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收視率乃因收益與成本不對等
來源:東南網 2011-08-20 編輯:唐麗萍
今年6月,河北省石家莊電視臺第三頻道《情感密碼》欄目播出一期《我給兒子當孫子》的節目,片中的不孝子許峰,激怒了觀眾。節目播出后,根據節目提供的蛛絲馬跡,人們開始對“許峰”展開了“人肉搜索”。正當尋找毫無進展之際,“許峰”卻主動找到了媒體,爆出《我給兒子當孫子》只是一家傳媒公司花錢雇臨時演員“演的一場戲”而已。(新晚報8月18日) 只要看過這段視頻,沒人不會對“許峰”這個“逆子”的所作所為倍感氣憤。對于這樣的造假“丑聞”,很多人言必談收視率,將其釘在造假罪魁禍首的恥辱柱上。毫無疑問,收視率在這一造假事件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重要角色。不過,作為舶來品的收視率,目前仍舊是國際電視界評價節目質量的重要手段,因為這個數據最接近觀眾。但是,并非可以為了收視率而為所欲為,這一方面因為有新聞職業倫理的嚴格約束,另一方面還因為觀眾可以投訴、股民可以拋售等方式對其施壓。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