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數字經濟”推動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2019-03-12 09:17:2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3月5日上午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要促進新興產業加速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泛指應用數字技術、交易數字產品等相關的經濟活動,根據工信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所做的初步測算,2018年上半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為16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8.2%。正如全國政協委員、蘇寧環球集團董事長張桂平所說,數字經濟和新消費作為新經濟的代表形態,已經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正全面滲透到社會各個環節。 數字經濟對傳統經濟模式的改變是全面的,首先在微觀上它改變了企業的盈利模式,傳統企業的利潤基于其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受銷量、價格和成本三個主要因素的影響,而對于數字經濟中的互聯網公司,其盈利模式則變成了“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從本質上來說,這種模式是以市場占有率和用戶規模為基礎,將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充分融合來實現的。 而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則在平臺經濟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所謂平臺經濟,指的是一種基于數字技術,由數據驅動、開放平臺支撐、網絡協同的經濟活動單元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傳統上認為,市場主要的作用是通過將買賣雙方集中到一起,解決時間和空間的不匹配問題,并且在無數次交易和博弈過程中逐漸消除信息的不對稱。 而網絡平臺則把企業和消費者放在了同一個平臺上,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市場分割,使得交易雙方不再受限于時間和空間的分隔,大大拓展了消費者的選擇,另一方面使企業進入了更為廣闊的市場,有利于優質的企業充分發揮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效應,但同時也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在這種情形下,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功能也能更好地發揮出來,提高了整個經濟的資源利用效率。 但是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其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已經不僅限于促進市場配置資源功能的發揮了。市場在正常運行時,更多是像中介,通過降低信息不對稱來撮合、連接交易雙方。但是如今的平臺經濟體在經濟中發揮的作用,已經從最初的信息中介轉變為經濟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在繼續為需求側的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還在大力為供給側的生產者賦能,提升各個行業的產品、服務供給水平,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正如美團CEO王興所說,“數字經濟分需求側的數字化和供給側的數字化,過去二十年,需求側的數字化逐漸完成了,但是在供給側的數字化才剛剛開始。需求側和供給側相結合,數字經濟才完整。”所謂供給側的數字化,實際上就是以數字技術助推商家的資源整合和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 包括美團在內的很多平臺經濟體,最近都開始大力推行平臺上商戶的數字化升級,這不僅有利于平臺提高自身的服務能力和其生態的生命力,同時也讓原本分散的商戶可以利用平臺的力量,實現更高質量更大規模的發展。比如,以外賣行業為例,商戶可以通過數字化升級逐步實現包括采購原材料到接單等各環節的整個供應鏈的升級和優化,并且在平臺的智能調度系統的助力下,實現更高效的配送,這又可以進一步給商戶帶來更多的訂單,實現收入的增長,平臺經濟的共贏性和普惠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共享經濟作為數字經濟的典型業態,在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的推動之下,亦迎來了其快速成長期,根據《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9)》,2018年我國共享經濟交易規模達29420億元,同比增長41.6%,保持高速增長態勢。而共享經濟的繁榮離不開企業的創新實踐,包括美團在內的各大平臺經濟體,紛紛加入數字經濟的供給側改革之中,這對盤活微觀經濟與推動傳統產業的變革將會起到重要作用,也將為我國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數字經濟給全球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都帶來了巨大動力,各國也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紛紛擬定數字經濟計劃。政府的積極部署加上企業的積極參與,兩股力量合在一處,從不同的方面推動數字經濟成長,可以預期,“壯大數字經濟”的目標將會逐漸成為現實,它也將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作者系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 |
相關閱讀:
- [03-11] 壯大數字經濟 推動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 [03-11] 全國人大代表陳國鷹: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不竭創新動力
- [03-12] 創新求變,與“數字中國”共成長
- [03-11] 全國人大代表陳國鷹: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不竭創新動力
- [03-10]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信息化篇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