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戰士盛喜和:逢戰必在一線 此生對黨忠貞
2022-03-31 15:04:40? ?來源:閩西日報 責任編輯:郭曉楷 我來說兩句 |
他,17歲參軍,入伍僅1個月就榮立二等戰斗模范;他,在戰斗前線生死搏殺,大小傷無數,至今仍有兩塊彈片在體內未取出;他,在戰爭結束后支援地方,剿滅土匪守一方百姓……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一生在軍服役,逢戰必在一線”的老戰士——盛喜和。 3月18日,閩西日報的記者在龍巖市軍隊離退休干部休養所見到了盛喜和,93歲高齡的盛喜和依然精神矍鑠。雖因舊傷需要拄拐,但無論是站,還是坐,他始終腰桿筆直,軍人氣質盡顯。 △精神矍鑠的盛老 盛喜和,1929年1月出生于山東省莊馬縣,1946年入伍,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經濟南攻擊戰、淮海戰役、上海戰役、馬尾攻擊戰、嵩口攻擊戰等大、中型戰斗。新中國成立后,他作為戰斗骨干被抽調至地方加入公安隊(武警部隊之前身)負責剿匪,后擔任過福建龍海邊防大隊副大隊長、福建東山邊防大隊副大隊長、福建龍溪軍區獨立營營長、崇安縣人武部副部長、永定縣(現永定區)人武部部長等職,最后于1985年離休,可謂是將自己最美好的40年奉獻給了人民軍隊。 “我最驕傲的一件事就是參軍以來,只要是參加了戰斗,我都奮戰在第一線,沒有在機關、沒有在后方待過。”談起自己的戰斗經歷,盛喜和興致頗高,激動地向我們講起他第一次參加戰斗時的情景,也就是在這場戰斗中,入伍剛剛1個月的盛喜和獲得了二等戰斗模范的榮譽。 那是1946年8月,山東膠河守衛戰,面對來犯的國民黨軍隊,盛喜和所在的部隊因敵眾我寡不敵后撤,在后撤過程中,有些戰士犧牲了,有些戰士負傷掉隊。“不能讓我們的同志當俘虜,當時上級就下令組織救傷隊,將負傷的同志搶回來,我是第一個報名的。”盛喜和告訴記者,在他的帶動下,又有十余名戰士站了出來,在其余戰友的掩護下,盛喜和等十余人匍匐著向敵人的陣地爬去,救回了4名受傷的戰士,盛喜和也因此獲二等戰斗模范榮譽,“別看現在說起來就這么幾句話,其實當時是很危險的,因為傷員就在敵人陣地前面,我們這十多個人真的可以說是拿命在拼,上去可能就回不來了。”盛喜和說。 每戰爭先,盛喜和負傷無數,但用他的話來說,“大都是小傷,不影響身體的。”獨有3次大傷,讓他印象深刻:一處傷在右眉角,一塊彈片嵌在里面,三分之二扎穿了頭骨,因當時醫療條件所限無法拔除,遺留至今;一處傷在右小腿,至今仍有黃豆大小的彈片殘留,壓迫到了神經,使得盛喜和腿腳不便;一處傷在右大腿,彈片由腿后接近臀部的地方射入,穿至脊柱部,后經手術取出,但在盛喜和的腿上留下了彈珠大小的一個疤。 戰場拼殺,以命相搏,盛喜和卻無怨無悔,原因為何?“因為黨解放了我。”盛喜和說,“我從小父母雙亡,只能靠給地主打工度日,受其壓迫,是黨帶著軍隊解放了我,還有和我一樣的窮人,黨就是我們窮人的救星,從那個時候我就下定了決心,要聽黨話、跟黨走,我相信黨一定能帶著我們過上好日子。” 懷著這份樸素的期望,盛喜和將“聽黨話、跟黨走”刻在了腦子里,一跟就是七十余年,“我親眼看著中國從在世界上被看不起,到如今變成了大國、強國;看著百姓從吃不飽穿不暖,到如今生活美滿、啥都不愁。國家富強、人民安康,事實告訴我們,我們黨的領導是高明的,我們黨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人民是滿意的。”盛喜和表示,“希望現在的年輕人也能做到‘聽黨話、跟黨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緊跟時勢的發展,磨礪自己,為國家的繁榮昌盛作貢獻。”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