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福建日報專題報道《為烈士尋親:英魂歸故里 家祭慰九泉》
2024-04-02 15:51:32?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郭曉楷 我來說兩句 |
自古英雄多壯志,一片丹心照戰旗。福建是一方充滿紅色記憶、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革命先烈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解放,為了祖國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在革命戰爭年代、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英勇戰斗在戰場最前線,用生命和鮮血染紅了勝利的旗幟,他們永遠是新中國最可愛的人、最閃亮的名字。由于時間久遠,加上有的先烈籍貫不明,有的沒有留下姓名,檔案資料缺失,令其親人遲遲找不到遺骸。 近年來,我省積極推進為烈士尋親工作,通過信息化技術助力、部門聯動合力、社會參與接力,實現了工作成效與社會效果的同頻共振。截至目前,我省先后發布3000余條為烈士尋親信息,成功為658名烈士找到親屬。 清明節前夕,采訪這些烈士尋親的感人故事,追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這正是:歲月如梭,不忘初心。烈士尋親,告慰英靈。 67年后,“他”回到了家鄉 清明時節,漳州市古雷開發區沙西鎮涂樓村山腳下,燦黃的荔枝花綿延起伏,層層疊疊……林水實烈士的侄孫林藝輝早早地將老屋打掃干凈,整理好烈士事跡展板,以便慕名前來者參觀緬懷。 老屋是閩南建筑風格,布置如舊。客廳中間懸掛著林水實的畫像,像中人年紀輕輕,時光仿佛靜止在他離家的那年。林藝輝說,這畫像已經掛了70多年。 門外是林水實父親栽下的一棵荔枝樹,枝繁葉茂,已經長到10米多高,就像一位慈愛堅毅的老人,望兒早歸。 林水實于1928年10月出生,1949年4月21歲時參軍入伍,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編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23軍73師218團2營6連任戰士,后來擔任過班長。他所在的連隊即電影《英雄兒女》原型王成所在的連隊。1952年9月上旬,23軍73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入朝去參戰。 1953年6月7日,在反擊281.2高地西及西北高地戰斗中,為避免更多的志愿軍戰士犧牲,林水實主動報名,攜帶16顆手榴彈潛伏在大石頭后面,在關鍵時刻同敵坦克同歸于盡。多位老兵回憶,281.2高地是一個方圓不到兩公里的小山頭,右靠上甘嶺,左臨“老禿山”。志愿軍如能占據這個高地,右面可以切斷從上甘嶺下來的敵軍的退路,正面可以阻止敵軍對上甘嶺的增援,牽制部分兵力,同時能保障志愿軍前線運輸車輛和作戰物資的安全通過。為了爭奪這個重要目標,73師的指戰員們與敵軍反復拉鋸拼殺,殲敵2000多人,被23軍通令嘉獎。 林水實烈士的人生雖然短暫,卻彰顯了中國軍人的熱血本色。他的立功證明書上是這樣寫的:戰斗中打得勇猛,指揮靈活,在緊急情況下,鼓舞大家殲敵情緒,自己沖鋒在前,不怕流血犧牲,打垮敵人數次反撲,指揮全班殲敵近百名。 異國埋忠骨,山河盼英魂。2020年9月26日,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裝殮儀式在韓國仁川舉行。當天下午4:30左右,新華社發出志愿軍馬世賢(河南)、林水實(漳浦)、丁祖喜(安徽)3位烈士的尋親信息后,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迅速行動起來,發揮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的作用,依托鎮、村退役軍人服務站,多方聯動,形成合力,短短三個半小時,就查找到位于沙西鎮的烈士親屬。在尋親過程中,熱心群眾林先生提供了沙西鎮涂樓村林氏族譜,族譜詳細記錄了林水實家族的情況。林水實烈士的親屬得知尋親的消息后,主動聯系鎮、村退役軍人服務站,提供了烈士證明書等資料,經過反復比對核實,得到確認。 