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概況
2019-05-06 15:32:05??來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王培欣 我來說兩句 |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8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35804.04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79.82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7232.36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16191.86億元,增長8.8%。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7%,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8.1%,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5.2%。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1197元,比上年增長7.4%。
全年全省互聯網重點企業實現互聯網業務收入610億元,比上年增長15.1%。 全年全省網絡零售額3616.7億元,比上年增長29.0%。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995.55億元,增長19.5%。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94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94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5.8%,比上年末提高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52萬人,出生率為13.2‰;死亡人口24.4萬人,死亡率為6.2‰;自然增長率為7.0‰。年末全省戶籍人口3861.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7萬人。 表1 2018年年末人口數及其構成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9.8萬人,有17萬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1%,比上年末下降0.16個百分點。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2.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2.8%。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4.9%。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2.6%。12月份,福州、泉州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8.5%、1.5%,廈門市下降 0.4%。
表2 2018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表3 2018年福州、廈門、泉州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漲跌幅度(月度同比)
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045.43億元,比上年增長7.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07.36億元,增長7.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836.67億元,可比增長9.8%。全省(含廈門)稅收收入(含海關代征)4824.1億元,增長8.7%。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4229.43億元,比上年增長3.5%。糧食種植面積1250.27萬畝,比上年增加0.44萬畝,其中稻谷面積929.41萬畝,減少13.47萬畝;煙葉種植面積72.84萬畝,減少6.28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13.13萬畝,增加4.44萬畝;蔬菜種植面積837.49萬畝,增加35.88萬畝。 全年糧食產量498.58萬噸,比上年增加11.43萬噸,增長2.3%。其中,稻谷產量398.31萬噸,增加5.12萬噸,增長1.3%。
表4 2018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全年肉蛋奶總產量314.69萬噸,比上年下降3.2%。肉類總產量256.06萬噸,下降3.3%。其中,豬肉產量113.12萬噸,下降11.9%;禽肉產量136.76萬噸,增長4.5%;牛肉產量1.94萬噸,增長12.3%;羊肉產量2.04萬噸,增長5.6%。年末生豬存欄799.9萬頭,下降13.2%;生豬出欄1421.34萬頭,下降11.5%。牛奶產量13.82萬噸,增長5.4%。 全年水產品產量782.12萬噸,比上年增長5.0%。其中,淡水產品產量87.08萬噸,增長6.0%;海洋捕撈216.22萬噸,下降0.4%;海水養殖478.83萬噸,增長7.5%。 全年新增、恢復有效灌溉面積19.76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75.08萬畝。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4183.20億元,比上年增長8.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1.4%;國有企業增長7.8%,集體企業下降1.5%,股份制企業增長10.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6.9%;私營企業增長9.7%。分輕重看,輕工業增長8.9%,重工業增長9.2%。分門類看,采礦業增長7.8%,制造業增長8.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1.9%。工業產品銷售率97.16%,比上年下降0.15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的38個行業大類中有15個增加值增速在兩位數。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4.2%,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增長13.8%,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比上年增長12.7%,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2.4%,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增長10.7%,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增長10.2%,家具制造業增長10.2%。規模以上工業中三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增長8.3%。其中,機械裝備產業增長7.7%;電子信息產業增長14.2%;石油化工產業增長5.6%。六大高耗能行業增長9.4%,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5.2%。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6.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1.1%。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3.9%,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1.3%。裝備制造業增長9.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2.9%。 表5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注:發電量為全社會口徑。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537.14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其中國有控股企業376.55億元,增長5.6%;國有企業1.44億元,增長13.4倍,集體企業2.56億元,下降7.2%,股份制企業2263.37億元,增長19.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231.28億元,增長10.9%;私營企業1060.89億元,增長19.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1.1%,比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6.17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9%。