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式”家教害張默也坑爹
www.fjnet.cn?2012-02-06 08:47? 熊丙奇?來源:東方早報 我來說兩句
1月30日,知名演員、導演張國立之子張默因涉嫌吸食毒品大麻,被北京警方依法傳喚。張國立2月1日凌晨發表聲明,支持警方行為,向公眾道歉。 對于張國立第一時間發表致歉聲明,不少輿論并不買賬,既然張默已經是成人,他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何須由父親來進行危機公關,父親如此“包辦代替”,恐難讓其真正接受教訓。 張國立護犢心切,可以理解。而隨后媒體的報道,進一步展示了張國立內心對兒子一直存在的歉疚之情——由于離婚,張國立對張默一直懷有愧疚感,曾向記者感嘆:“我這個父親做得不好啊,我欠他的太多了!”可能出于這種歉疚,張國立甚至把兒子吸毒的錯誤也攬在了自己身上。然而,懷著歉疚之心,無原則補償子女,恰是家庭教育的大忌,這也是目前不少“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出問題的原因之一。 今天,不要說“官二代”、“富二代”,就是一般的家庭,由于工作繁忙與孩子共處的時間少,或父母離異導致孩子沒有完整的家庭,父母都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愧疚感,認為自己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對于這種心理,每個家庭的處理方式不同,但總的來說,有兩類不同處理方式。 一是父母檢討自己的問題,改變與孩子相處的方式,盡量給孩子多一些時間,而就是家庭離異,也為孩子著想,拋開矛盾恩怨,給孩子一個相對完整的親情空間。這是一種正向減少父母愧疚感的做法,也是對孩子成長最有利的家庭教育方式。尤其是繁忙的官員、富豪和明星,如果在自己的行程安排中,將與孩子的交流、共同生活作為必不可少的內容,甚至可以為之推掉一些應酬、片約,那將起到很好的親子教育作用,改變親子關系。 二是父母并不改變與孩子相處的方式,而是對自己的愧疚進行“補償”,比如,給孩子無憂無慮的生活,孩子想要啥就給啥,為孩子創造一條平坦的成才之路,從找好學校到找好工作,對孩子所犯錯誤,無原則縱容。這種“物質補償法”,忽略了對孩子的人格教育、責任教育,同時也將親子關系變得十分功利,父母認為自己該做的已經做了,可孩子反而越來越疏遠。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9]李雙江之子被收容教養應成問題家教的清醒劑
- [ 06-30]避免體罰再現,需將家教中心納入監管體系
- [ 06-22]有償家教實質是個“貪”字
- [ 11-02]有償家教的實質是啥
- [ 11-02]有償家教能否一“禁”了之
- [ 10-30]為教育部的有償家教論叫好
- [ 10-30]有償家教的實質是信仰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