重。

之所以過去多次城市內澇發生之后,深圳沒有多少改變,根源就在于城市規劃與發展的決策者,更重視自己的政績,看得見的政績。從某種程度而言,這是一種“驢糞蛋思維”。

據悉,廣東省近日發布《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建立較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和管理體系,廣州、深圳市中心城區能有效應對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這一意見能否徹底改變深圳“驢糞蛋思維”,還有待觀察,有待暴雨來檢驗。

張海英(北京 教師)

【預防和抵御內澇,除了加強老舊管網更替、提高新城區管網排水防澇能力,以及對那些能夠“升級換代”的管道進行改造擴容外,重點還應放在科學減災上。】

11日,據稱是2008年以來最大的一場暴雨襲擊深圳,導致城市內澇,多處道路積水,公交受阻,汽車被淹,動車停運,航班取消。網友質疑:深圳是新建城市,為何會是這個樣子?

深圳發生的這一幕,公眾早已不陌生。從北京到上海,從南京到(四川)廣安,都出現過城市“看海”場景。

歸結起來,原因無非是老城區排水管網老化,新城區排水規劃建設不合理,室外排水標準比較低,以及城市建設只重“面子”不重“里子”,等等。尤其是排水標準,可謂地不分南北,國內多數城市均按“一年一遇”標準設計(核心區也不過三五年一遇),就此埋下深重隱患。深圳雖是年輕的城市,卻難逃脫上述弊端。

治理城市內澇病,出路也無非在于,修改室外排水標準,加快管網改造擴容,提高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水平,等等。當然,最好是把原來的管網全部“升級換代”,提高城市整體排澇能力。有人舉例,國外有些大城市把排水系統修建得像地下宮殿一般,任它多少年一遇的大雨,都能輕松應對。

但應承認,這固然是治本之策,卻也是一廂情愿,至少在短期內難以實現。所謂積重難返,城市排水管網建設是一個累積過程,不可能像在白紙上畫畫,畫錯了就擦掉重畫。且不說這需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在城市建設格局基本定型的情況下,很難想象,哪座城市有能力重新鋪設所有排水管道。

因此,預防和抵御內澇,除了加強老舊管網更替、提高新城區管網排水防澇能力,以及對那些能夠“升級換代”的管道進行改造擴容外,重點還應放在科學減災上。也就是說,把更多精力放在預防內澇,減少內澇造成的各種傷害。

防澇減災的首要工作,是杜絕出現人員傷亡的悲劇。暴雨成澇,或者一時無法避免,但全力減少人員傷亡,卻應成為一道硬杠杠。為此,各地需對災害性天氣有所預見,及時發布預警,對容易造成內澇的地段即時監測,安排人員值守。如城市河道、天橋底下以及可能發生塌陷的地段,一旦遭遇暴雨天氣,就應提高警戒。

再者是保障市民財產安全。比如,有些城市的小區地下車庫,一旦發生暴雨就會出現雨水倒灌,淹沒車輛,造成財產損失。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比如提前通知、疏散。一些地處低洼地帶的住宅區、辦公樓,平時應備有排水設施,以備不時之需。

還有就是減少積水地段,確保交通順暢。一些城市道路、高速路,一下雨就現原形,極易積水,造成交通堵塞。對于這些地段,管理部門應做到心中有數,應急有方。暴雨不僅考驗城市排水防澇能力,同樣考驗著管理部門的科學減災水平,如果早作預案、及時化解,內澇未必會造成什么可怕后果。

檢討城市內澇的根源是必要的,而在治理措施上,既要著眼于未來,也要面對現實。否則,好高騖遠的治理口號,很可能變成畫餅充饑,于事無補。

【新興城市最應該汲取的教訓是,讓城市走在暴雨前面,在建設中提前給城市注入“疫苗”,防患于未然。然而,當代中國的許多新城市建設,都似乎刪減了地下工程,而把地面上的樓層高度和華麗度作為“崛起”的象征。】

一場暴雨,幾乎致殘中國最年輕的城市深圳。

150處道路積水,20多處片區內澇,2000多輛汽車受淹,200航班取消,交通大動脈廣深高速暫停運轉,廣深鐵路動車停運。除了街道上漂浮的汽車和抓起的魚,給人些許苦笑外,一個特大問號仍然不肯離開人們的腦際:住在這個城市可靠嗎?