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3080.96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全省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1548.82億元,增長15.6%;實現利潤385.40億元,增長13.8%;稅金總額382.53億元,增長9.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2.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跨區項目)增長11.5%。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36.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7.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7.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9.4%。基礎設施投資增長7.8%,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0.9%。民間投資增長20.6%,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6.5%。高技術產業投資下降1.8%,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9%。從到位資金情況看,全年到位資金比上年增長4.9%。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長6.2%,國內貸款下降0.5%,利用外資下降58.8%,自籌資金增長12.5%,其他資金下降1.3%。
表6 2018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4940.34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住宅投資3456.86億元,增長6.8%;辦公樓投資215.55億元,下降23.7%;商業營業用房投資457.63億元,下降17.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1879.13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200.46萬平方米。年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積522.87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120.91萬平方米。 全年新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4.5萬套(戶),基本建成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8萬套。 表7 2018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150個在建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737億元。全年建成或部分建成160個項目,新開工230個項目。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317.43億元,比上年增長10.8%。按銷售單位所在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895.72億元,增長10.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421.71億元,增長13.3%。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12869.97億元,增長10.9%;餐飲收入額1447.46億元,增長10.0%。
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7.9%,糧油食品類增長21.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9.7%,金銀珠寶類增長19.2%,家具類增長18.6%,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5.7%,化妝品類增長13.7%,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1.5%,日用品類增長11.1%,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增長9.6%,汽車類增長7.7%,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7.4%,通訊器材類增長4.6%。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12354.3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其中,出口7615.6億元,增長7.1%;進口4738.7億元,增長5.8%。進出口順差2876.9億元。 表8 2018年進出口主要分類情況
表9 2018年對主要國家和地區進出口情況
新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2419家,比上年增長18.5%。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05.3億元(折44.5億美元),增長3.0%。 表10 2018年分行業外商直接投資情況
備案和核準對外直接投資項目246個,中方協議投資額55.2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6.2%和57%。對外直接投資額28.4億美元,增長70.5%。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0.8億美元,下降4.2%;對外勞務合作勞務人員實際收入總額8.9億美元,下降0.4%。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984.35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公路通車里程108901公里,比上年增長0.8%。其中海西高速公路網通車里程5344公里,增長2.2%。鐵路營業里程3509.5公里,增長10.1%。全年貨運量136974.24萬噸,比上年增長3.6%。貨物周轉量7652.89億噸公里,增長12.8%。 表11 2018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情況
全年客運量51434.96萬人,比上年下降4.9%。旅客周轉量1153.28億人公里,增長6.5%。 表12 2018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情況
全年沿海港口新增貨物通過能力3363萬噸;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58億噸,比上年增長7.3%。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2.10億噸,比上年增長3.3%。集裝箱吞吐量1647.03萬標箱,增長5.3%。 年末全省汽車保有量623.9萬輛(含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比上年末增長26.0%,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545.2萬輛,增長10.6%。全省轎車保有量380.8萬輛,增長11.4%,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350.7萬輛,增長10.3%。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523.03億元,比上年增長93.9%。其中,郵政業務總量499.04億元,增長27.0%;電信業務總量2023.99億元,增長122.9%。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9300.68萬件,包裹業務56.61萬件,快遞業務量21.16億件。年末全省電話用戶總數5286.3萬戶,增長4.2%,電話普及率為135.2%。其中,固定電話用戶732.7萬戶,減少5.7%,固定電話普及率為18.7%;移動電話用戶4553.5萬戶,增長6%,移動電話普及率為116.4%。4G電話用戶3633.4萬戶,凈增518.7萬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629.1萬戶,增長18.6%,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為115.8%,比上年提高25.7個百分點;其中,光纖寬帶用戶1424.9萬戶,增長33.4%。移動互聯網用戶3844.9萬戶,增長9.6%,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為100.9%,比上年提高10.7個百分點。
