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帶孩子騎行遭碾壓,揭示的兩個“安全”
2024-08-15 09:40:17?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光明網評論員:父親帶孩子騎行遭碾壓,揭示的兩個“安全” 【閱讀提示】父親帶娃跟團騎行遭碾壓,衛健局確認男孩已身亡 光明網評論員:近日,“父親帶孩子騎行遭碾壓”一事引發社會關注。據媒體報道,一名11歲男孩“球球”跟著父親和自行車隊在雙向公路上騎行,結果在接近中線時不小心摔倒進入對面車道,之后遭對向行駛汽車碾壓。據河北容城縣衛健局信息,并經與醫院核實,男孩經搶救無效,已身亡。 上一秒還沉浸在騎行之樂中的11歲男孩,下一秒就因摔倒而被車碾身亡,如此慘痛意外通過視頻畫面“還原”到輿論場,悲劇性可以說是撲面而來。圍觀者的心緒是復雜的,除了惋惜和慨嘆,有人批評事發時的車隊不該帶著小孩集體占道騎行;有人譴責監護人不該讓這么小的孩子上路騎車。畢竟,按照交通法規,孩子未滿12歲,不允許騎車上路;還有的挖出涉事家長此前曾“無視”網友發出的安全提醒…… 不同的圍觀視角,將事件所折射的教訓立體呈現出來。但它們歸結為一點,其實還是對于“安全”的警醒。 騎行,在今天早已從一種通勤方式,變為一種休閑健身方式。甚至,配備新潮的裝備,加入騎行團隊,騎行過程中的各種拍照、打卡,已成為一種值得對外展示的生活儀式感。而家長帶小孩騎行,還被賦予著多重的教育價值。在很多視角下,這被視為是一種負責任的家長行為,因為他意味著引導孩子從小就養成鍛煉的習慣、磨煉心性。比如,類似的新聞比比皆是:“10歲男孩和老爸騎行川藏,31天騎行2200公里瘦10斤”。他們在社交平臺上收獲的幾乎是一邊倒的點贊。但直到此次事件這樣的悲劇出現后,人們才意識到,原來12歲以下的孩子騎行上路,本身是不合乎安全法規的。 指出這一點,并不是說不贊成家長帶小孩騎行。客觀說,如果真要依據法律嚴格禁止12歲以下的孩子上路騎車,拋開執法能不能跟上不談,社會意見也未必一致。但是,對于個體來講,不能因為這樣的行為在現實中被“妥協”了,就忽視其中真實的安全風險。盡量選擇相對安全的路線,幫助孩子培育安全的騎行習慣,對安全風險多一些“冗余”防備……這些安全常識,家長真的不能等到悲劇出現后才后知后覺。 其實,很多時候人們不是沒有安全意識,而是習慣性的“經驗主義”,往往會輕而易舉地越過對于安全原則的敬畏。比如,此事中的事發道路據說還未通過驗收,于是,一邊并未完全禁止機動車,一邊卻可能被騎行者視為騎行勝地,乃至于完全放任了占道騎行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這背后,并不僅僅是個人意義上的安全意識的疏忽,而更是服從于一種習以為常的集體經驗主義的慣性。 誠然,我們不可能窮盡所有的風險,再“謹小慎微”也無法制造一個絕對的安全空間。但是,安全原則終歸有其遵守的必要和參考的價值。幾乎所有的安全事件背后,都可以找到背離安全原則的細節。但是,若只有在對悲劇的真實體驗和圍觀中才“看見”安全規則的存在,這顯然弱化了規則、原則本身該有的預見性和提醒價值。 這幾乎是所有安全事件背后都伴隨的某種“定律”——悲劇發生后,人們能夠立即發現與安全相沖突的問題:習慣上的、規則上的、人身上的、管理上的……但是,在悲劇發生之前,很多人,甚至一個系統,都往往會對安全表現出明顯的“失明”。或許,每個人心中都住著兩個“安全”:一個是經由悲劇的“刺激”所明晰起來的安全原則,一個是時常被僥幸心理或是其他的“優先”價值所覆蓋的安全意識。只有當這兩個“安全”的距離無限接近,或才能讓安全的悲劇少點再少點。 無論如何,安全面前,少一些僥幸,多一些審慎,盡管聽起來很“雞湯”、很“常識”,但真的重要。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