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丝袜视频高清中文字幕,最刺激的欧美三级网站,在日本看免费XXXXXX,久久成人人电影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 東南銳評 > 正文

生態致富,三明走出小康新路

2020-12-21 18:58:34?作者:李 拯?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生態美”與“產業優”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系,良好的生態,本身成為孵化產業的溫床,為那些對品質要求高的產業提供了舞臺

“我們的茶葉不噴農藥,在采摘生長期連草都不能除,真正的原生態茶要與樹木雜草共生共榮、和諧生長”。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的五龍山生態茶園,茶農自豪地向記者介紹。置身五龍山生態茶園,望著山上一梯一梯的茶樹,俯仰之間,不僅能領略山川壯美,更能從徐徐而來的微風中聞到茶香。

一片葉子,成就了一個產業,富裕了一方百姓。如今,作為一種生態產業,茶既為三明百姓奔小康打開了新路徑,更成為三明建設生態功能區的重要抓手。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三明調研時叮囑:“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20多年來,落實習近平同志提出的要求,在三明大地上,一條生態富農之路越走越寬廣。

綠色與發展,生態與致富,本質上不是對立的,而是可以相互促進、彼此成就,走出一條用綠色生態為發展致富賦能的新路。在三明的實踐中,生態本身就是一個產業,就是一座促進農民致富、引領經濟發展的富礦。大田縣產茶鄉鎮以前只有4個,現在有18個,產值從不到3000萬元達到現在的35億元。沙縣紅邊茶廠不僅恢復了紅邊茶的古老工藝,而且為周邊的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在清流縣龍津鎮,當地村民把柑橘產業當作“綠色銀行”,村集體收入從以前的4萬元擴大到現在的40萬元左右,很多村民住上了樓房、開上了小車。由此可見,在三明,“生態美”與“產業優”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系。

在三明的實踐中,生態與產業還有另一個更深層的關系,很多產業只有在優質的生態環境中才能孵化出來。明溪縣的南方制藥公司,對此有著生動的詮釋。紫杉醇是天然的廣譜抗癌物質,需要從一種珍稀植物紅豆杉中提取,而紅豆杉生長條件極為苛刻。明溪被譽為“福建最綠的地方”,為紅豆杉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由此為制藥產業提供了發展沃土。南方制藥公司的產品已被國內大廠采購,也即將進入歐美市場。清流縣的遠香豆腐皮誠如其名,遠近飄香,支撐起了清流縣1億元的產業。遠香豆腐皮門面業主余克什夫婦說:“只有用上清流的山泉水,用綠色土地種出來的豆子,才能有獨特的豆香味。”良好的生態,本身成為孵化產業的溫床,為那些對品質要求高的產業提供了舞臺。

如今,生態美不僅是三明的城市品牌,代表著招商引資的“軟實力”,保護生態更成為三明全市上下的共識。三明的林業改革,最能體現生態共識有多么深厚。過去,“靠山吃山”是主要的收入來源,農民經常上山砍木頭。綠色金融改革之后,三明設立了綠色信貸,農民把自家的樹林維護好,經過評估后可以把林子抵押給銀行,貸款出來做生意,這樣既保護了生態園林,又可以盤活經濟,“靠山吃山”有了全新的內涵。三鋼集團作為福建最大的鋼鐵企業,一直堅持最嚴格的排放標準,“已經用優于歐盟的標準來要求它”。三明市發改委主任謝家芹談到,“生態成了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很多企業都因為三明的良好生態慕名而來”。無論是引進農業、工業還是服務業企業,都不是以前產能的簡單延續,而是在生態美的高標準下追求新工藝、生產新產品。有綠色生態為保障,低碳經濟、綠色農業、森林康養產業正在蓬勃生長,兼顧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的三明故事還在繼續演繹精彩。

習近平同志強調:“山區也要增強信心,我們自有我們的優勢,自有我們的長處,發揮好了,同樣可以當狀元。”如今,綠色生態之美已成為三明的名片,這既是美麗中國的美,更是全面小康、產業致富的美,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的美。

(作者為本報評論部編輯)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21日 05 版)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