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鐵道部宣傳片“未達效果”
www.fjnet.cn?2012-07-04 14:57? 武 坤?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鐵道部的“天價宣傳片”事件繼續(xù)發(fā)酵:7月2日,張藝謀助理龐麗薇向記者澄清,稱張藝謀并未參與拍攝該宣傳片,只對樣片提過意見,并且未同意署名。(7月3日新京報) 此前,一部名為《中國鐵路》的形象宣傳片受到關(guān)注,該片署名為“張藝謀導演”,片長5分鐘,回顧與總結(jié)了中國鐵路近幾十年的成就并展現(xiàn)中國鐵路的線路規(guī)劃,據(jù)審計署公布的鐵道部2011年度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jié)果顯示,該片是在未按規(guī)定公開招標的情況下投資1850萬元制作的,且未達到預期效果。 消息披露后,質(zhì)疑鐵道部暗箱操作者有,質(zhì)疑張藝謀漫天要價者有,而新聞報道中的一句“未達到預期效果”,尤其值得玩味——在這里做個很不地道的猜測:假如《中國鐵路》反響大好,達到了預期的宣傳效果的話,是否之前的“未公開招標”的程序違規(guī)就能被洗白成“慧眼識人才”了呢?張導又是否還會有著急澄清“被署名”的舉動呢? 天幸有這個“未達效果”,把“天價宣傳片”和“名導被署名”一一暴露在公眾視線里,也讓我們再度思考:任何程序都該合法合規(guī)重要,還是所謂“特事特辦”更能達成效果?前者無疑能奠定長遠的法治精神,后者在個案中或許無往不利但卻無助于制度建設(shè)。 在“天價宣傳片”事件中,假如張藝謀確實并未參與宣傳片拍攝,并且不同意署名,那么在澄清之前,張導事實上還為鐵道部的暗箱操作抵擋了一部分來自輿論的匕首和投槍,但隨著張藝謀的聲明鐵道部不得不再次站在風頭浪尖了,雖然鐵道部至今一言不發(fā),但之前“名導演要價高”的無字辯解顯然難以搪塞質(zhì)疑了——除非是張大導演即便只是“提意見”也要價不菲。 “先沉默再詭辯最后找個臨時工”一向是不少公共事件中當事方屢試不爽的“殺手锏”,工作人員隨時被“臨時”充當擋箭牌,可那些臨時工都是缺乏話語權(quán)的“無名之卒”,但這次鐵道部卻找上了大名鼎鼎的導演張藝謀當“潛在臨時工”,手筆雖不可謂不大,卻顯然應了“機關(guān)算盡誤自身”。 事實上,對于一部耗資近兩千萬、名導演署名、拍攝地橫跨大江南北的宣傳片,應該說制作方還是有所期待的,而“成者為王敗者寇”的潛規(guī)則也告訴他們,重要的是結(jié)果,價格虛和不招標未必會是什么大事,結(jié)果達到一切OK——價錢高會成為“值得”,不招標會成為“有魄力,敢干”,可結(jié)果恰恰出乎制作者意料:鐵道部形象非一日之寒,斷難通過短短5分鐘的視覺幻象予以扭轉(zhuǎn),而審計署也不會對1850萬的巨額支出視而不見。現(xiàn)在,既然張導已經(jīng)站出來澄清“此事非吾所為”,鐵道部已經(jīng)無法不接招了——張大導演為什么也成了“臨時工”?承擔拍攝的制片公司與鐵道部的合作細節(jié)是什么?業(yè)內(nèi)認定成本只是十幾萬的片子為何花出了1850萬?成本之外的巨額款是如何入賬的? ——且搬好凳子,坐看洗地。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3]最怕千萬元宣傳片催熱“天價宣傳”
- [ 07-02]耗資1850萬元拍鐵路宣傳片背后的思考
- [ 09-01]國家形象宣傳片須防打工子弟拍成富孩子
- [ 08-05]志愿者成宣傳片主角是自信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