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點上深化 面上拓展
2018-07-31 11:40:36??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錦星 我來說兩句 |
案例介紹: 2012年以來,石獅市緊緊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心目標,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改善發展環境、順應群眾期待、提升城市形象的“民心工程”來抓,從健全工作機制、凝聚社會力量、深化文明建設等多方面入手,多措并舉促進創城工作常態化,多方聯動推進全民共創共建,真正實現經濟與社會同發展、城市文明與市民素質共提升。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組織領導,務求創城實效 一是黨政高度重視。始終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列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寫入每年的黨代會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納入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每年召開一次全市動員部署大會,針對重點、難點召開常委會、專項工作會部署協調推進創城工作。成立石獅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指揮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由臨時機構調整為常設機構。二是深化創城理念。堅持把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融入石獅城市發展戰略,制定出臺三年工作規劃、年度實施方案及各類專項工作方案,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加強統籌整合,優化體制機制,補齊設施短板,推進全民共創共建,著力解決城市管理和創城突出矛盾和問題,把落實文明創建指標轉化常態工作目標,把問題短板化解在平時、化解在基層,實現從政府主導的迎檢式創建轉變為全民參與的常態化創建。三是健全工作機制。全面梳理完善“一把手”負總責、職能組運行、包街包社區、常態督查、媒體曝光、獎懲問責、經費保障等七項工作機制,確保創建工作常態長效。例如,包街包社區方面,將全市25個社區進行分解,每個社區由一名市領導、若干市直部門掛鉤,包干解決創建難題;常態監督方面,堅持創城辦每日實地督查,文明辦每周騎行檢查,市民巡訪團每月督導巡檢,考評組每季度專項督查,人大、政協每半年專項視察;媒體曝光方面,在主流媒體開設“點滴文明·點亮石獅”“不文明行為曝光臺”,定期發布文明創建“紅黑榜”;項目保障方面,設立創城專項資金每年300萬元,專項補助社區志愿服務和未成工作經費每年100萬元,并將各級各部門創建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且逐年增加。 二、激活社會力量,激發全民創城 一是注重政府引導。在創城過程中注重發揮好政府的引導作用,做到“引導不包辦、統攬不包攬”,充分發揮好社團組織、民營企業以及社會各界的力量,形成全民創城的自覺,引導社會組織以不同形式參與創建。二是深化參與程度。如由青商會開展的文明餐桌行動倡導“準點開宴”、策劃的“文明出行·利家宜業”連續六年出資獎勵交通無違章車主,“陽光太太”志愿者協會14年來堅持開展扶貧濟困活動,輻射帶動“陽光公仆”“陽光伙伴”“陽光少年”等系列品牌活動。由退休老人組成的“夕陽紅”公共文明引導服務隊,六年多來風雨無阻的堅持維護文明交通勸導,引導石獅廣大市民樹立文明新風,促進城市衛生,規范城市交通,塑造城市形象。三是匯聚公益力量。充分發揮“小政府、大社會”優勢,依托青商會、慈善總會、“陽光太太”志愿者協會等社會組織,持續開展“圓夢工程”?“慈愛工程”“金秋助學”“陽光工程”等公益活動,樂善好施蔚然成風。比如,市慈善總會成立15年來就累計募集1.3億元救助困難群眾3萬人次。 三、狠抓文明涵養,爭創文明先鋒 一是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征集梳理市民身邊68種不文明行為,有針對性地開展“價值引領、書香獅城、文明出行、垃圾不落地、莫炫嫁妝、厚養薄葬、光盤行動、美在旅途、小城大愛、誠信無價”十大“文明新風”行動,此舉得到省委領導的肯定批示,活動經驗被《中辦專報件》刊發推廣。特別是厚養薄葬方面,通過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規范鎮級紅白喜事操辦標準,改革超期火化預約審批制度,自2015年推行文明辦喪以來,全市近5000例喪事辦喪時間均控制在5天內,節約資金超2億元,捐資公益近億元。二是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堅持問題導向,總結提煉群眾反映強烈、關系密切的薄弱環節,開展“消防設施、農貿市場、物業小區、小型餐館、牛皮癬和線纜亂拉、占道經營、停車難、交通違法、出租車、公益廣告”十個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分別成立領導小組,由分管市領導掛帥督辦,制定出臺“10+1”細案,切實推進整治工作落細落實。三是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圍繞“鄉風民風美、人居環境美、文化生活美”的總要求,深入實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十大工程”,著力培育淳樸敦厚、向善向上的文明鄉風,著力建設清新宜居、留住鄉韻鄉愁的美麗鄉村,著力發展富有鄉土氣息、充滿活力的農村文化,將農村農民的正能量凝聚到宜居宜業濱海城市建設上來。 案例創新: 轉換思路、轉變模式、轉化成果,“轉動”的軸心就是“保持創建常態實效”。改變的是工作方法,不變的是“讓生活因創城而更加美好”的初心。因為不忘初心,所以行實致遠。這是石獅市常態化創城機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其他情況說明: 2017年11月17日,石獅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