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取勝”打造福建發展的人才之基
2018-10-19 20:06:55??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錦星 我來說兩句 |
案例介紹:? 1982年,福建省在全國率先提出“以智取勝”的設想。1984年,省委三屆九次全體會議確定“以智取勝”的發展戰略,在重視知識、重視人才方面創造了多項全國領先,不僅對福建的發展影響深遠,而且對全國也產生輻射作用。 1982年初,時任福建省委常務書記、主持省委工作的項南提出,振興福建的出路在于“以智取勝”。他說:“福建要實現跳躍式的前進,必須強調以智取勝,即注重智力開發,增加智力投資,大力培養人才,引進先進技術和發展科學技術,縮短由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知識密集過渡的時間。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以智取勝,這是關系全省經濟建設在本世紀內至下個世紀的一個重要發展戰略。” “以智取勝”戰略要落實,人才問題是關鍵。解決人才問題,一靠培養,二靠引進,三靠使用。1982年10月,我省組織全國第一支人才招聘小組,專程進京“招賢”,一大批中高級科技工作者由此“大雁南飛”。這標志著我省從全國各地有組織、有領導地引進人才的工作拉開了序幕。據不完全統計,10年間,從省外引進的人才達1.6萬余人,他們在人才緊缺的行業、部門中,發揮著科技“領頭羊”的作用,迅速改變了我省專業技術隊伍的結構,有力地推動了改革開放初期各項事業的發展。 我們再窮也不能窮教育。1983年春,項南到明溪、長汀等地的中小學調研。當他聽說明溪縣把原來準備蓋辦公樓的經費用來蓋學校宿舍時,非常高興地表揚了他們的做法。他說:“一個地方最好的建筑應該是學校,我們再窮也不能窮教育。”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我省在教育投入方面創下了幾個全國領先:1982年7月27日,中共福建省委三屆五次全會專門做出決議,規定全省教育經費以1981年為基數到1985年,每年遞增6%以上;教育基建投資總額,也應逐年有所增加,約占全省基建總投資的8%至10%。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當時許多普通家庭都還買不起彩電,我省卻下決心,為每個中心小學配上一臺彩電,使福建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所有中心小學有彩電的省份。 福建向來有“僑”的優勢,當時旅外華僑華人就有600萬人,歷來熱心在家鄉興辦學校。為了保護僑胞捐資興學的積極性,1983年9月福建省召開了第一次華僑辦學工作會議。在人事、干部制度上,允許那些僑辦、僑建、僑助的學校成立董事會,自聘校長、教師,并在工資待遇上實行補貼和獎金。政府教育部門要把他們當作國家教師一樣看待,同樣定級,承認工齡,并實行退休制度。會后,鼓勵華僑捐資辦學的一系列措施陸續出臺。1980年,全省華僑及港澳臺同胞捐資辦學經費是832萬元;1985年,激增至3296萬元。 ?轟動全國的進京“招賢”。1982年10月,省委組織一個六人赴京招聘組,到北京招聘福建急需的中高級專業技術骨干,原福建省人事局副局長應稚擔任組長。應稚介紹,當時的干部人事調配條條框框非常多,調動一個人,必須引進、輸出單位同意,兩地的主管局、人事廳(局)層層審批,查檔調檔都要來回折騰好幾個月。像福建這樣組團進京公開招聘人才的,在全國是破天荒第一家。先是大張旗鼓做廣告,《光明日報》、《北京日報》、北京廣播電臺都刊播了福建在京招聘科技人員的消息。報名者不必求得單位同意,報名表不必由單位蓋章,這又是一項突破,為福建招到了一批批難得的人才。 當年12月下旬,我們帶著600多份報名登記表,回省落實工作單位。這么多的應聘人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需要和安置要求,怎么在接收單位與人才之間“搭橋”?我們想了一個辦法:借用福建師大一間教室,將應聘人員報名表分專業擺放在教室的課桌上,讓各地區人事局和省屬單位的領導自己挑選,“對上眼”的就領走。項南在省委擴大會上說,現在我們正在召開一個特別的“人才交流會”,希望大家關注。從此,“人才交流會”的名稱應運而生。? 案例創新:? “以智取勝”是福建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在上世紀80年代初,福建由于長期處于對臺前線,自然資源匱乏,國家投資的重點項目很少,基礎設施落后。因此,“以智取勝”對福建的經濟發展尤為重要。要靠以內涵為主的技術進步來贏得發展;不能只靠拼財力、拼體力、拼設備來追求速度,而是要靠開發智力資源,用知識的力量來贏得勝利。增加智力投資,大力發展教育,加快人才培養,爭取技術進步,就是在今天,也是重要的制勝之道。 “以智取勝”戰略的確立,對福建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福建的很多工作后來居上,走在全國前列,實現了超常規發展。在“以智取勝”戰略之后,歷屆福建省委還提出了“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其基本思想與“以智取勝”戰略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為福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