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安全應成為政府責任硬指標
www.fjnet.cn?2011-11-18 08:36? 李力言?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當然,讓校車安全成為政府責任的硬指標,不能僅靠現實的壓力和官員的覺悟,治本之策還在于建立長效機制。 甘肅慶陽校車事故再一次喚起全社會對校車安全的關注。事實上,在近年來各地不斷傾覆的“血色校車”中,那些不幸逝去的可愛生命,早已不斷警示社會和政府,校車安全重如泰山。 來看此次事故,最令人遺憾乃至憤怒的,是當地有關部門安全責任的嚴重缺失——對校車超載長期坐視不理,卻稱在檢查中沒有發現超載現象;出事校車經過私自改裝,卻依然得到“相關手續合法”的認定。痛定思痛,如果事發前有關方面恪守監管責任,或是對家長反映的超載問題予以重視,或是認真督查幼兒園校車運營狀況,只要把住了其中任何一個安全閥門,悲劇都可能不會發生。 去年7月1日,國家出臺了首部校車強制性標準《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其中明確禁止超載,并對校車的安全“標配”做了硬性規定。比如,小學生校車每座必須配備安全帶、安裝“汽車黑匣子”,至少設兩個應急出口等。然而,這樣的制度設計卻在不少地方遭遇執行難甚至不執行。校車標準頒布以來的一年多時間里,湖南衡南校車墜河、河北遷安“最擠校車”、湖南邵陽沉船事故等悲劇的不斷發生,肆無忌憚的超載、風雨飄搖的校車一再成為摧殘孩子生命的“黑白雙煞”,相關部門公共責任的軟肋顯露無遺。 這樣的尷尬現實也在告訴我們,確保校車安全,經濟條件固然重要,標準提高固然迫切,制度規定固然必要,但最關鍵的還是政府部門要有責任意識,把校車安全當作如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一樣的大事要事來抓,當作政府責任的一項硬性指標來完成。如果能有這樣的認識高度,其執行力度和效果肯定會完全不同。 從國際經驗看,發達國家的校車安全問題解決得比較好,得益于政府在公共政策中把校車事業置于優先乃至“特權”地位,在資金配置、司機培訓、校車質量等方面處處體現高標準、嚴要求,比如,美國校車的安全系數是私家車和公交車的40倍。照搬外國做法,苛求遍地跑著比悍馬更堅固的校車固然不現實,但大力扶持校車事業發展、全面改善校車安全狀況,無疑是各級政府的努力方向。 當然,讓校車安全成為政府責任的硬指標,不能僅靠現實的壓力和官員的覺悟,治本之策還在于建立長效機制。這就需要把校車安全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政績考核體系,建立嚴格細化的問責制度,建立各部門協同治理的機制,使校車安全責任真正成為高壓線、硬杠杠。只有這樣,才能于常態運行中確保每一輛校車、每一個孩子的安全。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18]根治亂象呼喚“校車立法”
- [ 11-18]請別總讓幼小生命來敲校車安全警鐘
- [ 11-17]啥時候校車能像公車一樣“豪華”?
- [ 11-17]黑校車不絕,根在何處?
- [ 11-17]避免慘劇 校車投入應納入公共財政
- [ 11-17]校車必須是我們最安全的汽車
- [ 11-17]讓校車成為最名副其實的“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