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開發區打造生態濱海智慧新城
2018-08-10 19:11:0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吳柳麗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8月10日訊(本網記者 陳志遠)漳州開發區于1992年開始創建,歷經25年的開發建設,開啟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業發展之路。創業者們通過城市智慧應急管理平臺和北斗技術產業化應用等技術,將漳州開發區由昔日落后偏僻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一座宜居宜業的智慧新城。 ? 漳州開發區智慧市政系統 城市智慧應急管理平臺 助力科學決策 2018年5月7日,招商局漳州開發區遭遇極為罕見的強降雨天氣。根據監測,當日10時至14時,漳州開發區雨量已超過154毫米,其中11時至12時短時強降雨雨量達63.5毫米。此次降雨雨量大、過程短,導致區內多處市政道路積水、部分房屋低洼受淹、水庫溢洪、山體塌方。隨后,漳州開發區啟動防暴雨應急響應,截至當日下午17時,全區共轉移88戶、212人,全區未出現人員傷亡,主次干道易澇點完成排水,道路全部恢復暢通,公交線路及城際快線恢復正常運營。 當地群眾紛紛點贊在本次強降雨中及時開展應急搶險工作,讓短時強降雨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而這背后,除了各相關部門全力做好防汛應急搶險工作外,也離不開城市智慧應急管理平臺的功勞。 “通過全區9個雨量監測點,監測到短時強降雨?!闭闹蓍_發區防汛辦副主任林文貴介紹,根據應急系統的預判,按照這樣的雨量持續下去水庫將會有溢洪風險。隨后,漳州開發區防汛指揮部及時對灣橋水庫進行泄洪處置,并發送指令到開發區消防大隊,指派消防官兵對住在灣橋水庫周邊的一戶住戶進行緊急轉移。 據介紹,該應急平臺無縫對接地下管網和城市安全監測等智能系統,暴雨天氣發生時,實時運行的監測數據結合水利分析模型,不僅能夠預測暴雨可能導致的積水路段范圍、水淹嚴重程度,還可以監測低洼地、易澇點的實時雨量數據,并根據系統設置好的預警標準,推送預警信息給相關部門進行進一步處置。 漳州開發區防汛辦副主任林文貴介紹:“當天13時許,雖然暴雨導致道路水面突漲,導致部分積水路段有小車拋錨,但是由于準備及時,被困車內的老人、小孩子都能第一時間被轉移到安全地帶?!?/p> 完備的基礎性信息的收集,結合開發區大數據中心等系列信息化應用,不僅為城市應急指揮提供基礎數據支撐,也為指揮部門根據結構化預案進行處置提供了便利。 漳州開發區管委會信息中心工程師吳化平介紹:“一旦預判哪些地方是受災點或可能發生積水,根據大數據,指揮部門在開展應急預案處置時,能夠更及時傳達和有效監督?!?/p> 據悉,系統運行期間,根據預測降雨數據對開發區進行內澇預警9次,預測高風險面積超過0.5875平方公里,對于澇災區域的財產損失可以極大降低,根據內澇預警結果,把暴雨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控制到最小。
通過北斗關愛學生終端進一步向老人和兒童智能化關愛延伸 “北斗+”產業化運用 支撐智慧城市建設 2014年1月,漳州開發區入選住建部公布的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同年10月28日,漳州開發區成為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北斗衛星導航產業重大應用8個示范區域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入選區域。2016年7月,漳州開發區亮相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獲頒“智慧國家級創新經濟開發區”稱號。 “漳州開發區的國家智慧城市試點項目,以國產北斗衛星相關技術體系為核心,融合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信息化手段,形成完整的技術體系,支撐智慧城市各類應用建設。規范形成了‘標準統一、充分共享’的空間、人口、建筑物、法人、宏觀經濟等城市公共基礎數據庫和城市公共平臺,實現城市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支撐智慧城市建設與可持續運營。” 長期從事北斗技術應用開發的業內人士表示,充分利用政企一體的優勢,將政府主導和市場驅動有效結合,依托國內業界相關領域的領導公司,形成了政府、國企和民企的優勢互補,并在國內首創以國家衛星應用產業重大專項帶動“產城融合”的智慧城市建設模式,為國內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創新經驗。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