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需要考慮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深刻融入了國際社會。我國經濟總量占全球份額從1978年的1.8%上升到2009年的8.6%,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2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迅速。2009年我國出口額超過德國,居全球第一,占全球出口總額的9.7%。快速增長的經濟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資。2003年以來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FDI吸收國,2003至2009年,我國平均每年利用外資706.7億美元。截止到2009年末,我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7.8%、進出口總額的55.2%由外資企業創造。因此,我國宏觀經濟政策不僅要立足國內,而且要放眼全球。
回顧即將過去的2010年,全球經濟雖然在逐漸復蘇,但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國際貿易緩慢增長,前三季度貿易額仍低于2008年同期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1年全球、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經濟增速為4.2%、2.2%、6.4%,分別比2010年回落0.6、0.5、0.7個百分點。目前主要發達經濟體大多實行負利率以刺激經濟復蘇。6月份以來美國季調后的CPI同比漲幅介于1.1%-1.3%之間,而聯邦基金利率最近兩年來一直維持在0%-0.25%。歐元區CPI從3月份開始超過1%并不斷上升至11月份的1.9%,期間歐央行將主要再融資利率一直維持在1%。英國2010年CPI始終在3%以上,同期英格蘭銀行將主導利率始終維持在0.5%的歷史最低水平上。
近年來,中美利差倒掛并呈擴大趨勢。美國聯邦基金目標利率與我國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同屬官方利率。兩者差額從2008年初倒掛64個基點不斷擴大至目前的225個基點。美國聯邦基金實際利率與我國隔夜拆借利率都發生在銀行間市場,同屬市場利率。兩者差額從2008年4月開始倒掛,到2010年11月已擴大為153個基點。現在,理論界普遍擔憂的是,國內利率上升可能加劇國際游資流入。面對這種兩難困境,我國中央銀行在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中,既要考慮國內因素,也要考慮國際因素;既要關注短期問題,也要關注中長期問題。要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努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