67年前,一紙烈士證明書帶來了親人犧牲的消息;67年后,長眠異國的英雄回到了家鄉。 3年來,漳州市共為600多位烈士發布了1000多條尋親信息,截至目前,已累計為313位烈士找到親屬,成為福建乃至全國尋親數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設區市。 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從林水實烈士尋親一事中得到啟發,積極探索“互聯網+”尋親模式,發動市、縣、鄉、村居等各級“五大員”(輿情報告員、網絡協查員、信息比對員、親屬核實員、數據統計員)參與進來,為烈士尋親尋根。 漳州成立為烈士尋親志愿服務隊 互聯網+志愿者,照亮“回家”路 風輕輕從陵園掠過,茂密的馬尾松簌簌作響,藍天白云映襯下,常山華僑經濟開發區烈士陵園紀念碑莊嚴而肅穆。 “這里安葬著東山保衛戰中犧牲的27位烈士,墓碑上僅有姓名及部隊番號,我找了烈士英名錄,找不到任何線索。沒有出生日期,沒有籍貫,檔案也沒完整保留下來,尋親如同大海撈針?!背I介_發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陳佳玲說。 東山是一座英雄島,71年前的7月16日,東山保衛戰打響,經過36小時激戰,取得最終勝利。許多英雄兒女英勇作戰、不懼犧牲,以血肉之軀守護了東山島,長眠于漳州大地、海濱之鄉。 “當年,他們為了我們犧牲;現在,請為他們做一件事。”2022年9月21日,陳佳玲通過互聯網發布常山華僑經濟開發區烈士陵園無籍貫27位烈士尋親的信息。但她只有名字和部隊番號,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大海撈針,這能找到嗎? 山東青島藍海救援隊民間尋親組與各省尋親志愿者有聯系,積累了較多烈士資料。救援隊看到陳佳玲的信息后,立即發送給各地的尋親志愿者。鄭銳潮是廣東省揭陽市的志愿者,在當地網絡平臺轉發了這一新的信息。 令人驚喜的是,一天后,山東青島藍海救援隊負責人郭延峰傳來了好消息,他們可能找到了27位烈士之一——廣東揭陽籍烈士黃亞忠的親屬相關證明。黃亞忠于1951年1月參加革命,任41軍122師步兵365團戰士,1953年7月17日在東山保衛戰中犧牲,時年22歲。 黃亞忠烈士親屬、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仙橋鎮高湖村村民黃榮書說:“我父親得知叔公在戰斗中犧牲后,就想找到他的安葬地。由于當時信息閉塞,一直沒有線索?!彼安痪迷诰W上看到,當地的尋親志愿者鄭銳潮轉發了一條尋親信息,和東山保衛戰有關,就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在網絡平臺上留言求助,不料真的有用。 無形的網絡把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們連接到了一起。很快,黃榮書在尋親志愿者的幫助下,聯系上了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 “烈士名字和出生年月都吻合!”經過墓碑核實、信息比對,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確認黃亞忠烈士就是黃榮書要找的叔公。 “沒想到時隔69年還能找到叔公的安葬地。感謝熱心網友和尋親志愿者,完成我們全家人的心愿?!秉S榮書特意來到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緊緊握住工作人員的手道謝。 這是常山華僑經濟開發區烈士陵園首次成功為烈士尋親。 為韋榮新烈士尋親,更是幾經周折。郭延峰通過烈士信息數據庫,搜尋到韋榮新的基本資料。韋榮新籍貫地為廣東省云浮市羅定縣大唐村,時任41軍122師365團偵察員,1953年7月在東山保衛戰中犧牲。 從郭延峰處得到信息后,云霄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張藝勇和尋親志愿者一起嘗試在網上搜索烈士籍貫地“廣東省羅定縣大唐村”的具體位置。“很可能就是當地黎少鎮的大唐村?!睂びH志愿者輾轉聯系上黎少鎮大唐村書記,然而,經過當地村干部的全面排查,該村并無韋姓人家。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霸诋數?,久隆村有姓韋的人家?!