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南網評:青年向黨,黨便永葆青春
2022-04-29 16:39:0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在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對全國廣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每年五四前后,這個時間我是留給青年人的,到年輕人中間和青年學生相處,到學校看看。”為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總是如此地關注呢?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青年,正處于一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成長佳期,有洶涌的熱血、奔騰的激情,有浪漫的夢想、崇高的追求,有無限的憧憬、許多的可能,代表著未來,寄托著希望。從革命戰爭年代到建設改革年代,無論何時,對青年的引導、教育、培養,都直接關系著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業、人民和民族的未來。是的,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成現實! 今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的實踐表明,青年向黨,黨便永葆青春,青年與黨從不曾停止赤誠而熱烈的雙向奔赴! 曾記否?近代以來,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向中國青年發出了感召。五四運動前后,一大批率先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有志青年在反復比較中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21年7月,13名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代表召開了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啟了民族復興的新紀元。第二年,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便在黨的領導下成立了。黨與青年攜手登上了救亡圖存的歷史舞臺! 曾記否?全面抗戰爆發,十萬青年沖破重重阻撓千里赴延安,參軍的參軍,讀書的讀書。他們當中不少人家境殷實,接受過良好教育,而當時的陜北生活條件卻極其艱苦。為何要自找苦吃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敵當前,唯有中國共產黨真正扛起了救國救民的時代責任,這便是最好的感召! 曾記否?新中國剛建立時,數以萬計的留學生、海外華人紛紛響應“祖國需要你們”的號召,義無反顧地輾轉歸來。李四光,從英國回國前寄出一封信:“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我多少年來日思夜想的理想國家,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是我竭誠擁護的政府……我已經啟程返國。”時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終身教授的華羅庚,毅然舍棄了洋房、汽車和半年的薪水,毅然登上歸國的郵輪。他說,“新中國是大家的,建設新中國是我們大家的事情,因此我決定早日回去,盡我的能力為建設中國而工作”“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 歷史清晰地表明,一百年來,從革命時期的拋頭顱、灑熱血到建設時期的忘我勞動、發憤圖強,再到改革開放時期的開拓創新、勇立潮頭,中國青年始終一心向黨,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為國家的獨立富強和人民的解放幸福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不懈不息的奮斗! 歷史也深刻地昭示,中國青年與中國共產黨的雙向奔赴,不僅始終彼此成就,更不斷成就著國家和民族的復興偉業。青年向黨,是因為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黨號召青年,是因為青年代表著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正所謂,青年向黨,黨便永葆青春!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年工作,推動青年發展事業實現全方位進步、取得歷史性成就。看當代之中國青年,他們追求遠大理想,心中銘刻著對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信仰、對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他們深植家國情懷,與國家同呼吸、與人民共命運,時刻彰顯著鮮明的愛國主義精神氣質;他們傳承奮斗擔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展望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踏上新的征程,這場雙向奔赴仍在持續進行中。黨為新時代中國青年搭建了前所未有的壯闊舞臺,提供了更高質量的發展條件,新時代中國青年也必將以青春向黨,矢志為學成才,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陳立)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