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文 劉 欣 《 人民日報 》( 2014年05月22日 14 版)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6年多來,我國政務公開已經在新媒體環境下形成輿情收集回應、主動發布、專家解讀和溝通協調四大機制。這四大機制的形成,意味著“2.0版”的政務公開格局逐漸成熟,政府與社會公眾之間的信息溝通更快捷、更順暢。 回應熱點 解疑釋惑 構建輿論“定盤針” “今天,有人編造謠言稱成都市可能限牌。目前,我市正對謠言展開調查”,4月4日晚,四川成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成都發布的一則公告,迅速破除了當日下午出現的網絡謠言。隨后,造謠者被行政拘留。 僅半天時間,一則謠言被消弭于無形,政務微博的及時發布機制功不可沒。“在新媒體格局下,各地政府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網絡平臺,建立起輿情收集、研判和回應機制,讓新媒體手段成為及時解疑釋惑、澄清事實的制勝法寶。”四川省社科院管理學研究所所長伏紹宏如此評價新媒體在政務公開中的作用。 捕捉外界對政府工作的疑慮、誤解,甚至歪曲和謠言,在網絡時代顯得至關重要。陜西省網信辦主任張琳認為,“運用網絡新媒體手段,將政府信息公開的介入點前置,可以充分發揮正面引導的作用”。 及時介入,甚至提前介入,政府信息公開在輿論熱點中起到的“定盤針”作用,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所重視,輿情收集和回應已成為政務公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任何一種信息,能在公信力、傳播力和影響力上,和政府公開的信息相比”,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教授王以寧認為,在輿情回應方面加強政務公開,就是加強政府的公信力建設。 在政府信息公開成為常態的今天,面對輿情熱點,“是否公開”的疑問已經轉化為“如何公開”的謹慎。“輿情收集越來越趨向專業化”,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王長梗說,“目前全國有1000多家數據分析公司能為政府提供網絡輿論監測服務,這將在政府信息公開中極大地提高輿情收集能力”。 主動發布 有效傳播 形成政策“擴音器” 從報紙、電視到官方網站,再到政務微博、微信等,在政府信息公開手段更為快捷的同時,政府部門公開的積極性也在加強。 “利用新媒體手段,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正在朝著多樣化發展”,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王永清表示,以官方網站、微博等網絡形式發布的政府信息,受眾面廣、查詢便捷,提高了政務公開的效率。 4月底,云南部分地區發生嚴重旱情,各地在抗旱期間,多次利用政務微博發布抗旱工作投入情況、最新進展與水庫蓄水情況,不僅有效穩定了旱區生產局面,而且為基層農村的抗旱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信息。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熊執中介紹,云南各地干旱時期的旱情及抗旱工作情況公布已形成日常制度。 “主動發布體現的是一種政務自信,當這種自信成為常態,便能和社會公眾形成良性互動,進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開的質量。”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李永剛認為,政府信息主動發布制度的普遍建立,對于提高國家行政效率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2013年新浪政務微博報告》將關注度、原創率作為政務微博排名的重要指標。武漢大學政務信息學副教授王三山認為,這兩項指標跟政務公開的結果相聯系,實際上體現了各省政府信息公開的能力。 專家解讀 深入剖析 打造信息“一點通” 在主動公開的基礎上,專家解讀成為政務公開的延伸機制。重要政策法規出臺后,各地區各部門及時組織專家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科學解讀,讓公眾對政府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和改革舉措“聽得懂”“信得過”。 4月底,在今年的北京科技政策法規宣講周活動中,宣講團利用官方網站和微博,將各類政策信息、相關解讀分類整理公布,有效形成“二次宣講”效果。宣講團成員李萍說,專家解讀借助網絡新媒體被最大限度擴散,也大大提高了政策解讀的科學性、權威性和有效性。 “專家解讀在政務公開中擔負著‘一點通’的作用,意義不可小覷”,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戴賓認為,政務公開所涉的信息,很多時候都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和針對性,信息要被受眾充分“吸收”,專家解讀是最好的方式。 在各地,由專家組成政策法規“宣講團”定期赴基層宣講,已經普遍制度化。在新媒體環境下,專家解讀的積極效應得到進一步放大。新浪微博上,來自河北的@保定大學生宣講團與網友充分互動,截至4月底博文及跟帖已近4萬條。一條條惠民政策、涉農法規,在網友與宣講團的一問一答中得到充分詮釋。 福建省網信辦副主任劉志堅認為,在專家解讀中充分利用好新媒體平臺,讓政務公開“接地氣”“接網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溝通協商 多方聯動 凝聚傳播“向心力” 在微博、微信等政府信息公開手段廣泛普及的基礎上,加強與新聞宣傳部門、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的溝通聯系,建立政務輿情會商聯席制度,成為各地政府信息公開部門的共識。 以在歷年新浪政務微博排名靠前的@微博洛陽為例,該微博為河南洛陽市互聯網宣傳官方微博,粉絲數超過127萬,有39個市屬機關、部門政務微博組成的微博群入駐,形成了政務信息發布和輿情處置聯動格局。 “各部門組成的微博群總粉絲數只有@微博洛陽的1/10,但憑借后者的二次轉發,微博群同樣具有極強的影響力”,@微博洛陽負責人介紹,各部門協同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制定重大政務信息公開發布和傳播方案,提高了政務信息公開的專業性和針對性。 在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楊立川看來,新媒體格局下,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是政務信息公開機制不斷完善的必然結果,“政務公開的常態化與新媒體的即時性,促進政務公開向集約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協調溝通渠道的順暢,使政府信息公開的多方平臺形成“向心力”,為更加透明、高效的政務公開提供了加速度。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張志安認為,“各相關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和網民的多方良性互動,將政務公開推上了快車道,人民參與權力運行的機制將變得更加具體”。 |
相關閱讀:
- [ 05-23]中國尚無專門銀行保密法 信用卡信息最易泄露
- [ 05-23]高考改革方案的信息發布要統一權威
- [ 05-23]北京大興法院:“老賴”照片及信息將當街滾動播放
- [ 05-23]南平:查詢水文信息可撥“968985”
- [ 05-22]美方“起訴”中國軍人事件·國家互聯網信息辦:純屬無稽之談 將堅決回擊
- [ 05-22]信息公開才能進入公共議程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