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眾無奈地在網絡吐槽,相關部門是否該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認識到執行,這“最后一公里”又該如何打通?】
5月11日,深圳遭遇了一場2008年以來的最強暴雨。暴雨導致當地出現約150處道路積水,20處片區發生內澇;據媒體報道,深圳全市共有近400余條線路5458輛公交車輛,受場站積水、道路積水無法正常運營,并有約2000輛汽車被淹。不少網友在網上吐槽說,“現在有房有車已經不算啥了,關鍵是要有艘船。”
“到城市看海”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關于城市內澇的原因,公眾已有基本共識:一方面是因為災害性天氣的頻次和強度增大,加重了暴雨的危害;另一方面,一些做著“大都市夢”城市管理者過于重視“面子”,忽視了“里子”——城市在無限擴張,相應的排水管網建設卻沒有跟上,覆蓋率低、設施排澇能力偏低,歷史欠賬多。多種原因綜合作用,使得幾乎每次遇到大雨都會出現“海景”。
每次出現城市內澇之后,媒體都會通過調查和專家探討,提出很多應對辦法和整治措施。比如,暴雨應急機制應該更加完善;再比如,城市規劃要有遠見。這些已經成為公眾的“常識”,但蹊蹺的是,很多政府部門和政府官員似乎不知道這些“常識”。城市建設問題依舊,于是,每次大雨一來就“濤聲依舊”。
面對年復一年的城市內澇危機,地方官員們可能會找出一大堆理由。比如,管網改造投入巨大、周期長、資金有限等。但是,在舉辦各種大型活動、興建各類“地標”工程時,為何沒聽說哪個城市缺錢?更讓人憂心的是,目前絕大多數城市采取的防澇排澇標準,都在下限徘徊,排水管道建設還存在造假現象。
以深圳為例,此次僅僅是遭遇六年來最強暴雨,就讓這座最年輕的現代都市不堪一擊,實屬不應該。按照常理,作為一個雨水天氣較多的沿海城市,當地應該有更完備的預警機制才對。況且,僅僅在一個月前,深圳已遭遇過一場持續強降雨,難道他們沒發現問題和汲取教訓?暴雨預警機制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但從現實情況來看,深圳的應急預警機制似乎沒起到作用。
客觀而言,城市暴露內澇是各種“城市病”集體發作的結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徹底解決。不過,公眾并不要求立竿見影的治理效果,而是擔心政府部門的防澇“常識”比百姓還少。如果政府部門沒有未雨綢繆的意識,甚至在防治內澇的問題上不作為或者亂作為,每一次暴雨都將伴隨著“街道變河道”的老問題。
無奈的是,“在城市看海”幾乎已成很多地方在雨季的常態。年復一年的城市內澇,讓公眾不得不遭遇航班取消、公交停運、城市交通幾近癱瘓的現實困境。當公眾無奈地在網絡吐槽,相關部門是否該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認識到執行,這“最后一公里”又該如何打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