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南網評:“天宮課堂”,播下“仰望星空”的種子
2021-12-10 10:36:4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面向全球進行了全程現場直播。 “天宮課堂”第一課,在中國科技館設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分設4個地面分課堂。但由于是向全球進行全程現場直播,相信實際收看的人數遠遠超過了“課堂”人數。 “天宮課堂”上,3名航天員在軌介紹展示了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的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并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它看起來似乎顯得并不復雜、深奧,但太空中的授課,卻給人更多的身臨其境之感。它傳遞的可能僅僅是科普常識,卻打開了更多人對于太空,對于遠方的想象空間。 從古至今,人類從未中斷對浩瀚太空的向往。可以說,面對“天宮課堂”,每一個人都可能是小學生。這堂直接來自太空的授課,不只是滿足了一部分人的好奇心,也相信在一些人心中悄悄播下了種子。它可能是航天夢的種子,也可能是物理夢的,學習夢的,對未來的探索之夢的。但歸到一點,都可以說是關于“仰望星空”的種子。 黑格爾曾經說過,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這里的仰望星空,不僅僅是指具象的對于太空的仰望,也更指一切對“遠方”和“未知”的仰望與憧憬。在教育角度來看,對孩子“仰望星空”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其實顯得非常重要。比如,長期以來,我們對于孩子的培養,陷入“唯分數論”的困境之中,說到底就是一種過度的“腳踏實地”或者說“實用主義”思維在作祟,它可能導致孩子們過早地喪失了“仰望星空”的積極性,從而對“遠方”缺乏想象力。 在這個意義上,生動地、現場化的“天宮課堂”的最可貴之處,或不在于它的場景的珍貴,而更在于它通過具體的方式展示了教育返璞歸真、引導孩子看到“遠方”的可能性。即讓孩子能夠以最簡單的方式去理解和獲取知識,在接地氣、靈活的方式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而不僅僅是在”照本宣科“中被動地接受。 事實上,這次天宮課堂,除了三位航天員的講解,還邀請了多位航天領域權威專家、科普達人做客演播室,與航天員聯合呈現天地互動式課堂。比如,博主“科學姥姥”就以實驗方式連線展示了動量守恒,并且在課后回答了主持人關于“不刷題能不能實現快樂學物理”等備受關注的家長之問。這類互動“教學”,不僅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也可以幫助更多家長關注到教育的本質和初心。 “天宮課堂”不常有,但其傳遞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卻應該得到更多的普及。尤其放在“雙減”背景下,如何通過恰當的方式,為孩子們提供更多新穎、生動的學習場景,引導孩子從“刷題”種解脫出來,幫助他們找到更多學習的樂趣,顯得越來越重要。比如,像“科學姥姥”這樣的網絡科普達人目前就有很多,完全可以利用好這種開放式的教育資源,或是借鑒這種模式,提升教育的趣味性,也讓教育擁抱更廣闊的天地,而不僅是止于課堂、試卷上的“一畝三分地”。 總之,不管是讓人身臨其境的“天宮課堂”,還是網絡科普達人接地氣的科普,都更接近于教育的本真,它讓學習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幫助孩子們找到更多的內在驅動力。在此基礎上,他們才有可能建立對于“星空”、“遠方”的更多探索熱情,從而在學習和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朱昌俊)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