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改革創新者勝
2024-07-16 09:49:58?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今起在京舉行,中國社會再次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對于經歷由富而強四十多年歷程的中國而言,它是特征、是氣象、是共識,也是動力。在這一輪全球競合的時代場景下,全面深化改革,正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 它帶來了“新”的意識。今日中國,何事不新、何處不新?從“靠天吃飯”到“靠云稼穡”,農業有了數字引擎;從“勞動密集”到“無人車間”,從工業邁向智能制造;從“引車賣漿”到“用數”“賦智”,服務業大步走向現代化。此刻,創新二字正驅動中國的科研機構、市場主體不斷進入新的全球競逐賽道:從新能源到新材料,從生物制造到商業航天,新興產業此刻大幕方張;從人形機器人到量子計算機,從腦機接口到6G網絡設備,未來產業已經竹吐新梢。 它培育了“先”的精神。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尤其是強起來的歷程,給中國人帶來的最大改變是什么?其實是一個自我認知的改變:我們從“追趕”變為了“領跑”。截至2023年,中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世界排名第一位,國際專利申請世界排名第一位,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排名世界第一位,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數量世界排名第一位。這些數字背后,要有多少破解“卡脖子”的勇士、多少抓住“牛鼻子”的智者、多少尋找“金鑰匙”的豪杰。 它塑造了“遠”的視野。改革之“全面”,意味著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改革之“深化”,意味著解決復雜問題、前瞻長遠挑戰。如果說改革開放之初,我們是充分學習、吸納世界文明成果,今天全面深化改革之際,則同樣要以中國之“思”回應世界之“問”、文明之“問”。所以,當資源危機已經替代戰爭成為人類最大的威脅,秉持新發展理念的中國已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生成和消費國;當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傳統發展模式陷入失靈,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中國已然進入更高的發展維度。 四十多年前,自行車、綠皮車、泥土路與“黑灰藍”是老外眼中的“中國元素”;四十多年后,中國的高鐵、網購、手機支付、共享單車等“新四大發明”在國際友人間膾炙人口,新能源汽車等“新三樣”風靡海外。四十多年前,年輕人以拎著錄音機放譯制片的插曲為時髦;四十多年后,中國文學、電影、戲曲、民樂、書法、國畫正以各種創新性的方式走近各國人民,老外以過春節、學漢語為時尚,“city 不 city啊”成為國際熱梗。這些細節,其實是上述“新”“先”“遠”的具象化。 惟改革創新者勝。改革培育了敢試敢闖的創新思維、開放自信的國民心理、競爭共贏的社會意識、破除積弊的思想魄力。這些,不僅帶來了物質積累與發展成就,更形成了一個社會現代化的深層動力,造就了今天中國和中國人的“精氣神兒”。在新一輪全球競合中,中國需要這樣的氣象。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