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12月8日訊 今天上午,全國婦聯宣傳部、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在北京舉行《新生代進城務工者婚戀生活狀況調查發布會》。十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全國婦聯副主席、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會長洪天慧;中宣部原常務副部長徐惟誠和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景天魁出席會議并講話。研究會在京理事、社科研究人員、社會工作者、新生代進城務工者代表以及新聞記者150余人出席了發布會。
《新生代進城務工者婚戀生活狀況調查》是由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組織、華坤女性生活調查中心實施的一項全國性大型調查項目,旨在了解新生代進城務工者的婚戀生活軌跡和城市融入的各種因素,探討促進解決他們在城市成家立業、和諧融入的社會政策和社會管理創新,為推動農村人口城市化的科學決策和有序進展提供依據。
洪天慧發布了本次調查的主要數據。
第一部分新生代進城務工者的就業及生活狀況:
——進城務工原因: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出來打工有利于個人發展”,“城里掙錢機會多”;“出來打工能學點技術”。求發展、學技術、多掙錢是他們的主要選擇。
——經濟收入狀況:被調查者平均月收入2147元,普遍超過務工省份/直轄市最新公布的最低工資標準。其中男性月均收入2364.9元,女性月均收入1968.1元,男性高于女性20.1%。90.6%的被調查者有節余,人均每年積蓄1.2萬元。他們理想月收入為3827.6元。
——頻繁流動的原因:被調查者平均進城務工時間為4.7年。六成在兩個及以上城市務過工,八成換過工作,人均換工作3.35次,換工作最多的達20次。男性平均換工作3.76次,女性平均為2.93次,女性比男性相對穩定。多次變換工作的主要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工資比較低”、“沒有發展機會”和工作“會影響健康”。
——職業發展首選創業:被調查者職業發展意向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成為“創業者”、“管理人員”、“沒想過”、“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只有4.1%的被調查者計劃“回鄉當新農民”。
——打工期間的心態及對未來生活的預期
在回答“在外務工的多數時候,你覺得快樂嗎”問題時,38.9%的被調查者回答“快樂”或“比較快樂”,49.0%的回答“一般”。62.1%的被調查者認為兩年后的生活狀況會“比現在好”,對未來生活表示樂觀。
第二部分新生代進城務工者的城市社會適應度:
——對打工城市有好感,與城里人交了朋友:被調查者對自己所在的城市,總體印象“一般”的占52.3%;認為“比較好”和“很好”的占37.7%;認為“不太好”和“很不好”的占9.9%。進城務工擴大了他們的交友圈,他們的好友中,有“城里人朋友”的比例為24.8%。農村人和城里人互相來往并成為朋友,這是促進和諧融入的一個示好舉動。
——對職業身份定位是“外來工”或“職工”, 不愿被稱為“農民工”:被調查者認為自己的職業身份是“外來工”的,占50.9%;認為自己是“職工”的,占30.3%;認為自己是“農民工”的,只占14.0%;僅有3.0%的認為自己仍然是“農民”。
——對社會身份的自我認知是“流動人口”和“新市民”:被調查者認為自己的社會身份是“流動人口”的,占55.3%;認為自己是“新市民”的占21.3%;認為自己是“農民”的,僅占13.0%;還有10.0%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是“市民”。
——最不能接受“看不起農民工”:被調查者不能接受的城里人行為,首選“看不起農民工”(57.9%);其次是“對人不熱情”(18.8%);第三是“生活太浪費”(10.5%);第四是“對人戒心重”(10.4%)。由此可見,對農民工的歧視是他們最不能被接受的。