贝筇拼甯刹扛鶕數匦帐戏植?,為張藝勇和尋親志愿者聯系上久隆村村干部。經過細致查詢后,久隆村確認了韋榮新犧牲在東山島。 “烈士證書上的部隊番號、犧牲時間和墓碑記載完全一致。”張藝勇與當地尋親志愿者多次通話,獲得的信息越來越令人鼓舞。最后,他們查詢到,韋榮新烈士的兩位兄弟仍在村里生活,烈士親屬找到了! 當尋親志愿者聯系上韋榮新的侄子時,他得知消息后很意外,也很激動,在電話里說,“我曾經聽家里長輩說過伯父在福建犧牲了。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還能找到伯父的安葬地,也算了卻了長輩們多年的心愿”。 通過“互聯網+”,常山華僑經濟開發區烈士陵園內的無籍貫烈士黃亞忠、張友和、黃興林、韋榮新、耿心齋、韋仰光、韓明、董鐵行、遲德玉、毛松全都找到了親屬。目前,其他17位烈士還在尋親中。 清明前夕,昌豐泗烈士的侄子昌煜(中)在烈士陵園為叔叔掃墓 銘記“英烈心”,點亮“福建紅” 福建作為革命老區,具有黨史事件多、紅色資源多、革命先輩多的獨特紅色基因,全省登記在冊的烈士近5萬位。用心用情弘揚英烈精神、慰藉英烈忠魂、傳承紅色基因,正成為全社會的良好風尚。 省老兵宣講團成員陳建中向學生講述英雄烈士的感人事跡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省先后發布3000余條為烈士尋親信息,成功為658位烈士找到親屬。 “每一顆‘英烈心’都不可辜負,每一處‘福建紅’都用心守護!”清明前夕,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烈保中心負責人易向農說,尊崇英雄烈士,守護精神家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烈士褒揚和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工作,全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現有77家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機構,為170多座縣級以上烈士陵園、1.5萬多處烈士紀念設施護航,積極當好烈士紀念設施的“守護員”、烈士精神的“宣傳員”、烈士親屬的“服務員”。 在烈士陵園,母親帶著孩子認真查看烈士介紹 “為烈士尋親,用心照亮英烈回家路,既實現了烈士英魂與烈士親屬的雙向奔赴,更牽動和感動了廣大人民群眾。”易向農說,為烈士尋親工作是落實撫恤優待政策、關心關愛烈屬的一項重要措施,需要建機制、搭平臺、揚優勢、聚合力、暖人心。 “每一次成功尋親的背后,都是一場感人肺腑的親情牽掛,也是一堂生動的英烈精神教育課?!币紫蜣r說,為運用好烈士尋親成果,他們開展了“為烈士立傳”“烈士親友講烈士故事”等系列活動。2023年,時隔40年修訂出版六卷十冊《福建烈士英名錄》,編纂《八閩英烈傳》《八閩英烈故事(第一輯)》。 今年3月7日,“烈士親友講烈士故事”首場宣講活動走進福建農林大學。活動上,林大蕃烈士孫女林曉丹、林祥謙烈士曾孫林樹坦、陳祥榕烈士伯父陳臻蘇、福州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園講解員牛晨、連城無祀會后裔項雪花、消防英雄張曉杰烈士戰友喬巍然等6位烈士親友、戰友滿懷深情的宣講,令300余位師生深受感動,現場不時響起向英雄致敬的掌聲。聆聽完烈士故事,同學們紛紛表示,要以英烈精神涵養情懷,以理想信念鑄牢忠誠,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截至目前,“烈士親友講烈士故事”全省巡回宣講活動,已開展13場宣講,現場觀眾近8000人次,網絡受眾覆蓋5000萬人次,被列入“全國英烈紅色文化思政課示范案例”。 “讓英烈精神薪火相傳是我們始終如一的使命?!币紫蜣r說,今年將持續深化“百園千校清明祭英烈”活動,常態化做好烈士紀念設施管護,組織開展“講好為烈士尋親背后的故事”“英烈故事進校園、進軍營”“走訪關愛烈士親屬”等專項活動,讓“英烈心”持續點亮“福建紅”,激勵全省干部群眾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實現新突破。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