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神韻依然,彰顯對歷史建筑的尊崇與敬畏
2021-07-22 10:32:3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在福州這座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山兩塔一條街”的古城總體格局依然可辨,明清建筑星羅棋布,歷史街區古韻悠長,近代開埠交融中西……福州古厝留下的印記,鐫刻著城市的年輪,勾連起文化的血脈。 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這是一個城市的歷史和文脈,也是一個城市之靈魂,留住了他們,就是留住了城市的根脈與魂魄,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財富,不僅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更是人類文明賡續的必然要求。對于增強文化自信,對于更好的發展旅游經濟,增強與世界的文化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和深遠的歷史價值。 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為《福州古厝》一書撰寫序言時指出:“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苯衲?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考察時強調,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這些重要指示,為福州以珍愛之心、尊崇之心對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提供了重要遵循,更使眾多歷史文化遺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越來越多的古厝活起來,擁有了無限生命力。 以制度法規護航歷史和文脈保護。法律是做好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保護維護的護身符。福州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方針為準則,切實以制度法規護航歷史和文脈保護。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福州就創新探索“一顆印”保護機制——城建項目立項時,需征求文物部門意見,加蓋文物部門印章。如今,文物保護作為強制性內容,納入福州城鄉規劃和“多規合一”平臺。福州已形成包括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區)等在內的全市域、全體系、全要素的名城保護體系,涵蓋全市4700多處不可移動文物。構建了一套完善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充分體現了城市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優先”機制。 以“繡花”功夫讓歷史和文脈重煥光彩。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等古厝狀況不同、條件各異,福州以“繡花”般規劃利用模式,做好保護工作,有針對性地設立了文博館所型,旅游景觀型、文化商業型等模式。對修繕工作盡可能用原材料、原工藝。同時,以精細、精心的精神,做好整體保護、最少干預、修舊如舊等保護修繕工作,步入年初剛修復完成的清代建筑羅氏綢緞莊,半拱、雀替、槅扇等木構件精美,尤其是院落第三進的通長杠梁,長達13米的大木構架中,找不到一顆釘子,用的全是傳統榫卯工藝。這些近乎頂格的認真精神,讓老宅“新生”,卻又神韻未改,背后是對歷史建筑的尊崇與敬畏。 福州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認真傳承歷史文脈,為活化利用文化遺產做出了巨大貢獻,得到了世界組織的高度認同,贏得了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州舉行的重要機遇,更充分展示活化利用文化遺產優秀成果,實現了“八閩雄都、神州名府”的更大光榮與自豪。(曹建明)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