全年接待入境游客901.2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2%。其中,接待外國人344.19萬人次,增長17.5%;臺灣同胞363.50萬人次,增長16.0%;港澳同胞193.55萬人次,增長14.4%。在入境旅游者中,過夜游客813.59萬人次,增長17.6%。國際旅游外匯收入90.92億美元,增長19.8%。全年接待國內旅游人數45138.93萬人次,增長20.3%;國內旅游收入6032.95億元,增長32.0%。旅游總收入6634.58億元,增長30.5%。 八、金融 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5812.9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9%;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46503.45億元,增長11.0%。 全年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865.4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0%。中資金融機構人民幣個人消費貸款余額16137.4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3.4%。 表13 2018年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情況
年末境內A股上市公司133家,比上年增加2家,總市值14122.70億元,下降14.7%;B股上市公司數量為1家,總市值4.34億元,下降45.6%。 全年內外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081.4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15.3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766.1億元(壽險保費收入562.3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203.8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346.3億元,其中:財產險賠款174.1億元;壽險業務給付112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60.2億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44元,比上年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按常住地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21元,比上年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 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21元,比上年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4%。 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2996元,比上年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按常住地分,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943元,增長6.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8145元,增長8.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7%。
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074.26萬人,比上年增加51.95萬人。其中參保職工883.66萬人,參保的離退休人員190.6萬人。全省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為144.02萬人,全部實現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全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804.72萬人,其中參保職工853.04萬人,參保的城鄉居民2951.68萬人。全省參加失業保險人數570.27萬人,比上年減少42.06萬人。 年末全省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5.05萬人,比上年增加0.12萬人;全省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6.08萬人,減少0.73萬人;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7.81萬人,減少1.27萬人;城鄉特困人員6.97萬人。全年全省脫貧0.4萬人,“造福工程”搬遷1.6萬人。 年末全省養老機構床位數增至19.2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約33張。全省建立社區服務中心(站)3713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50.13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4.95億元。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88萬人,在校生5.31萬人,畢業生1.22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3.86萬人,在校生77.24萬人,畢業生20.43萬人。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97%。中等職業教育(不含技工校)招生12.29萬人,在校生33.58萬人,畢業生10.78萬人。全省普通高中招生21.08萬人,在校生63.39萬人,畢業生20.61萬人。初中招生45.17萬人,在校生128.71萬人,畢業生37.14萬人。普通小學招生60.84萬人,在校生321.39萬人,畢業生45.70萬人。特殊教育招生0.40萬人,在校生2.51萬人,畢業生0.39萬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168.41萬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8.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6.8%。
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預計620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占全省生產總值的1.7%。全省已布局建設18家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和31家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04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27個、省級新型研發機構70家。建設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備案示范3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52家、省級眾創空間21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備案166家,孵化面積325.8萬平方米,在孵企業5003家、在孵企業員工總數8.47萬人。全省入庫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3344家、省高新技術企業904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746家,總數3800家;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8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6家,新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0家;新認定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522家,總數1823家。全省專利申請166610件,專利授權102622件,分別比上年增長30.1%和50.2%。其中,發明專利申請37216件,增長40.7%,發明專利授權9858件,增長13.1%。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擁有有效發明專利38522件,比上年增長24.2%;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9.85件,比上年增加1.85件。全年共登記技術合同7753項,成交額110.9億元。
