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若作學生評估須防變為道德勒索
www.fjnet.cn?2011-11-10 08:51? 王石川?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如果強行將慈善納入學生的素質評估,就會背離慈善初衷,不僅讓孩子感受不到慈善的美好,反而困惑于行政力量的粗暴,從而心生抵觸。 11月8日,中華慈善總會發布消息稱,將先期在四川、甘肅等省市近百所中小學捐贈111萬余冊《慈善讀本》,后期還將向全國各地中小學推廣。今后,中華慈善總會將與教育部門合作,制定慈善教育計劃,慈善將有望納入到學生素質評估中。 “從娃娃抓起”,已成為一種時尚,繼“廉潔從娃娃抓起”“孝順從娃娃抓起”之后,慈善從娃娃抓起閃亮登場——在不久的將來,慈善將被納入中小學生的素質評估之中,其意在于打小培養孩子的慈善意識,弘揚慈善行為。此舉用心良苦,出發點良好。孩子可塑性強,從小就種下善念,有利于培養善心善行。 初衷良好,并不意味著就能順利駛入設計的預定軌道。“慈者愛,出于心,恩被于業”,慈善的精髓在于自愿,慈善是一種發乎內心、形之于外的精神高度。如果將慈善納入學生的素質評估,一旦執行走樣,就會背離慈善初衷,不僅難以讓孩子感受到慈善的美好,反而困惑于行政力量的粗暴,或心生抵觸。 培養孩子的慈善意識,需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慈善機構提升公信力。如果每個慈善機構都有強大的感召力,能夠振臂一呼應者云集,從事慈善能夠帶給人們心靈美好,那么即便不制定慈善教育計劃,孩子也會在社會濃重美好的慈善氛圍中,參與慈善事業。“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慈善部門喪失公信力,或者流失公信力,再強推也無濟于事,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 此外,學校應注重“身教重于言教”。當前,有一些學校熱衷索捐,還要強行安上“自愿”的旗號,這種“被自愿”戕害孩子心靈。或許一千次慈善教育,都敵不過一次索捐的負面影響。要培養孩子的慈善意識,校方應該記住“身教重于言教”,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口頭上讓孩子信仰慈善、信任慈善機構,行動上卻背離慈善本義。 慈善素質評估,千萬別成了道德勒索,一旦強制,不僅會對孩子成長不利,還會對整體慈善事業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其實,我國慈善傳統源遠流長,我們也并不缺少慈善資源。欲讓孩子多些善念和善行,需要全社會弘揚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需要每個人從自身做起,還需要培植一種健康的慈善文化。多一些潛移默化,少一些生硬灌輸;多一些慈善透明,少一些慈善丑聞,這是我們慈善事業發達、不斷傳承的前提。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10]還是先提升大人的“慈善素質”吧
- [ 11-04]小悅悅父親擔不起慈善公信之殤
- [ 10-13]再真的慈善行為也要守住底線
- [ 10-13]慈善組織“曬賬本”之后,還應怎么辦
- [ 10-12]有啥理由將陳光標高調慈善一棒子打死
- [ 09-29]“慈善豬羊”感冒說明慈善還須善待
- [ 09-29]誰說陳光標高調慈善就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