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說話”博物館大有可為
2022-05-18 10:23:0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今天是“5·18國際博物館日”。這些天,“共飲一江水——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在福建博物院展出,三星堆文物等頂流藏品的亮相,吸引眾多觀眾,隊伍一度排到館外。 文物是燦爛文明的結晶,承載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博物館作為收藏、研究和展示這些瑰寶的公共文化機構,近年來備受關注。可以說,“觀展隊伍排到館外”并非特定時間節點的現象,逛博物館正成為不少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不過,據筆者觀察,博物館熱持續升溫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問題。從觀展群體看,一些觀眾蜻蜓點水、走馬觀花,甚至將其當成“到此一游”的打卡點。從展覽展品看,展覽層級高的門庭若市,其他展覽則觀者寥寥;網紅文物受到熱捧,普通文物門可羅雀。 冷熱之間,值得思考、探尋。一方面,我們要了解,觀眾看展,看的是什么?另一方面,博物館能為觀眾提供什么? 文物具有浸潤人心的力量,它的展示本身就能給人以知識傳承、審美體驗。但這是有前提的——觀眾本身要有相當的文化積累,能夠感受到文物的價值。對大多數人來說,為數眾多的文物還只是不會說話的展品,難以體味其背后的文化底蘊。這就給了博物館一個重大課題——如何讓文物“說話”,向普通觀眾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實際上,面對這一課題,有的展館仍停留在展示奇珍異寶的階段,不免走入追求重量級展品而忽略海量普通文物的誤區。有的展覽則側重于借用高科技手段展示藏品,忽視挖掘與呈現其背后的生動故事。在這種情況下,對于觀展者來說,頂流藏品等同于超級IP,有故事、會“說話”;相比之下,其他藏品若無具體介紹,便可能只是平平無奇的“壇壇罐罐”。 館藏品是載體,背后承載著人類歷史及文明記憶。每一件文物,都是一個感知歷史與對話文明的窗口。如何通過講述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為不同人群提供感受文化、探尋文明的平臺和途徑,這是博物館的功能所在,也是讓文物“活”起來的意義所在。以這次福建博物院特展為例,“國寶級”文物固然名頭不小,但諸如青銅樹、青銅兵器、原始青瓷和工具所反映的先民精神面貌與文明璀璨成就,同樣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其內在意義同樣需要挖掘。 八閩大地鐘靈毓秀,福建人民在歷史長河中篳路藍縷、開拓進取、銳意創新,樹立了勤勞智慧的形象,塑造了敢拼會贏的精神,對國家及世界作出突出貢獻。數量龐大的福建文物館藏,既是有跡可循的歷史印跡,也是向人們講好福建文化與閩人智慧的絕佳素材。 讓文物“說話”,福建省眾多博物館大有可為、大可作為。我們要充分結合時代特征與地域因素,深入挖掘研究文物藏品蘊含的地方文化特征,比如水密隔艙造船等展現的福建技藝、養蠣固定橋基等展示的閩人智慧、船型陶灶體現出向海而生的福建精神等,完全可以潛移默化地樹立文化自信。我們要具備人類文明的高度與視野,在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中,呈現本區域歷史先民的生活場景、文明狀態,從而更好講述中國故事、福建故事,讓優秀歷史文化活在當下、服務當代,為新福建建設、為人類文明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福建日報)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