萬幸的是,至今沒有死亡報告。而帶有嘲諷口吻的解釋,比如深圳的排水管是按“一年一遇”的標準建造的,是按照蘇聯模式建造的,也不怎么靠譜。在較早建成的羅湖、福田兩區,水災就很輕,恰恰是近年新建的南山、寶安兩區以及快馬加鞭建設中的光明新區、龍華新區,水災嚴重。

但無論存在怎樣的差別,都不能證明生活在這個城市就是安全的。要是加上雨中人們的德行突然“滑坡”,不遵守交通秩序,不保持出行的起碼規范,焦慮感會油然而生。城建質量,基礎保障,都被一場雨沖刷出失誤,甚至是嚴重缺憾。

經濟學家常說“后發優勢”,無論新興城市還是新興經濟體,都能汲取先行者的教訓,城市更完美,經濟更健康。如果與發達國家的城市相比,深圳所顯示的似乎是相反的案例。

就城建而言,新興城市最應該汲取的教訓是,讓城市走在暴雨前面,在建設中提前給城市注入“疫苗”,防患于未然。水災、內澇、污染、垃圾處理等等,在人類城市建設史上有豐厚的經驗和慘痛的教訓,幾乎為新興城市提供了所有“備注”和現成的技術標準,但是當代中國的許多新城市建設,都似乎刪減了地下工程,而把地面上的樓層高度和華麗度作為“崛起”的象征。

筆者曾體驗過暴雨中的倫敦、巴黎、東京,行車困難,大雨傾盆,也有交通事故發生,但卻從沒有見過街道成河道,社區成水壩。究其原因,是這些地方在一次次的慘痛教訓后著力疏通地下管道,讓市民在非正常天氣下仍有充分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比如倫敦,從1861年起就在建設地下綜合管溝,把排水管、排污管、自來水管、煤氣管、電信線路一并綜合建設,現在倫敦有22條綜合管道,比地鐵線路還要多。即便如此,英國沒有停步,在新建的城市中采用更為嚴格的技術標準,并根據最新環保節能理論和技術,用法律形式把“可持續排水系統”作為一切建設的起始點。

對城市“排泄系統”的重視,世界各地有先有后。巴黎從1833年就開始布局地下水道系統,前東德始于1964年,美國的城市地下綜合管線基本完成于1970年代,日本則完成于1990年代初期。這里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就是城市能夠抵御“五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暴雨。

按理說,中國地方政府在城建上擁有比其他國家更大的權力和主動性,在新興城市如深圳的建設上,該比先行性城市更具優勢,更注重地下設施建設,但一次次的城市水災還是發生了。也因此,歐美的媒體只刊發深圳水災圖片,而不作更深入的報道,很有“無語”之感。

無論是深圳還是別的城市,城市擴張的規模和速度可能會超出想象,但降雨量的數據還是有記錄可查。那么為什么不能根據大自然提供的依據,來好好計算一下“排泄系統”的建構?為什么總崇拜想象中只吃不拉的貔貅,而不能從自然原理來考慮城市建設的未來?

需要改變的不僅有政績觀、效率觀,還要改變決策方式,尤其是科學家逆耳的忠言。深圳目前的尷尬本來都可避免,專業人士早就提出建設性意見,但為什么沒有被決策者聽進去?

□陳冰(學者)

5月11日,深圳市迎來了2008年以來最大的一場暴雨。初步統計顯示,暴雨中當地150處道路積水,20處片區發生內澇,5000多輛公交車無法正常運營,約2000輛汽車被淹。據記者調查,深圳市排水管建設采用的是前蘇聯的城市建設理念,排水管道建設標準較低,很多排水管道甚至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標準建設的,令人堪憂。(5月12日《新華網》)

深圳市降下的大暴雨,充分暴露出其排水管道建設方面的不足。在人們的印象中,像深圳這樣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所有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應該是國內領先、趕超世界的水平。但是一場暴雨卻暴露了深圳市排水能力不足的軟肋,讓我們看到了深圳市的“城市病”。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城市化高速推進的背景下,我國的城市建設必須拒絕“一年一遇”虛弱標準!

城市排水管建設往往不如道路、公園等明面上的公用設施,被人關注和直觀感知,一般能過得去的情況下,普通市民對城市排水管道質量情況不得而知。城市排水管道建設的這種隱蔽性和不易感知性,使得城市在一些災害性天氣面前,某些環節顯得是那么脆弱,不堪一擊,給市民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和影響。

深圳市這場大暴雨的降臨,提醒政府中負責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設的部門必須放棄目光短淺、“一年一遇”的建設標準,對于老化和不合時宜的排水管網要及早制定改造計劃,爭取在近幾年中,逐步使城市排水管道來一個全面升級。在升級過程中,不可再犯只圖速度與臉面而忽視長遠打算的錯誤。同時,對于新建城區必須進行科學論證和科學規劃排水管道網建設的標準,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學性。

另外,城市建設其他方面也要克服“一年一遇”標準的短視行為。例如,城市硬覆蓋建設要充分考慮到大地對地表徑流的吸濕作用,不可片面追求面子好看、耐用,而把所有硬覆蓋都搞成地表的防滲層,大大削弱城市表面對地表徑流的吸濕能力。

排水管道是否暢通,是否能承載一定的泄洪能力是城市建設“里子”工程,“里子”工程往往比“面子”工程更重要,帶給百姓的實惠也比“面子”工程更多。因此,類似排水管道的城市“里子”工程建設,政府更要用心去做。城市的“內功”強,則城市的承載能力就會強,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數才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