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整改工作要做透、做足,在整改到位后,還要建立制度防止出現回潮。各級黨政機關每年都應將樓堂館所建設和維修改造情況,作為政務內容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監督。各級人大也應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從資金來源、投資總量等源頭把關,對黨政機關辦公用房情況進行有效監督。
去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通知,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全面停建樓堂館所,各級官員嚴格按標準使用辦公用房。通知發布以來,各地采取了遷入多家單位、辦公室打隔斷等整改行動,取得不錯的效果。但也有一些地方搞形式主義,甚至造成新的浪費。
停止新建黨政機關樓堂館所和清理、騰退超標辦公用房,是加強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各級領導干部理應率先垂范。但一些地方把整改變成糊弄:有些單位采用給辦公用房打隔斷的方式,一部分仍做領導辦公室,而超標部分則變身為不計入辦公面積的“會議室”或“雜物室”;有的單位在清退過程中,對辦公用房重新裝修并更換辦公桌椅,由此產生新的費用。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一些單位整改后空出來的房間被閑置起來,造成新的浪費。
如何看待整改中產生的形式主義和“新的浪費”?不少人對中央有關通知中“一刀切”的規定頗有微詞,認為形式主義和浪費是“一刀切”造成的。事實上,這是找錯了責任對象。早在1999年,有關部門就已發布標準,嚴格規定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工作人員的辦公室使用面積。在之后十多年里,國家有關政府樓堂館所的管理文件又陸續發布了10個。也就是說,各級官員辦公用房面積標準早已有之,去年7月的有關通知不過是重申相關規定。
造成“新的浪費”的責任者,正是那些有禁不止、頂風“作案”的黨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各地修建辦公樓通常都會得到黨政一把手的支持,一些地方領導甚至把豪華辦公樓當作形象工程的一部分,并標榜為“政績”。這也是此前各地大肆興建豪華樓堂會所的重要原因。去年7月以來的整改取得一定效果,但截至目前,還沒聽說有黨政機關主要領導因興建豪華樓堂館所受到處理。一些官員熱衷興建樓堂館所,是他們的錯誤決策造成了目前的浪費,這些官員的責任應該追究。
從八項規定到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矛頭直指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一些地方黨政機關興建的豪華樓堂館所,幾乎就是一個個高聳的奢華地標。對這些樓堂館所的清理整頓能否深入到位,是檢驗八項規定是否真正落實的重要指標,也是公眾期待能否滿足的試金石。因此,不僅停建黨政機關樓堂館所的“高壓線”不能松懈,超標辦公用房的清理、騰退工作也要繼續深入開展,不能讓一些官員通過搞形式主義蒙混過關。
在整改中,如何防止部分領導搞形式主義?目前的整改,主要是計算官員的辦公用房是否超標,于是一些人通過形式主義的“隔斷”應付檢查。這說明中央有關規定中所謂的“一刀切”,切得還不夠“狠”。如果按照標準編制,核算出每個機關單位的合理辦公用房總面積,整改中不僅要求每個領導干部的辦公面積要達標,同時要求整個機關的總面積也要達標,這樣就可以有效杜絕形式主義的出現。
不斷深入的整改行動,必然會產生大量閑置辦公用房。為避免房屋浪費,各級黨政機關應該展開辦公場所的整合工作,以此作為整改行動的深入和善后。在整合完成后,對閑置的辦公用房、多余的樓堂館所,要么出租,要么拍賣。這樣既可以避免超標用房的反彈,也讓房屋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目前的整改工作要做透、做足,在整改到位后,還要建立制度防止出現回潮。各級黨政機關每年都應將樓堂館所建設和維修改造情況,作為政務內容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監督。各級人大也應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從資金來源、投資總量等源頭把關,對黨政機關辦公用房情況進行有效監督。
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