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謠“19萬文科生滑檔”被拘,再敲“毒流量”警鐘
2024-07-31 09:30:02?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近日,炮制“山東19萬文科生滑檔”謠言的任某某被濟南警方抓獲,為貪戀“毒流量”者再敲警鐘。據警方調查,任某某就職于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高考志愿導航和復讀推介業務。為了博取眼球、招攬生意,任某某于7月19日發布了標題為“19萬文科生公辦全滑檔!文科分數線飆升20萬位次!”的短視頻。目前,任某某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治安拘留五日的處罰。 高考關乎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政策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觸動社會的敏感神經。正因此,雖然“山東19萬文科生滑檔”的說法漏洞百出,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也第一時間發聲辟謠,但這則造謠視頻一經發布,仍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傳播,一時間引發了大量對招生政策合理性質疑的輿論,造成一定的社會恐慌。 為博取眼球、招攬生意,任某某利用人們對于教育公平的關切和焦慮,不惜編造虛假信息,誤導公眾,其行為已觸碰法律紅線,受到治安處罰實屬咎由自取。這不僅是對他個人行為的懲罰,更是對所有企圖通過制造和傳播謠言獲利者的警告。 編造傳播虛假信息造熱點、蹭熱點,向來是相關部門重點整治、嚴厲打擊的網絡亂象之一。就在今年4月,中央網信辦印發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清朗·整治‘自媒體’無底線博流量”專項行動,其中整治重點就包括“不擇手段蹭炒社會熱點”等,并明確要求壓緊壓實責任,切斷“毒流量”吸粉變現利益鏈。 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商家追逐流量本無可厚非,但前提是要守住底線,不做出格越軌之事。將流量當生意,為引流變現不擇手段,必然得不償失。任某某的自食苦果,提醒那些從事教育咨詢行業的機構和個人,做生意沒有捷徑,誠信合法經營才是長久之計,在提供服務的同時,更要堅守道德和法律底線,尊重每一名考生的付出,善待每一位家長的期待,而不是利用他們的焦慮情緒來牟利。廣大家長和考生也應提高辨別真偽的能力,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盲從,不給“毒流量”傳播提供可乘之機,共同守護一個清朗的網絡空間。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發表言論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陳廣江)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