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求職群中也有鯰魚效應
2022-01-07 21:10:2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互聯網筆試刷題監督群”“銀行面經分享群”……經濟學專業2022屆畢業生李自掰著手指細數自己加入的七八個畢業求職微信群,每個群涉及的行業和功能不一,但活躍度頗高。互聯網時代,求職不再僅是一個人參加招聘會遍地投簡歷的單打獨斗,微信求職群已成為當代畢業生找工作“必備輔助”。(1月7日 《中國青年報》) 坊間有俚語“職場如戰場”。實際上,在畢業入職之前,諸多青年學子就已經進入了“戰場”。就業競爭激烈,為了找到好工作,高校畢業生各顯神通。通過網絡建群“抱團取暖”,亦是緩解就業壓力的一種手段。其實,對不少畢業生來說,畢業生求職群既是競爭的舞臺,也是協作的舞臺,還是社交的舞臺。 教育部發布數據顯示,2021屆高校畢業生規模909萬,同比增加35萬,就業競爭形勢不可謂不緊張。初入社會,青年學子最需要的不僅有學識與學歷,還有來源于職場環境的“實戰”信息。運用畢業求職群分享和了解求職信息,補全視野盲點,找準自我定位,并在相互監督的過程中,保持競爭意識,避免“躺平”。 或許,有人會擔憂,網絡中公開分享信息會不會暴露自身弱點,并培養競爭對手?誠然,網絡群組橋接各路畢業生,可面向廣博的人才市場,同一個群中競爭同一個崗位的概率并不是很大。從單打獨斗到協同作戰,比拼的就不再是個人信息差而是群體信息差。只要群中有人求職成功,群友就能汲取更多成功經驗。良性競爭比沒有競爭好。 進一步來看,畢業生求職群的運用環境并不局限于就職之前。入職之后,我們也可以通過群組結識同一個專業領域的同齡朋友,將求職時的社交友誼轉化為職場助力,或分享工作經驗,或對接業務需求,或尋求新的職場環境。無論如何,多加入一個群組,就意味著多一份社交資源。 當代青年人上學后有“同學群”,畢業后有“求職群”,入職后還有“同事群”。社交網絡伴隨Z世代成長,也為他們提供不竭的營養資源。對于青年學子建群求職的現象,各大高校不妨給予一定的關注,幫助他們強化網絡社交能力,合理選取社交資源,促使他們盡快找到好工作,同時避免上當受騙,避免成為網絡時代的社恐人。 在“慢就業”趨勢下,高校畢業生若不想當“咸魚”,并融入“魚群”,相互刺激,保持活力。畢業生求職群無疑是促進青年人求職創業的小舞臺。對此,我們當積極看待。(嚴奇)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