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在清明景和中傳承好家風
2019-04-07 17:15:57??來源:中國吉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就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著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薄靶〖摇迸c“大國”緊密相連,個體價值、家庭夢想的實現與國家民族的命運也總是緊密相連。在習近平總書記看來,“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也只有把千千萬萬家庭建設好,人民才會幸福、社會才會和諧。在清明這個祭祀祖先的特別日子里,若能夠傳承好的家風,也的確有助于以好的家風帶動好的民風、社風。 好的家教勝過好的學校,好的家風強于萬貫家財。習近平總書記就曾特別強調過家風的重要性: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良好的家風薪火相傳,既可以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管好家人,也能夠增添“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動力。千百年來,無論多遠,不管如何困難,人們都會在清明這一天以不同形式掃墓、祭祖、追思先人。清明祭祀不僅體現了國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也能夠在慎終追遠中傳承家規、家教和家風,讓現世人回歸人性本真,進而做到知禮明義。 家與國難解難分,家國情懷總相牽。清明節是個特別的日子,也蘊含著緬懷先烈精神、傳承革命傳統的韻味。據不完全統計,共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英勇犧牲。清明時節,我們捧一束白花,向革命英烈致敬,向新中國發展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輩們致敬,在追思緬懷中接續過往,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讓家國情懷在心中盡情流淌。 “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奔绎L是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家風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細胞。傳承清明節的傳統文化內容,重在倡導慎終追遠、敦鄰睦族的孝親理念與感恩情結。在清明這個傳統節日里,以慎終追遠為契機,把家風傳承的接力棒傳下去,讓家風傳承過程中帶著新時代的氣息,讓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則古老節日就將煥發更大價值,中國夢底色也會更加厚實。(晨曦)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