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城鄉融合打開鄉村發展新空間
2024-07-23 15:04:59?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吨泄仓醒腙P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作出重大部署。 現代國家皆有城亦有鄉。對我國來說,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過去,城市對鄉村要素的虹吸效應導致農業農村發展相對滯后。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必須重塑城鄉關系。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梢?,鄉村振興離不開“四化同步”的時代背景。 2023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16%。城鄉融合發展既要解決城鎮體系結構不優、城市發展韌性不強等問題,又要解決鄉村產業發展水平較低、設施服務相對落后等問題。可見,城鄉融合發展既是鄉村補齊短板、振興發展的需要,也是城市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必然。近年來,國家著力破除戶籍、土地、資本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弊端,為城鄉融合提供制度供給。眼下,城鄉融合發展正在人口、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多領域展開。 當前,農業農村改革任務依然艱難繁重。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如何完善,農戶住房怎樣盤活利用?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方面,如何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建立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守牢“三農”底線方面,怎樣完善覆蓋農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分層分類幫扶制度?這些都是難點,也是焦點。過去,農業農村改革更多從“三農”內部展開;如今,要更多從城鄉融合上想辦法。 一方面,率先在縣域內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如何在小農戶占鄉村主體的人口大國將城鄉融合與區域協調有機結合?抓手在縣域。如何解決城鄉產業結構失衡、空間結構失衡?突破口在縣域。由此來看,全會提出的“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意義深遠。要立足縣域,以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統籌城鎮和村莊規劃,進而推進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縣域統籌,提高城鄉發展協同性。《決定》提出,依法維護進城落戶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探索建立自愿有償退出的辦法。這既為進城農民吃下定心丸,也為農村改革打開了新空間。 另一方面,增強城鄉經濟聯系,暢通城鄉經濟循環。鄉村是巨大的消費市場和要素市場。只有實現城鄉經濟循環,國內大循環的成色才更足。鄉村的很多功能是城市所沒有的,如農產品供給、生態保育、農耕文化、休閑康養等,這些是獨特優勢,但需要激活和轉化。當務之急是促進要素更多下鄉,關鍵是破除人、地、錢等在城鄉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此要進一步推動要素市場化改革,實現由市場決定要素價格?!稕Q定》提出,允許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這順應了各界期待,為農民增收打開了新天地。 可以預期,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將加大對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支持力度,破解縣域經濟發展、鄉村發展動能面臨的難題。各地在改革過程中,要守住土地所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底線,守住生態保護紅線和鄉村文化根脈,有效防范各類風險,讓鄉村在城鄉融合中迸發活力,讓城鄉居民共享改革成果。(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