——城市適應度,多數處于“中等”水平和“較低”水平:在被調查者中,城市適應達到“中等”程度的,占45.5%;處于“較低”水平的,占44.3%;處于“很低”水平的,占5.4%;處于“較好”的僅有4.5%;還有0.2%達到了“很好”的程度。
第三部分新生代進城務工者的婚戀生活:
——婚姻/戀愛渠道更寬:被調查者因親緣(父母/親戚介紹)、地緣(在老家相識、同鄉介紹)結識對象/配偶的,占49.7%;因業緣(打工時認識、同事介紹)而結識對象/配偶的,也已占43.7%。
——城鄉互通,婚戀圈擴大:被調查者的對象/配偶戶籍為“城鎮戶口”的,占23.6%。在配偶戶口是城市戶籍的被調查者中,女性占62.6%,男性占37.4%。通過婚姻使自己成為“城里人”,女性比男性更具優勢。
——擇偶條件品格因素最為重要:被調查者認為擇偶條件最重要的五項依次是:“人品好”(37.9%)、“孝順長輩”(21.6%)、“有共同語言”(15.8%)、“身體健康”(10.5%)、“有住房”(3.6%)。在新生代進城務工者看來,擇偶中品格因素最為重要,共同語言及身體健康也被視為比有無住房、掙錢多少、長相好壞更為重要。
——找對象難,工資低的大齡男找對象最難:“農民工找對象難的原因”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男工收入低,婚戀交往沒底氣”、“工作時間長,缺少社交機會”、“個性原因,不善于與異性交往”、“忙于打工掙錢顧不上談對象”、“文化程度低”。其他原因,如“缺乏婚戀交往場所”、“務工環境中男女比例失調”、“沒有城鎮戶口”等,不是他們認為的最主要的原因。
——多數恪守婚戀道德,不贊同未婚同居和婚外性行為:被調查者中,對于未婚同居表示“不贊同”的,占65.1%。對于婚外性行為表示“不贊同”的,占74.2%。
——多數人希望在城市/城鎮定居:57%的被調查者希望定居在城市。排在首位的是“留在目前打工城市”(35.2%);其次是在“老家所在/附近的城鎮”(21.8%);希望“回老家農村”的,只有12.5%。女性希望在城市安家的比例達到59.4%,男性為54.1%。
——超過八成已婚者與配偶一起生活:在已婚被調查者中,與配偶“住在一起”的占72.5%,“在同城但不住在一起”的占10.2%,“配偶在老家”的占11.6%,“配偶在別的城市”的占4.8%。
——近六成子女隨父母進城,舉家進城已顯趨勢:75.2%的已婚被調查者有孩子。孩子與父母一起在城市生活的占42.7%,跟父母其中一方在城市生活的占15.5%;在老家跟老人一起生活的占39.5%。可以看出,已婚且有孩子的被調查者中,58.2%的孩子已經進城與父母雙方或一方一起生活。舉家進城,對于夫妻團聚和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均有益處,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發展趨勢。
——已婚者城市婚姻家庭生活的五大困難:依次是 “沒有合適住房”、“子女入托/入學難,費用太高”、“缺乏社會保障”、“家庭收入偏低”和“無力贍養老人”。住房問題是已婚新生代務工者家庭在城市生活的最大困難。
第四部分新生代進城務工者的期盼:
——對政府的期盼:主要是:“讓農民工享受同樣的社會保險”、“讓農民工也能租住公租房”、“讓農民工子女也能就近入學/入托”、“讓農民工家庭也能上城市戶口”和“發揮民間組織援助農民工的作用”。
——對企業/單位的期盼:主要是:“上職工社會保險”、“按時發放工資/加班費”、“節假日減少加班”、“幫助解決探親房”和“經常組織文體活動”。
——對社會的期盼:主要是:“城市居民對農民工多一些理解和尊重”、“設立農民工求助熱線”、“加強媒體對農民工的正面宣傳”、“婦聯/工會等人民團體提供婚戀幫助”。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講話中,高度評價了關心新生代進城務工者婚戀生活的重要意義;特別關注新生代進城務工者子女進城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問題;呼吁社會積極行動起來,讓千千萬萬的農民工子女能夠和城市居民的孩子一樣接受正規教育,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 2011-12-07全國婦聯舉辦“婦聯維權工作與社會管理創新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