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怎么看到怎么辦》怎么實現教育公平
2014-12-12 10:39:54??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鄭思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深度解讀 入學率 入學率,是指全國適齡學生入學的比例,計算公式為:某一級入學率=某一級教育在校生數/全國相應學齡人口總數×100%,它是衡量一個國家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可分為毛入學率和凈入學率,前者是指公式中計算分子在校生數時,不考慮學生的年齡大小,后者則要考慮在校生的年齡大小,只計算與分母相同年齡段的學生人數。 同時也應看到,當前教育還不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特別是教育公平問題還很突出。不論是很多家長頭疼的“擇校”,還是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同城”苦惱;不論是學前適齡兒童“入園難”,還是不同地區考生接受高等教育機會不公平……這些都與教育公平息息相關,反映出城鄉、地區和校際之間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以及不同群體之間接受優質教育機會的不均等。那么,教育不公原因何在呢? 發展不平衡的影響。由于自然、歷史等原因,我國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比較突出。目前,發展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的責任主要在地方。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距,直接決定了教育水平的差距。 政策傳真 加大教育投入 確保2012年實現達到4%的目標 1.嚴格落實教育經費法定增長要求,保證財政教育支出增長幅度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提高財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提高預算內基建投資用于教育的比重。 2.從2010年12月1日起,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教育費附加統一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實際繳納稅額的3%征收。 3.全面開征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統一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實際繳納稅額的2%征收。 4.從2011年1月1日起,土地出讓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遷補償、土地開發等支出后余額10%的比例,計提教育資金。 5.合理安排使用財政教育經費,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突出重點、優化結構、加強管理,促進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教育投入不足的制約。盡管近年來教育投入大幅增長,但是與教育發展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直偏低,尚未達到4%的目標。這制約了教育條件的改善和優質教育資源的擴展。 資源配置不合理的限制。目前,城市和發達地區集中了大多數優質教育資源,而農村和邊遠貧困地區則相對稀缺。即便在同一城市,不同學校占有的資源也存在巨大差距。雖然國家已取消了重點學校制度,但很多地方名校的“名牌效應”依然存在,加劇著教育資源配置的失衡。 2010年7月13日,新世紀以來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29日,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描繪了未來10年教育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 制度改革滯后的掣肘。目前,我國教育發展中,一些不利于教育公平的體制機制障礙還沒有完全消除,一些促進教育公平的機制還未建立。例如,城鄉中小學教師編制和工資待遇缺少同一標準;教師合理流動制度、省級政府統籌管理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機制還不完善;城鄉分治的戶籍制度,造成了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問題。 此外,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更加重視教育,把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家庭“投資”,都希望孩子能接受高質量的教育。這造成優質教育資源供需矛盾凸顯,使教育公平問題更加突出。 權威聲音 促進教育公平是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戰略重點之一 袁貴仁(教育部部長):促進公平、提高質量,是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兩大戰略重點。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個公民接受教育的權利,教育部負有重要的指導、設計、推進的責任。要堅持以加快發展促公平、資源配置促公平、完善資助促公平、規范管理促公平,有效解決擇校問題、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切實實現教育的起點公平。 2010年7月,廣大群眾熱盼已久、寄予厚望的“新教改”方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正式頒布實施。綱要繪制藍圖,公平躍然紙上。促進教育公平成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被列為重大項目和改革試點。促進教育公平的一系列舉措,讓人們看到了實現教育公平的美好前景。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