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據點、攻炮樓、俘虜日軍……走進老兵王生祥的抗戰生涯
2020-09-17 10:49:34? ?來源:新福建 責任編輯:王姍菲 我來說兩句 |
生于1927年1月的王生祥,是河南省武陟縣圪垱店鎮人。1944年12月入伍,194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隨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南下接管南靖縣國民黨政權,進行剿匪和新中國建設。現在是南靖縣離休干部,因戰六級傷殘軍人。 “我是1944年年底參加八路軍,參軍后成為太行軍區第八軍分區主力第二團6連(原129師劉鄧部隊385旅老二團)一名戰士,隨后跟隨部隊多次參與攻打河南焦作、修武、鶴壁等日軍頑固堅守的縣城及各據點。1945年8月,在攻克河南博愛縣北山日軍據點的戰斗中,我的耳部被日軍用刺刀刺傷。”在王生祥家中,記者見到了這位曾經浴血奮戰的老兵,93歲高齡的他,用顫抖的聲音為我們講述著那段光榮的歷史。 回首往事,恍如昨日。1937年“七七事變”不久,隨著中國國民黨軍隊的撤退,侵華日軍迅速占領了河南省,王生祥的家鄉武陟縣圪垱店鎮,就駐扎有日軍隊伍。日本侵略者的殘酷行徑在王生祥年少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也讓王生祥深刻認識到當亡國奴的悲哀。 1944年底,王生祥義無反顧地投奔八路軍,成為一名抗擊侵略者的戰士。成為八路軍后,王生祥苦練殺敵本領,多次在訓練中得到表揚。眼看著馬上就要到1945年元旦,王生祥所在部隊接到命令,要消滅一股猖獗活動于武陟縣小高鎮(地名,現改名為三陽鄉)一帶的日偽敵軍。王生祥跟隨部隊急行軍兩天后到達小高鎮西尚村,在日偽軍必經之路設下埋伏。 當數百名日偽軍進入包圍圈后,他們發動猛烈攻擊,在激戰一個多小時后,王生祥與戰友們不但消滅了這股敵軍,還俘虜了十幾名日本兵。小高鎮的這次勝利,極大地提升了當地軍民的抗日信心,也提升了王生祥抗戰到底的決心,老百姓紛紛編出民謠四處傳唱,有力地鼓舞了民眾抗日斗志。 1945年8月間,抗日戰爭進入全面反攻時期,王生祥所在部隊在攻克博愛縣城,率先拉開豫北大反攻帷幕后,又受命攻擊博愛縣北山鐵路旁的日軍重要據點。這個據點是日軍精心修建的工事,建有炮樓、圍墻、坑道等設施,駐守有十七名日軍及一百多名偽軍。鬼子們妄圖憑借堅固的工事負隅頑抗。當晚在完成包圍后,王生祥所在的連隊擔任強攻任務。經過一輪迫擊炮和炸藥轟炸后,防御工事被炸開缺口。王生祥和戰友們爭先恐后地從缺口中沖進炮樓消滅敵人。 王生祥摸了摸左耳上的傷疤,回憶道:“正當我從炮樓底層沖往二樓時,一個鬼子兵居高臨下用刺刀扎向我的頭部,只見一道白色光芒襲來,我急忙一閃,閃過致命一擊,但左耳卻被鋒利的刺刀瞬間切開。” 一時間,鮮血隨著他的耳朵,流向下巴,流向胸膛。“那個時候哪里還管傷痛啊,我第一個就沖上炮樓,大喊‘繳槍不殺’,鬼子兵可不像抗日神劇里的乖乖舉手投降,剛開始還想反抗,被我們用刺刀頂在胸口,才成了我們的俘虜,這一戰他們俘虜了十七名日偽軍。” 1945年抗戰結束后,王生祥繼續跟隨部隊參加解放戰爭、剿匪戰斗等多次戰役,并在解放戰爭中再次受重傷,頭部至今還留有炮彈殘片;1949年2月,王生祥聽從組織安排,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五大隊二中隊一員南下福建接管南靖縣國民黨政府,為新中國建設立下汗馬功勞。 “父親‘對黨忠誠’的光輝品質對我們整個家庭影響最大,家中不少后輩都入了黨。作為革命后代,我一定會傳承這種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把該做的事做好。”采訪結束時,王生祥之子王達說道。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