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之死 再問調查機制
www.fjnet.cn?2011-11-07 09:43? 李光東?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又是一起事件當事方試圖解決問題,卻在被質疑與不信任中使問題發酵,繼而在越鬧越大中引起全國輿論關注,最終在“驚動高層”后才現轉機使問題走向化解。 湖南新化縣村官游濟安6月8日上訪失蹤,5天后遺體在資江下游被找到,家屬疑其在縣政府大樓內被毆致死并被拋尸,縣委則稱其溺水身亡。在長達5個月的時間里,雙方就事件真相卻始終未能達成一致。 直到10月30日在網絡上流傳并經其他媒體報道后,湖南省主要領導批示要求徹查游濟安死因,才有省市一級領導和部門介入,決定成立協調處置領導小組,“對游濟安死因進一步徹查、復核,迅速公布真相,回復網友質疑,化解死者親屬疑慮”。 又是一起事件當事方試圖解決問題,卻在被質疑與不信任中使問題發酵,繼而在越鬧越大中引起全國輿論關注,最終在“驚動高層”后才現轉機使問題走向化解。 事情走到這一步,在一定意義上說,即使最后澄清真相,即使當地政府部門在事件中沒有責任,其形象和公信力都已經遭受較大的損害。 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這是中國在社會管理領域的一大工作理念和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并不等于所有矛盾問題都由基層去解決。尤其是,當基層一方就是當事方的時候,把矛盾問題仍然丟給他們去解決,只會使矛盾問題持續發酵,最終不是減少而是增加社會不和諧因素。 在這樣的情勢下,迫切需要建立遵循避嫌原則的調查機制。所有當事方都必須自動回避,只有配合調查的義務,而無自己調查自己的權力。由上一級政府部門、異地無干系的部門介入調查,用獨立、科學、客觀、公正的調查,還事件以真相,給各方以交代。尤其是出現當矛盾糾紛雙方不能達成共識時,更應啟動這種遵循避嫌原則的調查機制。 已有很多事件表明,自己調查自己給出的結果,即使就是真相,也必然會受到另一方以及公眾的強烈質疑,難以取得社會信任。破解這種天然的質疑和不信任的,只能靠嚴謹和公正的調查制度。社會管理應當著眼于制度創新,應在這樣的制度和機制上有所建樹。 村官之死案的調查,在成立的有關小組中,仍然把“縣相關部門”納入其中,沒有執行回避制度。但無論如何,關于監控錄像疑點問題、有關人證前后說法不一問題、死者斷了兩根肋骨且腦后有淤血問題,乃至那幾天到底發生了什么等等,都有必要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如此才能真正平息疑問。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6]紀檢干部“微博叫板”亟須最公正的調查
- [ 10-12]調查家長收入是“助學”還是另有“圖謀”?
- [ 10-08]上海地鐵事故調查須給市民明確交待
- [ 09-22]公布調查進展也是一種“結果”
- [ 09-19]調查問卷“被滿意”讓人不滿意
- [ 09-05]“入戶調查”的欣喜與失落
- [ 09-02]紀委官員“自殺案” 應啟動獨立司法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