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從娃娃抓起 但不宜納入素質評估
www.fjnet.cn?2011-11-10 11:03? 南朔?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11月8日,中華慈善總會發布消息稱今后將與教育部門合作,制定慈善教育計劃,慈善將有望納入到學生素質評估中。慈善總會還計劃在四川、甘肅等省市近百所中小學捐贈111萬余冊《慈善讀本》,并將向全國各地中小學推廣。(11月9日《京華時報》) 一直以來,慈善聲名不佳,而郭美美、盧美美之后,慈善公信跌入冰點。這,亟需慈善自身的轉變,方能贏取公眾的信任,也才能挽救日益減少的慈善捐款。對這,慈善機構可謂百般努力,有善款公開的承諾、有建立新慈善監督機制的說法……雖一切皆在紙面上,好歹可觸摸希望。 而這次慈善有望納入到學生素質評估,依舊是慈善機構主體的持續發力。這傳達出一層意味:慈善從娃娃抓起,所有關于慈善的理念、事跡甚至慈善本身的行為,孩提時代便要學會。這,似乎是治本之策,其實卻完全忽略了現實的因素,也必然會讓慈善南轅北轍。 慈善需要從娃娃抓起,但這樣的一種理念的傳輸,不能以一種捆綁的方式來實現,入學生素質評估,恰好是這樣一種“捆綁”,必然會適得其反。另一方面,慈善理念的認知與作為,雖有聯系,卻并不完全同步驟,可能有人對慈善理念認知很透切,一旦深入其中,在利益誘惑下,慈善理念被拋到腦后也是很可能發生的事情。 更何況,慈善本身便要遵循自愿的原則,這是底線,不容撼動,你可以呼吁,但你不可以強迫。遺憾的是,對這些孩子,慈善總會似乎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才有了和教育部門的合作,才有了入學生素質評估的設想,也才有了全國各地中小學推廣的癡心妄想。之所以這般評價,源于慈善這般人為綁架他人意志的做法,必然會遭遇現實之墻,繼而難以推廣,自在情理之中。那慈善總會本身的設想,自然便成了癡人說夢。 退一步說,即便慈善真的入學生素質評估了,那也不能再稱之為慈善,因為它背離了慈善本身的定義,與慈善內涵相距甚遠了。它是慈善的變味體,異化體,即便其披著慈善的外衣,也不可能有人將這完全等同于慈善。 我們知道,慈善公信不足,亟需改變,但這種改變,不能為敷衍輿論而作,也不能拍腦袋決定,這般做法,只會盡顯慈善總會的毫無誠意,帶來是必定是對慈善的“N次傷害”。真要對慈善好,就應該慎重改革,尤其是在公信不足的氛圍下,唯有順應民意期待的改變,才可能拯救慈善與水深火熱之中,不然,便是對慈善的“持續傷害”。 回歸到慈善入學生素質評估一事上,其雖抓住慈善要從娃娃抓起的內核,可內核表面,卻有著捆綁、硬性規定等關鍵詞。是謂方向對了,但方法卻大錯特錯。我們只能說,慈善可以從娃娃抓起,但決不能“捆綁他人意志”。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10]慈善若作學生評估須防變為道德勒索
- [ 11-10]還是先提升大人的“慈善素質”吧
- [ 11-04]小悅悅父親擔不起慈善公信之殤
- [ 10-13]再真的慈善行為也要守住底線
- [ 10-13]慈善組織“曬賬本”之后,還應怎么辦
- [ 10-12]有啥理由將陳光標高調慈善一棒子打死
- [ 09-29]“慈善豬羊”感冒說明慈善還須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