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色情業在中國大陸復燃了多久,掃黃就存在了多久。真可謂,掃黃年年有。
央視關于東莞地下色情業的報道,在一個喜樂祥和的時候,把一個存在了很久的難言之隱赤裸裸地端上了桌面。于是,隨之而來的掃黃,顯得頗有些不同尋常。
東莞作為“性都”存在了多長時間?考證起來可能不容易,不過,這顯然不是央視“曝光”之前一兩個月或是一兩年才有的事情。
一種于法不容的營生竟然能堂而皇之地存在這么長時間,這里的奧妙,沒人說,稍有常識的人也能猜出幾分。
“復活”30年有余的色情業之所以屢掃不盡,與一些地方、部門的當權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心態不無關系。當然,有人的眼睛半睜半閉,美其名曰是出于地方經濟吸引力的考慮,而有人也許則是這種不可告人營生的暗中“股東”。
幕后“保護傘”的問題,在這次掃黃中受到了極大關注,但掃黃不是查辦個派出所長、公安局長就能掃干凈的事情,更不是把“小姐”“媽咪”關起來就能解決的問題。
上世紀50年代關閉妓院,靠的是高層的決絕與執行過程中的重拳。
如今,如果對色情業的打擊還只停留在“戰役性”掃黃,那這注定是一場“警察與小姐”之間沒完沒了的“戰爭”。
與地方當權者對色情業默許甚至是暗中縱容相比,更大的挑戰可能是整個社會在經過了30余年的嬗變之后對待這一地下產業及其從業者的態度。這次東莞掃黃在網上引起的輿論反彈就證明了這一點。而這個問題的復雜性在于,公眾對色情業持什么態度,顯然不是重拳橫掃能見效的。
不過,這也是一種提醒,對于色情業,地方政府的態度已經不能再曖昧。掃,就要掃凈。至少,要展現出決心與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