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丝袜视频高清中文字幕,最刺激的欧美三级网站,在日本看免费XXXXXX,久久成人人电影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專題> 2018案例征集活動> 案例展示> 政府職能轉變 > 正文

霞浦縣三沙鎮東山村:搬遷改造拔“窮根”

2018-07-26 17:50:04??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錦星   我來說兩句

案例介紹:

【背景】

東山村位于霞浦縣三沙鎮西部,共有413戶1560人,是一個整村搬遷集中安置的少數民族村。過去,東山村大部分群眾居住分散,山高路陡,自然條件惡劣,過著難以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地瓜米,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1997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深入三沙鎮調研時強調,“要集中力量解決茅草屋問題”。多年來,東山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扎實推進茅草屋改造、造福工程搬遷工作,堅持產業“造血”,人均收入從1997年的385元增加到了2016年的11650元,翻了30多倍,村財收入從零增加到現在的10萬元。

【做法】

1.造福搬遷挪出窮窩。為改變“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困境,村里緊抓省、市造福搬遷政策,堅持統一規劃、分批分類推進。一是統籌推進茅草屋改造,由政府無償提供土地,統一安排宅基地,對東山主村及周邊胡家山、羅五、白巖里等山區自然村進行茅草屋改造和異地搬遷,并為每戶提供建房資金補助,村民投工投勞。1998年底共完成東山主村和墩柄村茅草屋就地改造12戶,胡家山、羅五等自然村異地搬遷10戶。二是分批實施造福搬遷,2006年開始,結合“造福工程”和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東山村先后分兩期將遠離主村、邊遠偏僻的二坑、三坪等155戶少數民族村群眾,集中搬遷至東山主村。三是著力完善基礎設施,累計投入660多萬元,先后完成村飲水工程改造、東山溪河道整治、休閑廣場、老人活動中心等建設,全面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建設,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1997年以前,我們家還是胡家山的一座破茅草屋,在政府的幫助下,從胡家山搬到了東山主村,還建起了新磚房,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我跟我兄弟一起承包小工程,與以前種田相比,收入更多了!”村民鐘德福看著一座座嶄新的樓房,由衷欣喜。

2.特色產業促民增收。東山村地處三沙灣畔,養殖紫菜歷史悠久,所產紫菜質量上乘,但規模小、精深加工少、銷售單一,導致養殖效益低。為解決群眾增收難題,東山村引導村民群眾發展壯大紫菜養殖產業。一是抱團聯合發展,2009年在村“兩委”牽頭下,村中9位年輕的經濟能人合作成立了經營紫菜養殖、加工、銷售的“淳盛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引導126名村民參加合作社,吸納了3戶貧困戶,每戶貧困戶將縣政府支持的小額貼息貸款3萬元入股合作社,每年每戶分紅3600元。二是提高養殖效益,通過推廣紫菜新品種、玻璃撐桿養殖等新技術,提高農戶紫菜產量,并對紫菜進行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目前,合作社共建設3800平米的紫菜育苗室和天然無污染的優良養殖基地3360畝、生態綠色紫菜養殖基地1200畝,年加工各類紫菜、海帶等系列產品1300多噸,總產值1.2億元。三是提供技術指導,在東山村黨總支的協調以及合作社的帶動下,由主村養殖戶對從山區搬入的村民實行“一對一”傳授海上養殖紫菜技術。如今,東山村共有85戶村民(其中搬遷群眾10多戶)從事紫菜養殖,面積達2000多畝,年產值超3100多萬元。

3.結對幫扶助困脫貧。針對貧困戶無增收項目、缺資金技術等問題,東山村堅持開展“四幫六送”(幫助制定一個脫貧計劃,幫助落實一項脫貧項目,幫助拓寬一條就業渠道,幫助提高一項致富技能,以及送觀念、送政策、送培訓、送信息、送崗位、送資金)活動,實行一戶一策、精準幫扶,覆蓋貧困戶20多戶,確保每戶貧困戶都有1-2個穩定增收項目。村民張步勇曾經是東山村出名的貧困戶,女兒的癲癇病醫藥費昂貴,自身紫菜養殖技術不佳,又缺少資金,每年收入無法支撐家庭運轉,還欠下一大筆外債。為了重塑他擺脫困境信心,2015年黨總支與其結對幫扶,幫他聯系貸款、籌集資金11萬元,邀請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幫助解決養殖中遇到的脫苗、爛苗問題,紫菜養殖面積由10畝擴大到20畝,收入增加到了10多萬元。2016年,張步勇還掉欠款,徹底擺脫了貧困。東山村落實“四幫六送”的精準幫扶機制,幫助20多戶像張步勇這樣缺資金、缺技術的貧困戶解決了發展增收項目遇到的難題,僅2016年東山村就有15戶56人實現了脫貧。

【點評】

如何既挪“窮窩”,又拔“窮根”,解決搬遷群眾的后顧之憂,這是造福工程長遠推進的根本。東山村在積極推進造福工程同時,更注重精準解決“搬出來以后怎么辦”的問題,著力激發群眾發展生產的內生動力,通過開展“四幫六送”活動,建立起“一戶一策、一戶一項目”的精準幫扶機制,引導村民發展紫菜養殖等特色農業,促進村民增產增收,實現了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