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校長與企業家論壇上,數位專家發出驚人之語:現在大學教師最不愿意承接企業投資的科研項目,10個科研人員難有一個。因為企業出資的科研項目拿不出成果,就交不了差。可國家撥付經費的科研項目就不一樣,很少有人去追究科研項目的產業轉化率是多少。有的科研項目拿到幾十萬元經費后,就干脆直接發幾篇論文,“空對空”過關。(10月19日 《 中國青年報 》)
同樣是科研項目,為何大學教師愿意接國家撥付經費的科研項目,而不愿意接企業的科研項目?道理很簡單。企業是商家,不會將科研經費隨意拋灑,他們要看到科研成果,要轉化為經濟效益。這種難度自然是較高的,沒有真正的研究是不可能“過關”的。可國家撥付經費的科研項目就不一樣,只是看發表的論文,至于科研成果轉化率根本就不在考慮之列。而有了論文,其背后的一串串“利益之果”卻可以繼續享受,大學教師自然懂得選擇最有利自己的科研項目。
只看論文發表的國家撥付經費的科研項目所帶來的結果是令人遺憾的: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平均僅為20%,實現產業化的不足5%,專利技術的交易率也只有5%,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
國家撥付的科研經費,說到底是納稅人的錢,錢花下去,不是讓大學教師“自娛自樂”,不是讓其發表論文算交差,更不是讓其在“經費”和“發表論文”的快樂圈中游蕩。
造成眼下科技成果轉化率低下,不是大學教師的錯,因為,評價標準出了差錯。搞科研項目都是為了出SCI論文,有了論文就評教授,評上教授就是人才。“國家給高校的科研經費,80%左右投向了應用科學項目。但在申請項目時,第一考量的是發表論文數,因為SCI論文發表越多,表示你的研究水平就越高。”這種“空對空”的標準,才使得大學教師樂于這種“自娛自樂”。
眾所周知,國家撥付經費的科研項目,絕對不僅是讓大學教師出那些毫無實際意義的論文。應該是讓其產生效益。毫無實際意義的論文,完全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而只發表論文,對于大學教師來說太容易了。他們只要花出很少一部分錢和精力,就能夠發表論文,然后他們就可以隨意支配科研經費了。
因此,要想讓國家撥付經費的科研項目出成果,就必須像企業的科研項目那樣,看重科研成果轉化率,只有標準得到了徹底的改變,才不會使科研經費被“自娛自樂”。
- 2009-10-21科研自娛自樂
- 2009-10-21科研“自娛自樂” 學術怎不荒蕪
- 2009-10-20“自娛自樂”的科研勞民傷財
- 2009-10-13科研世界第五 重量更要重質
- 2009-10-13偽專家掐架讓公眾誤判了中國科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