年末全省共有1201家機構通過檢驗檢測資質認定,比上年增加195家,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23個,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40個。全省現有獨立的認證機構11個、分支機構19個,累計獲得59621張產品及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全省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69個,全年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120萬臺(件)。全年制修訂國家標準39項、行業標準16項、地方標準96項,累計全省共制修訂國家標準1091項、行業標準1132項、地方標準1815項。 年末全省共有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70個,高空氣象觀測站4個,天氣雷達站9個,風廓線雷達站17個,大型海洋氣象浮標站7個。共有地震前兆臺站(點)43個,前兆測項405個,測震臺站(點)120個,強震動觀測站位(點)123個,GPS觀測基準站61個。共有716個海洋環境監測站位、13個重點監測區域、17個重點海域的17個生物質量樣品、5個海漂垃圾監測區域,共有29個海上水文氣象觀測浮標站位、36個沿海自動驗潮站、1對中程高頻地波雷達站、1套衛星遙感監測系統、1套海床基觀測系統、5套船基自動站、1套海島基站。審批通過公開出版地圖185件。 十一、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省文化系統共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69個,公共圖書館90個,文化館97個,博物館98個,非國有博物館26個。文化系統各類藝術表演團體演出1.06萬場,本年度首演劇目128個,觀眾637.88萬人次,其中:政府采購公益性演出4705場,觀眾255.34萬人次;各級公共圖書館組織各類講座2185次,書刊文獻外借3171.45萬冊,總流通人數2752.15萬人次;各級文化館組織舉辦展覽1821個,組織文藝活動3611次、培訓班13989期和公益性講座1763次,服務847.51萬人次;博物館舉辦313個基本陳列和695個臨時展覽,共有3186.76萬人次參觀,其中:未成年人參觀940.05萬人次。舉辦社會教育活動1605次,共有166.81萬人次參加。 年末共有影院295個,銀幕1659塊,年度電影票房20.1億元。廣播電臺4座,電視臺5座,廣播電視臺68座,教育電視臺1座。有線電視用戶732.97萬戶,數字化率100%。年末廣播節目綜合覆蓋率為99.04%;電視節目綜合覆蓋率為99.19%。 全年出版圖書4274種,總印數1.08億冊;報紙46種(不含校報、副版),總印數7.97億份;期刊176種,總印數0.24億冊;音像電子出版物74.12萬盒(張)。年末全省共有各級各類檔案館120個。 年末全省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76萬個,其中醫院646個,衛生院881個,村衛生室18379個。年末共有衛生技術人員24.50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04萬人,注冊護士10.88萬人。年末共有醫療機構床位19.35萬張,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5萬人。
全年我省運動員在世界三大賽中共獲得8金6銀5銅,在全國最高級別比賽中獲得41金39銀45銅。在第十八屆亞運會上,我省12人次獲得金牌、8人次獲得銀牌、4人次獲得銅牌。為民辦實事項目新建110個城市社區多功能運動場、50個社區室內健身房、60個籠式足球場和30個門球場、3個體育公園。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會3700場,共有180萬人次參加。全省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達到8萬余名。新增省級體育產業特色基地4個、示范單位13個、示范項目12個。全年銷售體育彩票121.03億元。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13480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4.6%;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4%。全社會用電量增長9.5%。
全年植樹造林總面積120.83萬畝,占任務的120.8%,其中,人工荒山造林9.78萬畝(含非規劃林地造林2.56萬畝);人工跡地更新面積65.94萬畝,低產低效林改造23.54萬畝。全省商品材產量573.54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7.4%。全省毛竹產量5.95億根,增長7.4%。全省城市(縣城)新增建成區綠地面積2326公頃,建成區綠地率39.95%;全省城市(縣城)新增公園綠地面積950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3平方米。 全省森林覆蓋率66.80%。共有國家濕地公園8處。思明區、將樂縣、武夷山市、柘榮縣、永春縣等5個縣(市、區)獲得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區)稱號。截至2018年底,廈門、泉州獲得國家生態市命名,福州通過國家生態市考核驗收,漳州、三明獲得省級生態市命名;65個縣(市、區)獲得省級以上生態縣(市、區)命名,其中32個縣獲得國家級生態縣命名;519個鄉鎮(街道)獲得國家級生態鄉鎮(街道)命名。共建立自然保護區93個,其中國家級17個、省級23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5.5萬公頃。有風景名勝區54處,其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處、省級35處,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3.6萬公頃。 全省12條主要河流整體水質為優,Ⅰ類-Ⅲ類水質比例為95.8%;監測的122個縣級以上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全省9個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12個縣級市和長樂區、建陽區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標準。上述24個城市中,區域聲環境質量“較好”的城市13個;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好”的城市12個,“較好”的城市9個。 市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8.87%,市縣污水處理率92.4%。 全省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27.8萬元。全省共發生森林火災89起,其中一般火災15起,較大火災74起;受害面積577.4公頃;森林火災發生率和受害率分別為1次/十萬公頃和0.06‰,未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全年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11.54億元,增長815.8%。全年發生(現)海洋赤潮5次,比上年減少2次;累計赤潮面積38平方公里,比上年減少82.2平方公里。 全省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726起、死亡939人,分別比上年下降3.1%和8.0%,其中較大以上事故12起、死亡46人,分別下降42.9%和43.2%;沒有發生重特大事故。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26人,比上年下降18.7%。
注:1.本公報未包括金門縣和連江縣的馬祖列島。 2.本公報所列數據為初步統計數,部分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單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均不做機械調整。 3.本公報福建省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4.本公報衛生機構數含村衛生室。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戶籍人口、民用汽車數據來自省公安廳;就業、登記失業率、社會保障數據來自省人社廳;財政數據來自省財政廳;稅收數據來自省稅務局;保障性住房、城市污水處理、公園綠地面積數據來自省住建廳;重點項目投資數據來自省發改委;貨物進出口數據來自福州海關;網絡零售額、外商直接投資、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等數據來自省商務廳;公路里程、公路運輸、水運、港口貨物吞吐量數據來自省交通運輸廳;鐵路數據來自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郵政業務數據來自省郵政管理局;互聯網業務收入、電話用戶、電信業務總量等數據來自省通信管理局;旅游數據、文化數據來自省文旅廳;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人行福州中心支行;上市公司數據來自福建證監局;保險業數據來自福建銀保監局;教育數據來自省教育廳;產業技術重大研發平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合同等數據來自省科技廳;企業技術中心數據來自省工信廳;專利數據來自省知識產權局;質量檢驗數據來自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氣象數據來自省氣象局;地震數據來自省地震局;測繪數據來自省測繪局;各類地質災害數據來自省自然資源廳;水產品產量數據、海洋數據來自省海洋漁業局;廣播、電視數據來自省廣電局;報紙、期刊、圖書數據來自省新聞出版局、電影數據來自省電影局、檔案數據來自省檔案局;衛生數據來自省衛健委;體育數據來自省體育局;低保數據來自省民政廳;扶貧、造福搬遷工程數據來自省農業農村廳;林業數據來自省林業局;環境監測數據來自省生態環境廳;水資源數據來自省水利廳;安全生產數據來自省應急管理廳;其他數據來自福建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福建調查總隊。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151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