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倒逼改革,市場用選擇投票,先進的淘汰陳舊的,發達的取代落后的,這已經成為發展規律。可這種規律如今卻常常受到既得利益集團的強大阻撓,使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改革創新被打壓——前有得到市場追捧的快車遭到壓制,現有受到消費者歡迎、可能終結假藥和高價藥的藥品電子監管碼受到了藥店的抵制,面臨被取消的危機。
被藥店起訴后,國家食藥總局已暫停藥品電子監管,19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又發布聯合聲明,建議全面取消現行藥品電子監管碼。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的運維者阿里健康表示:19家藥店的指責是挾公權和輿論行一己之私,對阿里健康進行“竊取數據、不公平競爭、綁架公權力”等莫須有的攻擊,阿里健康將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
藥品電子監管碼是一種互聯網創新,是互聯網+醫藥結出的一個成果,利用信息技術給藥品最小包裝上面賦上一個電子監管碼,就像給藥品賦予一個合格且獨一無二的“身份證”,有了這種藥品質量追溯體系,藥品從生產到出廠到銷售各個環節的信息都能被實時監控,是打擊假藥的利器。當然,這種電子監管碼更被期待的不僅是打擊假藥,還能降低虛高的藥價,給消費者帶來互聯網紅利,因為它為藥品的網絡銷售提供了技術可能。藥價虛高畸高的一個關鍵是傳統產業鏈上流通環節太多,雁過拔毛層層加碼,最后拔的都是消費者的毛。事關生命安全的藥品能網購嗎?電子監管碼使藥品的電子商務成為可能,將像對其他行業產生的革命性沖擊一樣,也將給藥品銷售行業帶來一場革命,通過縮短環節給消費者帶來互聯網紅利,從而解決藥價虛高這個癌癥式難題。
也正因為電子監管碼這種互聯網創新所蘊含的革命性,國家食藥監總局表現得很積極,與企業和社會合作推進這一創新,但因為觸動了強大的既得利益者,一直承受著阻力。顯然,19家藥店抱團狙擊電子監管碼,是在死守虛高藥價這個見不得陽光的既得利益,擔心電子監管碼一旦全面實行后,習慣了依賴網購的人都在網上買藥,藥店等零售系統將像其他很多傳統行業那樣被網購碾壓。
當然,這種見不得陽光的意圖不會直白地表達出來,而會用一個聽起來冠冕堂皇的理由去遮掩,他們狙擊電子監管碼的理由是:電子監管碼關系到國家數據安全,涉嫌綁架公權利用數據牟利。這種指控顯然站不住腳,壟斷和既得利益者向來喜歡用這種抽象宏大的利益來掩蓋自身的私利,用莫須有的大帽子來妖魔化一種創新。
怎么能用想象的弊端來反對看得見的利益?事實上,人們沒有看見“電子監管碼危及國家數據安全”,看得見的是電子監管碼將給消費者帶來很多紅利,讓假藥無所遁形,擠壓高價藥的暴利空間。看得見的是,藥店作為利益鏈的重要環節,在推高藥價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實很多藥的出廠價格并不是很高,藥價飆升基本上是在流通環節,很多媒體都曝光過一種藥品從出廠到進藥店是怎樣被層層加碼從廉價藥變成天價藥的。媒體也曝光過一些藥店看得見的“潛規則”,價格高、利潤高的藥品都擺放在顯眼的位置,并且也是店員竭力推薦的品種。
無論如何,實施電子監管碼制度,打擊假藥和改革零售藥的價格形成機制,這代表著醫療改革的方向,是對百姓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這種改革方向不容被利益集團所綁架和逆轉,改革必須敢啃那些硬骨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