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感悟 | 山路十八彎 穿越藏川線
2021-01-08 17:01:44? ?來源:福建第九批援藏隊 責任編輯:王姍菲 我來說兩句 |
從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政府出發,經停昌都市江達縣政府,最終抵達四川甘孜州藏族自治區爐霍縣——早上8點半出發,晚上7點多到達,百度地圖顯示的路程為600多公里。這是近日我公務出差采訪的行程,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傳說中的國道317藏川線。 藏川線的險,是聞名遐邇的。 歲月 輕輕的來過; 在雪域高原; 一路走來,都是風景。我喜歡窗戶外的草原。福建多丘陵,樹木長得好,但記憶中很少有整片的大草原。走在藏川線,車窗外滿眼是青青的草,順著一個個坡,連綿不絕,構成了歌里“連綿的青山百里長呀”的詩情畫意。如果說草原是“不變”的基色,這里的山則多了“變”的韻味。眼前的山,大體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爬滿草,偶爾有幾棵樹的“綠山”;一種是裸露黃土或石頭,有著一道道橫紋,缺少綠意但更顯威嚴的“石山”;一種是在視線的遠方,明顯比近處的山更高聳,山坡是巖石,山尖是白色,我猜想是“雪山”。頭頂藍天白云,一路溪流相伴。而相間其中的藏族特色民居或寺廟,尤其鐘愛朱紅,是那種剛洗過似的新鮮的朱紅色,成了天地間藍、青、綠、白、黃之外的又一配色。偶爾會有牧人,在放牦牛,或放綿羊。看著成片的草原,我突然羨慕起這些可愛的生物——漫山遍野都是你們的食物,我們只是過客,你們才是這片大自然真正的主人。 玫瑰如果不帶刺,也許不會那么美。藏川線的險和美,也是辯證統一的。它是一條自然之路,既讓人沉醉,又讓人敬畏。 走在藏川線,我的情懷開始泛濫。 翻了一座山,又是一座山,我的意識流里突然出現歌手吉克雋逸,出現她在《中國好聲音》里一直強調的“我來自大山深處”“我想把民族的東西唱給世界聽”。吉克雋逸是彝族人,這種民族的呼喚我想是共通的。我更真切地理解了“走出大山”的不容易。而有的人夢想“走出大山”,一個個像我這樣的人,卻可以說從沿海城市“走進大山”,既是放空城市的壓力,也是希望幫幫山里的人。我真想破了這座“山”,破了這種“圍城”——山里的人和山外的人,互通發展,互通思想,互通心境,也許對山里的人和山外的人都是一種利好的取長補短和均衡。 而路途的險和美,也讓我產生了一些浪漫的幻想。我想起電影《速度與激情》,我坐在車里,伸手可以撫摸藏川線的綠和風,耳邊飄起《See you again》的音樂聲,人生何等愜意。看著滿山遍野、人跡罕至的綠,我突然想,什么時候能在這片草原上打打滾,也不失為“天人合一”吧。看著一座座富有民族特色的別墅式小木屋,看著一群群牛羊,看著這么美的自然風光,我不僅一點不后悔選擇援藏,我甚至已經愛上這片土地了。 藏川線,是自然秀美之路,是個人情懷之路,某種意義上,也是國家發展之路的象征。 祖國的壯麗河山,讓我更加熱愛祖國。我甚至有種走遍祖國每一片土地的沖動。沿路,一面面鮮紅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一個個村莊里的“黨群活動中心”躍入眼簾,草原上白色大字“感黨恩、愛祖國、奔小康”的宣傳震撼人心。加之,最近在昌都市參加的一些會議,常聽到用“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來展現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的突飛猛進。我由衷地感到黨的偉大、祖國的偉大。現在,西藏的發展水平,也是略低于內地很多地區的,可見脫貧有難度,但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包括西藏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能消滅貧困、實現小康。 作為中國人,我們在一條路上一起奔跑,向著同一個目標。跑著跑著,你會發現,夢已然在眼前。 作者 鄭曉強 福建日報社要聞編緝部記者 昌都報社記者部記者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